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元(1902年12月16日—1931年4月30日),男,
汉族,
云南省普洱人,杨正元是云南省早期共产党员,思普区党组织的创始人,第一个在思普区洒下热血、献出生命的共产党员。2011年,被中共
普洱市市委、普洱市人民政府评选为“感动普洱十大人物”。
1924年考入北平农业大学,经
李鑫介绍加入革命团体“革新社”。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根据组织派遣,到广州大沙头
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训练班学习。
1927年根据广东区委派遣回云南,加强云南党组织的力量。1927年受中共
云南省特委委派回思普区开展地下工作,于1928年建立中共宁洱特别支部。后建立中共宁洱县委,杨正元任书记,在思普区建立了以党团员为骨干,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党的
工作区域。
1931年初,杨正元决定在
普洱市地区发动武装暴动,开展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但因事泄密,于4月被捕牺牲。在狱中面对酷刑,杨正元始终以一句“你们在我口里得不到什么东西”回绝了敌人的威吓利诱坚贞不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崇高气节,牺牲时年仅29岁。
人物生平
杨正元(1902~1931),生于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德化镇(今德化镇)
那迁村一户殷实的农民家庭。1912年就读于那迁小学。杨正元天资聪慧,老师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读一遍就能背下来,考试成绩名列前茅。杨正元乐于助人,帮助贫困同学,深得同学们的爱戴。每天 放学回家,他主动帮助家里做家务,从来不使父母操心。
1916年,年满14岁的杨正元在那迁初等小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县立高等小学。1919年,北京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时值杨正元年满17岁,已是一个活跃的热血男儿,喜欢阅读课外书籍,被“五四”的爱国情怀深深感染,立志为探求真理而不懈奋斗。
1920年秋,杨正元考入云南省立普洱第四师范学校。此时,《
新青年》、《
新潮》、《向导》等进步刊物通过各种渠道源源不断地传入学校,他从这些刊物中看到了
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疯狂争夺地盘、清政府卖国求荣的丑恶嘴脸,中国人民的悲惨情景,祖国的前途命运强烈地震撼着他的心。于是杨正元相约喜欢读进步刊物的同学成立“学生读书会”,共同传阅进步刊物,交流读书心得。“学生读书会”讨论时局,探讨救国救民的道路。杨正元在“学生读书会”中最先发言,毫不留情地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满怀信心 地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起来,坚信前途光明。他的发言得到同学们的赞誉,成为“学生读书会”的主要代表人物。
1922年,“学生读书会”的同学用白话文写作,表示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在校内打赤脚,表示接近工农。但是,国文教师张楼极力反对
新文化运动,凡是学生用白话文写作的, 都在文尾批上刻毒的评语。杨正元起来反驳,进步学生的积愤终于暴发出来,全班同学推举杨正元为代表,向校方请求撤换陈腐的张蕚楼。校方不仅不准,反而把为首的杨正元、陈大文、张家兴开除学籍。于是,全班同学罢课反抗,引起各班声援,校方被迫辞退张萼楼,把杨正元等三名学生改作退学处理。这次杨正元等领导的学潮使第四师范的守旧势力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科学、民主的气氛在学校蔚然成风。
1922年,杨正元转入昆明成德中学第七班。成德中学不读“四书”、“五经”,可以用白话文写作,学校民主、科学的空气比普洱第四师范浓厚,关心时局的同学也很多。杨正元感 到如换了一个天地,课余时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刊物,主动接近进步同学,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1925年,杨正元考入北京农业大学,在校内结识滇籍同学共产党员
李鑫,由于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他们很快成为最要好的朋友,并经李鑫介绍加入了 “革新社”(后改为“新滇社”)。新滇社是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杨正元人社后,积极参与社内的各项活动,孜孜不倦地阅读
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于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的愿望,投人到中国革命的伟大洪流中。
1926年,北京发生“三一八”惨案。北方陷人反动军阀的黑暗统治,
广州市则成为国民革命的根据地。惨案发生后,杨正元南下广州,参加了党组织为培养
云南省干部,在广州大沙头
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滇军)军官学校举办的政工人员训练班。
1927年2月,杨正元回到
昆明市,正逢国共合作时期,他被中共云南省特别委员会指派筹建国民党昆明市党部。经过十多天的努力,党员人数在由
李鑫领导下的中共云南特支秘密发展千余人的基础上发展到了2000多人(以后发展到3000多人);并在基层建立了区分部、区党部。2月底召开昆明市国民党员代表大会,会上选出国民党昆明市临时执行委员会,杨正元任组织委员。随后,他参与筹建国民党
云南省党部的工作。
左派中国国民党组织建立起来后,中共云南地下党利用这一组织进行公开活动。在此期间,他除了做
昆明市党部的工作外,还兼做工人工会的工作,亲自帮助建立了昆明市理发业工会和缝纫业工会。还参与和发动组织了由地下党领导、国民党公开号召的“三八”、“三一二”、“
三·一八惨案”、“
国际劳动节”等革命纪念日活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群众集会和游行,推动了云南革 命形势的高涨。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龙云秉承
蒋介石的旨意,于5月11日突然封闭云南
中国国民党左派党部,逮捕了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知名人士二十多人,杨正元也在其中。审讯时,他机智灵巧,遂得以释放。逃脱魔掌后,迅速同省特委领导一起,发动各群众团体发表宣言,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组织请愿、抗议非法逮捕人员。迫于压力,龙云陆续释放了一批人,扣留下
王复生、杨瑞庵、李鑫等6人,电请南京中央听候处理。地下党经过多方营救无效,遂决定利用军阀之间的矛盾,策动
政变。杨正元、严英俊在
王德三的带领下潜赴
蒙自市进行工作,促成了
胡若愚发动“六一四”政变,扣留龙云,释放了被关押的6位同志。7月15日,
汪精卫公开叛变革命,进行反共清党,同南京
蒋介石反动政府合流,国共合作完全破裂。7月下旬,胡若愚被龙云部队所迫,退出
昆明市,放回龙云。龙云回五华山重新执政后,
中国国民党右派一伙反动分子气焰又嚣张起来,勾结军警四处搜捕杨正元等人。机智的杨正元曾两次巧妙化装逃脱敌人的魔掌。由于杨正元公开露面较多,引起敌人注意,且已多次被捕,中共云南特委决定派他回家乡思普开展革命活动,并担任思普区地下党的领导。
1927年9月,杨正元肩负党的重任回到阔别数载的家 乡——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他首先以宁洱、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为重点开展活动,在普洱省立四师青年努力会中发展党团组织,并逐渐吸收进步学生入团入党;在城市和农村普遍发展互济会会员,使之成为党的外围组织,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同时以小学教员、小生产者、工人和贫苦农民为主要对象,发展党团员,建立基层组织。1928年建立了中共宁洱特别支部。至1929年6月,思普区党员发展到35人,共青团员数10人,不久建立了中共宁洱县委,杨正元任县委书记。
县委以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城里的“双达利”商店作为联络通讯地点。同时在
德化县、先、大山等地的少数民族村寨和宁洱城附近农村以及省立四师建立了秘密团体“互济会”,会员近千人。杨正元还在群众中秘密宣传党的纲领,组织小学教师和宁洱城的染布工人进行经济斗争,支持第四师范十二班学生长达三个多月的罢课斗争,最后取得了胜利。同时还领导普洱地下党揭露国民党政府对人民的压迫剥削,组织学生演出讽刺官府,宣扬革命的节目,县政府得知后派人抓杨正元等人,杨正元等同志事先得到消息,夜中脱险。
1931年4月,杨正元熟识的战友先后被害。面对白色恐怖,他迅速召开会议研究对策,决定积极准备武装暴动,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建立农村人民政权。当时墨江也在积极准备暴动、力量也较强,两地暴动、就会造成互相声援之势。杨正元组织农民暴动的一系列活动,引起了敌人的注意。杨正元家乡附近的南德乡乡长之子陈荫文、勐泗地主龙长青探知内情,密报国民党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政府。县长张仕铁和团防大队长张友仁在获得密报的当晚急派中队长徐道章带领士兵三十多人于4月19日连夜赶往
德化县那迁,包围了杨正元家,杨正元被击中臂部,不幸被捕。在狱中,杨正元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敌人软硬兼施,伪县长张仕荣多次亲自审问他,结果都是枉费心机,什么也得不到。4月30日,杨正元终因伤势严重得不到治疗,加上敌人的残酷刑讯逼供,惨烈牺牲于敌人监狱中,为思普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纪念场馆
杨正元故居坐落在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德化镇那迁村,始建于1922年。该故居是宣传革命理念、爱国主义教育、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并且对于研究、介绍、宣传思普地区革命历史有较高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