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是中国的院子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是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朱鸿
内容简介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是当代著名作家朱鸿的一部关于关中和西安市的历史文化散文集,2009年2月由三秦出版社隆重推出。全书约20万字,共收录36篇文章,分为两辑,其一是《关中踏梦》,其二是《长安论》。
《关中踏梦》是作者对关中的整体考察。包括蓝田人、半坡人、周秦汉唐之人、渭河平原四关、关中的名山大川、历朝帝陵、寺庙道观、胜迹和民俗。《长安论》是关于西安的叙述和分析。包括西安文化与西安人、西安人的文化身份、西安的个性、西安对中国文明的意义、西安与长安的相关性研究,及其西安的古玩、饮食与秦腔艺术。
《关中踏梦》以行走叙事而难免情深,《长安论》因为理性思考而知性颇强。作者对关中的考察全面细致并具系统,对西安市的叙述和分析充满见解,纷呈新意,且不失真情与温厚,从而表现了原创性;该书既能入乎历史,又能贴近现实,对历史人物的考察注其以现代意识,从而显示了思想性;语言洗练而优美,具有艺术性。此书也处处激荡着一种可贵的人文精神。其中的《川尚静》和《在马嵬透视玄宗贵妃之关系》入选高职课本和其它版本,广为流传;《西安的个性与青年的格调》是作者参加世界历史文化名城青年对话会时的演讲,颇有影响。在构筑关中-天水市经济圈及建设西安市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下,此书的出版对了解关中,认识西安,皆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获奖情况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于2010年12月31日荣获首届陕西图书奖。评奖组委会对其授以的获奖理由是:“《关中是中国的院子》是一部历史文化散文集,视野开阔,分量厚重,所行所见所思,感情理性融为一体,尤为可贵的是作家实际考察了关中大地的文山田河,关隘要塞,帝陵牧场,古陶名碑,并以满含感情并富质感的文字予以表达,情由心出,理趣并茂。”
作者简介
朱鸿,男,汉族,一九六〇年古历九月十九日出生,陕西长安人。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写作学会副会长。首届冰心散文奖和第二届老舍散文奖获得者。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现执教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
1984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历任陕西人民出版社、华岳文学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编辑。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3年作为西安市杰出青年代表参加“中国南京世界古都博览会杰出青年论坛”并发表演讲。
出版散文集二十余种,具代表性的有《西楼红叶》《关中踏梦》《药叫黄连》《西部心情》《夹缝中的历史》和《关中是中国的院子》。其中,《西部心情》一书荣获首届冰心散文奖,并为中国青少年素质发展论坛工作委员会推荐读物、中国青少年读写大赛指定读本;《夹缝中的历史》一书为“上海市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影响我高中时代的一本好书”,曾列上海书城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关中是中国的院子》一书荣获首届陕西图书奖;《大德之旅》荣获第二届老舍散文奖;《不沉》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辋川尚静》入选高职语文教科书,并被中国中央电视台拍成电视散文播出。
自序
我之盼,在渭河平原
古人称关中为陆海之地,四川省。这样褒奖如此区域,固然是古人的慷慨,不过也证明了关中之美。
在中国历史上,有四个强盛时期是以关中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天下皆知,其为周秦汉唐。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它的主流与衍生,它的框架和细节,多是在关中形成的。不仅仅是十三个王朝于斯建立首都,也不仅仅是几十个帝王的陵墓构成了体系,还因为这里有完备的安魂定心的宗教场所,甚至这里的山水也无不烙印了思想与艺术,而且,中原地区走向世界是从这里开始的。所谓渭河平原四塞,当然是国都之外墙。尽管宋以来,关中不再荣华,也不再喧闹,然而在全中国寻找,在全世界寻找,有什么地方像关中这样陈列并沉积了层层叠叠的文化遗产呢!关中是人类苦难的见证,也是人类力量的见证。在关中,可以体验人类的激情与理想。
我以为,应该把一个完整的关中,作为世界遗产向联合国申报,从而得到切实保护。这会避免其丰富的文化财富黯然贬值,悄然流失。把中国的帝王之州合盘端给联合国,以昭彰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尊贵,显然需要巨臂和大手,尤其需要宏阔思路。遗憾现在未能这样做!
由于渭河平原不是一个行政区域,其便多少处于涣散状态,形虚魂游,有人难管。实际上几十个行政机构分居在关中,包括县级单元和市级单元,其各持古迹,也知道它们属于遗产。可惜各县各市只看见自己所掌管的遗产,没有意识到这些遗产是完整的关中遗产的部件。各县各市,对自己所掌管的遗产也包装,也宣传,很希望联合国把其列入一定的名录,然而小打小闹,仿佛是小篮提交,小盏进献,所获甚微。忽略完整的关中,把关中的文化遗产切割为块,将使逝者痛心,来者问责。特别是,新的粗俗的建筑在各县各市自由蔓延,其不但侵占或覆盖了祖先留下的事物,而且使渭河平原的风貌遭到了破坏。
如果能有一个机制和规划,把完整的关中作为遗产向联合国申报,那么关中的历史信息,便不会为社会与经济的浪潮所冲刷,反之,祖先在关中留下的遗产保护得越好,关中这一片区城就越能增值。时间已经非常紧了,不过要做也还来得及。
我之盼,在于斯。
目录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自序:我之盼,在关中
关中踏梦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寻找蓝田人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半坡遗址读陶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周原遗址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悠悠渭河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滚滚帝陵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潼关县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杜牧犹美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太白皓然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武关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辋川尚静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华山巍然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散关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在马嵬透视李隆基贵妃之关系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碑林区嚼字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萧关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在鸿门宴和项王营遗址分析刘邦项羽之性格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曲江萧瑟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高岗之上的祠墓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黄河在龙门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天命与宗教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魂绕少陵原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古玩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食态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戏迷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城墙赏月夜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秀骚论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韦曲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翠华山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古都文化与西安人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西安人的文化身份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西安市之所宜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西安城墙的利用问题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西安的个性与西安青年的格调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西安:中国文明的锤炼之地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曲江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唯一长安
渭河平原是中国的院子:后记之一:走遍关中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后记之二
相关链接
【01】
朱鸿教授散文集荣获首届陕西图书奖
◎郝彦丰
12月31日,由陕西省新闻出版局主办的首届陕西图书奖颁奖典礼在西安举行。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我校文学院朱鸿教授的散文集《关中是中国的院子》在此次评奖中荣获“优秀文艺图书奖”。
在颁奖典礼上,朱鸿教授代表获奖者进行了发言。他认为,陕西图书奖的设立“如一次及时的加油,如一声亲切的呼唤,如一款胜利的招手,必将提振出版界的职业意识,加强出版界的职业责任,并给出版界以新的正确的难能可贵的指引”。谈到此奖对于自己的意义时,他表示:“身为陕西省文学界一个现在进行时的作家,我愿意把自己坚硬的能够大行其道的作品呈献给陕西,我以为只有这样,才不会辜负此奖带给我的惬意。”
陕西图书奖”是目前我省新闻出版业界唯一的政府奖项,于2008年设立,每三年举办一届。今年是首届评奖,评选范围是我省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出版的非教材、教辅类原创优秀图书和电子音像出版物。目前,我省年均出版图书5000多种,其中新版图书3000多种。
首届陕西图书奖评选工作于今年6月正式启动,经过作品征集、资格审查、评委初评、社会公示、领导小组审定等环节,按照“属于原创、具有重要思想文化或科学价值、体现良好导向、获得一定社会经济效益”的标准,本着“精中选精,宁缺毋滥”的原则,共评选出33种获奖作品。其中优秀文艺图书奖8种、优秀社科图书奖10种、优秀科技图书奖10种、优秀音像电子出版物奖5种。
(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新闻网2010-12-31)
附:
在首届陕西图书奖颁奖典礼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
大家好!
到现在为止,凡我知道和经历的,陕西省所设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的屡屡奖项,陕西图书奖是我最向往的。这不但由于我曾经是一位编辑,此奖的授予使我与过去的生涯美丽呼应,得体相扣,更重要的是,我喜悦此奖所具的专业性,纯粹性,及其它一种红木家具般的质感,一种雅随年高的精神元素。我由衷地感到荣幸!
感谢责任编辑李鸿,感谢三秦出版社的领导,感谢三秦出版社所有为此图书注入智慧和辛劳的设计者,校对者,发行者。感谢此奖的组织委员会成员,感谢此奖的评奖委员会成员。一次鼓励,十分感谢!
以古都为基地的陕西省出版,历史悠久。现代出版在中国发轫的时候,陕西也不弱于别的区域,尤其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当年在西安市的落户大添其色。陕西一向有傲世的出版资源。不过陕西出版的集团化,产业化,以及图书对先进文化的积累,世界文明的传播,应该是在20世纪末期和21世纪的这十年取得突飞猛进的。在中国,陕西的图书总是以它的历史地理与考古发现翘楚于世。在西北,陕西的图书素为标榜。陕西的出版显然已经有大,它也能大且能强。陕西的出版期待着自己豪华的未来。
当是之际,陕西图书奖应运而生,它必将给陕西图书在知识与思想的含量上,在装帧的审美上,在印刷的质量上,在市场的开拓上,给力以推动。此奖如一次及时的加油,如一声亲切的呼唤,如一款胜利的招手,必将提振出版界的职业意识,加强出版界的职业责任,并给出版界以新的正确的难能可贵的指引。此奖也必将像磁铁一样对各路诸侯产生吸引,因为它深有魅力。我相信,岁月越是向前,此奖里程碑式的意义越会焕发。
身为陕西出版界的一个前编辑,我真诚地希望陕西的图书有自己鲜明的风貌和响亮的品牌。身为陕西省文学界一个现在进行时的作家,我愿意把自己坚硬的能够大行其道的作品呈献给陕西,我以为只有这样,才不会辜负此奖带给我的惬意。
明天就是元旦了,谨祝大家平安,幸福,求仁得仁!
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02】
文化散文,南有余秋雨、北有朱鸿
一本系统叙述关中及长安的大书
朱鸿要把坚硬的作品呈现给陕西
去年最后一天,首届陕西图书奖颁奖典礼在西安市举行。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朱鸿教授的散文集《关中是中国的院子》在此次评奖中荣获“优秀文艺图书奖”。
由暗合到自觉地书写渭河平原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是朱鸿的一部关于关中和西安的历史文化散文集,2009年2月由三秦出版社隆重推出。全书约20万字,共收录36篇文章,分为两辑,其一是《关中踏梦》,其二是《长安论》。
回忆这本书的创作,朱鸿说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他就把目光投向十三朝古都的故地关中,并开始了他的精神漫游和文化探寻。
两年多时间里,他系统地将关中及长安全部走了一遍,进行考察并研究。当年有的地方是一天仅有一趟公交车,有的地方干脆没有交通工具,他就搭乘农民的三轮车。拿着伞,提着包,慷慨独行,常生出去了就可能回不来了之念。那时候他以为自己做了件前无古人的事,但后来才知道从汉代起,到魏晋,再到隋唐宋元明清,不断有学者对渭河平原、长安进行人文的叙述,著作迭出,传统深厚。距现在最近的就是1906年,日本学者足立喜六利用来陕西省教书之暇,对西安市附近的历史遗迹进行了实地考察,写成《长安史迹研究》一书,此书是其研究汉唐长安旧迹的一部专著。之后鲜见有亲身系统考察并研究关中长安古都之著。
朱鸿自信他的《关中是中国的院子》“是这个时代唯一一本系统叙述关中及长安区的书,尤其是所写之地,不考察不动笔”。其中《关中踏梦》一辑是他对关中的整体考察。凡蓝田猿人遗址,半坡人遗址,周原遗址,关中四关,几十个帝王陵墓,曲江池,渭河及其支流,杜牧,辋川,太白县,华岳,佛寺道观等等,无不入文。他还通过少陵原写了活的渭河平原民俗。全书以残存的漫灭不清的断垣残简为出发点,追述历史的精彩片段,描绘文人行状,解析文明兴衰,感叹文化命运,以感性的笔触探讨了文化与政治、文化与社会变革、文化与时代之间的关系。行文直指关中文化的兴衰,一唱三叹,具有极强的穿透力。《长安论》则是关于西安市的叙述和分析。包括西安文化与西安人、西安人的文化身份、西安的个性、西安对中国文明的意义、西安与长安的相关性研究,及其西安的古玩、饮食与秦腔艺术。
如果说他过去的书写暗合了文人对这片土地做出自我表述的悠久传统。那么,现在的他已是自觉地继续这种文化行动。最近他正写一部关于西安的新书,其既继承历史上学者叙述长安的传统,又有所开拓。对此书广东省陕西省的出版社各有期待。
“南余北朱”的文化散文
以散文见长的朱鸿,常说读书是灵魂旅游,旅游是身体读书,并喜欢夜读与独旅。出版散文集二十余种,具代表性的有《西楼红叶》、《夹缝中的历史》和《人生的爱与智》。作品入选百种版本及中学语文教科书和高职语文教科书,是首届冰心散文奖和第二届老舍散文奖获得者。
有学者认为余秋雨以散文的方式构筑了当代中国一道“极为重要的人文景观”。而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安康捷教授早就提出了“南余北朱”的说法,这个朱就是朱鸿。著名学者郭兴文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注意到朱鸿散文对历史地理的写作,并著文《散文与文化的位移》以分析这种现象。实际上朱鸿的这种以敏锐的文化感悟散文写作比余秋雨还要早。只不过余秋雨因为居住上海市,沪地又是文化潮流风尚之地,所以他成为了文化散文的典型代表。当然文学理论家谢有顺在评价中国文化散文创作的成功者时,把余秋雨、朱鸿和费振中等四五位都归入其中。而朱鸿的作品既吸收了中原地区古典散文的精华,又继承着中国现代散文特别是五四文学的优秀传统,十分重视散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其作品把社会和人生结合,历史和现实打通,理性与趣味融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北京晚报》就特意为朱鸿开了《长安风物》专栏,他每有完稿,报纸就会及时刊载。
朱鸿的作品在获奖的同时,也受到了很多文学人士的关注,关于朱鸿散文的研究和评论文章也经常见诸报端。对于今后的散文创作和发展,朱鸿认为“中国在21世纪将注定会产生自己的散文大师。然而,对于散文的粗制滥造,却还需要忍耐一个阶段。”
正如在首届图书奖颁奖典礼上,朱鸿代表获奖者发言时表示:“身为陕西省文学界一个现在进行时的作家,我愿意把自己坚硬的能够大行其道的作品呈献给陕西,我以为只有这样,才不会辜负此奖带给我的惬意。”
(本文原刊《三秦都市报》2011-02-20第A14版大都汇)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获奖情况
作者简介
自序
目录
相关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