赖少其(1915年5月16日—2000年11月28日),
广东省普宁市流沙镇华市村人,中国当代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赖少其1915年出生于广东普宁流沙镇华市村,1930年,进入广州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学习
油画和从事木刻,并参加组织现代版画研究会。193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专科学校。1939年10月参加
新四军,同年,他创作了套色版画《抗战门神》,受到群众喜爱,产生了广泛影响。此后,他负责部队抗战及文艺宣传工作。在“
皖南事变”中,他为掩护军部,突围中被俘,后经地下党和难友掩护越狱成功。141-142194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0月1日应邀登上
天安门城楼,参加了
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筹建了
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华东(上海)文联和华东(上海)美协、
上海美术馆,1956年筹建了
上海中国画院。1959年,从
上海市调任中共
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开始创作尺幅较大的
山水画作品。在20世纪60-70年代,他继承和发扬了“徽派版画”的民族文化遗产,带领一大批版画家深入生活,创作了《毛主席在鞍山》《淮海战歌》《陈毅吟诗》《丰收战歌》《节日的农村》等一批
套色版画,他独创“以白压黑”技法,成为“新徽派版画”的主要创作人。1980年,他创作了《黄山万松图》《山高水长》等大画作品,之后陆续创作了《海上明珠》《鼓浪屿》《九华山》等大画,分别被
厦门宾馆、中国残疾人基金会收藏,他被认为是“新
徽派建筑书画艺术”的执旗人和代表。
1986年初,赖少其回到
广东省老家定居,开始转变画风,传统水墨与西方印象色感相揉和,创作了大批意境深的新作,形成独特强烈的艺术风格,被人称为“丙寅变法”。这一时期他陆续创作了《
孤云与归鸟》《黄山一夜雨》《岭南花似锦》等一批较有影响力的作品。1992年之后,他因患
帕金森病,左手萎缩,仍以坚强的毅力,创作了人称“80后”的一批作品。1996年,赖少其被授予
鲁迅版画奖。
2000年11月28日,赖少其在
广州市逝世,享年85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赖少其1915年出生于广东
普宁市流沙镇华市村,父亲在新田圩开了一家小店,他从小跟随父母来往于普宁与
陆丰市之间。
1927年,他一家在普宁泥沟乡的
姑母家避难并在弥高小学读书,受到班主任、中共地下党员李天海先进思想影响。后来学校停办了,他便转到
文言文造诣很高的张柏封门下读书。张老师看到他聪颖好学,就乐意教他,这对他以后古文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同年,
彭湃等人在
龙山中学召开陆丰县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全国第一个县级
中华苏维埃政权。次年,赖少其一家迁居陆丰新田。他的中学是在龙山中学上的,在龙山中学美术老师彭先生的建议下,他参加
胡根天等人创办的“赤社”美术培训班学习绘画基础,这一时期,他也受到该校地下党影响。
木刻创作
1930年,他考入广州市立美术专门学校,班主任是
李桦先生,他曾参加广州的“一二·九”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在
鲁迅先生的影响下,由李桦带头,他与同学组织了“现代版画研究会”。为了提高木刻创作水平,他编译了介绍日本版画技巧的《创作版画雕刻法》,这是中国第一本介绍日本版画技法的译著。这部译著的出版对提高“现代版画研究会”成员的雕刻技巧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也促使新兴的木刻运动在广州迅速开展起来。22他还撰写了《中国木刻界的新展望》《从民族精神说到明清木刻》等文章,并创作了多件木刻作品。
1935年,他写了一篇很短的“小说”,名叫《刨烟工人》,因为自己不太满意,他就给
鲁迅写了一封信,后来他接到鲁迅的回信,鲁迅说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于是他为自己的书斋取名木石斋。同年,他为参加抗日斗争,加入国民革命军,任政治部中尉科员,后因部队被
蒋介石整垮,被遣散回
广州市。之后被选为广州市美术学校学生会主席,成为广州地区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次年,他组织学生开展
抗日活动,并参与筹备
华南地区第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革命团体“广州艺术工作者协会”。协会公开发表《成立宣言》,宣传动员文艺工作者进行民族解放战争,赖少其因此上了
中国国民党特务通缉、追捕的黑名单。他决定去
上海市寻找党组织。551939年2月,他创作了套色版画《抗战门神》,受到群众喜爱,产生了广泛影响。此后,出版抗战刊物《工作与学习·漫画与木刻》,担任编辑兼发行人。他负责部队抗战及文艺宣传工作,创作歌曲《渡江歌》的歌词,由
何士德谱曲,成为新世军的军歌之一。
新中国成立前后
1940年5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83之后被分配到谭震林指挥的三支队五团政治处任宣教股长。在“
皖南事变”中,他为掩护军部,突围中被俘,他利用各种机会创作诗歌,因此被关进“铁刺笼”中,后经地下党和难友掩护越狱成功。根据苏中区党委副书记陈丕显指示,回到苏中解放区,任苏中党委文委兼《滨海报》副刊《海滩》编辑。赖少其与曾菲于1939年在安徽
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相识,两人于1943年在苏中解放区结婚。这期间,他创作并组织演出三幕大型话剧《曹立山》《前线》等,在部队引起轰动,掀起“学习曹立山运动”,受到粟裕司令员等领导称赞。1946年,他提出开展“立功运动”的建议,经试行取得成效,进而推广展开,因此他被评为“干部一等功臣”。之后他先后担任华东野战军四纵、八纵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部长。141-142
1949年7月,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第一副团长的赖少其参加全国第一届
文代会。他率领三野文工团演出《
淮海战役组歌》,毛主席和朱司令观看这台晚会。9月21日,参加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10月1日参加了
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前后,他被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全国委员、委员,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并被聘任为
南京大学、
金陵大学教授。1952年,他被调到
上海市担任
中共中央华东局文委委员、华东文联秘书长、上海文联副主席兼党委书记,负责华东文联和上海文联的筹备工作。142-143次年,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上,赖少其担任理事。143
1956年,周总理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在上海成立中国画院,并委任他为筹委会主任。由此他认识了像
傅抱石、
潘天寿、
吴湖帆、
唐云、王个移、
江上渔这些位大师,他们不仅把自己的精品送给他,还毫无保留地将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得来的、书本上从来没有记载的作画方法告诉了他。
新徽派美术时期
1959年,他从
上海市调任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同年他被确定为
人民大会堂安徽厅总体设计。先后临摹唐寅的大画《匡庐三峡图》和程邃的《深竹幽居图》,并开始创作尺幅较大的山水画作品。在20世纪60-70年代,他继承和发扬了“徽派版画”的民族文化遗产,带领一大批版画家深入生活,创作了《毛主席在鞍山》《淮海战歌》《陈毅吟诗》《丰收战歌》《节日的农村》等一批
套色版画,成为“新
徽派建筑版画”的主要创作人。
他到安徽后,在
程邃的山水画中看到了元代画家
王蒙创作的“干笔焦墨”作画技法,并在结构上学习
唐寅与龚半千。在他临摹龚半千的作品之后,有了自己的特色。他画每一幅画都会移动三个地方,近、中、远三种写生方法各不相同,并得出“我法自然,自然为我”的论点。
1960年,他与
师松龄、张弘合作,创作了新徽派版画作品《黄山后海》,作品规格152×90cm,曾于1960年——1966年布置于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同年,他特邀芜湖铁画艺人
储炎庆和国画家
王石岑,主持设计并制作大型铁画《迎客松》,周恩来总理接待外国领导和友人后,时常在安徽厅的《迎客松》前合影,成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的象征。同年9月,他代表
中国美术家协会应邀赴
保加利亚参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活动。1441962年,他用三个月时间,将
唐寅的《匡庐三峡图》临摹得惟妙惟肖,作品被
广州美术馆收藏。
文革时期
1966年,他成为第一批被打倒的对象,被免去所有职务,此后几年先后在宣城敬亭山、蚌埠新马桥等农厂劳动。住在草房里,他就在那里写字、刻章,他把中国篆刻界皖派、浙派两大派系结合起来,刻了几百方印,后来编成了《无逸室印存》。他也收藏了
傅抱石、
钱君陶赠送给他的几百方印。
1974年,他在罢官赋闲中,不放弃艺术创作,他重新组织师松岭、
陶天月、
林之耀到淮河流域写生。集体创作大型木刻《淮海战歌》,他与参加集体创作的同志都未参加过“
淮海战役”。他建议把一排排的运土车画成仿佛坦克一样;把原是秋天改作冬景,以符合“淮海战役”围困七十万敌军的伟大场面,这幅木刻,后来被评为“延安文艺座谈会”后的优秀作品。同年,创作套色版画《海港灯光》,这幅反映青岛港湾夜景的版画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他还组织
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合作创作大幅套色版画《陈毅吟诗》,作为对陈毅的纪念。144-145
1977年8月,赖少其画了一幅《万松图》,这幅画面深远法构图,树木、山石轮廓用笔多中锋,他用枯笔焦墨擦出枝叶,山石表面用笔毛涩,反复擦,浅着色,浓墨点苔,尽显苍劲老辣。画成后他邀请赵朴初题诗,1994年夏,赵朴初再次在《万松图》上题诗,可见赵朴初对这副画的喜爱。
大画创作
1978年1月,赖少其被平反,恢复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职务。他与
师松龄、
陶天月、林之耀合作,创作了大幅套色版画《金色的秋天》《毛主席在马鞍山》等作品。他们合作创作的新徽派版画作品《毛主席在马钢》,曾布置于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同年,他先后担任中国美术家安徽分会主席、安徽省文联主席、安徽省美协主席、安徽省文联党组书记等职务。1451979年,担任安徽省纪委常委、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同年6-7月,他作为
中国美术家协会代表应邀赴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访问。回国后,出任安徽省书画院名誉院长,并作为安徽省代表团团长,带队参加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1980年4月,在安徽省委支持下,组织召开会议并成立“中国版画家协会”,这是中国美术界和新兴版画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会议上,他被选为副主席。145-146
同年,他创作了《黄山万松图》《山高水长》等大画作品,《黄山万松图》以全景构图,突出反映了他大幅山水画的特点;而《山高水长》则依然以焦笔渴墨勾勒线条,施以浅绛色。画面层次分明,以线条的写意性和灵活性为基本特征,利用版画的版层突出画面的空间感,这两幅作品都被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收藏。同年12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香港九龙狮子会,在香港丽晶酒店举办“赖少其书画展览”。原计划只展出不售卖,但是许多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士愿意收藏他的画作。主办机构在征得赖少其的同意后,将《黄山之赞》《黄山秋色》《黄山》(即《雨后翡翠池》)三幅画进行作品竞购,画展结束之后,赖少其将这笔卖画所得的巨款,一部分作为支持慈善事业,赠于建造香港第一座眼库;一部分给
中国作家协会,作为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基金。主办机构将其中规定百分之十的5万多
港元给画家赖少其作稿酬,他却全部赠送给了安徽省文联。
1982年春,他到
鼓浪屿写生,听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
厦门市时是从鼓浪屿登陆的,在攻占这个高地的战斗中,曾有八百余名战士牺牲,人民称之为“英雄山”,他决心创作一幅画来纪念这批为国捐躯的烈士们。他用丈二匹宣纸画了一幅题名为《海上明珠》的大画,赠给了
厦门宾馆。1985年,他又用丈六匹宣纸创作了第二幅《鼓浪屿》大画,并特地在峭壁处加重了红色,象征了当年烈士们为解放祖国洒下鲜血,并赋诗一首,以表示对民族英雄和人民烈士的怀念,对未来海峡两岸统一的期待。
1983年11月,在曼谷京华银行十一楼展览大厅举办“赖少其书画展览”。他是中泰建交后第一个赴
泰国举办画展的中国知名画家。这是一个民间性质的画展,却吸引了
泰国副总理、将军等朝野政要、世界各地的
潮汕地区籍华人领袖和华侨参观,画展非常成功。次年,应北京
钓鱼台国宾馆邀请,创作大幅书法题匾《钓鱼台》,并绘制八尺大画《山中一夜雨》和丈六匹
黄山山水大画《双龙瀑》,布置于总统套房,并创作丈二匹大画《熔炉江山》,被《
光明日报》社收藏。147
1985年,
中国佛教协会举办为
残疾人福利事业募集书画活动,赖少其积极响应,于
大暑时节登九华山,创作一批山水画作品。其中的一幅一丈六尺长的巨幅山水画《九华山》,被中国残疾人基金会收藏。同年,他为
杭州市扬州瘦西湖景区北岸临水而建的一处包含佛教白塔在内的大型园林居所群题写匾额,
金农体的“白塔晴云”“花南水北之堂”等匾额,至今仍是瘦西湖的标志性景观。同年,他被聘为
汕头大学名誉教授。148
“丙寅变法时期”
1986年初,他回到
广东省老家定居,他认为环境变了,自己的画法也要变,由于1986年是农历丙寅年,他戏称自己的创作为“丙寅变法”。他以中国画的线条为基础,吸收西画
印象派的颜色,并用镜框、横幅、方形来代替以前惯用的带轴的装裱习惯,这样下来,构图也变了,他重新临摹
陈洪绶,对热带花卉作了新的尝试。他还结合了中西两种画法的优势,画了
黄山的春、夏、秋、冬。为了加重画的内涵,他还在画中加了诗。同年,他创作了中国画《
孤云与归鸟》,这幅画作是赖少其“丙寅变法”的代表作品,他任意挥洒彩笔,画面绚烂又趋于宁静,画上题
唐朝马戴的《落日惆怅》,既展现了画家的心态,又呈现了“落日惆怅”的意境,诗书画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这幅画被
广州美术馆收藏。同年被聘为
安徽大学名誉教授、广东画院艺术顾问,并被增补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8年,他为北京
钓鱼台国宾馆创作丈六匹
国画《黄山五百里》《崇山峻德之图》、国画长卷《园林之盛》,并被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聘为高级艺术顾问。148-149
次年,他在作画之余亲自编撰了《中国画精英》影视带,汇集自
东晋至
清朝末二千余年来中国绘画精品和概况,向国内外广为宣扬。这部录像片在“首届全国优秀录像片”评选中,荣获“优秀风光、文献片”奖。
1991年,他为自己的亲属创作了《黄山一夜雨》,这幅作品被视为赖少其“丙寅变法”时期的代表作。他用传统的中国画手法,融合西方
印象派的色彩技法,使得作品既有中国化的意境,又有西方象征主义的意味。他在创作中勇于探索,中西合璧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同年创作了大幅
国画《岭南花似锦》,这幅山水和花鸟的结合体,技法成熟,色彩绚丽,线条遒劲,加上
金农的漆书,特别是题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使得作品成为主题创作的典范。作品多次应
上海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安徽省美协邀请参展,是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的镇馆之宝。这年的9月26日,他被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授予“杰出贡献奖”。
1992年10月,他以中国艺术家身份参加了中国民族化古典建筑风格的“中国城”开业剪彩活动,剪彩后没几天,他就患
帕金森病,全身僵化无法言语和行动,无法动笔作画。等到能起身走动后,就在夫人曾菲的陪同下坚持坐轮椅每天去参观,接连去了
卢浮宫、
毕加索博物馆、
奥古斯特·罗丹博物馆、十九世纪艺术博物馆以及
凡尔赛宫等众多西方文明历史遗迹及著名的艺术博物馆。他认真观摩并重点研究西方艺术,从中感悟和吸收西画的创作技法、色彩运用、景物构图、画面色调等充分体现西画传统的艺术元素。此次赴法对他晚年中西融合、后期创作、画风变化产生重要影响。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他获得“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证书”,
安徽省书法家协会授予赖少其最高荣誉奖“
邓石如杯”,广东省政协书画艺术交流协会聘请他为顾问。
晚年经历
1995年,他因身患
帕金森病而无法言语,他用有点变形的左手拇指抵住桌子,右手坚持写字画画。他凭着感觉去创作,将木刻版画、
中国书法碑学、干笔渴墨山水画、西方
印象主义画派油画等中西艺术融为一体,题材包括山水、花鸟等,用色大胆绚丽,画风更趋抽象。在《
赖少其全集》晚年作品卷,收录了相关作品184件。这一时期,他的作品比以往更
抽象,变形更加强烈,他有时也描绘身边的事物和景象,他艺术风格的变化,一方面是由身体状况的制约,另一方面也是他主动的艺术追求。同年的12月15日,赖少其将89件236幅(页)绘画作品捐赠给兴建中的
广州美术馆收藏。
1996年,他被授予鲁迅版画奖。之后赖少其创作了“八十后”时期作品《献给党的十五大和
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
白云山夏日室内》等作品。其中的《白云山夏日室内》展现了他早年良好的色彩训练,合了版刻艺术、书法
碑学、传统山水画和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经验,没有规范却挑战了规范
2000年11月,赖少其的妻子曾菲因劳累病倒,27日下午,他为妻子手写了一幅26*99cm的《寿而康》,让助手交给妻子,次日凌晨,赖少其便离开了人世。
主要作品
中国画
木刻版画、印章
书法作品、匾额
创作特点
国画作品
他在
黄宾虹的启发与指导下,系统研究新安画家的作品,最终为
程邃、
戴本孝等名家的画法和风格所吸引,他反复临摹程邃、戴本孝的绘画作品,程邃作品的“干裂秋风,蕴含春泽”,戴本孝“取法枯淡”,被他融为一炉,创为新格。他的木刻功底又为他专研国画垫底,因而他能得心应手地去创作。比如他的
黄山画,从全貌到每一个细节都很传神。109他的作品求新与求好并举,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中法与西法融汇,善于把中国的笔墨图式与西方的平面构成融为一体,使中国书画笔墨运用中虚实与西方木刻的黑白互为补充,把几乎不能协调的画法有机结合起来;诗情和画境的结合,以画的视觉形象,在文字诗词的引领下,借助书法的运笔篆刻的布白,实现画外有画、画外有意;写生与临摹的交叉,他注意自己西画出身的薄弱之处,临摹经典兼收并蓄,避开写实的习惯,学会用
中国画的提炼手法,并补充浑厚,补充细节,增加生活气息。他画每一幅画都会移动三个地方,近、中、远三种写生方法各不相同,并得出“我法自然,自然为我”的论点。
版画作品
他的作品具有新颖的题材、丰富的色彩、明快的线条,在版画领域别开生面,形成了新
徽派建筑版画艺术风格。内容来自生活体验,通过对生活体验的提炼,用
视觉艺术语言歌颂时代,歌颂社会。如1975年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丰收赞歌》,作者大胆运用了黄、绿、蓝三种色调,尤其黄色更为突出,画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赖少其版画艺术不仅表现出他的个人性格、艺术修养,还反映出他对传统的体悟和政治追求等,诸多方面铸就了其版画沉着凝重、苍茫大气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精神。
书法作品
对于书法与绘画,他强调书画同根、书画
同源、书画同骨。少年时期他行书学
郑板桥,又学“二王”,楷书学
欧阳询。他长期临摹
王羲之的《兰亭序》,行书功底扎实,他学过
邓石如、尹炳绶、临过“好大王碑”、“
石门颂”。70年代他喜欢扬州八怪的
金农,开始练金农体“漆书”。最后融汇各种书体的特点,创作出属于自己风格的书体。他的书法大字,主体用金农书法而小的上下题款字题字,较多采用接近“二王”的行书,整体都有金石气息,体现了拙朴奇倔之美。
人物成就
思想政治
1946年,他提出开展“立功运动”的建议,经试行取得成效,进而推广展开,因此他被评为“干部一等功臣”。1421986年解放军总政治部原主任钟期光
上将高度赞扬他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思想政治工作的卓越贡献。《瞭望》周刊称赞“此运动作为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生动内容和有效形式之一,已载入军队光荣史册”。148
美术
促进上海、华东地区的美术发展
赖少其在
上海市七年,负责
华东地区的文化艺术,又是华东文联秘书长兼上海文联副主席,并负责筹建
上海美术馆、上海中国画院等。解放初期的上海有好几千民间艺人,他从中整编、精选加入上海中国画院的画家,工作量非常大,上海、华东地区的很多艺术家,他都有专门拜访,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在开创期对上海、华东地区的美术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版画作品
他的木刻刀法流畅,色调清新,气魄雄伟,激起了许多青年学习木刻的强烈欲求,共同为教育人民、打击敌人做出了非凡贡献。在四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以他为核心、以
师松龄、
陶天月、
林之耀为骨干的“新徽派”,成为当代中国杰出的版画家。
中国画
他不仅临摹、学习过传统徽派美术的精华,理解了徽文化的内核、实质,更为重要的是创作作品时个性化风格的实现,成为了徽派美术的当代化的一个典型。一切都是新的视角、方法、观念,古人画
黄山的影子被他理解消化了,他的画看不对到对古人的仿拟之像。正因如此,他成为新徽派美术的旗帜,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后世纪念
2005年12月22日,为了展示和弘扬赖少其艺术,安徽省
合肥市兴建了公益性文化设施
赖少其艺术馆,并对外免费开放。赖少其的妻子曾菲女士捐赠了赖少其300件书画珍品和宝贵史料。艺术馆免费接待观众及各种团体,举办各类专题展、研讨会及公共教育活动,并多方征集大批作品、文章、图片等文献史料,分类整理成册并建立赖少其艺术数据库,还举办了多场次专题巡展,并主办中国书画名家馆联会的第11届和第20届年会,参加第12-26历届年会及历届“作品联展”。
2020年5月28日,适逢赖少其诞辰105周年及逝世20周年,生命的辉煌——纪念赖少其诞辰105周年暨《赖少其全集》出版文献展,在
广州美术馆一楼
赖少其艺术馆举行。
2023年
元旦,
广东省陆河县赖少其艺术馆开馆。该馆属于免费开放的公益性文化阵地,可同时容纳1000名群众参观。收集了赖少其先生的书画作品、篆刻,包括文献资料共500多幅。全面介绍赖少其参加革命工作和从事艺术事业的光辉人生,重点展示赖少其各个历史时期的版画、
国画(山水和花卉)、书法等艺术作品和文献史料。该馆还对外开展各类展览、专题研讨和文化交流等活动,同时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承和文化艺术的综合教育。
人物评价
刘华清:革命之路,艺术之光。
鲁迅:最有战斗力的青年木刻家。
范曾(中国当代画家):赖少其先生的作品境界高远,气质华美,韵味深邃,充满诗情。这样的山水画,为我们的心灵展开了另一个广阔的天地。
谢稚柳(中国当代画家):赖少其以大量的精力投入版画,同样又以大量的经历付诸绘事。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的艺术表现、艺术思想,是从传统绘画健康的笔情墨意中来,而或多或少,有意无意之间,又自然地、蕴藉地散发出西洋绘画艺术的情采,两者结合于浑然一体之中,显示了新奇的高度艺术性。
杨惠东(
天津市《国画家》杂志副主编):赖少其对艺术的探索,对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了一种非常有借鉴意义的可能,对中国美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做出了非常有意义的启示。
高照(《
美术报》副社长、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他是一位久经考验的革命者,更是一位成就非凡的艺术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版画家,更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书画大家;是一位极具个性的艺术家,更是一位现代徽派艺术的一代宗师。
田黎明(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院长):以传统笔墨所含的人文品格为依托,以时代人文精神为立足,二者相遇,在少其心性之中,若江河汇海,复归寂静,产生了向内灵魂深处的力量。
梅墨生(书画家,原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赖少其从精神本质上所理解的传统、所理解的笔墨、所理解的写意性,实在是比仅在形貌上袭取传统者高明得多。他所创构的新山水精神、新花卉语言,又确实比那些动辄言创新的革命者高明得不知多少。这正是赖少其80岁以后作品给予我们的启示。
人物关系
赖少其的祖父是一个生意人,赖少其的大伯父很早就去世了。父亲排行第二,主持家务经营店铺。母亲由于是改嫁过来的,在赖家没有地位。三叔品性不好,爱抽大烟,使得家庭生活十分艰难。四叔行医,开了一家药店,维持大家庭生活,四婶是童养媳,负责管家和做饭。他的
姑母嫁到泥沟乡一个大户人家,姑丈从小得过
脑膜炎,有点傻,姑母爱劳动,在姑丈家有一些发言权。7-14赖少其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赖少其、曾菲相识于1939年
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1943年1月两人结婚。他们的女儿名叫赖晓峰,女婿于在海是
赖少其艺术馆馆长。
人物轶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他任军管会文艺处处长,听说
傅抱石受到排挤,于是专门拜访他,安排傅抱石作文联常委,后来又安排傅抱石当文联美术部主任。陈毅到南京时,刘伯承宴请,他安排傅抱石坐第一桌,而他自己坐第二桌,他的团结与关怀令当时还不太有名的傅抱石非常感动。
赖少其对山水很感兴趣,他几乎临遍了
程邃的作品,曾反复临摹程邃的山水册页,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他曾说自己对程邃佩服得真是五体投地:“恨晚生三百年,不能拜其为师也”。
当得知
林风眠被列入“
右派”时,赖少其马上找到当时的宣传部长,将林风眠的名字从名单中划了出去,林风眠到巴西后听说了这件事,专门写信表达感激之情。
吴湖帆和
贺天健两位画家都在中国画院工作,两人矛盾很大,赖少其就去做两人的工作,促进他们握手言和,1957年8月5日,《新民报晚刊》刊发了两人握手言欢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