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雯
上海翻译家
朱雯 (1911.10.12~1994),原名朱皇闻,笔名王坟、蒙夫。松江区人。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历任江苏省立松江中学、广西省立桂林高级中学教师,上海法学院、上海财经学院、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市第八届人大代表、市文联第四届全委。
192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动乱一年》,散文集《百花洲畔》、《烽鼓集》,短篇小说集《现代作家》,译著长篇小说《苦难的历程》、《彼得大帝》、《西线无战事》、《凯旋门》、《生死存亡的时代》、《流亡曲》、《妄自尊大的人》、《里斯本之夜》等。妻子姚罗英亦为著名作家。
人物经历
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在校期间即开始文学活动,曾用笔名王坟、孟夫等写作小说和电影理论方面的文章;创办文学旬刊《白华》,得到郑伯奇等人的支持。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出版于1929年,名为《现代作家》。大学毕业后在松江中学任教。1934年与施蛰存合编《中学生文艺月刊》。抗战爆发后西行,在长沙市时曾于张天翼王鲁彦等人参加田汉主办的《抗战日报》的创刊工作。1938年2月应邀前往广西桂林中学任教。曾主编文艺半月刊《五月》。1939年初帆抵上海市,曾任中学教员和新闻翻译,并与陶亢德合编《天下事》,与吴岳彦合办《国际间》,二者均为翻译刊物。1943年5月,被日军占领当局以“抗日罪”逮捕,倍受酷刑。一个多月后出狱,为掩人耳目,在报纸上刊登病亡的讣告,却前往安徽屯溪,在上海法学院任教。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定居,数十年来一直在高等院校中从事教学和翻译。后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兼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并与楼适夷柯灵等人共同主编《上海抗战时期文学丛书》。
早年从事创作,重要作品有《动乱一年》、《逾越节》和《烽鼓集》等。1946年开始,主要力量转移到外国文学的翻译和研究上来。曾翻译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和《彼得大帝》,德国作家埃里希·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凯旋门》等多部长篇小说。这些作品都是外国文学中的名著,以他忠实而流畅的译笔,得到以在中国读者中广泛流传,产生里很大的影响。
1994年10月7日,因突发脑出血在上海逝世。
主要作品
著作书目
现代作家(短篇小说集)1929,真美善
旋涡中的人物(长篇小说)1930,芳草书店
动乱一年(长篇小说)1933,三三书店
逾越节(短篇小说集)1939,文生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短篇小说集)1940,文生
百花洲畔(撒嫩机)1948,宇宙风社
烽鼓集(散文、小说合集)1983,福建省人民
中国文人日记抄 编选,1934,朱丹
中国短篇小说年选 编选 1934,开华书局
翻译书目
低下火(报告文学)德国列普曼著,1939,万叶
爱国者(长篇小说)美国赛珍珠著,与人合译,1939,万叶
使德日记 美国陶德著,1945,正言
战斗在顿河(中篇小说)苏联保罗·休士林著,1945,联合
地下的巴黎(报告文学)美国伊·歇贝尔著,1946,十日谈社
凯旋门(长篇小说)德国埃里希·雷马克著,1948,文生
流亡曲(长篇小说)德国雷马克著,1948,文生
妄自尊大的人(短篇小说集)苏联阿·托尔斯泰著,1950,平明
两姐妹(长篇小说)苏联阿·托尔斯泰著,1952,平明
一九一八年(长篇小说)苏联阿·托尔斯泰著,1952,平明
阴暗的早晨(长篇小说)苏联阿·托尔斯泰著,1953,平明
(以上三书合为《苦难的历程》1957,人文)
生死存亡的时代(长篇小说)德国·雷马克著,1958,人文
汽车城(长篇小说)加拿大阿瑟·黑利著,与李紧波合译,1979,译文
里斯本之夜(长篇小说)德国埃里希·雷马克著,1980,译文
西线无战事(长篇小说)德国雷马克著,1983,外国文学
彼得大帝(长篇小说)苏联阿·托尔斯泰著,1986,人文
外国文学作品选(1-4卷)与人合选,1963-1965,安徽人民
外国文学教学参考资料(1-5册)与人合编,1980-1981,福建省人民
自学考试外国文学作品选(两册)主编,1985,上海文艺
外国文学精解 主编,1987,上海文艺
外国文学新编 主编,1987,上海社科院出版社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主要作品
著作书目
翻译书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