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目”之意,据宋人
胡三省说:“孔目者如一孔一目,无不经其手”。宋以后渐不用此名,独翰林属官有孔目,
北宋於三馆书院设孔目官,掌管图籍。
南宋设都孔目、副孔目,秘阁设都孔目,副孔目2人,管理图籍。
清代翰林院设孔目,满、汉各1人,从九品。
隋炀帝 《答智顗蒋州事书》:“本敕所司,具条孔目,无虑零漏。”
唐刘知几 《史通·题目》:“至
范晔举例,始全录姓名,历短行於卷中,丛细字於标外,其子孙附出者,注於祖先之下,乃类俗之文案孔目,药草经方,烦碎之至。”
唐赵元一 《
奉天录》卷二:“时少游出军五十里,日午不得食,遂行掠,
瓜州县、扬子,鸡犬无遗。盐铁使
御史中丞包佶,以财帛一百八十疋转输入京,少游自尽取之。自诣少游止之。少游长揖,而遣幕佐责佶扬子院财帛孔目。”
掌管狱讼、帐目、遣发等事务。始于
唐朝。《
资治通鉴》
李隆基天宝十载:“(
安禄山)有轻中国之心。孔目官
严庄、掌书记高尚因为之解图谶,劝之作乱。”
胡三省注:“孔目官,衙前吏职也。唐世始有此名,言凡使司之事,一孔一目,皆须经由其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