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鸿逵(1907-1983年),字子上,祖籍
河北省清苑区,
汉族。著名的明清史专家和第二代清
历史学家(即活跃在清史学的重大转型期——近代清史学转向
马克思主义改造阶段的学者)。代表作有《明清之际山海关战役的真相考察》《清初内地人民抗清斗争的性质问题》等。
商鸿逵出生于
手工业者家庭。从1916年1月九岁起,他在
保定市城内上私塾。1924年7月考入
中法大学文科,五年修业期满,留校图书馆当馆员。1932年9月又考上
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后改为文科研究所)研究生,攻读文学。从此,步入了明清史研究的轨道。之后,其又先后执教于中法大学文学系、文史系、图书馆系,北京中国大学,历任讲师、教授。1950年,中法大学停办了,经教育部分配,任教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任副教授、教授。1983年11月10日,商鸿逵因病溘然与世长辞,享年76岁。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1月7日,商鸿逵出生于一个
手工业者家庭。从1916年1月九岁起,他在
保定市城内上私塾。当时其家在保定“马号”市场开了一家“华记”鞋铺,以制鞋出售,赚钱为生。在母亲的支持下,1921年8月,他考上了法国教会办的保定崇真中学。
弃文就史
商鸿逵志在文史,加上在教会学校又学会了
法语,1924年7月,他十七岁,考入
中法大学文科,五年修业期满,留校图书馆当馆员。1932年9月,又考上
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后改为文科研究所),作研究生,从师
刘半农(复)教授,攻读文学,半农先生病故后,又拜
孟森(心史)先生为师,专习
历史学。从此,步入了明清史研究的轨道。
1935年,商鸿逵在读书基础上写成了《清代著作要籍年表》,不久又发表了《颜元传》,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
七七事变,
北平市沦陷。70岁高龄的孟森先生,目睹日军暴行,忧愤成疾,延至当年冬天去世,商鸿逵的学业再次被迫中断。
1948年春天,解放战场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人民
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
中国国民党内民主派与国民党
右派彻底分裂。商鸿逵也在此时参加了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即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前身之一),并亲手为组织刻制了第一枚公章。 1949年初,中共代表来到北平,谈判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就在这时,他接到了
周畅代表
华北人民政府签发的聘书,被聘请为国立中法大学教授。
1950年10月,商鸿逵由
中法大学并入
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后不久,美帝国主义侵朝战争爆发。商鸿逵在《
进步日报》上发表了《明代援朝最后胜利中的大将陈磷和邓子龙》一文,不久
天津市《
益世报》和
香港特别行政区报纸也先后全文转载。从1953年起,商鸿逵被安排改讲《
中国历史文选》。 1957年,商鸿逵在讲授《中国历史文选》的同时,撰写并发表了《略论清初经济恢复和巩固的过程及其成就》。
1978年到1983年这五年当中,他在报刊上先后发表40余篇文章。其中《关于康熙捉鳌拜》《清初内地人民抗清斗争的性质问题》《论康熙》《康熙收复台湾及其善后措施》《康熙南巡与治理黄河》《孝庄文皇后小记》《清代孝庄孝钦两太后比评》《论清代的尊孔和崇奉喇嘛教》《康熙平定三藩中的西北三汉将》等论文,在史学界都有较大影响。
郑天挺先生曾经说:“商先生治清史30余年,成绩斐然。”“他搜集不少资料,互相比证,得出正确结论,又不陷于考证。”除去撰写论文和参加学术活动外,这几年当中,他还开始撰写《康熙传》,主编《清实录中的满名汉释词典》《清代笔记中的史料类钞》和《清会要》等书。1979年,商鸿逵在《
文献》杂志上发表了《倡议编纂清会要》一文,雄心勃勃提出组织人力,动手编纂这部大政书。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决定出版这部书后,他又先后发表了《简谈关于编纂\u003c清会要\u003e》及《编纂\u003c清会要\u003e的例说和门类子目及采用资料》等文,并亲手撰写了《清会要》中的《纪元篇》。这些工作引起了海内外学者们的重视。
1981年春天,商鸿逵组织人力,主编《清代笔记中清史资料类抄》一书,并亲自动手收集清人笔记篇目,草拟分类,辑录史料。1983年11月10日,商鸿逵因病溘然与世长辞了,享年76岁。
学术成就
主要著作:商鸿逵的主要著作有《
赛金花本事》《清会要》等。其中,《赛金花本事》是根据赛金花的口述整理而成的,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清会要》则是他主编的,开创了
现代史学家编纂会要的先河。
论文发表:他在学术领域发表了多篇论文,如《清初的理学界》《明清之际山海关战役的真相考察》等,这些论文充分展示了他在明清史研究方面的 深厚功底和独到见解。
人物成就
商鸿逵自20世纪30年代师从明清史大师
孟森先生开始,继承老师衣钵,从事明清史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他学习和掌握了
马克思主义,使研究向更深广的层次发展。他的
历史学论著表现出明显的特色:一方面继承孟森先生尊重史实的优良治史传统,避空戒虚,去伪求真,力图建立充分、可靠的史实基础;另一方面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方法,进行分析、概括,探索历史事件的性质和发展规律。他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尤其关注明清历史上的重要和关键问题。《明清之际山海关战役的真相考察》《清初内地人民抗清斗争的性质问题》等论文,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充分反映出第二代清史学家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和学术风格。
著述目录
梅定九年谱 中法大学月刊 1932、10 二卷一期
清代的理学界 中法大学月刊 1932、11 二卷二期
中国茶事丛考——历代的茶政 中法大学月刊 1933、2 三卷五期
国茶事丛考——造茶与饮茶之沿革 中法大学月刊 1933、11 四卷一期
桃花扇传奇 中法大学月刊 1934、8 五卷五期
赛金花本事与
刘半农合著 北平景云堂书店 1934年
清代要籍编年 中法大学月刊 1936、3 八卷五期
颜元 中法大学月刊 1936、10 九卷五期
明代援朝最后胜利中的大将
陈璘和邓子龙 进步日报 1951、8、3
略论清初经济恢复和巩固的过程及其成就 北京大学学报 1957总七期
谈明末
袁崇焕坚守宁锦敢的敢战胜精神 史学月刊 1964 10月号
明清之际山海关战役的真相考察 历史研究 1978三期
清代皇商介休范家 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1980年
论康熙 社会科学辑刊 1980二期
清初内地人民抗清斗争的性质问题 中华文史论丛 1980 一辑
康熙争取台湾及其善后措施 中国史研究 1980 四期
姚启圣与
施琅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 1980 一集
嘉靖宫变述略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0 三期
康熙帝南巡与治理
黄河 北京大学学报 1981 四期
清代孝庄孝钦两太后比评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2 三期
论清代的尊孔和崇奉
藏传佛教 社会科学辑刊 1982 五期
康熙平定三藩中的西北三汉将 北京大学学报 1984 一期
康熙传待印
清会要·纪元篇初稿
明代中朝友好关系(《五千年中朝友好关系》一章
清代北京(《北京史》一章
明清赋役制度待印
清代史籍满语解与刘景宪等合著
清代笔记中清史资料类抄 待印
倡议编《清会要》 文献 1979 一辑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简谈关于编纂《清会要》 光明日报 1982、3
编纂《清会要》的例说和门类子目及采用资料 清史研究通讯 1982一期
满洲开国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年
明清史讲义 中华书局 1980年
明清史论著集刊上,下册 中华书局 1959年
明清史论著集刊续编 中华书局 1986年
(资料来源:
徐凯《商鸿逵先生学术传略》,载《商鸿逵教授逝世十周年纪念论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版。)
轶事典故
《赛金花本事》
商鸿逵撰写的《赛金花本事》一书是部对于研究赛金花颇具价值的书籍。1936年,商鸿逵是
北京大学文学研究院研究生,
刘半农是他的老师。刘曾说过,
中原地区有两个“宝贝”,
慈禧与
赛金花,一个在朝,一个在野;一个卖国,一个丢脸。为此,他曾和商鸿逵一同访问赛金花,由赛口述,商执笔写了这本书。为了写书,刘半农约赛金花在王府大街
古琴家
郑颖荪家中会面,参加谈话的有戏剧家
余上沅等上,商鸿逵任记录。赛金花来时,由佣妈搀扶,赛虽年近60,但薄施脂粉,尚绰约有姿。谈话时赛说
苏州话,刘半农系江阴人,为表示接近,也操
吴语。《
赛金花本事》一书问世后,历史学家
尹达、邓之城都予以肯定。之后,
上海市影星
胡蝶曾致函商鸿逵,要求商伴
赛金花去沪,商量拍电影的事,被商婉言谢绝。
北京大学文学研究院院长
胡适认为研究生不该为妓女立传,要处分商鸿逵,商作了检讨才罢。
治史轶事
20世纪80年代初,商鸿逵在家中办起了每周一次的明清史专题研讨会,师生报告研究课题,切磋学术,点评指导。他风趣地说这是‘宏道馆’,要练就一身治学的本领,每个人出来都像个样子。为了帮助本科高年级同学提高学习断代史的能力,商鸿逵发表《清史研究初步》一文,深入浅出,学生受益颇多。先生时常关注明清史的学科建设与国际学界前沿动向,得知外国人说“满学”中心不在
中原地区后很气愤,积极推荐青年教师、研究生去校外参加满文班学习。之后,自己出资,又在家中举办教师满文学习班,鼓励大家学好满文,利用满文档案,拓宽清史研究领域。在推动
清代制度史研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从1979年至1982年,他在报刊上连续发表了三篇文章,倡导编纂《清会要》,发凡起例,开辟先河,为海内外学界同仁所瞩目。对编写大型《
清史》规划,先生也积极地进言献策,倾注了不少精力。他写出专文,就《
清史稿》编写体例、内容、文字、编纂人员等七个问题进行论证,得到大家的称许。
人物评价
商鸿逵知识渊博,往往是有问必答。但如果真有他不了解的内容,他绝不会随便应付,不懂装懂。
回忆商鸿逵教授的一生,虽平凡却让人动容,虽朴实却让人受益匪浅。
商鸿逵继承了
孟森先生的治学传统,学识渊博,著述颇丰。他治史的特点之一,是注重翔实而全面地占有资料,关注新史料,从事实出发,撰写具有见地的论著,不发空论。精读专业主要典籍,博涉群书,做到眼勤手勤,笔录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