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刻石》,又名《峄山碑》,是公元前219年(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东巡至邹峄山(今
山东省邹县东南峄山)时所立的最早刻石,用于颂扬功德。
《峄山刻石》圆首方座,高218厘米,宽84厘米,两面刻字,小篆书,传为
李斯所书。碑文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为“始皇诏”,144字;后半部分为“二世诏”,79字。原刻石立在山东邹县峄山书门,但毁于
南北朝时期。现有宋代摹刻碑存于西安碑林,元代摹刻碑存于
邹城博物馆。
《峄山刻石》碑文的形式皆为四言韵文,字迹横平竖直,布白整齐,笔画挺匀刚健,风格端庄严谨,一丝不苟,称为"玉箸篆",两千年来几为小篆正宗,对后世
碑刻铭文书法,都有一定的影响。由大篆演变为小篆,并开始走向规范和定型,这是中国汉字内在发展规律的体现,也是社会经济文化长期发展的必然产物。包括《峄山刻石》在内的
秦朝诸刻石,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规整、秩序和理性。这一审美理想在很大程度上一直左右着书法艺术的发展,并且成为人们对书法艺术的审美定势。
创作背景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增强对全国的控制,先后五次远巡各地。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
秦始皇东巡来到
山东省邹县东南的
峄山。
名称由来
刻石泛指先秦、西汉时期出现的把用于记事的文字刻在石材或天然石料上的文字刻石。现存先秦刻石多系近代出土,拓木无新旧之异。峄山,为今山东省邹县东南峄山。秦始皇东巡
邹城市,登上峄山刻石记功,故称之为“峄山刻石”。
基本情况
外观
《峄山刻石》圆首方座,高218厘米,宽84厘米,两面刻字,小篆书,相传为秦丞相
李斯所书。
长安版的《峄山刻石》呈竖长方形,水成岩石质,四面刻字。碑高1.9米,宽0.48米,四面皆同。正面、左侧面刊刻颂扬
秦始皇功绩文字,背面刻秦二世诏书。小篆体,每面5行,共222字。该
碑刻文今已毁37字,尚存185字。左侧面以行书刊刻跋语,记述摹刻经过。
碑文
始皇诏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
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
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
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
登于绎山①,群臣从者,咸思长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
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
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
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箸经纪
二世诏
皇帝曰:金石刻尽
秦始皇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
丞相臣斯、臣去疾、
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日:'可'。
版本
《峄山刻石》久佚,唐时已不传。今传者皆墓刻本,有7种:
长安本、绍兴本、浦江郑氏本、应天府本、青社本、蜀本、邹县本。其中公认为
长安本最好。陈思孝论各种翻刻本的排行:长安第一,绍兴第二,浦江第三,应天府第四,青社第五,蜀中第六,邹县第七。
创作者简介
《峄山刻石》传为
李斯所书。李斯是
上蔡县(今
河南省上蔡县)人,曾跟随
荀子学习帝王术,然后在
秦国入仕,被
吕不韦引为亲信。他曾经呈上《速逐客书》,于是被
秦始皇重用。
秦始皇平定六国,统一天下后,任李斯为
丞相。李斯协助秦始皇制定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车轨、货币和文字,是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精通篆书,人评其书“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妙绝。”
历史沿革
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峄山刻石》建成,立于峄山书门,但始皇帝刻石的原文,《
史记》没有记录。《孟子•尽心上》曰:“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峄山,即指峄山,据唐《
封氏闻见记》记载,此碑后被
拓跋焘曹操登峄山时推倒,但由于
李斯小篆盛名遐迩,故而碑虽倒,慕名而来慕拓碑文的达官显贵、文人墨客却依旧络绎不绝。当地官民因苦于迎来送往,便聚薪碑下,将其焚毁,从此不可摹拓。
到了
唐朝,有人将流传于世的碑文拓片摹刻在枣木板上,但效果不佳。故而
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有"峰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之语。
北宋淳化四年(公元993年),
郑文宝得到
南唐徐铉摹本在长安重刻,人称"长安本"。此碑现存西安碑林,虽为复刻版本,但仍保留着一些秦篆遗意,历来被奉为学习小篆的最佳范本。其后又据此碑翻刻九种之多。现在留存的是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篆刻的《峄山刻石》。据《邹县志·古迹卷》详细记载:“宋元八年(公元1093年),邹令张文仲于北海王君向获
李斯小篆,刻诸厅峄阴堂,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县令宋德,乃夏津人也,叹是碑残缺,恐致泯绝,乃命工石刻于其侧。”
现今
济宁市邹城孟庙
存有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篆刻的《峄山刻石》,又称《元摹峄山秦篆碑》。此碑原立于邹城县衙大堂,民国初年移入孟庙致敬门内,1973年移入启圣殿内保存,现存于
邹城博物馆。
影响与价值
由大篆演变为小篆,并开始走向规范和定型,这是中国汉字内在发展规律的体现,也是社会经济文化长期发展的必然产物。包括《峄山刻石》在内的
秦朝诸刻石,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规整、秩序和理性。这一审美理想在很大程度上一直左右着书法艺术的发展,并且成为人们对书法艺术的审美定势。
李斯的字在秦代是一流的,运笔坚劲畅达,线条圆润,结构匀称,点画粗细均匀,既具图案之美,又有飞动之势。他还有一套书法理论,其中谈到用笔的方法时说:写字,用笔要急速回转,折画要快,像苍鹰俯冲,盘旋一样。收笔好比游鱼得水,运笔就像景山行云,笔画的轻重、舒卷,应自然体,大方美观。
《峄山刻石》的形式皆为四言韵文。字迹横平竖直,布白整齐,笔画挺匀刚健,风格端庄严谨,一丝不苟,称为"玉箸篆",两千年来几为小篆正宗,对后世
碑刻铭文书法,都有一定的影响。
艺术鉴赏
李斯所书的《峄山刻石》,用笔单纯齐一,藏锋逆入,圆起圆收,转角处都呈弧形,无外拓之笔。结字对称均衡,又强调在对称中求变化,有一种图案花纹似的
装饰美,符合黄金分割的法则,章法秩序井然,具有节奏韵律感。
《峄山刻石》书法中锋用笔,坚劲畅达,线条圆润,点画粗细均匀,尽在法则的樊篱之内。后来的玉箸篆即滥觞于此碑。明
赵宧光评云:“一点矩度不苟,聿遒聿转,冠冕浑成,藏奸猜于朴茂,寄权巧于端庄,乍密乍疏,或隐或显,负抱向背,俯仰承乘,任其所之,莫不中律。”《峄山刻石》的结字纵长,空间的分割均匀齐整,给人以一种对称、匀整的美感。一字中有形和无形存在的中轴线,成为其对称的基点,左右笔划则向它靠近以保持平衡。这种结构又给了欣赏者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无论一个字的笔划是多是少,都力求均匀整齐,笔划空间大致等距,反映了对于规则的严格遵守。不过,《峄山刻石》结字并非机械组合,而是因字制宜,或延长垂脚,重心上移,成上密下疏之构;或上伸笔划,重心偏下,呈上疏下密之局。因此,笔划多者不嫌其密,笔划少不见其虚,显得造型隽美,井然有序。
文物评价
《峄山刻石》的结字纵长,空间的分割均匀齐整,给人以一种对称、匀整的美感。——时任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仇高驰评
画如铁石,字若飞动,作楷隶之祖,为不易之法。——
张怀瑾评
该碑笔法严谨,端庄工稳,临写尤其能强化七手腕“提”的功能,增强“中锋”意识,因而不失为学篆人门的最佳范本。——
苏士澍主编《碑帖知识举要》评
《峄山碑》线条圆润流畅,结构对称均衡,形体清瘦修长,风格精致典雅,可谓一派贵族风范。——陈祥明主编《艺术欣赏》评
“小篆开自
李斯,省大篆之繁以趋简易,三代以来风气至此一变。”又云:“盖李斯笔法敦古,于简易中有浑朴之气,不许人以轻心掉之。”——清
王澍《虚舟题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