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艺术剧院是
内蒙古自治区直属正厅级别艺术院团,于2014年在整合区直9家艺术单位的基础上正式组建,全院核定编制800人;剧院内设歌舞团、蒙古剧艺术团、民族曲艺团、二人台艺术团、
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京剧团、民族乐团、合唱团、交响乐团、话剧团10个艺术团和11个行政处室、乌兰恰特管理中心(演出中心),共21个内设机构;下辖艺术剧院音乐厅、
乌兰恰特大剧院、乌力格尔艺术宫3个剧场。
2020年9月28日,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的《骑兵》获得第十二届中国舞蹈“
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2020年12月31日正式更名为内蒙古艺术剧院。
剧院介绍
该剧院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旗下歌舞团最早成立于1946年,原名
内蒙古自治区文工团,是建国前成立的革命文艺队伍,其他艺术团均在建国后陆续成立。长期以来,剧院培养和造就了周戈、陈清漳、
玛拉沁夫、通福、
色拉西、
敖德木勒、恩和森、
德伯希夫、
宝音德力格尔、图力古尔、查干、
吴晓邦、
贾作光、通福、
辛沪光、毛依汗、
李万春、
德德玛、
斯琴高娃、
哈扎布、
齐·宝力高、
美丽其格、
阿拉腾奥勒、明太、
拉苏荣、
斯琴塔日哈、乌兰图嘎、金花、牧兰、
武利平、韩磊等众多知名艺术家。创作推出了《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敖包相会》、《草原晨曲》等一批草原经典歌曲和《鄂尔多斯舞》、《鹰》、《牧人浪漫曲》、《吉祥颂》、《盅碗筷》等一批草原经典舞蹈,还有舞剧《
诺恩吉雅》、无伴奏合唱《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剧《满都海斯琴》、
京剧《
草原英雄小姐妹》、《
大漠昭君》、交响史诗《成吉思汗》、二人台现代戏《青山路弯弯》等一批优秀剧目以及杂技《四人踢碗》、京剧《草原母亲》、
曲艺《团结奋进的内蒙古》、《搏克赞》等一批优秀节目。组建后剧院充分发挥整合优势,短期内集中创作推出大型马文化全景式综艺演出《千古马颂》、话剧《
国家的孩子》、《尹湛纳希》、民族情景剧《草原上的乌兰牧骑》、舞蹈诗剧《我的贝勒格人生》、二人台现代戏《北梁》等新一批优秀剧节目,开创了自治区文艺创作演出繁荣的新纪元。
长期以来,剧院累计荣获
文华奖、
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荷花奖、
中国电影金鸡奖、
五个一工程奖等国际国内大奖300多项,演出近万场,足迹遍布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祖国大江南北、自治区的山山水水,为传播中国声音、讲好
内蒙古自治区故事、塑造草原文化品牌、促进国际国内文化交流合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工作职责
创作、演出、推广具有草原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繁荣发展舞剧、蒙古剧、
歌剧、
音乐剧专业、交响乐、
民俗音乐、歌舞、
曲艺、二人台等艺术形式,完成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文艺活动、公益性演出和对外文化交流任务,在艺术创作、演出经营、剧场管理、人才培训、舞美服务等方面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组织构架
团体介绍
歌舞团
内蒙古艺术剧院歌舞团成立于1946年4月,是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区中成立最早的省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歌舞团以传承发展民族歌舞艺术为己任,建团66年来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艺术大师,是
内蒙古自治区歌舞艺术家的摇篮。著名舞蹈大师
贾作光、著名舞蹈家
敖德木勒、
敖登格日勒,著名歌唱家
德德玛,
拉苏荣以及著名电影演员
斯琴高娃,著名歌手韩磊、
傲日格勒等都曾在歌舞团工作过。
该团创作了数量众多,广受各族人民喜爱的民族歌舞艺术精品。有《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牧歌》、《
草原恋》等经典歌曲,《挤奶员舞》、《天堂》、《纳满祈勒》、《东归兄弟》等久演不衰的
民族舞蹈以及民族歌舞《千里草原多秀美》等,还有近年来创作的舞剧《我的贝勒格人生》和《盅碗筷》、《吉祥颂》、《舞动的琴弦》等精品舞蹈。这些作品有的曾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金奖,有的在中国舞蹈“
中国舞蹈荷花奖、”
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全国电视舞蹈大赛、“华北五省区舞蹈大赛”等全国专业艺术比赛中频频夺冠,还多次参加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为祖国和自治区赢得了荣誉,也为各族人民提供了丰富的艺术产品服务,增进了民族团结,促进了文化市场的繁荣。
歌舞团曾先后访问过世界20多个国家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受到所到国家和地区人民的热烈欢迎,为增进
中原地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为宣传中国和
内蒙古自治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多年来不断把
蒙古族艺术推向中国、推向世界,打响了民族艺术品牌,成为了自治区和国家的“艺术名片”,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蒙古剧艺术团
内蒙古艺术剧院蒙古剧艺术团前身为内蒙古民族剧团,始建于1957年4月19日;2000年并入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更名为蒙古剧团;2014年并入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更名为乌力格尔蒙古剧团;2021年1月机构改革后,更名为内蒙古艺术剧院蒙古剧艺术团,为内蒙古艺术剧院内设机构。
蒙古剧艺术团自成立以来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剧节目,其中,新创蒙古剧《满都海斯琴》荣获中宣部第八届“
五个一工程奖奖”入选作品奖、第九届
文华奖新剧目奖、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
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
特等奖、内蒙古第六届艺术创作“萨日纳”荣誉奖;参与演出的大型歌舞晚会《千里草原多秀美》荣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金奖,话剧《
国家的孩子》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话剧《
钢嘎·哈拉》荣获第十届
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入选剧节目奖,话剧《尹湛纳希》在第十二届
中原地区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夺得七项大奖、获得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剧展演优秀剧目奖。
多年来,蒙古剧艺术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完成为民演出4000多场,将丰富的精神食粮送给群众,将党的声音和关怀传递到基层一线,初心始终未变,脚步从未停歇。
民族曲艺团
内蒙古艺术剧院民族曲艺团前身是在1957年5月1日,在时任自治区主席乌兰夫同志的亲自关怀下起名“蒙语说书厅”。1979年8月“蒙语说书厅”更名“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艺术厅”。1987年8月5日“内蒙古民族艺术厅”更名“内蒙古民族曲艺馆”。1996年,在内蒙古民族曲艺馆的基础上,“内蒙古民族曲艺团”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场馆合一的文化厅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
民族乐团
内蒙古艺术剧院民族乐团成立于2001年7月,是当今国内唯一一个以
蒙古族传统乐器
马头琴为主弦乐,好必斯、
雅托克为弹拨乐声部,毕秀固尔、布列号、牛角号为管乐声部,集蒙古族民间传统音乐、
民俗音乐、呼麦和新创民族音乐于一体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多声部专业民族管弦乐团,是当前国内乃至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民族器乐表演艺术团体。目前,乐团拥有70多名实践经验丰富且具有较高艺术造诣的演奏家和“扎木契”、“昂沁”、“蒙古利亚”三个原生态呼麦音乐组合。
多年来,乐团一直致力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挖掘整理传承与创作演出,除了演奏传统民族民间乐曲外,还演奏现代
蒙古族创作曲目和古今中外的名曲,录制了大量的声
器乐作品、舞蹈音乐、舞剧和蒙古剧等多种形式的音乐作品。先后成功举办了《草原春俏》、《天马神韵》、《聆听草原》、《绿野之梦》等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专场音乐会,《琴声带路·奏响友谊》中蒙友好合作民族爵士音乐会还刷新了自治区民族音乐会历史上“多个第一”的记录。乐团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如老一代
马头琴演奏家
桑都仍、世界马头琴大师
齐·宝力高、著名笛子演奏家
李镇等。该团还曾多次参加过“
中国艺术节”、
上海国际艺术节、“华北音乐节”等大型文艺活动并屡获国际大奖。在赴港澳台巡演及出访欧美、
俄罗斯、
丹麦、
日本等国的演出中,为国家和自治区赢得了荣誉。
合唱团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剧院合唱团是2014年由原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前身为内蒙古广播实验文工团)和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蒙古族青年合唱团合并而成。前者成立于1960年,后者成立于1987年。
合唱团以混声无伴奏合唱为主,兼有重唱、小合唱等,并融汇
蒙古族长调、呼麦、
马头琴等具有蒙古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于一体,现有演职人员110人,其中指挥4人,钢琴伴奏2人。多年来,培育了
永儒布、
阿拉腾奥勒、乌兰图嘎、王瑞林、色·恩克巴雅尔、
娅伦·格日勒等在区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作曲家、指挥家以及
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影后巴德玛等蜚声中外的优秀演员,他们的代表作品在国内外屡屡获奖。其中阿拉腾奥勒创作的《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为亚太地区音乐教材;色·恩克巴雅尔创作的《戈壁蜃楼》被列为2000年
澳大利亚世界青年合唱节的指定曲目。
合唱团自成立以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分别于2000年和2002年在
奥地利与
釜山广域市举办的“
奥运会国际合唱大赛”上各获得三项金奖,在第一届、第二届“中国
国际合唱节”,“第四届国际合唱节”,“第29届托罗萨国际合唱比赛”,
中国中央电视台“西部
民俗音乐电视大奖赛”等国内外各种大赛中屡获大奖。
香港电台评论界称合唱团是:“来自草原深处的绝响”、“中国合唱艺术的奇葩”,
荷兰专家评论合唱团:“你们东方人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唱歌”,在韩国釜山第二届国际奥林匹克合唱大赛中还被国际评委誉为“把
亚洲乃至世界合唱推向了新的高度”。成立至今,在
悉尼歌剧院、
维也纳音乐厅、
肯尼迪演艺中心歌剧院、国家大剧院、台北音乐厅等地都留下了美妙的歌声,令世人嘱目。
话剧团
因剧院改革此部分内容等待完善中….
二人台艺术团
内蒙古艺术剧院二人台艺术团成立于1975年4月,其职能是继承、发展、实验、普及、示范、提高二人台艺术。
多年来,该团坚持“演农牧民所想,唱农牧民所爱”,尊广大观众为“衣食父母”,视基层群众为“贴心朋友”,走遍了我国的大江南北,每年的演出场次平均达150场,2003年被中央宣传部评为全国“三下乡先进集体”。培养出了老一代二人台表演艺术家索燕、温吉祥、作曲家李杰、
四胡演奏家张占海等,荟萃了以
武利平、王占新、孙润平、梁斌、彭关心等为代表的自治区当下最优秀的二人台表演艺术家群体,为二人台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团先后创作演出了《摘花椒》、《卖油》、《折箭教子》、《阳光彩虹》、《奶茶飘香》、《路遇》、二人台呱嘴系列、《巴雅尔与大花眼》、《塞外一宝》、《补鞋》、《家庭风波》、《老曲新唱》、《魂牵梦绕二人台精品晚会》、《天地人和漫瀚调》专场晚会,《黄土谣》、《武利平师徒展演晚会》、《
赵德厚、王占新作品专场晚会》及二人台现代《北梁》、《圆梦》等一大批优秀剧节目。2002年
武利平荣获了第十九届戏曲“
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成为了二人台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戏曲最高奖的艺术家。艺术团在各类的戏剧比赛中摘金夺银,共获梅花奖、
中国曲艺牡丹奖、
孔雀奖、曹禺奖、
蒲公英奖、金花奖等全国性大奖三十余项。2006年
内蒙古自治区二人台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剧目创作上,主张“三个一批”的创作思路,即:挖掘一批优秀的二人台传统剧目,新编一批优秀的二人台新剧目,平行引进、移植一批二人台剧目或其它剧种的优秀剧目。2011年至今承办了内蒙古第二届戏剧“
娜仁花”奖大赛等活动。
京剧团
内蒙古艺术剧院京剧团于1960年8月15日在
呼和浩特市成立。初期是由中国戏校、北京院团、包头京剧团、东风京剧团部分学员,演员合并组成。1972年、1981年分别招收选送总计102名学员,其中有
蒙古族学员8名。至此形成了一支由蒙、满、回、汉等多民族组成的具有较高演出水准的人才队伍。
剧团几十年来先后拥有老中青各专业行当艺术家名人31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71人。在长期艺术实践中,成功地将少数民族艺术元素有机地融汇到京剧表演之中,创作演出了传统及创新剧目百余出。新创剧目代表作《巴林怒火》、《草原小姐妹》、《气壮山河》、《北国情》、《甘泉》等,其中《草原小姐妹》参加了1964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现代戏观摩大会演出。受到了毛主席、周恩来总理等领导人的接见。进入新世纪以来,《草原母亲》成功地创新了交响
京剧版、电影版和舞台版三部曲,是创新京剧表现形式的代表。并获得第三届
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5个
单项奖、中宣部第九届“
五个一工程奖”奖及自治区“五个一工程”
特等奖;《
大漠昭君》获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
二等奖”及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
1978年,1984年,1998年,2009年
内蒙古自治区京剧团先后出访了美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
罗马尼亚、
匈牙利、
德国、
瑞士、
比利时、
荷兰、
日本、
蒙古国等国进行了演出,受到高度赞誉。2005年被文化部评为“省级重点京剧院团”。
内蒙古艺术剧院杂技团成立于1960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专业杂技艺术表演团体。该团在继承
中原地区传统杂技艺术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始终走民族化的发展道路,坚持文化惠民和对外文化交流演出相结合,凭借高超的技艺、精湛的表演以及特色鲜明的民族音乐和服饰,赢得了海内外观众的广泛赞誉。
经过几代杂技艺术工作者的艰辛努力,在繁荣“蒙派”杂技创作、培养少数民族杂技人才、开拓国际国内演出市场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建团至今,《滚灯》、《四人踢碗》、《射箭》、《蹬弓造型》、《三人蹬技》、《博克勇士》、《五人踢碗》、《套马杆的传说》、《柔术》等多个经典节目在国际、国内重要赛事上先后荣获金银铜各项大奖40余次,为自治区和国家赢得了荣誉。
新世纪以来,该团又先后创作了多台民族杂技精品晚会以及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鲜明地域风格的品牌剧节目,大大提升了“蒙派”杂技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杂技剧《成吉思汗》入选文化部2006年度国家商业演出展览文化产品出口指导目录,集聚中俄蒙风情的《梦幻之旅》杂技音舞秀作为首次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驻场演出项目,受到了中外观众的好评。历代杂技工作者以顽强的艺术生命力,深深扎根于草原,走遍了
内蒙古自治区的山山水水及大半个中国,足迹遍布五大洲近40个国家和地区。1960年至今国内累计演出4844场,观众达308.5万;1988年至今国外演出1.3万余场,观众达939万余人(次),为弘扬草原民族杂技以及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交响乐团
内蒙古艺术剧院交响乐团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最早成立的、唯一的一支职业交响乐团。前身是成立于1946年的内蒙古歌舞团管弦乐队,1985年在我国著名指挥家
李德伦先生的倡议下组建交响乐团。
乐团演奏员来自蒙、汉、
达斡尔族、鄂温克、回、朝、满等多个民族,技艺精湛、训练有素,部分演奏员曾在国内、区内各种比赛中获奖。
乐团参演的国庆五十周年大型献礼剧目蒙古剧《满都海斯琴》获得第九届
文华奖、新剧目奖、
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中国艺术节金奖,全国少数民族戏剧《孔雀》银奖;《草原金音》专场交响音乐会获得全区优秀剧节目展演
一等奖;大型交响音乐史诗《成吉思汗》应邀在国家大剧院做音乐季首演及
上海国际艺术节闭幕式演出,广受好评。
多年来,乐团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交响音乐事业为己任,不仅成功演奏了大量的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近现代音乐作品,还与中外著名指挥家及演奏家合作演奏了多部内蒙古作曲家创作的以蒙古族音乐为题材的交响作品,为弘扬民族文化、普及高雅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获得荣誉
艺术类
2020-9-28第十二届中国舞蹈“
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骑兵(获奖)
2016-9-14第五届
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金奖情景歌舞《草原上的乌兰牧骑》(获奖)
2021-5-5
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魔术·滑稽比赛全国总决赛《骑手与绣娘》(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