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色东方鲀
内脏、生殖腺和血液有剧毒的鱼
暗色东方(学名:暗纹多纪鲀 obscurus),为鲀科、东方鲀属鱼类。淡水海豚内脏生殖腺和血液有剧毒。
形态特征
背鳍条17-19(多数为17);臀鳍条15-17(多数为16);胸鳍条16-19;鳃耙外侧7-9,内侧9-12;脊椎骨21-24。体长为体高的2.7-4.2,为头长的2.8-3.7倍,为尾柄长的4.4-6.1倍,为尾柄高的8.3-12.3倍。头长为吻长的2.0-3.1倍,为眼径的8.5-10.5倍,为眼间距的1.5一2.2倍。随着身体的增长,体高、吻长、眼间距的比例相对增大,而头长、眼径、尾柄高的比例相对减少。体稍延长,前部钝圆,后部渐狭小。吻短,钝圆。口小,端位,横裂。上、下颔各具有2个板状门齿,中缝明显。口唇发达,下唇两端向上弯曲在上唇的外侧。眼小,侧上位。眼间隔宽而微凸。鳃孔小,裂缝状,位于胸鳍基部前方。背面自鼻孔后方至背鳍起点,腹面自鼻孔下方至肛门均被小刺;吻部侧面后部及尾部光滑。背鳍与臀鳍几乎相对。胸鳍宽短,近方形。无腹鳍。尾鳍截形。侧线显著,上侧位,至尾部向下弯至尾柄中央。侧线在头部多具分支,腹面在胸鳍下方开始有一腹支伸达尾鳍基部。体腔大,腹腔膜白色。肠长约等于体长。鳔大,1室,贴于体腔背面。有气囊。背鳍前方的背侧面具暗褐色的横带纹4-5条,横带纹之间具白色狭条纹3-4条。胸鳍后上方具一白缘黑色大斑;背鳍基部两侧合有一大黑斑,周缘为白色。性成熟个体暗色宽带较暗淡,幼鱼的暗色宽带上散布有白色小斑。体背面灰褐色,腹部白色。臀鳍黄色。背鳍、胸鳍尾鳍后缘均呈灰褐色。
繁殖习性
暗色东方鲀进入长江的都是性成熟的个体。3月间在长江捕获的暗色东方鲀,雌鱼卵巢为淡紫红色或乳黄色,左右侧卵巢大小常不相等,一般左大右小。卵巢中的卵粒充满卵黄,不透明,易于分离,卵径在0.9-1.0毫米,成熟系数自11.4-20.8不等,怀卵量一般为14-30万粒。精巢较大,乳白色,Ⅳ期末的精巢松软,轻压腹部即能流出精液,成熟系数高达10.8-16.4。暗色东方鲀在长江中游江段或洞庭湖、波阳湖水系产卵。产卵期从4月中下旬到6月下旬,5月为产卵盛期。渔民认为,暗色东方的产卵后即死去,但我们尚无实际材料加以肯定。
食用方法
食用暗纹多纪鲀,首先要使肌肉保持新鲜,加工处理要极为严格。方法是沿脊骨剖开鱼体,将皮肤撕下,砍掉头,挖去内脏,将鱼肉在清水中反复洗涤,彻底清除血液方可食用。
河鲀除鲜食外,它也可腌制、感制成咸干品,食用更为安全。腌制方法是:把洗净之鱼肉,加5-10%的盐腌渍,半月后出晒,如在腌制过程加入一定量的碱性物质,如碳酸钠等,能更有效地破坏河鲀毒素。
简介
暗色东方鲀又名吹肚鱼,气泡鱼。体呈筒形,体表密生小刺鳞,体内有气囊,遇敌时将体表小刺鼓起以自卫。洄游性鱼类,生活于水体中层。肉嫩、味鲜。河脏生殖腺和血液有剧毒。鱼越大,毒性越强,生殖期更毒。古有“舍命食河豚”之说。暗色东方鲀主要特征为背侧面具暗色横纹5~6条,暗色横纹常具小白斑。
体前部浑圆,尾部渐细。上下颌各具齿2枚。体背、腹部各有一群小刺。背鳍、臀鳍几相对。胸鳍近方形。无腹鳍,尾鳍截形。洄游性鱼类,活动于水体中上层,遇敌害时腹部迅速鼓胀呈球形,体表小刺竖起,予以自卫和恫吓。杂食。春季亲鱼由海入河产卵。幼鱼在江河或湖泊中肥育、生长。翌年春入海。为中小型鱼类,肉鲜美,富脂肪, 蛋内质含量很高。肝脏、生殖腺和血液有剧毒,食用时须特别慎重,一般以腌制后食用较安全,其毒性可提取用于医治神经痛、肌肉痉挛等病。分布于东南沿海及江河下游。
生活习性
暗纹多纪鲀为暖温带及热带近海底层鱼类,栖息于海洋的中、下层,有少数种类进入淡水江河中,当遇到外敌,腹腔气囊则迅速膨胀,使整个身体呈球状浮上水面,同时皮肤上的小刺竖起,借以自卫。每年3月由外海游至江河口的咸淡水区域产卵。唯有暗色东方鲀(Fugu obscurus ,英文名:Obscure puffer)一种成群溯河进入淡水,5-6月在江河中有产卵;怀卵量一般在4-5万粒间。秋季水温下降,开始降河,和其它种类一样游向深海区,12月初返回深海区越冬。当年出生的幼鱼在江河或大通江的湖泊中生活,到翌年春才回到海里,在海里长大至性成熟后再复进入江河产卵。进入长江暗纹多纪鲀于4-6月,在中游江段或洞庭湖鄱阳湖中产卵。河鲀的食性杂,以鱼、虾、蟹、贝壳类为食,亦食昆虫幼虫枝角目桡足类以及维管植物的叶片和丝状藻类。在生殖洄游期间一般很少摄食。
在中国,从辽宁省广东省沿海共生活着30多种河鲀,其中的暗色东方鲀进入长江、珠江等水系的中、下游。一般体长在100-300毫米左右,大的可达630毫米以上。
河鲀在中国资源甚为丰富,估计年产量约达3-4万吨,沿海一带几乎全年均可捕获。在长江、珠江则在春、夏之间出现汛期,为沿海及江河中下游的主要渔业对象之一。暗纹多纪鲀肌肉洁白如霜,肉味腴美,鲜嫩可口,含蛋白质甚高,营养丰富。亚洲日本朝鲜及中国均极喜爱吃河鲀;凡品尝过的人都赞美道:“不吃河鲀,不知鱼味。”食用河鲀肉,除品尝其鲜美外,还有降低血压,治腰腿酸软,恢复精力等功能。但是河鲀毒性极大,如烹调不当,食后往往中毒,甚至危及性命。河鲀的毒素主要分布于卵巢和肝脏,其次是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而精巢和肌肉是无毒的。如果鱼死后较久,内脏毒素溶入体液中便能逐渐渗入肌肉内。其毒素的毒量多少,常因季节的不同而有变异。每年2-5月为卵巢发育期,毒性较强;6-7月产卵后,卵巢退化,毒性减弱。肝脏也以春季产卵期毒性最强。
营养成份
河豚肉每100克含水分79.8克,粗蛋白质18.7克,粗脂肪0.26克,灰分1.2克。又含维生素B1-20微克,B2-100微克。淡水海豚的毒性物质为河豚毒素和河豚酸等。河豚的种类颇多,体内大都含有不同量的有毒成分,无毒者极少;不同的种类及不同的组织器官,其毒性的强弱亦有差异,以卵巢及肝脏的毒素为最多,肠及皮肤次之,肉则几乎无毒,即使具有猛毒的河豚,其肉中所含毒素亦甚少。冬春之间,为河豚的产卵期,此时其肉味最美,但体中的毒素亦最多。
药理作用
毒性极强
河豚毒素,毒性极强。对兔的致死量(微克/公斤):口服为200,皮下注射为10,静脉注射为3;对犬、猫、兔静脉注射致死量大致相同,在3~4微克/公斤。50公斤之人皮下注
射致死量可能为300微克。其作用属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能阻断神经干的冲动传导,麻痹横纹肌及呼吸肌,使呼吸停止而死。它不影响神经,肌肉之静息电位,却可阻断其兴奋。对平滑肌之兴奋无影响,在研究药物对平滑肌的影响以及细胞膜及钠、钾离子转运中,可用此作为药理学分析的工具。
毒性介绍
藏毒位置
河豚毒素存莅于河豚睾丸卵巢、肝、脾、卵、眼球及血液内。如煮食时处理不当,
即可引起中毒。一般在食后约半小时至3小时内,即发生中毒症状,先出现胃肠道局部刺激症状,继则口唇、舌、上下肢知觉迟钝;而指尖尤甚,渐至四肢运动麻痹,呼吸困难,皮肤发紫,脉搏细小频数,血压体温均下降。瞳孔散大,言语障碍,终致呼吸麻痹而死。临死时,意识大都清晰。
特征
河豚毒素是一种无色针状结晶体,属于耐酸、耐高温的动物性碱,为自然界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物质之一。其五千万分之一,就能在30分钟内麻醉神经,对人体的最低致死量为0.5毫克。但是这种极强的毒素,能溶入水,易溶于稀食用醋酸中,240℃便开始炭化。在弱碱溶液里(以4%氢氧化钠处理20分钟),马上就被破坏为葡萄糖化合物而失去毒性。在100℃加热4小时或115℃加热3小时,或120℃加热30分钟,或200℃以上加热10分钟,便可使毒素完全破坏,毒性消失。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繁殖习性
食用方法
简介
生活习性
营养成份
药理作用
毒性极强
毒性介绍
藏毒位置
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