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纬
段纬
段纬,字堂,白族,1889年生于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今巍山县)。是云南籍的第一个飞行员和飞行教师,也是云南航空事业的重要开拓者,并且还是云南籍的第一代高级土木工程师。他被称为土木工程第一人。
个人简介
段纬(1889年—1956年5月1日)云南巍山县(当时称蒙化县)人,白族,我国近现代著名道路工程专家。在抗战前夕和抗战期间,他参与了滇缅铁路西段(从祥云至孟定镇)踏勘,以及叙(宜宾)昆(明)铁路昆(明)沾(益)段的设计工作。
个人经历
1916年段纬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公派赴美国留学。怀着“科学救国”的壮志,先入普渡大学攻读土木工程专业。
1920年毕业。
实习一年后,1921年又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科修业,学习飞机制造,之后转赴里昂大学进修,获土木工程硕士学位。
1923年再赴德国学飞机驾驶技术,2年后毕业于老特飞行学校(一所享誉欧洲的著名航校,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空军的飞行员大多毕业于该校)。
他在国外深造近10年,1925年学成归国返滇,受聘为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的前身)土木工程系教授。
1945年12月,段纬从省公路总局总工程师的岗位调到滇越铁路滇段管理处任副处长。
1948年7月,交通部昆明区铁路管理局成立,他任副局长。
1949年12月9日,昆明保卫战将军宣布云南起义,12月26日,云南临时军政委员会任命段纬为代理铁路局长,主持日常工作。他在全局职工的支持下,积极做好保护路产、文件档案、管理路务、恢复运输、迎接大军等几项工作。
1950年3月7日,昆明市军管会接管铁路局,任命段纬继续担任代局长,主持行政工作,他在路局军管小组的领导下,积极协助军代表做好移交、接管工作,并按军代表的指示,做好清资核产、增产节约等几项工作。在此期间,云南军区决定将滇越铁路碧河段的路基先行改建成国防公路,段纬担任了工程委员会委员,该路于1950年11月竣工。
1951年1月,他奉调到云南省人民政府担任顾问、参事。
1956年5月1日因脑出血病逝于昆明,终年67岁。
主要贡献
1928年,段纬调任云南省道路工程学校校长和汽车驾驶人员训练班的教练(后来又兼任云南线道人员训练班的校长),为云南培训出第一批公路技术人才和汽车驾驶人员。同年底,云南全省公路总局成立,他担任该局技监(即总工程师),成为省公路总局的最高技术负责人之一,也是云南籍的第一代高级土木工程师。
从1929年1月开始,他负责领导滇东路工处的工作,主持修筑我省连通内地的第一条省际公路——滇黔公路滇段(后延至贵州盘县)。筑路期间,他亲自率领工程技术人员测量了昆明市至曲靖,踏勘了平彝(今富源县)至盘州市两段路程。这条公路由昆明当时的汽车东站(原东站街心花园、今海棠饭店一带)起,经嵩明杨林镇、马龙、曲靖、沾益、平彝修到贵州省省盘县,里程为313.7公里,于1937年3月竣工通车,与贵州方面从贵阳修至盘县的公路相接。同年4月初,国民政府行政院派出大型考察团——“京滇公路周览团”,一行170人,分乘18辆汽车从南京出发,经江苏省、安徽、江西省湖南省、贵州5省,经盘县进入滇境,于当月底到达昆明市。“周览团”的专家们对滇黔公路昆(明)盘(县)段的评价甚高,认为“除湘省外无出其右者”。自此,云南省与贵州及全国的公路正式联网通车,成为“京滇公路(南京至昆明)”的最后一段,它结束了从云南去内地要先出国经越南、绕道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历史,也摆脱了法国人控制云南对外交通的局面。
在此路修通3个月后爆发的抗日战争中,我国沿海城市相继沦陷,滇越铁路中断,云南与内地的交通主要靠此路连接。同时,此路划为国道。滇黔公路连接贵阳以至战时陪都重庆,也可经贵阳向东沿黔桂公路至广西金城江区(今河池)与当时通车至此的湘桂铁路相连,战时滇缅公路进口的军用物资,大部分经此路运往内地,它对抗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此期间,段纬还亲自设计并主持修建了滇东马过河大桥及宜良汇东大桥。
1935年12月段纬奉派参与勘定中缅铁路西段路线,自祥云起,经弥渡县景东彝族自治县云县临翔区(今临沧市)至孟定镇,历时3个月,越过深山峡谷,渡过两岸险峻的澜沧江,为修筑该铁路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为打破日寇的封锁,急需修通滇缅公路西段(从下关至畹町镇),以连接仰光港的国际运输线,史称“抢修滇缅公路”,即指西段而言。至于东段(昆明市至下关),虽已于1935年12月修通,但路面当时只铺设到禄丰市,从禄丰到下关还是土路,晴通雨阻,且整段路路基宽度不够,尚待改善;西段则全须新修。
为赶修这段公路,1938年1月,云南省公路总局在保山市县设立“滇缅公路总工程处”,委派段纬为处长,驻保山主持这项重大工程。段纬受命于危难之际,负责统一指挥、管理7个工程分处,并且担任技术上的第一责任人,因此工作十分紧张、繁忙。他虽然是驻保山总工程处,实际大多数时间是深入到工地上。他精心策划、妥善部署,翻山越岭,走遍了全路线,深入现场,具体指导,日夜操劳,从踏勘、测量到设计、施工,事事过问,指挥这样一支20万人的筑路大军和人数众多的工程技术人员(其中还包括全国经济委员会公路处派来负责建桥的工程师等),可谓艰辛!
这段路程须翻越云岭怒山、碧罗雪山、高黎贡山等6座大山,须跨越澜沧江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等5条大江,整段路程基本上是穿越有名的横断山纵谷区,经历世界闻名的东方大峡谷,工程浩大艰巨,且气候复杂、恶劣,怒江两岸及其以西的许多地段,恶性疟疾蔓延,施工期限紧迫,当时段纬已年近五旬且患有高血压病,施工期间他几次积劳成疾,几乎危及生命,但都坚持就地医治,抱病工作,不离职守,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他风餐露宿,顶日冒雨,和筑路民工及工程技术人员同甘共苦,任劳任怨,用近乎原始的工具材料和施工方法,战胜了横断山系中的高山黄河,9个月新修通548公里的干道公路,铺设或改善东段路面400余公里,消息传出,震惊了全世界,被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各国专家和新闻媒体视为世界公路修筑史上的一大奇迹。英国泰晤士报》连续3天发表文章指出:“只有中国人民才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做得到。”
滇缅公路在抗日战争的关键时刻修通,它与滇黔、川滇东路、滇黔南路等几条公路连接起来,成为当时从国外运进盟国援华军事、经济物资的唯一出海通道和国际交通线,被誉为抗日战争的“输血线”。
鉴于段纬在主持修筑这条公路中所立下的特殊功勋,国民政府交通部特授予他一枚金质奖章。
其他贡献
段纬是无党派人士,当时白色恐怖笼罩滇越铁路,地下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他曾多次掩护过中共地下党员。他的族侄段祥在铁路管理局运输处工作,系中共地下党员,就住在段纬宅院内的一间平房里。他利用段纬的身份作掩护,把自己的住处作为地下党的联络点,也是昆明南站地区党组织碰头开会的地方。段纬对此虽有所察觉,但他默许段祥的行为。1949年“九·九”整肃期间,中国国民党的军警特务曾来段纬家抓捕段祥(段祥已安全转移),并对其住宅进行了搜查。
1948年8月,国民党政府发行“金圆券”,由于滥印滥发,这种纸币迅速贬值,造成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市场上开始拒用。
1949年4月,云南省政府在省内实行币制改革,决定停止使用“金圆券”,改用滇铸半开银元(一种面值5角的银元,2块可兑换1块银元)为主币,银毫、币、铜元为辅币,很快稳定了物价。但上级拨给铁路管理局的经费和票款收入仍为“金圆券”,因此,滇越铁路的职工工资仍拖欠较多,生活十分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段纬主动请命,出面向他留美期间的同学、云南省金融界负责人缪嘉铭求援,从省银行借来银元发放工资,以维持职工的基本生活。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个人经历
主要贡献
其他贡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