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尼山是
彝族的发祥地,又称洛尼白、洛尼本、洛祖业、罗尼山等。天下彝族都认为他们是彝族再生始祖笃慕及其六子武、乍、糯、恒、布、默的后代,彝族典籍记载彝族
六祖慧能在洛尼山分支,然后向不同的方向迁徙,形成了今天的彝族分布区。关于六祖分支和洛尼山的记载,几乎见于所有彝族《
指路经》中。
历史出处
洛尼山,
彝语,据
爱新觉罗·玄烨《大定府志》记载彝族再生始祖笃慕,居堂狼山中,以伐木为业,久之,木拔道通,渐成
聚落,号其地为罗邑,又号其山为罗邑山(洛尼山);
彝族谓邑为业,谓山为白,故称为罗业白(洛尼白),也称洛尼白、罗尼山、妥鲁山、罗尼白、土鲁山、土尔山、螳螂白子等,即汉语所称的堂狼山、堂琅山,是今巧家包谷乡、
老店镇、
马树镇、
炉房乡、
药山镇等乡镇一带以药山为主峰的巧家东部之山。
康熙《大定府志》记载堂狼山即罗尼山,是彝族再生始祖笃慕的居住地。
康熙帝《大定府志》载:“有祝明(笃慕)者,居堂狼山中,以伐木为业,久之,木拔道通,渐成
聚落,号其地为罗邑,又号其山为罗邑山;夷人谓邑为业,谓山为白,故称为罗业白。”彝文典籍《六祖分支》记载,
彝族再生始祖笃慕居罗尼山,彝族六祖于罗尼山分支。
贵州省彝文《
指路经》说:“祖母住靡莫,父往堂琅地,孙往
夜郎,撑天地建国家,多同管理诸小国。”
四川
凉山彝族自治州《指路经》载:“去兮去兮,欲行路边站。堂
狼山之旁,除秽摇神扇,倘若不摇扇,难把秽来除;人逝名犹在,倘若名不在,难把路来指……”因四川彝族不清楚堂狼山之所在,在其注释中说:“堂狼山:虚化的地名,传说为古代彝族先民活动的中心。”
《
西南彝志》也载:洛尼山,又名堂琅山,是
彝族“六祖分支”之地。
陈本明、傅永祥先生在《彝族史探》中明确指出:“洛尼山(洛宜山、罗业白、洛宜白)即汉代的堂狼山。”“足见堂狼山,也即是洛宜山(洛尼山、洛尼白、罗业白)在
昭通市巧家县境内。”
范文钟先生在《昭通历史文化论述》中说,彝族六祖分支的事件“就发生在堂狼山(今巧家县境域仍存此称谓)”。
境迁过程
晋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
常璩所著《
华阳国志》记载:“堂螂县,因山得名也,出银、铅、
白铜、杂药。有堂螂
附子。”刘琳注:“‘堂螂县’的‘螂’又写作狼、螂、琅(汉洗作狼),盖其地多堂螂,故以为名。”
《续汉志》:“(朱提)县西南二里有堂狼山,多毒草,盛夏之月,飞鸟过之不能得去。”
郦道元《水经注·若水》载:“(朱提)县有大渊池水,名千顷池。西南二里有堂
狼山,多毒草,盛夏之月飞鸟过之不能去。”
《水经注·若水》又说:“朱提郡西南二百里,得所
堂琅县。”
《清史稿·地理志·
东川区府》:“东川府……巧家厅(今
巧家县。要。府北二百四十里,
雍正四年,置
会泽县,始此。六年移县附郭。
爱新觉罗·颙琰十六年,析会泽县地置。东:堂琅山。《
水经注》所谓‘羊肠绳曲,八十余里’,即此。……”
《新云南通志》说:“堂琅山在巧家东米粮坝……延袤百余里。”今巧家县城
金沙江沿岸一带,自古即俗称米粮坝。而“延袤百余里”,且相对于金沙江沿岸县城一带的米粮坝的“巧家东米粮坝”,应在今巧家
老店镇一带。
《民国巧家县志稿·舆地·山脉》载:“堂狼山,属五区二甲天生桥。”民国时期巧家五区二甲天生桥即今包谷垴、老店一带。
《
云南省历史地名考索》认定古堂琅县治所在今巧家老店子。
《巧家县地名志》在“老店子”条简注为“汉堂狼县地”。
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
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名大词典》,对堂狼山的地理位置作了认定,“堂狼山在
巧家县东部”。
谭其骧先生主编、
尤中先生绘制的《
中国历史地图集》将历代
堂琅县治所明确标示在今巧家县
老店镇。
《新纂云南通志》地图明确地将堂狼山的位置标为横贯巧家境内始于
牛栏江镇边老店镇迄于炉房乡的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巧家堂琅文化研究课题组研究认定:堂狼山为横贯巧家境内始于
牛栏江边老店镇迄于炉房乡的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古堂琅县治所在今老店镇。
古彝文印章“堂狼(
螳螂)山里手辖印”“堂狼(螳螂)山里木手印是”:现出土的二枚古彝文印章,直译即“堂狼(螳螂)山里手辖印”“堂狼(螳螂)山里木手印是”。“堂狼(螳螂)山里手辖印”汉语的意思即“统管堂琅印”;“堂狼(螳螂)山里木手印是”相当于军事上的
虎符。这充分说明“螳螂山”之名应系
彝语地名;远在
秦朝中央王朝在这里设吏置县以前,这里就生活着一个以“堂狼(螳螂)山里手辖印”为权力象征的强大的“堂狼山部族”
彝族。而铜质印章所用的铜也再次说明堂
狼山的铜在斯时已得到了开采。
堂狼
铜洗:现在全国各地出土的有铭文的数十个堂狼铜洗,除个别外其铭文文字均含“堂狼”地名。说明:
二、堂狼洗在堂狼县的堂狼山中铸造,堂狼山的规范书写为“堂狼山”;
三、确证堂狼洗在遍布银铅
铜矿硐的
巧家县境内堂狼山铸造,典籍中盛产银铅铜的堂狼山即巧家县境内的堂狼山。
考证研究
洛尼山在彝族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地名,相传为笃慕避洪水之山,笃慕是滇川黔桂大部份彝族认同的洪水后的共祖,六祖之父,在彝族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是研究彝族历史的坐标,关系彝族六祖分支的重要问题,如果研究彝族史连笃慕都不知道或没有写到,那这个彝族史是残缺的彝族史,而笃慕洪水传说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地名是他避洪水的洛尼山,(或叫罗宜白·洛尼本·洛祖业等)滇川黔桂彝文古籍中或口头传说中均提到此山,那么洛尼山究竟在哪里?有的说是东川洛衣山,有的说在
会泽县的
乐业县,有的说在
乌蒙山、有的说是
巧家县的堂郎山,有的说在
四川省,就这个问题,笔者写过一篇短文《洛尼山在哪里?》收入拙著《彝学研究文集》p30—3(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认为笃慕避洪水的洛尼山应是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云龙乡境的洛尼白(山)(汉语又称幸邱山,火期山)经过几年来的考察,笔者仍然认为禄劝云龙乡境内的洛尼(白)山彝是笃慕当年避洪水的洛尼白,近年又找到一些新的依据,本文拟作一些补充考证。
一、笃慕洪水泛滥避洛尼,此山完全符合“洛尼白”的名称和“洛尼白”应具有的特点,从目前种种说法来看,真正符合洛尼白(彝谓山为白,或本,译作:洛尼本,洛尼山均可)名称应该具备条件的只有此山。
1.“洛”石也(
彝语谓石为洛)此山应是石头山为主,
2.“尼”可理解为“嘴”(如洛租业),石头伸出山体的部份,似石房子,下面可避雨,符合古籍中笃慕“高高石房里坐”的记载,或理解为绿色,囚石头上长满
青苔或覆盖绿色树木,或象子山,(彝渭甑子为拉尼。);
3.“”山也,此山相对要高,否则无法避洪水;
4.山周围要有河;
5.自然、
生态环境要好,适宜于先民生活,否则当洪水将要来临时“仲牟由(笃慕)牵了自己的马,赶了自己的羊,往洛尼白去了”(《西南彝法》载)那他的马千上得去吗?他能在上面放牧和生活吗?
鉴于以上诸多须具备的条件或特点来看,唯一全面能满足这个条件,具备这儿个特点的只有禄劝云龙洛尼白。至于此山又称为幸邱山,那是较晚的
文言文隶书上才出现的,称为火期山者更晚,因为洛尼
山脚居住着的村子称为火期村,即“硬石头脚下的村子”之意,此村属幸邱办事处,而当地对此山全称是“火期洛尼白”。且当洪水泛滥,阿普笃慕避居洛尼白的传说。
洛尼山(幸邱山、火期山)位于滇北和川南之间,
金沙江以南,在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北部,距县城60多公里,方圆15平方公里,海拔2973米高十当地海拔(2050米)923米,北纬25度54分15秒,东经102度27分20秒,山势险峻雄奇,为罗婺发祥地。唐宋期间,罗婺部首领居山筑寨,成为“群酋会集之所”,明弘治年问,武定军民府
土司凤英曾在山顶扎营屯兵,
清代杜文秀起义先头部队也曾驻扎过,遗址尚存。20多年前山周围还能看到森林遗迹大树桩,民国《禄劝县志地舆》载:“幸邱山……四面陡绝,中平衍为寨,寨旁为玉带峰,峰腰亘白,宛如玉带,有石室光明洁净,古木当门,上有龙泉白树梢落如疏雨,雨滴石蹬,孔深寸余,瀑布飞流,垂仲曳带,登绝顶,峰峦峻秀,高插云霄,遥望
滇池,如下趾下……”。
洛尼山风景秀丽,是旅游的好地方,常有墨客骚人登山赋诗,清代山下住着
彝族诗人鲁大宗,写有“听涛轩试帖”、“听涛轩诗抄”提到此山:“三山矗峙多春色,(注:洛尼山顶有三峰)三水横流壮晚涛”(注:
云龙河,宜岔河在山下的岔河村相汇),“高插云霄有幸邱,名山胜境好遨游。神超象外情何逸,画入图中景最幽。几陈春风刚拂面,一轮红日还当头,拈花把盏题佳句,诗酒能消万古愁。”倒步前韵云:“旧愁解罢解新愁,携手逍遥到上头。岭竹吗来秋思爽,风泉泻处道心幽。攀高似得
云梯步,踏顶如将月殿游。此是神仙真洞府,谁嗤古寨落荒丘。”说明此山既险难爬,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更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之妙”。
二、“云龙苍桑诉悲歌”。洛尼山下的云龙古城有悠久的历史,说明此山周围有丰厚的
历史积淀。洛尼山下的
坝子就是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最早的宋之时易笼古城,即今天的禄劝云龙乡政府所在地,洛尼山下云龙乡海拔2050米,面积281.16平方公翠,辖云龙、以资、金乌、云利、本长、古宜、新山、火期、联合、拥庆11个办事处,114个自然村,4715户,21290人,有
彝族,
傈僳族、
苗族等少数民族11557人,占总人口的53.3%,彝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三分之二,是典型的彝族聚居区;耕地20948亩,其中水田6138亩,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麦子为主,
经济作物有
烤烟、
菜豆、药材,经济林木有
苹果、桃、梨、板栗等。
当今
云龙乡政府所在地的云龙古城,足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历史上第一个县城,为彝族先民乌蛮所建,旧称“易笼”,《元史地理志》武定路军民府
禄劝州条曰:禄劝州领易笼县;“易笼者,城名在州北,地名倍场,(今本长)县境有二水,蛮浯谓夷为水,笼为城,因此为名,昔罗婺大酋会集之所,至元二|—六年(公元1289年)立县”,又曰:“武定路,段氏伸乌蛮阿历(阿而)治纳夷昵共龙城于共甸,又”筑城名易龙,其裔孙法瓦浸盛,以远祖罗婺为部名。”(注:筑城地点有两种说法,前者说在倍场即本长,后又说在共甸,即现在古城遗址,旁边村子就叫共鲁德,德为坝子,即“元史、地理志”说的共甸)这里所说的易笼、易龙、以鲁(当地称呼)云龙(音译)皆
彝语以(水)鲁(城)的同音开写,即有河水环绕的水城。
洛尼山下的本本(倍场)也是有天然的河水环绕,至今可清晰看出当年河登高远眺,酷似一个
太极图,被誉为“云龙太极”,再细看象两条巨龙交织互缠,一条头大似公龙从巨迟,法基山下来,另一条头小似母龙从洛尼山下来约会本长(倍场),传说有一位地理师从大理撵地脉,撵到云龙,说是这里要出皇帝,朝廷听到后,怕以后真的出皇帝会来与之争夺皇位,干脆派兵把此处
龙脉挖断,可是头天挖开,第二天又复原,第二天挖了,第三天又复原:最后是用猫血,狗血淋在铁桩铜桩上钉下去才挖断了云龙的地脉,据说淌了七大七夜的血,传说中的挖地脉处现今依稀可辨,原来弯弯曲曲围绕本长村的河,囚挖通一段出口,改直了,所以原来的河床成干河,后改为秧田或水田,挖地脉属传说,但改河道是有根据,这绝非巧合,
隶书载这里历史上确确实实曾经发生过刀光剑影,血雨腥风。
据《元史·兀良合台传》载,元朝初年元军将领兀良合台屠云龙城(
蒙古语称合剌章):“
甲寅(
孛儿只斤·蒙哥四年,公元1254年)秋,复分兵取都善阵(
昆明市)转攻合刺章水城(易笼县城,今云龙)屠之,合刺章,盖乌蛮也。”这就是大观楼长联中提到的“元跨革囊”有关,
元初,1253年,
孛儿只斤·忽必烈攻克大理政府,1254年春,忽必烈北还,留
兀良合台镇守
云南省。《云南各族古代史略》也载“1254年,兀良合台继续进军,攻取滇
东北地区,他改变了忽必烈“止杀之令”,屠了合刺章水城,破罗部府(罗次)继而进攻押赤城(昆明)……”屠云龙水城之事,今天禄劝云龙
彝族已鲜为人知,只有蛛丝马迹可循了,与上述断
龙脉(地脉)联系分析,或许就是兀良合台为了攻下笼(水城),因有河水护城受阻,干脆在河水拐弯处开一口子,把
护城河的河道改直,将水排干,然后以合刺章(乌蛮,即今天的彝族先民)要造反之罪名为借口,屠了易笼(
水城区)才有血流成河,淌了七天七夜的传说,水城原应在本长(倍场)被屠城及水道改直后,才在共甸重建,即今日之云龙城。
建云龙古城又一说:原叫夷笼城,建于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县志》载:“禄劝旧无城,自宋淳熙年,段氏使乌蛮阿历(应为阿而)治其地,有二水合流,绕城而东,蛮谓水为夷,城为笼,故名夷笼,转音易龙。”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当地
彝族诗人拔贡鲁大宗改易龙为
云龙县至今。
据云龙籍退休干部张炳廷介绍,在筑夷笼城时,还有一个传说,宋淳熙年间,罗婺部在筑夷笼城时,罗婺部首领在幸邱山(洛尼白)扎营屯兵,其部下高升(高升氏族之祖)负责带兵筑的夷笼城,所以又叫高升鲁(即高升颇首领筑的城),又说高升下面有一名强将叫撒尼,带兵作战,非常勇敢,撒尼对高升家的一个美貌丫环有
爱慕之心,撒尼几次向高升请求把丫环嫁给他,高升才答应。撒尼为效忠高升,尽全力筑城,不但筑得快,而且城垣坚固,还修了两道
护城河,(至今尚可辨认)因撒尼将领亲自负责筑的城,所以又叫撒尼鲁。
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云龙
彝族绅士张状胜,杨翰森牵头,召集各乡绅士村民重修云龙古城,在原有城墙的基础上,用土基重修一次内城墙,墙高一丈,厚三尺,并在城四个角和东西门共建造六个楼,碉楼高二丈五尺,占地三平丈,碉楼上设有枪眼、炮眼,因城外另有护城河,云龙古城,更加显得雄伟坚固,牢不可破。最后一个炮楼于1990年初才拆除的,而今城内乡政府、各机关、学校、居民、商店、新式楼房林立,昔日古城面目全非,城廓荡然无存。但许多悲壮故事流传至今。
三、洛尼山下历史悠。洛尼山下
云龙乡一直都是
彝族聚居区,世代住有古代氏族和后裔,保留有氏族为名的地名,村名和古火葬墓群。
现今云龙辖区内,以资办事处“动康村”是因
有姓申的()动氏族居住而得名,动康下队有“乍康”,因有
杨姓乍氏族居住而得名,金乌办事处“朵康”,因有
王姓、
钱姓的朵氏族居住而得名,本长办事处“普勒”村因有普姓普勒氏族居住而得名,还有阿登颇等,他们的谱牒均可追溯到笃慕二子慕阿枯、五子慕阿克、六子慕阿齐。在宗德村至普勒康之间,离宗普小学一公里处至今留有德勒氏族、普勒氏族等明清以前的火葬墓群约几百座,说明这里自古有
彝族居住。
四、罗婺发迹始洛尼。洛尼山上的罗婺寨,是唐宋时期雄冠南诏大理三十七部的罗婺部发祥地。罗婺故地,夏商为
汉中市地,周、
春秋为百地,
战国为
滇国地,汉属
益州郡,
蜀汉属建宁郡,隋为
昆州,唐隶姚州,属戎州都督府。张纯德《云南彝族氏族牒译注》P109—120,(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罗婺君长叙谱书”载“阿祖来自朵吐木更慕阿克,者俄勒背德刀德昂布,涛尼邓提糯且保,罗年柱阿毛,阿毛尼旁达,辜青俄更起,策来俄更,格兹罗婺居,具体的祭祖连名谱为:笃慕,(1)慕阿克、(2)克普矛、(3)普矛照、(4)照罗莫、(5)罗莫娄、(6)娄阿德、(7)阿德布、(德布氏从此始)(8)布朵吐、(9)朵吐糯、(10)糯且保、(11)且保俄著、(12)俄著阿茅、(13)阿茅禄伙、(14)禄伙阿夫、(15)阿夫升松、(16)升松道、(17)道敖德、(8)敖德古伊、(19)古伊阿微、(20)阿微默德、(21)默德代、(22)代阿木、(23)阿木额、(24)额尼阿底、(25)阿底阿咆、(26)阿咆阿我、(27)阿我根租、(28)根租罗婺(有译为罗洪的)(从洪水时笃慕始至罗婺有29代,若以每代30年计,距笃慕时代870年,一般认为笃慕为公元前5世纪人,那么罗婺应为汉代以后的人,其后裔唐宋以后称为罗婺部)(29)罗婺比普(30)比普阿自、(31)阿自阿勒、(32)阿勒阿额、(33)阿额补尹、(34)补尹阿万、(35)阿万阿罗、(36)阿罗阿兹、(37)阿兹阿方、(38)阿方纳根、(39)纳根作子、(40)作子阿助、(41)阿助阿探、(42)阿探阿诗、(43)阿诗笃斯、(44)笃斯矣陶、(驭普昂尼以做过1次祭祖分支)(45)矣陶普曲、(46)普曲鲁格、(47)鲁格阿维、(48)阿维阿俄(宋代阿而,宋淳熙年间,
大理白族自治州段氏举办罗婺部长,阿而以远祖罗婺为部名,其后裔称为罗婺氏族)、(49)阿俄矣袜(取麻拉尼以做一次祭祖分支大典)、(50)矣袜普得、(51)普得矣根、(52)矣根巧(
孛儿只斤·忽必烈时)、(53)巧郡则(取涛赫尼以作一次祭祖分支)(54)郡则阿保、(55)阿保安兹、(56)安兹弄积(明洪武年间)、(57)弄积海积、(58)海松矣本、(59)矣本金甸(作过一次分支祭典,取杉书尼以)、(60)金甸麻咪(明弘治年间,赐姓凤氏即凤英)、(61)麻咪普赛(作过一次祭祖分支)、(62)普赛阿包、(63)阿包矣弄、(64)矣弄矣振、(65)矣振阿、(66)阿耄里博、(67)里博阿德、(68)阿德鲁基、(69)鲁基鲁苴(在罗吐尼以做过一场祭祖分支,超度鲁基、舒促夫妇,鲁苴舒斥夫妇,过了几代后于
乾隆20年(公元1755年)猪年腊月清毕摩觉者来续
家谱。)乾隆后,先后取本色尼以、旁纳尼以、西撒尼以、体苏尼以等做过四次祭祖分支大典。(乾隆后因分支较多,故略)
罗婺寨就建在洛尼白上,成为罗婺部的发祥地,因当时战争频繁,居高险要之地,可防御,后逐渐迁到洛尼山下,并向四周发展,罗婺部后裔凤氏全盛时管辖禄劝、武定、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一部分、
元谋县一部分,甚至更广,
檀萃《凤氏本末》称“兼制全滇,有与
赛典赤·赡思丁争辉”和“雄冠三十七部”说。这就是从洛尼山上罗婺寨发迹的源和流。
洛尼山下的
云龙乡彝族可以称为罗婺部的代表,凤氏的代表,武定禄劝纳苏彝人的代表,至今保存有丰富的
彝语(甚至古彝语、古彝文典籍、古歌、古调、和彝族先民的古朴的祭祖“耐母”习俗,60年以上至九代人要做祭祖大典(耐母),将祖灵牌在祭祖场中烧掉后,祖先名字上
家谱,写在纸上、绸子或皮上,包好放人祖灵筒中,祖灵筒用化桃树挖成的,里面还要装上微型铁制的生产生活工具和
五谷种子,金银及象征田地的铜田铁地,铜片铁片要用金子镶成女老祖的脸型,用银子镶成男老祖的脸型,称“普讨、妣讨”,还要用铁打成撑天柱(
擎天柱),然后,将祖灵筒放入悬岩峭壁的山洞中保存,岩洞就是
彝族的
聂氏宗祠,这一切均与笃慕洪水传说有关系,为什么要用化桃树挖成祖灵筒呢?传说笃慕受
仙人指点用化桃树挖成木桶而避洪水得救;为什么要放在悬岩石洞里呢?
一是表示对穴居生活的怀念;
二是笃慕在岩洞里得救的;
三是怕以后再有洪水泛滥也能保存下来。
为什么要用铜田铁地,微型生产、生活工具和
五谷种子呢?它象征住岩洞里仍要生产、生活,继续生存、发展;为什么要放金银呢?也好让祖先有钱化;还用金子、银子镶祖妣脸和用布、纸、皮,书写祖先名单,是不忘祖妣恩泽,不数典忘祖,让祖先世代保护后裔幸福吉祥,这一切都是典型的
祖先崇拜,至今洛尼山背后的康登村山上还可找到祖灵筒呢。
五、引水济昆“洪水再泛”。
新世纪初,为了引水济昆,解决
昆明市缺水问题,云南省、昆明市决定兴建民心工程,禄劝掌鸠河引水济昆工程启动了。主要引水工程是云龙河上游的康保河、安则河及宜岔河。云龙河、宜岔河在洛尼山下的岔河汇合,现已在岔河扎起拦河大坝,洛尼山下将成为一片汪洋,云龙坝区都要被俺没,将成为第二次洪水泛滥”,要迁一万二千多人(大多为
彝族),到昆明市的
官渡区大板桥街道,
嵩明县的杨林、火烧坝、
西山区的
海口镇、
安宁市的八街、明油河等地,当然这次“洪水泛滥”不是由天神“策耿兹”决定,而是人民政府实施的民心工程,“洪水泛滥”中的移民也是阳光下的移民,各级人民政府给予精心的妥善的安置,这里所要说明的是,洛尼山下几条河,如果涨起来,有局部的小小的洪水泛滥是可能的。
六、其它几个“洛尼山”避洪水之说可能性不大。
(1)山的名称、特点、地貌不具备,即自然条件不符合洛尼山的特点。
(2)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即人文条件不符合要求。
过去有学者写文章,提到洛尼白,就说是在
会泽县,笔者曾亲自到会泽考察,确有一个乐业区(乡)的地名,但乐业乡是狭长的坝子,两边是不高的
土山,没有叫洛尼的山名。也有人认为是乌蒙雪山,即骄子雪山(
彝语:“敖弄白”),此山海拔4400米,山顶终年积雪,“此山奇绝不可峙,郁郁苍苍熟能记,晦明变化神器暗,千古茫茫谁到此?山鬼啾啾木客号,古藤垣索垂猿。”看来古今都并不宜人类居住。有点可能性的是东川的罗衣山(落鹰山)据云南民院王老先生考察后给笔者介绍说,罗衣山(又译落鹰山)是凤氏
土司衰落后,凤家有一小儿和一个仆人,逃难沿禄劝逃到东川,有一只老鹰在他们头上飞着引路,到罗衣山就不飞了,他们就住在山下一农户家,后有追兵赶到,老房东将鸡笼罩在凤氏小儿上,躲过一难,后小孩改姓罩(赵),逐渐长大,创业,又成了这一带的土司。因有老鹰引路,故称为落鹰山,凤家余脉也因鸡笼罩住得救而凤改赵(罩)《东川文史资料》也有类似说法王老又说,不远处有一个磨盘村,传说洪水后,人被淹没,只有兄妹俩得救,为繁衍人类,兄妹要结婚,但又有顾虑,于是在此滚
筛子、滚磨盘、拢烟等验证后才同意,磨盘村由此得名,还有一根据是附近有一个寨还有睡柜,是模仿洪水时避难的柜子制成。
2000年
春节后为考证洛尼山的确切地点,笔者专门去了一趟
东川区市(今划归
昆明市为东川区),因交通不方便,仅到汤丹矿区山顶上眺望和访问了一些老人,总的感觉还有一点可能性是因为:
①东川区政府所在地称为碧谷镇,与笃慕在碧古楷嘎歌场对歌的“碧古”音相同,(昆明大普基,古
彝语也称为碧古景嘎);
②罗衣山附近有一山,山梁子中间出一股水,与彝文记载的洪水泛滥有四条河水上涨(注一)其中有一条叫“可衣”河,与山梁子上出水的意相同。
③东川是产铜之地,彝语称为“几都”,笃慕二子慕阿枯的谱系提到此地,可能住过此地,(注二)
④也有
石洞(石房子)。但从全面来看,可能性还是不太大,其因:
①落鹰山靠近
乌蒙山,山势大,山下深谷夹槽,连小坝子都没有,不可能形成泛滥之势,且至今交通仍十分不便,生产、生活也很困难;
②“落鹰山”的传说是在明代凤氏
改土归流之后,且与“洛尼山”音意不同;
③
东川区至今只有四千多
彝族,且属葛颇(白彝支系);住区政府以东20多公里的大山上(注三),他们少少有笃慕避洪水之传说,极少知道笃慕为何人。
为什么东川彝人这样少?一种可能由于
清代雍正五年至八年
西林觉罗·鄂尔泰在滇东北乌蒙部、芒部、闷畔部等地以“改土归流”为名,实施“灭土归流”的血腥镇压,彝人被杀的杀,跑的跑,所以东川的彝族才这样少,且已没有彝文化的根基。一种可能本来就很少,除继续挖铜矿,搞青铜器的工匠而外,其它人因自然地理、气候等较差,而迁徙到其它地方去了,这里仅是“匆匆过客”之地。六祖分支后,各奔他乡,开发基业去了。留在原地的本来就少,更谈不上其它文化遗迹的。
结语
综上所述,彝文古籍和口头传说中笃慕避洪水的洛尼山,仍应为禄劝
云龙乡的洛尼山(洛尼白)较为合理可信。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笃慕时代洪水传说应为局部地区,不可能是大范围的,云贵川到处是高山深谷,河水再大,也泛滥不起来,除非全球性的或者是早期洪荒时代的记忆,也不可能只剩笃慕一人,如是,他与谁结婚?何以能传下后裔?所以即不能完全把它当成信史,但是也不是毫无根据的,俗话说“无风不起浪”,许多古代的传说,由于考古的新发现,不断的被证实,应该说有一些事实根据,在此基础上,经后人不断的口耳相传加工或见之典籍,加以神化、美化,所以即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人是活动的,为了生存求发展,不断地迁徙,寻找理想之地定居是必然的,所以当年笃慕可能来过洛尼山,而后,其后裔又返回先祖居住过的地方,休养生息繁衍后代,所以应该说洛尼山是彝族历史文化的见证。
(洛尼山在
四川省说,巧家堂郎山说,至今未见确凿依据。)
注一:据彝文典籍《赊豆?》截:“洪水泛滥”时有四条河水上涨,即:可衣河,维来河,期贝河,奢夺河。据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人说,期贝河在武定。
注二:据
云南省彝文史诗《阿普独摩》载:笃慕及其后裔们的频繁迁徙,“迁过三十三次”。洪水后笃慕在碧谷井嘎(背古楷嘎)对歌选妻,碧谷井嘎一说在
东川区碧谷镇,一说在昆明大普基。
注三:罗衣山(浇鹰山)在东川区以西约70余公里,而今东川区彝族戈颇住东川区川东20余公里的大山上,两者相距近百公里。至今,罗衣山附近仅有几户
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