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钢,字宝白,1956年9月8日出生于北京市
西城区,祖籍天津武清。现为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七届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常务理事兼书画院副院长,
中国教育电视台“墨香”栏目艺术指导。
人物简介
李钢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特聘专家,红领巾书法顾问,北京市东城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书法先后受教于
康殷、
康雍、
刘铁宝、
李刚田、
魏哲等先生,并修业于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和深造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期师从
洪亮教授潜心学习研究书法理论和实践创作。
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展、大赛并获奖,作品先后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
盐城市文化中心、
富阳区文化中心、江西南昌美术馆以及
香港特别行政区、
日本等多地展览,被国内外多家机构和馆、寺收藏。多幅书法作品和多篇书法论文在《国学》《
书法报》等专业报刊上发表,著有《中国经典碑帖笔法临习——李壁墓志铭》《中国经典碑帖笔法临习——苕溪诗帖》等书,出版《李钢书法作品集》。
为全国各地书法老师、中小学生、事业单位人员作书法讲座。先后被国家省部级报刊和日本《书道》杂志专题介绍,2014年被评为最具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的书法家。
书法作品数十次入选
中国文艺网、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国内外大展和其他权威机构举办的大展、大赛并有作品获奖,书作先后入选中国书法赴
日本、
韩国、
俄罗斯、
英国、立陶宛、台湾、
香港特别行政区展。
作品入编各种辞书典籍并被
天安门、人民大会堂等单位和国内外有关艺术机构收藏。多幅书法作品被专业报刊选登和被大学书法教材选用。近年来在学术研究领域,于《
中国艺术报》《
书法报》等专业报刊发表《浅谈书法点画的自然之美》《浅析“折钗股”笔法及其运用》《清·朱履贞“书有六要”注译与解析》等八篇书法论文,出版《中国经典碑帖笔法临习——李璧墓志铭》(
安徽美术出版社)等个人专著。
应邀在美国
费佛尔大学孔子学院、
俄罗斯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讲授书法,担任国内有关院校、艺术中心、文化馆及书法培训机构授课导师并出任重要书法展览和赛事评委。多次接受
中国中央电视台等采访并被国家级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和《
中国艺术报》《
中国文化报》《
中国书法报》《中国书画报》、
日本《书道》杂志等专版或专题推介。
作为艺术界代表登上
天安门观礼台,出席
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庆祝活动。也随艺术交流代表团出访俄罗斯等国。
中国书法家协会展览部等单位先后在浙江宁波、
潍坊市、
临汾市等地举办“李钢书法艺术展”。
荣获
中国文艺网、中国书法家协会颁发的“书法家送福进万家”全国先进个人称号。
中国书法家协会展览部等单位先后5次在北京等地主办“李钢书法艺术展”。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书法家送福进万家全国“先进个人”称号。建国七十周年大典,作为艺术界代表被邀登上
天安门观礼台,出席“阅兵庆祝活动。
他的书法作品还被
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展示,并在中国教育电视台面向全国观众系列播讲、演示行书创作。
中国书法家协会展览部等单位先后5次在北京等地主办“李钢书法艺术展”。
作品评价
李钢的行草展独具特色,突出了学术性、专业性和艺术性。他宗法“二王”,方向明、书路正、书风好,在笔法、字法、墨法和章法等方面都基本做到了
唐朝书法理论大家
孙过庭的要求,“翰不虚动,下必有由”“心手双畅,智巧兼优”“会古通今”“情深调合”。他的书法作品不是盲目书写,而是在正确书法理论指导下的自觉创作,充分反映了他的哲学思考和美学追求。
李钢的书法不仅给大家一种美好的享受,也让大家从中体悟到他对“二王”书风的不倦追求。李钢是中国书协第七届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对外书法交流特别是对
日本自作诗书交流活动中,他的诗词和书法创作赢得了国际书法界的一致称赞。这些年来,李钢一直笔耕不辍,孜孜以求,他在退休之后还能境界渐开,书法创作更上层楼实为不易,这与其自身的文化素养、性格魅力和胸怀境界是分不开的。
李胜洪(中国书协原理事、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常务副院长):
李钢书法的“形”来自历代法书经典,而其消化、吸收、重新组合之后又借古人之形表现了自己的“神”。他的行草,淋漓痛快、隽雅奇变。观其书作,用笔迅疾而劲健,雄雅清新的视觉冲击扣人心弦;其结字自由放达,倾侧之中含稳重,端庄之中见婀娜;用笔讲求
米芾所言“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成为“骨筋、皮肉、脂泽、风神俱全,犹如一佳士也”。
看李钢的作品,不仅要从技法的角度看,更要从哲学、美学的角度来看。他强调对比和谐,即哲学里重要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的运用。从他作品中笔画、结体的对比节奏,章法厚重与飘逸的对比处理,可以体会到艺术创作的一种真谛。
李钢在书法文化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讲的书法课、撰写的书法论文、出版的《米芾〈苕溪诗帖〉笔法解析》等著作和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行书演示得到大家的肯定。他的书法师宗“二王”,追古融今,变化灵动,体现了自然之美。他用自己的刻苦学习和实践体会,找到了自己创作的落脚点。
李钢是个思考型的“拟古派”,做到了对经典碑帖体认躬行,博观约取,但又不拘泥于古人。在其展览的作品中,看到了贯彻始终的“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的艺术境界。
李钢立足“知识套餐”进行书法创作,他的“学要富”的追求,使他的作品愈加成熟,耐人寻味。
张瑞田(中国书协评论与文化传播委员会秘书长):
李钢在
魏晋宋明的笔墨之间迷恋日久,得到了深厚的滋养。他能够一反常态,不拘泥一点一线,在丰博的传统资源中找到落脚点,并恰到好处地把自己的一招一式和生命语言展现出来。因此,当看到李钢“扭碎”前人的“筋骨”,智慧地、艺术地、形象地建立了自己的书法语言系统,着实值得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