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道生
中国著名文学家
杜道生(1912年10月30日—2013年9月10日) ,男,汉族,四川乐山人,我国著名文字学、语言学、音韵学和古文学家,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文字专业,曾师承于钱穆胡适沈兼士等国学大师。先后在乐山市成都市大邑县新都区等地任中学教师。1956年调成都四川师范学院(现四川师范大学)。后从事汉语教育和汉字研究工作。
1982年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公报》上发表了《汉字:人类心灵的几何学》,巧妙地将汉字和物质结合起来,引起学术界轰动。
人物生平
1912年10月生,父亲为乐山商人。
教育经历
1919年,进私塾。
1925年至1933年,就读于乐山县高小、初中,高中就读于四川省高级师范学校附属中学。
1934年至1937年,先后考入四川大学(1年)、台湾辅仁大学(1年)、北京大学(2年)就读。
1937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在成都、乐山市等地的中学教书。
工作经历
1950年,任乐山省立中学校长。
1956年,应邀到四川师范大学任教。
1987年,退休。返聘回校继续给学生授课。
1992年,真正告别讲台。
1976年至1986年,在武汉参与编撰《汉语大字典》。
写作经历
1982年,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公报》上发表《汉字:人类心灵的几何学》一文。
1988年,《四川扬琴传统唱本选》(杜道生注释)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
1998年,撰写论文《试谈周易的先天八卦和洛书——论改定先天八卦四个数字和洛书概括易卦的对待模式》。
1992年,《历朝史案》(洪亮吉编,杜道生点校)由巴蜀书社出版。
2003年,校注《四书补注附考备旨·大学》。
2011年6月,《论语新注新译》由中华书局出版。
个人生活
杜道生与其表妹的爱情故事,流传甚广。解放时,杜道生的表妹夫、一位中国国民党军官以反革命罪入狱,一家数口孤苦无依。杜先生始终每月按时从自己的薪水中寄去生活费,供养表妹一家的生活、子女读书。后来,杜先生与这位表妹结为夫妻,二人相濡以沫。
上世纪80年代,那位国民党军官出狱重获自由。收到前夫的信,表妹哭了一夜。她既盼望与前夫团聚,又割舍不下现在的家庭,她让“表哥”拿主意。杜道生也犹豫了很久,才作出决定:从私心来说,不愿意表妹离开;但勉强让表妹留下来,自己不安心。最后,他选择退出,让原来的一家重聚。
这一年,他已经70多岁。多年后,杜道生自己回忆说:“放她走,余生孤独也心安。”
2003年,杜道生趁回乐山市参加四川省乐山第一中学校100年校庆之际,曾打算将他一生的诗词刻成碑林,立于乌尤寺附近,以此来纪念他曾经学习的地方。1939年,现代国学大师马一浮告别浙江大学,赴四川乐山,在乌尤寺创办了复性书院,并亲自主讲,而杜道生当时曾去听课。不过此事却因多种原因而以遗憾告终,最终杜道生只在那里立了一块匾作为纪念。
而就在杜道生此次住院期间,也还惦记着回乐山看看。“我想回桂花楼看看。”在医院里,杜道生不止一次向照顾他的大儿媳妇张秀贞说着这句话。但是由于杜道生的身体原因,张秀贞只能够用“老家的房子已经不在了,我送你回四川师范大学吧。”来缓解杜道生的思乡之情。“那好吧。”杜道生点了点头。最终,张秀贞依照杜道生的意愿,将他接回了位于川师大家属宿舍柳堤小区的家中,让杜道生的弟子见上了最后一面。
曾在乐山市教学
7岁那年,杜道生进入私塾学校,开始接受正规的教育。高中毕业后,杜道生考入四川大学文学系,读了一年不满意,又考入台湾辅仁大学文学系。读了一年仍不满意,又分别报考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新生考试、插班考试,结果两校都录取了他。
杜道生曾先后受教于胡适闻一多钱穆朱光潜沈兼士等名师。杜道生思想上深受胡适影响,朴素一生,但一身傲骨。他说:“我的恩师胡适先生说过,文人不可有满脸傲气,但绝不可无一身傲骨,这就是文人的价值。”
就学问上来说,对杜道生影响最大的是沈兼士。沈兼士是杜道生读辅仁大学时文学系的系主任。一次,沈兼士对他说:“道生啊,中国的传统文化几千年了,需要人来继承。你来跟我学习吧。”从此,杜道生立志终身研究文字学。
1937年,杜道生北大毕业,留校读研究生。结果抗战爆发,无法继续求学。他选择了回乡,在乐山市成都市大邑县新都区等地任中学教师、校长。
“汉字守护人”
杜道生毕生从事汉语言文字教学,熟读经典,能背诵《说文解字》。学生称他为“活字典”,学界则誉他为“汉字守护人”。
曹垒是乐山市井研县的一名公务员,2008年因为编写家族族谱时和杜道生相识,后来又因请教《孝经》中不懂的问题而和杜道生相交。“当时杜老都96岁高龄了,我去请教他《孝经》问题时,他居然还能够把孝经一字不漏的现场背诵下来,真是太厉害,也太难得了。”而后来的讲解更是让曹垒感受到了《孝经》中文化的博大精深。
述而不作是杜道生治学的最大特点。杜道生的著述至今多未公开发表,著有《论语新注新译》、《说文段注义例辑略》、《汉文字学常识》、《三字经译述》、《千字文简注》、《四川扬琴唱本》以及许多零篇散章。公开发表且引起广泛关注的,是1982年发表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公报》上的《汉字——人类心灵的几何学》一文。
1982年,新一轮的文字改革的背景下,杜道生觉得有必要再次强调中国文字的意义。于是,便有了《汉字——人类心灵的几何学》一文。他说,汉字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大众掌握,但是文字改革不能脱离传统,必须要保存传统文化,不能走拼音化的道路。我们国家民族因汉字而有统一之标志,我们历史文化因汉字而得万世之流传。
2011年6月,中华书局出版了由杜道生注译的《论语新注新译》。这本《论语新注新译》也是弟子们考虑到老师年龄大了,希望在他有生之年将其研读《论语》的心得传扬于世,才出版以志纪念。
健康状况
2013年9月8日上午8点50分,“汉字守护人”杜道生教授仙逝,享年101岁。
人物事件
20平米陋室里藏着一个国学大师
四川师范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师生汇聚一堂,为被誉为“国学泰斗”的著名文字学、语言学、音韵学和古文学家杜道生先生庆祝95岁生日。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国学泰斗”住在一个约20平方米的“陋室”里。
杜老虽已95岁高龄,但精神铄,听力和视力都非常好,他昨日身穿蓝色衣服,脸上一直洋溢着笑容。封小超老校长讲起杜老的生活,非常感慨。杜老还住在四川师范大学一栋50年代的红砖楼的三楼里,一间最多20来平方米的房间光线昏暗。除了一张书桌、两把木椅和一张床外,屋内全是书,房间内没有任何现代化的电器。
杜老生活非常简朴,早晨去食堂买一个馒头,拿回来后就着豆腐乳和稀饭慢慢咀嚼;中午和晚上也是去食堂打饭,只是简单的一样蔬菜,加上早晨剩下的豆腐乳,就算是午饭和晚饭了。多年来,杜老师一直独自一人生活,身边没有老伴也没有儿女。
杜道生一生命运坎坷。13岁时母亲撒手人寰;50多岁时,原配夫人张淑华染病离世;随后,年仅16岁的二儿子杜厚瀛不幸夭折;96岁时,75岁的大儿子杜厚忠也因病走在了他的前面,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人生中最最不幸之事,他皆已尝尽。
怪人不让别人照顾自己
“有人把杜老叫做‘怪人’,得到了中国文人安贫乐道精神的精髓。”杜老自己也表示,他习惯一个人住,不愿意麻烦别人。“如果有人照顾我,说不定我就变懒了,会有依赖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身体反而会差。”杜老平时每天就是看书、整理资料和写书,日程安排得满满的。每到周末还要到文殊院去免费讲学。
以传统文化为安身立命根本的汉字守护人
他94岁,依然挚爱着一生的事业,他把以文字为基础的传统文化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怀着薪火相传的信念,为古老的中国延续精神的火种。
在战乱中,杜先生的藏书散失尽,当他后来在旧书摊上觅得此书,心情激动,恍若重回北大校园。将杜先生对学术传统的拳拳之心与眼前狭窄的小屋以及杂乱的陈设相较,中国文人安贫乐道的精神分外彰显。
两度评为成都市健康老人
85岁被评为“成都市健康老人”,90岁那年又第二次获此殊荣的杜老,在健康而且生活自理的情况下,走到如今95岁高龄。读书教书是他的人生最好的精神滋养。从1937年北大回到四川省开始教书算起,教书生活已有50多年。这种自由的,修身养性的生活,当然对人的健康 长寿有很大的裨益。
淡泊名利,述而不著
杜老65岁,思想敏锐,记忆力惊人,被称为“活字典”——要找一个字的释义或出处,如果一下子拿不准,他可以拿起《说文解字》随手一翻,准确地翻到那一页,迅速获得信息。但是,当很多老师都在忙不迭地要出书、出作品,要成名的时候,杜老却还是很随性,但有滋有味地过着他的教书生活。杜老在1982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大公报》上发表了《汉字:人类心灵的几何学》文章。这也是杜老一生有关学术方面少得可怜的文章之一。
诗意地活着
杜老自己花钱重新印刷了由他注释的《四川扬琴传统唱本选》。在书的封面上,杜老用他的蝇头小楷抄录了德国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引》中的一段话:“净化人们灵魂的物品之一是‘艺术’,艺术是我们自愿地沉溺于其中的醒着的梦。”热爱艺术是杜老的天性。年轻时唱昆曲,拉二胡,弹古琴,听扬琴。20年前出版《四川扬琴传统唱本选》时,四川的一些老艺术家和扬琴爱好者成立了一个扬琴学会,每周星期五在锦江剧场的悦来茶馆唱听扬琴。那时候杜老就是那里的座上客。每周从狮子山坐公共汽车去,听完扬琴和老朋友聚一聚,吃一顿饭,喝二两小酒,然后哼着小曲,二晕二晕地坐车回家。至今95岁的杜老,听扬琴,和老朋友聚会,切磋扬琴唱腔和技艺,仍然是杜老最期待的。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写作经历
个人生活
健康状况
人物事件
20平米陋室里藏着一个国学大师
以传统文化为安身立命根本的汉字守护人
两度评为成都市健康老人
淡泊名利,述而不著
诗意地活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