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寨乡
湖北恩施咸丰县下辖乡
丁寨是目前全县唯一以姓氏命名的乡镇。明朝洪武年间丁氏家族从江西省迁入天上坪光竹岭扎寨而得名丁寨。
丁寨是目前全县唯一以姓氏命名的乡镇。明朝洪武年间丁氏家族从江西迁入天上坪光竹岭扎寨而得名丁寨,清代,留鹤山下沼泽逐渐干涸,丁姓族人下迁至丁寨集镇一带。
解放后先后命名为丁寨公社、丁寨区、丁寨乡,辖区共有曲江区、渔塘坪、天上坪、黄泥塘镇、湾田、高坡、春沟、十字路、双拱桥9个村,121个村民小组,约3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6.6%,
尤其以土家族苗族朝鲜族居多,占总人口半数以上。该乡镇以丁姓人数居多。
概况
咸丰县辖乡。位于县境西南部。面积19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1103人(2010年六普)。辖21个行政村。乡政府驻丁寨。
沿革
因原丁姓在该地为大姓,人口较多,故名。1950年1月属咸丰县第二区。1952年12月属第九区……1975年7月为丁寨公社。
1984年3月为丁寨区。1996年撤区并乡,设立县辖丁寨乡,面积193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辖曲江区、魏家堡、渔塘坪、土地坪、天上坪、杨家寨、十字路、马家楼、高滩镇、土落坪、春沟、高山羊、唐家沟、黄泥塘镇、万家坝、桐子园、沙子坝、高坡、湾田、渔泉口、岩口21个行政村。
2004年,乡政府驻丁寨,人口30097人,面积193平方千米,辖曲江、渔塘坪、天上坪、高坡、十字路、春沟、双拱桥、黄泥塘、湾田9个行政村。
2005年,乡政府驻丁寨,人口3.01万人,面积193平方千米,辖渔塘坪、湾田、渔泉口、岩口、黄泥塘、万家坝、沙子坝、春沟、高山羊、十字路、马家楼、土落坪、高滩镇、唐家沟、天上坪、曲江、魏家堡、桐子园、高坡、杨家寨21个行政村。
【2013年代码及城乡分类】422826200:~200 210曲江村 ~201 220黄泥塘村 ~202 220高坡村 ~203 210渔塘坪村 ~204 220湾田村 ~205 220天上坪村 ~206 220十字路村 ~207 210春沟村 ~208 220桐子园村 ~209 220万家坝村 ~210 220杨家寨村 ~211 220沙子坝村 ~212 210魏家堡村 ~213 220土落坪村 ~214 220唐家沟村 ~215 220高滩村 ~216 220马家楼村 ~217 220土地坪村 ~218 220岩口村 ~219 220渔泉口村 ~220 220高山羊村
简介
·①镇名:丁寨乡。 ②美称:文化老区。③区位:咸丰西南。④交通:椒石公路。⑤人口:3万余人,土家族苗族朝鲜族人口占全乡人口的60%以上。⑥特产:杜仲、干鲜果、黄柏、石灰石。
丁寨乡政府驻丁寨,面积193平方千米。辖9个村委会:曲江区、渔塘坪、天上坪、高坡、十字路、春沟、双拱桥、黄泥塘、湾田。
历史
据《咸丰县志》、《板桥寺钟文》、《诉冤合同》、《明史》、《野史》等文献记载,今丁寨丁氏祖公丁德原籍淮安府淮安区(今淮安县),与朱元璋所在的安徽凤阳县洪泽湖相望。1352年,丁德随朱元璋起义。1389年转战至蜀,任重庆卫中所副千户,翌年,钦调任施州卫大田千户所(即今咸丰县城周围)副千户。不久,其子丁富袭职并升正千户。由于子孙袭职多为长房,其他弟兄子侄就近择胜地安家。他们选中天上坪光竹岭扎寨。当时,有地位和有实力的才能够建寨子。
这光竹岭水患无忧,登高望远,风景绝佳。丁寨当时就是专指光竹岭,丁寨集镇一带当时还是一片泽国。清代,沼泽逐渐干涸,丁姓族人才下迁至风景如画的留鹤山下,当时的文人雅士丁秀的别名便是“留鹤山人”,他还著有《留鹤山人诗文集》若干卷。由于人口迅速繁衍,丁姓人由留鹤山市刀耕火种四下进军,丁寨这一地名的涵盖范围也越来越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丁氏注重了耕读并重,有了书香门第的美誉。丁氏与随后进入丁寨的秦、徐、魏氏并称为丁寨的“四大家族”。他们以及其他姓氏挽草为记,在曲江河沿岸竞相“开疆拓土”,共同创造了丁寨文明。
地理
丁寨乡位于咸丰县城西南,距咸丰县城15公里,东北与高乐山镇相接,西北与尖山隔河(唐崖河)相望,西南与坪坝营镇相邻,东南与来凤县接壤,全乡国土总面积196平方公里。
丁寨乡全境地势东南高、西南低,最高点为天上坪山羊坨,海拔1680米;最低点在黄泥塘青龙嘴下唐崖河畔,海拔510米,全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1320毫米,无霜期为240天左右,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丁寨乡有省道椒石线贯穿全境,东联咸丰县城,西接朝阳镇,至黔江区,堪称湖北西大门,是通往蜀地的一条重要通道。
文教卫生
丁寨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1840年建立培英书院,从此学风日盛、人才辈出,培育出大批文人义士、举人、贡生,秀才比比皆是。造就了中华航空第一人秦国镛以及其子中华蓝天第一神鹰秦家柱等革命先烈。1938年,丁寨人秦渤峰,从燕京大学毕业后,回到丁寨办学,任丁寨小学校长,使丁寨文风更盛,名及一时。
丁寨医疗卫生事业一直是丁寨人的骄傲,湖北四大名医之一秦子文先生
,便是丁寨人士,他的徒弟李冬轩、张国平、秦家等,解放后一直活跃在咸丰医界,服务于咸丰人民,其高超的中医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得到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和爱戴。
经济与产业
岸转涪江,倒流西北三千里;
桥通楚塞,横锁东南十万锋
丁寨气候温和,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5.3%,宜林面积3.8万亩,森林活立木储存量达11万立方米。丁寨的土地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农业生产十分稳定,粮食自给自足。我乡现有蔬菜基地约1万亩,蔬菜远销湖南省重庆市等地。烤烟生产是丁寨历年来的支柱产业之一,它能代表咸丰县的烤烟质量。
丁寨工业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丁寨煤矿资源丰富、量大质优,煤炭远销重庆、武汉市等地。木业产品远销韩国日本、东南亚。目前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铁矿铜矿铝矾土
旅游资源
丁寨境内以两条河流为主线,曲江河,野猫河分别从西南、东南汇于西北,氽入天心孔,经川洞,在断明峡复出,流入唐崖河。曲江河两岸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远近闻名的丁寨“内八景”和“外八景”等自然风光和省级文物“风雨凉桥”等多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让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丁寨“内八景”是“文峰塔”、“奎文阁”、“忠孝节义祠”、“美善堂”、“曲江楼” “麻元桥”“万寿宫”“禹王宫”。丁寨“外八景”是“曲江柳色”、“板桥钟声”、“蒜坪积雪”、“竹岭笼烟”、“仙掌捧日”、“石笋朝天”、“狮岩雄距”、“龙岭蜿蜒”。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境内,有很多保存完好的横跨于河溪之上的纯木结构楼阁式桥梁。在十字路集镇,距县城8公里有一座风雨桥,建于民国5年(1916年),当地前
清朝议大夫秦朝昌捐资修建。桥长44.60米,每孔净跨10米,宽4.5米,通高8.78米,亭阁式5支点、3石柱建筑。桥廊12间,两侧条木为凳。廊中顶突出一亭,檐角高翘,玲珑有致。青石砌成的3座菱形桥墩,至今坚固牢实,完好无损。桥身除部分柱、枋、梁朽坏,桥面木板更新外,全桥风貌岸然。桥上亭廊相连,瓦檐重重,桥面设置栏杆坐凳,可供行人遮风避雨、歇息乘凉,称“土家风雨凉桥”。步上凉桥,河溪两岸古木森森,枝叶垂溪,溪水淙淙,鸭群戏水,石墩成阵,岸上民居错落有致,让人流连忘返。
诗曰:
岸转涪江,倒流西北三千里;
桥通楚塞,横锁东南十万锋。
又曰:
春日曲江最堪游,夹岸青青柳色柔。
行过柳桥犹停立,风情端不让扬州市
板桥渡尽入丛林,掩映禅房花木深。
最是晨钟初动处,声声自足醒人心。
发展蓝图
过去五年,丁寨乡全乡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心,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又好又快势头。过去的五年是该乡面貌显著变化、民生改善取得重要进展、和谐社会开创新的局面、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的五年,是富裕、文明、和谐新丁寨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五年。
未来五年将是该乡快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经济转型期、实力扩张期。全乡上下将紧紧围绕县委“六大工程”,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城乡建设为主体,绿色繁荣为主线,积极实施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两翼联动”、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开放互动”三大战略,着力将丁寨打造成“绿色蔬菜供应中心、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县城经济文化副中心”,全面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十二五”期间,在该乡境内将实施火车站工业园、火车站新区、仓储物流市场及恩黔高速公路黔张常铁路丁寨段建设等重点项目,境内静态投资将超过50亿元,这将为该乡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同时也会不断促进城建、交通、水利、环保、农业、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的大发展、大繁荣。
在迈向求富图强的路上,全乡上下将科学谋划,真抓实干。一是稳步推进特色农业大发展,将以大棚蔬菜为重点,建蔬菜基地2万亩,建大棚500栋,力争培植2家规模以上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培育2个特色农业品牌,建设3个现代农业示范区;二是逐步突破发展新型工业,高起点、高标准在火车站附近建成规划面积为2平方公里的精深加工工业园;三是快速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充分利用火车站的区位优势,建成集运输、中转、仓储、商贸、配送等于一体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参考资料
丁寨乡.行政区划网.2016-03-17
目录
概述
概况
沿革
简介
历史
地理
文教卫生
经济与产业
旅游资源
发展蓝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