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二级学院
学院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时期即设立文学院,在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中国海洋大学校园曾有过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老舍陆侃如冯沅君等著名学者、作家云集的两度人文辉煌。进入新世纪以来,著名作家、学者王蒙于2002年受聘担任学校顾问、教授、文学院院长(现为学院名誉院长),与学校一道创立了“名家课程”、“名家讲座”,建立“驻校作家”制度,一大批海内外著名学者、作家来校授课、讲学和创作,有力推动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现有中文系、新闻与传播学系、文化产业系、汉学系共4个系,设有文化产业管理博士点和文化产业管理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传媒文化、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文化产业管理等1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学院现有博士、硕士研究生465人,本科生868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山东省特色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山东省重点学科。
依托学院的研究机构有文化部—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文史哲中心、中国海洋大学日本研究中心、青岛国家动漫创意产业基地动漫文学创意中心、山东省文化产业品牌研究基地等。另外,学校还依托学院建立了孔子学院(美国),进行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设立了行远书院,进行以博雅教育为核心的通识核心课程的教育改革和实践。
历史沿革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时期即设立文学院。
1984年,在外语系设立汉语言文学教研室。
1993年,成立对外汉语教学中心(系级)。
1994年,与外语系联合成立外国语学院。
1995年,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并成立中文系,于当年招收本科生。
1997年,脱离外语学院,成立国际语言文化交流学院。
1997年,建立海洋文化研究所。
1998年,设立汉语言本科专业(留学生教育)。
1999年,学院更名为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2001年,中文系和外国语学院联合培养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中西语言文字比较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2002年,学院更名为文学院,学校聘请王蒙先生担任院长。
2002年,成立王蒙文学研究所和青岛现当代作家研究中心。
2002年,成立新闻系,设立了编辑出版(网络传播方向)和新闻学两个本科专业。
2003年,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挂靠文学院。
2003年,设立了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地理学硕士点,2004年开始招生。
2004年,新闻与传播学院独立建制发展。
2004年,增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并招生,成立城市文化系。
2004年,成立儿童文学研究所和城市文化研究所。
2006年,文化部-中国海洋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成立。
2007年,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合并成立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王蒙先生任名誉院长。
2007年,设立山东省文化产业品牌研究基地,依托学院建设。
2007年,城市文化系更名为文化产业系。
2008年,在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建立孔子学院。
2010年,成立中国海洋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依托学院建设。
2011年,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自设传媒文化、音乐文学二级学科。
2011年,学院设立海洋文学与艺术研究所。
2013年,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交叉学科博士点,招收博士生、硕士生。依托工商管理一级学科。
2014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获批,2015年开始招生。
2014年,在中国史一级学科下自设中国学专业,招收留学生,全英文教学。
2015年,成立行远书院,作为通识教育改革的实验区。依托学院建设。
2015年,学校与青岛市市委宣传部共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15年,设立山东省高校干部与人才研究基地,依托学院建设。
2017年,设立网络与新媒体本科专业,替换编辑出版学专业。
2018年,成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依托学院建设。
2018年,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点获批,并开始招生。
2019年,获文化和旅游部授牌,设立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依托学院建设。
2019年,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获批,招收中文博士生。
2019年,汉学系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系。
2020年,学院设立一多诗歌中心。
2020年,设立全校首个微专业海洋历史文化,并开始招生,翌年开课。
2020年,学院设立民俗文化研究中心。
2021年,获批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点。
2023年,文化产业系更名为历史文化系。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未来展望
目前,学院正在以文学和历史学为学科基础,优化人文环境;以新闻传播和文化产业为驱动,开拓创新实践和社会服务领域;以留学生教育和海内外交流为窗口,加快国际化步伐。在迈向建校百年征程中,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将成为集教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更加充满活力的新型学院。
院系设置
学院现有文化产业管理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中国现当代文学山东省重点学科;设有中原地区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历史地理学、文化产业管理、传媒文化、中国学、汉语国际教育等硕士学位授权点;本科专业有汉语言文学网络与新媒体新闻学、文化产业管理、汉语言(留学生教育)。
中文系
新闻与传播学系
文化产业系
汉学系
本科专业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设在中文系,是本学院最早设置的本科专业,20世纪30到50年代,先后有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老舍陆侃如冯沅君等著名学者、作家在我系任教,具有学风扎实、严谨的良好传统。王蒙先生自2002年4月受聘担任文学院院长,聘请海内外著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开设“名家课程”和“名家讲座”,邀请著名作家来我系讲学、交流,形成了我系在课程体系和本科教学方面的特色。
本专业是山东省特色专业。经过学科重建后近二十年的努力,本专业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建有完善、合理的学科体系,下设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6个硕士点,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一级学科。其中,中国现当代文学为山东省重点学科,拥有数位科研成果突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任教,多位教师具有文学创作经验,有大量文学作品出版。此外,我系设有王蒙文学研究所、海洋文学与艺术研究所、儿童文学研究所,专业特色显著,在国内外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本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水平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28人,其中教授10人(含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8人,有22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教师队伍中多位教授承担国家、教育部重大研究课题,科研水平处于本领域领先地位。朱自强教授在儿童文学创作和研究领域,薛永武教授在人才学与美学领域,徐妍教授在鲁迅研究领域,温奉桥教授在王蒙文学研究方面,黄亚平、刘中富教授在汉语语文学领域,刘怀荣教授在古代文学领域,薛海燕教授在辞赋研究、红学方面,李扬教授在民间文学方面,罗贻荣教授在文学翻译与西方文学批评方面等等,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本专业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致力于培养掌握汉语认知、写作、编辑、评论与科研能力的毕业生,并力求使学生成为具有中国文化传统底蕴与世界人文关怀视野,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课程分为四个层面,包括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和工作技能教育。主要课程包括:专业导航、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科研创新实践系列讲座、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比较文学、美学、民间文学、名家课程与前沿讲座系列、创新创业教育等。
为满足当今社会动漫产业急速发展所带来的对动漫内容创作人才的需要,本专业设置动漫文学方向,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和较强艺术感觉、形象思维能力、创意和创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动漫方向主要课程有:动漫文学理论、视觉文化、动漫形象艺术设计、动漫作品的创作与改编、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世界著名动画作品研究、三维动画技术等。
毕业生主要去向:可到动漫影视制作基地、动漫传播公司、动漫研究和教育机构、动漫产品出版发行等单位从事脚本创作、改编或其他与动漫有关的工作。
新闻传播学类
本专业类设在新闻与传播学系,涵盖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两个本科专业。新闻与传播学系设有传媒文化专业硕士点。现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1名,获博士学位及博士学位在读者11人,有10年以上新闻从业经历者2人。
●新闻学Journalism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新闻业务操作技能,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新闻从业技能以及新媒体和融媒体知识;具有宽广的知识和文化视野,了解文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知识;具有坚定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创新性复合型新闻人才。
主要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有: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深度报道研究、中国新闻事业史、世界新闻传播史、新闻摄影、广播电视新闻、网络新闻、跨文化传播(汉英双语授课)、传播学概论、现代汉语、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公共关系学广告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网络新闻、新闻伦理与法规、英文报刊阅读(英语授课)、世界文化史(汉英双语授课)、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
网络与新媒体(Network and New media)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备互联网思维,系统掌握信息传播基础理论,深刻领会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基本规律,熟悉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相关专业技能,能够适应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新媒体内容公司、电子商务公司、公关公司、调查咨询公司等机构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有:
传播学广告学、网络社会学、舆论学、现代经济学、新媒体概论、新媒体产品策划与创意、新媒体营销、新媒体艺术、网络与多媒体技术、信息可视化、媒体信息数据挖掘、多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伦理与法规、跨文化传播研究(汉英双语授课)、品牌传播学、动画设计、摄影与摄像、非线性编辑系统、游戏设计等。
本专业设在文化产业系,是国内首批设立的该类本科专业。文化产业系还是文化部设在中国海洋大学的“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的主要依托单位。本院自主设置的文化产业管理二级学科专业博士点和硕士点,从2013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文化产业近年来在全球发展迅猛,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门类。其范围包括文化传播、内容创意、新闻媒介、网络管理、影视展演、音像广告、文化遗产、文化旅游、体育休闲等领域。本专业有专任教师16人,教授、副教授9人,大多有国外留学和研究的经历,其中15人具有国内外名校博士学位,博士学位在读1人。
培养目标:为适应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培养能够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文化宣传等部门、各类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管理、文化市场运营、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项目策划、文化产品创意开发,以及在文艺团体和文博单位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文化产业概论、文化经济学、文化管理学、世界文化产业概要、文化政策与法规、管理学原理、文化市场营销学、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案例、新媒体产业导论、项目策划与管理、文化产业发展与商业模式、媒介经营与管理、动漫产业概论、文化资源学、创意理论与实践、海洋文化创意、书法与创意设计、平面设计、影像与多媒体技术、海洋文化概论、东亚语言文化专题。
研究生专业
一直以来,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力主将突出专业特色与提高综合素质有机结合,坚持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双修并重。在专业素质培养方面,学院重视各个研究方向的专业课设置安排,核心课程由资深教授讲授;与此同时,学院硕士生导师以自身的研究方向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学术兴趣,设立既体现导师学术特色又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培养计划。在综合素质提升方面,学院坚持开放式授课,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不同专业的课程,积极参与有关的科研和社会活动,努力将学生历练成专业素质出众、文字功底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1名,讲师3名,已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2项,现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级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5项。本专业设4个研究方向:古代诗文、古代小说与戏曲、古代文论、历代民间文学与民俗文化。要求毕业生建立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系统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与学术前沿动态,具备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具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教授4名,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在相关学术领域,或位于前沿位置,或具有一定知名度。已经出版本专业的专著十几种,在《文学评论》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学术成果获得多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项目、文化部研究基地项目共5项。现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规划项目一项、文化部研究基地项目1项。本专业设儿童文学研究、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现当代文学与文化产业3个研究方向。
传媒文化
2013年首次招生,专业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教授8名,副教授4名,博士5名,在读博士4名。学术带头人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学术影响,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以实践应用见长。设置传媒与社会文化、广告与品牌文化、电视新闻传播3个研究方向。
汉语言文字学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1名。设5个研究方向:广义文字研究、语言与符号理论、汉语词汇学、广告语言与文化、话语与传媒文化研究。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在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学术地位,在国内外著名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在《中国语文》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完成省部级课题多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数项。
文艺学
文艺学专业硕士点具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本专业有教授3名、副教授1名,讲师2名,其中获博士学位者5名。本专业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在相关学术领域,或位于前沿位置,或具有一定知名度。该学科已经出版专著二十多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项目、文化部规划项目和山东省社会科学重点规划等多项课题。本专业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为了强化特色并适应本学科的未来发展需求,设置文艺美学与审美文化、中国文论与文化、影视艺术研究三个方向。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有较强的师资力量,现有教授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副教授4人。已出版专业学术著作多部,各类教材多种,在重要专业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完成或参与完成省部级课题多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数项,各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在本学科领域均有一定学术影响和知名度。本专业设社会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两个研究方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设“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两个研究方向。本专业的导师团队有教授、副教授3名,讲师3名,其中获博士学位者4名,大部分人有国外留学或工作的经历,与国外有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已在国内著名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多部,译著多部,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获省部级、地市级奖多项,并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数项。
中国史
中国史一级学科点设在海洋文化研究所,该所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985”哲社创新研究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组成机构之一。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均为国内外名校博士。该所编辑出版《中国海洋文化研究》辑刊,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重点课题及国际合作课题,与韩、日、德、美、澳等国及港、澳、台地区学术界建立有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本一级学科现有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历史地理四个学科方向,均突出海洋文化内涵研究的历史学特色,注重对英、日、朝(韩)语水平较高的国内外研究生的招收和培养。
从2013年开始,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将自主设置文化产业管理二级学科专业博士点和硕士点,并开始招收研究生。
人才培养
学院历来重视本科教学与学术研究,海洋历史文化、儿童文学、汉字符号学、王蒙研究、民俗学、文化产业等领域的学术水平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学院拥有网络传播、新闻摄影、影像传播、影像观摩、编辑排版、三维动画设计等专业教学实验室;拥有200多平方米的图书阅览室。挂靠学院的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是文化部在中国海洋大学设立的国家级研究机构。
学院与美、英、德、韩、日、新加坡、澳等国家和台、港地区的10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和交流关系,每年有数百名留学生前来学习。学院支持学生自主创业,学院六层阁楼专门支持学生自主创业,自主创业项目有清亭文化创意工作室。学生的课外活动也丰富多彩,《博雅》文学社、尝试剧社、传媒协会教授指导小组等活动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
师资队伍
截至2023年8月,学院现有教职工115人,其中专职教师89人。教师中教授26人,副教授29人,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74人。教师大部分具有国外任教和访学的经历。在学术研究领域,海洋历史文化、儿童文学王蒙文学研究、汉字符号学、文化产业、民间文学、人才美学、辞赋研究等方面特色显著。学院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区的20余所大学有合作交流关系。
学科体系
学院现有中文系、新闻与传播学系、文化产业系、汉学系4个教学单位,有海洋文化研究所、王蒙文学研究所、青岛现代作家研究中心、儿童文学研究所、城市文化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海洋文学与艺术研究所等7个研究机构。依托学院的学术研究机构和教学单位有文化部—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文史哲中心、青岛国家动漫创意产业基地动漫文学创意中心、山东省文化产业品牌研究基地、孔子学院等。 
科学研究
学术交流
名家课程制度
学院在每个学期都邀请海内外著名学者(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来学院集中授课,使学生接受一流的教育。它是研究型、专题性课程,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中专业课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自设立以来已有严家炎童庆炳何西来徐通锵、朱虹、舒乙金元浦陶东风德国著名汉学家沃尔夫冈·顾彬香港特别行政区著名学者黄维梁等著名学者开设“名家课程”,其中部分讲稿已经作为“名家课程教材”系列正式出版。
名家讲座制度
学院余光中白先勇叶嘉莹、何西来、柳鸣九袁行霈冯其庸李希凡成中英华克生、托洛普采夫、金圣华、胡芝凤等数十位海内外著名学者、作家和艺术家来海大举办“名家讲座”。“名家讲座”已经成为海大的一个重要品牌。
驻校作家制度
王蒙等一批著名作家定期来海大作家楼创作。王蒙先生为首席驻校作家,毕淑敏余华、张炜、迟子建、尤凤伟等著名作家成为海大首批“驻校作家”。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3-12-27
院领导班子.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4-04-23
学院简介.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1-06-04
历史沿革.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4-04-1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学科体系
科学研究
学术交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