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五(1914~1984),安徽省巢县人,
蒙古族;先后在巢县中学、杨州中学高中部学习。
1934年,考入
清华大学哲学系;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派到山西卫立煌部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
新四军历任团政治部主任、团政委、旅政治部主任等职;1948年任第三野战军
前敌委员会委员、政治部宣传部长,参加孟良崮、
淮海地区、渡江等战役;起草《
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南京市委委员、宣传部长等职。
1965年被错误开除党籍,“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害致残;1978年后平反,任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1984年9月去世。
人物简介
陈其五(1914~1984),原名刘珩,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人,
蒙古族。
陈其五幼年随祖父刘原道在家塾攻读经史,稍长受到北伐军的影响,追求新知识。先后在巢县中学、江苏扬州中学高中部学习。
民国23 年(1934 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
清华大学哲学系学习,不久,被选为清华学生会主席。在此期间不断阅读进步书刊,学习
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和
自然科学知识,与校内中共地下党人武衡、黄诚等人接触,倾向进步,成为有影响的学生代表人物。
“
九一八事变”以后,救亡运动普遍深入,陈其五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任学生救国会副主席。在此前后,加入共产党领导的北平社联和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之后,陈其五代表
清华大学、燕京两校学生和其他学生代表一起南下,向
国民政府请愿,与国民政府教育部长
朱家骅进行了面对面的斗争。还在南京、
芜湖市、
武汉市等地向各界同胞及
武汉大学、省高等院校学生报告“一二·九”运动情况,发表团结御侮、救亡图存的讲演。
民国25 年5 月间,他返回清华继续参加学运,在中共的领导下向学校当局提出教育改革的要求。由于当时环境险恶,陈其五经组织决定为暂避国民政府缉捕离开
北平市。离校后,清华大学当局将他和
黄诚等数名
学生运动领导人布告开除。
民国26 年,“七·七”事变时,陈其五在家乡和金戈及其兄弟从事抗日宣传和抗敌后援工作。11 月间到
武汉市与八路军办事处取得联系,根据叶剑英的意见,被派到山西卫立煌部工作,任秘书和战地工作团主任。陈其五参加
中条山战役后,随
卫立煌部退至冯家堡一带休整。次年2 月途经
延安市时,由任天马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8 年1 月,经组织决定离开卫立煌部,由中共中原局书记刘少奇介绍到彭雪枫部(即后来的新四军四师)工作,2 月在皖北县
观堂镇书案店地区正式参军,历任团政治部主任、团政委、旅政治部主任、淮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
拂晓报》社长兼总编辑等职。
民国34 年秋,中共华东局和新四军军部北上
山东省,中共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在
淮南市成立。11 月间,陈其五调任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
民国36 年2 月。第三野战军(华东野战军)成立,陈其五任
前敌委员会委员、政治部宣传部长兼新华社华东前线总分社社长。这一时期,
解放战争逐步发展为
大兵团作战。陈其五随军转战于
苏皖边区政府地区,抗击
中国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参加过
涟水县等战役,参加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
重点进攻和外线出击,参加莱芜、
孟良崮战役、
淮海地区、渡江等战役;起草了《
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该文于1948 年12 月27日发表,后被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对瓦解国民党军起着重要的宣传作用。
民国38 年4 月下旬,解放军胜利渡江。陈其五在常、苏、沪等地参加接管工作,曾任
上海市军事接管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同年7 月起,在担任中共
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和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的同时,兼任地方工作;历任中共南京市委委员、宣传部长,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党组书记、第一副部长,上海高教科学工作部部长,上海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等职。
1956年起,曾任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在此期间,陈其五在上海从事党的宣传、教育、理论和文艺战线上的领导工作。1962 年,陈其五在上海主持传达周恩来、陈毅在广州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受到张春桥的追查。
1963年,在上海第二次
文代会上支持巴金向党交心的发言,遭到左倾路线的迫害;1965年被错误开除党籍,调到江苏农学院任教务处副处长。
“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害致残。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复查,决定给予平反,恢复党籍,恢复名誉。
1981 年,陈其五重新工作,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等职,虽然身患癌症,仍然带病工作。1984 年9 月,在出公差途中突然发病去世。
人物轶事
翻开中国革命历史,人人会被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亡序幕一二·九爱国运动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动。一二·九
北平市学生的游行,一二·一六的大示威,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是革命青年的骄傲,中国人民的骄傲。安徽省巢县(
巢湖市)出生的陈其五同志,就是一二·九运动的先锋。
陈其五原名刘毓珩,排行老二,1914年出生。192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巢中,初中毕业后与同班优秀学生叶上同时考入著名的
江苏省扬州中学。1934年,他考取了
清华大学哲学系。当时正是
九一八事变后第三年,
东北地区四省沦亡,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
华北地区腹地,4万
关东军进驻
北平市、
天津市等地。
中国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和对
日寇一系列的丧权辱国的秘密外交:“
塘沽停战协定”、“
何梅协定”、“察东谈判”……助长
日本法西斯主义强盗得寸进尺的野心。1935年起,在日本法西斯的策动下,亲日派汉奸公然卖国。敌酋土肥原指使傀儡
殷汝耕、
萧振瀛、秦得纯等发动所谓“华北防共自治运动”,策划成立“
冀察政务委员会”。华北半壁河山行将改变颜色,正如北平学生宣言所说“华北之大,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在中共北平临时工委的领导下,陈其五和
黄诚同志一起参加了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学生运动发展起来以后,他先后当选为
清华大学学生抗日救国委员会的主席、北平学生联合会代主席,得到北平中共秘密组织领导人彭真、蒋南翔等同志支持。后来,陈其五是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的成员。
1935年12月9日7时许,在黄诚、陈其五同志带领下的清华大学学生大队,高举旗帜和“反对华北防共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
标语,迎着凛冽的寒风奔向西直门,预定上午十时与城内学生在天安门前汇合,然后再去居仁堂向
中国国民党大员
何应钦请愿。可是,
华北地区的国民党当局却如临大敌,派出了大批
宪兵、警察、马队,荷枪实弹,用皮鞭、大刀和水龙头对付爱国学生。警宪们守住城门,不让请愿,不准城内外的学生汇合。这时城内的学生已经手挽着手,臂连着臂,女同学走在队伍的中间,涌向了街头。他们向何应钦请愿,可他早已躲到了西山,仅派一名代表来敷衍。爱国学生呼起口号表示抗议,接着北平学联下达了总示威的命令。浩浩荡荡的学生队伍冲过了水龙、皮鞭、大刀、马队组成的多重的封锁线。青年的热血洒在冰雪的马路上,愤怒的人流仍向前冲去。
此刻,
清华大学的爱国学生被紧闭的城门阻于城外。想到
东北地区同胞沦为亡国奴的痛苦,
黄诚同志按捺不住胸中的愤怒,跳上城墙外的土堆,向同学们大声疾呼:“中国人的城门已经不允许中国人进了!”这话激起了万众愤怒,顿时,“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
华族解放万岁”的口号声震撼着整个古城。就在这一天,黄诚与陈其五领着清华的学生同反动派搏斗了整整一天。从黎明到黄昏,在刺骨的寒风中没吃一口饭,没喝一口水。
一二·九之后,陈其五和黄诚在中共北平秘密组织的领导下,又发动起一二·一六游行示威。12月16日,城内外的大、中学生,先后冲破军警的包围和阻拦。
清华大学女学生
陆璀从阴沟里爬进城,打算打开城门,当即被
中国国民党逮捕。大家从四面八方会师到
天桥区,沿途的工人、市民、小商贩都加入斗争行列。
天桥广场人山人海,汇集了1万多人。上午11时,召开了市民大会,大会通过“不承认
冀察政务委员会”、“反对
华北地区任何傀儡组织”、“收复
东北地区失地”等决议案,并一致要求:一、誓死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中原地区;二、组织民众;三、工农商学兵共同抗日;四、民众自动武装起来;五、反对华北自治。会后,数万人进行了
游行示威。这次斗争,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卖国活动,冀察政务委员会被迫宣布延期成立。当天,全市学生被捕二三十人,受伤者300余人。为了抗日救亡,陈其五同志不怕风险,废寝忘食地工作,引起了
蒋孝先(
宪兵团长)和
日本特务的注意,派人到处搜捕他。
中共秘密组织通知陈其五化装脱险。他扮成了一个
香港特别行政区富商,到他哥哥
刘毓璜所在单位天津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暂避。他当时身穿高级呢大衣,头戴礼帽,鼻梁上架着金丝眼镜,手提大皮包,面貌似40岁。他突然出现在哥哥面前,刘毓也不认识了,老是问他哪一个。他摘下眼镜,放声琅琅大笑,刘毓璜才认清是二弟毓珩。他躲在刘毓璜的卧室,由哥哥每天出面打两份饭菜。他一有时间就向哥哥宣传革命真理。20多天后,他的行踪引起了
中国国民党军事教官的注意。天津中共秘密组织又立即通知陈其五返回
北平市,才摆脱了敌人的纠缠。
不久,他又参与组织南下请愿团,领着80多人,英勇机智地冲破沿途封锁来到南京。他代表北方爱国学生在中央大学做了一二·九运动的报告,慷慨激昂,震动了南京。
蒋介石夜里派特务抓他,幸亏有一位知道内幕的同学及时通气,夜里掩护陈其五从水西门逃出南京,转道
武汉市。以后又从武汉到上海复旦大学,改名刘易生,继续从事抗日救亡活动。不久又被
中国国民党特务发觉,只得星夜离开
上海市,回到北平。 1936年暑假,陈其五兄弟四人从北方回到家乡
巢湖市。除
刘毓璜、陈其五(刘毓珩)外,还有老三刘毓(在
南开大学经济系读书,1935年冬入党,和贾明庸一道领导天津一二·九运动)、老四刘毓琳(改名刘刚,是“民先”成员,1935年考上
清华大学物理系)。他们到家后开了个家庭会议,做出三项决定:一、让大哥刘毓璜辞去南开大学经济系研究所资料室负责人的职务,回到巢中当教导主任;二、小兄弟三人准备去延安,让大哥留下照顾家中老小;三、掩护北方来的两个中共秘密党员陈元(后叛变)、贾明序(中央电影局
贾霁)在巢中进行工作。陈其五回到
巢湖市后,积极开展工作,在巢中曾以《革命人生观》为题作演讲,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充满爱国热情。他的讲话,深深打动了青少年的心,播下了抗日的火种。
当时的巢中校长陈灌芜在上海养病,学校工作全交给教导主任刘毓璜负责。刘和中共秘密党员陈元、贾明序形成学校的领导核心,陈元任教导副主任,贾明序当初二班主任兼教数学。他们三人对学校工作大胆改革,做了四件大事:一是废除国民党的“纪念周”,改成自由学术讲座,宣传抗日救国;二是废除公民课,改为生活座谈,根据邹韬奋先生主编的《生活杂志》宣传抗日民主,宣传爱国七君子;三是编写墙报《晓光》周刊,由刘毓璜、贾明序、进步学生徐负责,宣传抗日革命思想;四是跟地方民众教育馆合作抄录新闻,油印成简讯散发给群众。他们一度把巢中的抗日宣传搞得热火朝天。
巢中的抗日宣传工作展开以后,1936年九十月之间,陈其五带着两个弟弟去延安,当时刘毓璠新婚仅1个月。他们先去
武汉市未接上头,到了
长沙市同
徐特立同志接上了关系,住在长沙蓬菜园10号中共秘密组织联络点。11月左右,陈其五和刘毓璠一道经
重庆市去延安。
1938年2月,陈其五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壮丽的
共产主义事业,投入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驰骋大江南北。他曾任新四军四师政治部宣传部长、新四军华东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第三野战军(华东野战军)
前敌委员会委员、政治部宣传部长兼新华社华东前线总分社社长,华东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在部队政治工作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