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曜,字一星,号东明,1903年出生,广东番禺人。早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民国14年毕业于东大教育学系。大学时是南高与东大文学研究会的成员。1924年,被上海长城影片公司聘为编导主任,与人合作编导第一部电影《
弃妇》,独立执导的第一部影片是《
爱神的玩偶》。在1927年出品的中国无声电影《
西厢记》中担任导演。抗日战争爆发后,侯耀编导了《
血肉长城》《最后关头》《太平洋的风云》等抗日题材影片,后转至
新加坡协助拍摄影片。
1924年毕业后,侯曜加入了上海
长城电影公司,在那里他改编了《弃妇》成为电影,并与李泽源共同执导。这是长城电影公司的第一部电影。随后,他为电影《梦中人》(1925年)和《摘星女郎》(1925年)编写剧本,并执导了《丘比特的玩偶》(1925年,与梅学愁共同执导)和《
伪君子》(1926年)。他的每部电影都试图反映社会问题,如妇女权利、婚姻和战争。与妻子蒲顺清一起,他是性别平等的坚定倡导者,被誉为
中原地区的
亨利克·易卜生。
1927年执导了《西厢记》,这是中国首部在西方国家上映的电影。他还执导并主演了《海上诗人》(1927年),这部电影具有精致的摄影技术。1928年,他执导了《花木兰从军》。
1932年又在联华北京分厂任职,制作了《故宫悲歌》(1932年)。后来,他搬到了
香港特别行政区,并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文化电影公司。
1938年,侯曜将他的文化公司并入南洋影片公司,这是
邵氏兄弟的前身,并执导并编剧了一系列反对
日本侵略的“国防”电影,包括《血肉之墙》(1938年)、《
最后关头》(1938年)和《太平洋风云》(1939年)。
1941年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击败
英国并占领了新加坡。由于他反日活动的历史,之后被日军杀害。
侯曜结过两次婚,他的两位妻子都成为了
女性电影先驱。他最初与蒲顺清结婚,她是他在
东南大学的同学。作为一名剧作家和编剧,蒲顺清与侯曜合作了许多项目,被认为是
中原地区第一位女编剧。在1930年代,他娶了他的助理编剧尹海灵,她成为了
香港特别行政区最早的女导演之一,但从未正式与蒲顺清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