茈碧湖镇
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辖镇
茈碧湖镇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城驻地,因境内有高原湖泊茈碧湖而得名,始建于2005年12月初,从落于罗坪山脚下,北距州府大理市73公里,东与滇藏公路三营镇相连,南与右所、凤羽接壤,西与乔后镇相连,北邻剑川县沙溪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国土面积290.33平方千米,下辖2个社区、13个行政村,是洱源县最特殊的乡镇,既有地处县城的社区,已有离镇政府驻地108公里的山村。
历史沿革
1950年与城北乡合并,成立洱源县第一区
1951年至1953年为第一区的一至五乡
1954年至1955年为第一区的玉湖、九台区、丰源、永强、云胜乡五乡
1956年至1958年9月,撤区并乡,设玉湖镇永丰乡茈碧乡
1958年10月三乡合并,成立茈碧人民公社
1961年一分为三,即:玉湖、城南、茈碧三个公社
1963年公社合并,改置为茈碧区
1973年恢复公社名称,分为城关和茈碧两个公社
1984年又更名为安源区和茈碧乡
1987年改设玉湖镇和茈碧乡
2005年12月撤销茈碧乡,其行政区域并入玉湖镇,并将三营镇永联村委会划归玉湖镇管辖,玉湖镇更名为茈碧湖镇。
人口民族
全镇常住人口61951人(2017年)。境内居住着白族汉族回族彝族纳西族傣族、僳族、藏族苗族壮族拉祜族布依族普米族等13个民族。
经济
2006年茈碧湖镇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0552万元,同比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14248万元,比2005年增长茈碧湖镇梅果厂8%,第二产业2855万元,比2005年增长14%,第三产业3348万元,比2005年增长16%。累计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9万元,粮食种植面积58310亩,总产24511吨,平均单产42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260元,比2005年增长12%,种植烤烟2450亩,完成产量4155担,均价12.23元,烟农收入354万元,实现烤烟农特税47万元。年末大牲畜存栏18192头,比2005年增长9%。其中生猪存栏2700头,羊存栏5612只,肉类总产量4406吨,乳牛存栏11159头,鲜奶交售量14776吨,畜牧业总产值7810万元。
2006年全镇非公经济企业1555户,从业人员2772,私营企业29户,从业人员达410人,营业收入达到10680万元。工业总产值5987万元,利税总额545万元,工业利润总额443万元。旅游社会总收入1898万元。
自然资源
旅游资源所呈现的五大特点:一是迷人的山水田园风光;二是秀丽的高原湖泊景观;三是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四是丰富的温泉;五是资源分布相对集中连片。
茈碧湖镇境内山岭纵横、层峦叠障、湖泊库塘星罗棋布、山溪河流穿梭如织。北有茈碧湖、西有绿茵塘、南为上村水库三水相围。茈碧湖清如碧玉,它不仅以盛产珍稀古生物茈碧花而著名,还因里海北岸,谷山麓宛若世外桃源的梨园景色而令人神往。绿茵塘—绿水茵塘,地处溪登村,海拔2500多米,有着高山寒塘的神秘,冬季四周的山峦开满粉色的梅花。上村水库,600多亩水面,东靠上村南是松林,西靠凤羽河,北是大片的稻田。
茈碧湖镇境内九气台地热资源丰富,并且自然露于地表,有大片的热田区,形成了“五步一汤、十步一泉”的地热温泉景观,深层温泉旅游项目开发,如大理地热国、温泉会馆及多家温泉宾馆以各种度假、疗养、康体、沐浴、温泉、保健药膳,因温泉中含有多种矿物质有养生保健之效。
茈碧湖镇是典型的高原湿润季风气候,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优越条件,构成水乡泽国及天然草场,集冷水、热水为一体等形成了许多罕见的自然景观,是人类最佳的生存居住环境之一。
文化
饮食习惯
茈碧湖镇以稻米、小麦为主食。通常一日三餐。农事繁忙时,加早点或夜点,建国前,贫富悬殊,贫困的农民,以杂粮、瓜菜掺入作主食。城镇居民多现买现吃,荤素搭配随家境而异;农家旧时常以素菜为主,镇内居民的肉食,回族似牛肉为主,其他民族以猪肉为主。
镇内百姓善于制作腊肉、油鸡、香肠、腌弓鱼、螺丝酱、酸腌菜、卤豆腐、干豆鼓及酸肝的制作,喜吃油煎乳扇、泥锹钻豆腐等风味菜肴。在镇内,常食的蔬菜有:白菜、青菜、萝卜、茄子、辣椒、青蚕豆、黄豆、菜豌豆花豆、红豆、花豆、羊眼豆、窝笋、西红柿、葱、蒜、韭菜、阳芋、芋头、红薯、蔓昔、芹菜、山药、百合、莲根、南瓜、冬瓜,黄瓜、西胡子等。茈碧湖三江过境,渔产丰富,当地群众爱吃鱼,有酸辣鱼冻鱼等。
婚丧喜庆,白族汉族主人家多以八大碗菜待客。镇内回族家庭条件好的每年都要宰一头菜牛,把牛肉腌制成牛干巴。回族喜欢喝茶,凡吃饭都要泡上一壶茶。
茈碧湖镇传统的点心有年糕元宵节、米粉团儿、包子、耙耙(煎面耙耙、麦面耙耙、荞面耙耙、酥香耙耙)。饵块腾冲饵丝、熟豆粉、凉宵、凉粉。现在饼子奶油蛋糕、方便面等也逐渐风行。
除回族外,其他各族人民都喜欢饮酒,且多将白酒加以泡制成木瓜酒、青梅酒、大枣荔枝酒等。旧时,喜饮烤茶
民族文化
歌曲
白族民俗音乐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历史悠久。在茈碧湖多为“茈碧湖汉调”(用汉语演唱)。因多为男女对唱,又把霸王鞭舞称对口山歌。以爱情为主要内容,传统的调子有“采花调”、“相交调”、“喜事调”、“相思调”、“盘歌”等。演唱水平要求很高。句式一般两句为一段,上句为正词,下句是衬词。也有四句为一段的。早在20世纪60年代,白族调就录制成唱片,传遍中国。在喜庆节日、婚宴等,农村文艺演出队都有演出。传统的茈碧湖调以新的内容成为歌唱幸福生活、宣传茈碧湖日新月异的局面而得到新的发展。
舞蹈
1、竹马舞:由叫“耍马”、“跑马舞”,是广泛流传在白族群众中的一种民间自娱性歌舞。
2、霸王鞭舞:是一种最普遍的一种民间舞蹈。道具用竹鞭,鞭两端镂空装有铜钱,拍打时发出有节奏的铜钱声、碰击声。表演动作常有双手推敲背旋转,拍手承以背,拍足承以趾,拍头承以颈,拍腰承以股。主要用传统的白族唢呐伴奏,中间插有打击乐突出节奏,以烘托舞蹈气氛。
乐器
1、唢呐:白语称“滴代”,双簧直吹木管乐器。形有长短、大小和有无碗口之分,制式则分七孔、八孔(背面对一孔)。分白族唢呐、汉族唢呐两种。镇内流行吹白族唢呐音乐。
2、霸王鞭:也称“金尺竿”、“金钱棍”、“九节鞭”。用实心竹制作嵌装铜钱之长方形槽,须方向相错,每棍一般开回槽,两端各二或三槽。
戏剧
吹吹腔:舞台演出较正规,需搭台、着装、彩脸,多在春节开展。爱新觉罗·旻宁年间,吹吹腔流传一茈碧湖等地,演出活动较频繁。由于会演的老人相继去世,茈碧湖境内已没有该剧种。
代表人物
英雄人物
历史上,茈碧湖镇出了两位英雄人物。
马崟(1896-1980),字稚坡,白族,茈碧大果人。1913年与兄马锳同入大理中学读书。1917年入云南讲武党堂第十期限专学武备。1921年,任广州革命军大本营警卫营长并任护卫孙中山大元帅府待卫长。其间,受孙中山先生影响,坚定了马为革命而战的信心,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以云南新58军新11师长率部参加长沙保卫战和崇阳战役。
马(1895-1975),字幼坡,茈碧大果人。1917年马锳参加护国军,1927年任龙云部99师上校参谋长,参与了龙云夺取云南省的“二六”政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云南组建新军,马锳调60军军部任少将参加谋处长等职,以后随军参加了徐州市武汉市崇阳县南昌市长沙市等重大战役,1949年10月,时任云南绥靖公署副主任的马锳积极配合卢汉,为起义立下汗马功劳。
其他人物
赵善政南诏时宁北(今茈碧湖)人,出生“白族”贵族世家,南诏时“封民清平”。卒后葬今洱源县城晨钟村后南山麓,现存有土冢。
何邦渐,字文槐,明时浪穹县城人。诗人。
赵时俊,清代浪穹县人。书法家。
王崧(1752.10~1837.12),字伯高,号乐山市,白族,玉湖镇北门街人。1986年,王被收入《中国地方志词典》,是全国公认的修志名家和方志学家,他总的道光《云南通志》被列为全国名志之一。
杨友棠(1880~1925),男,白族,字芾南,茈碧乡碧云人。
施滉(1900~1933),男,白族,玉湖镇北门古槐村人。革命人士。
马金墀(1860~1953),字直坡,白族,洱源县茈碧乡人。曾为云南省整理金融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志筹备处省志馆顾问。
马鉁(1886~1963),字少坡,白族,洱源县茈碧乡人。马金长子。中华民国中将
李识韩(1883~1958),白族,字佩荆,洱源县茈碧乡人。云南洱源军事参议院少将参议。
罗铁鹰(1917~1985),原名罗树蕃,曾用笔名骆驼英、戴维·华莱士等,洱源县玉湖镇人,著名抗战诗人。
马曜(1911~2006),字幼初,云南省洱源县茈碧人,诗人、历史学家、民族学家、教育家。
杨丽萍,1958年生,白族,女,洱源县玉湖镇人,著名舞蹈家。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人口民族
经济
自然资源
文化
饮食习惯
民族文化
代表人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