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是回族作家霍达在1988年所创作的长篇小说。
霍达在创作这部小说时,中国文坛正在经历“寻根热潮”,
霍达作为一名回族作家,力图创作出能够反映回族历史和民族特色的文学作品。
小说以回族手工匠人梁亦清的玉器作坊奇珍斋的升沉起浮为主线,描写了由吐罗耶定而来的少年韩子奇和玉器师傅梁亦清的两个女儿梁君璧、
梁冰玉之间的爱恨情仇,以及他们的子女韩新月、韩天星等人的感情纠葛。
《穆斯林的葬礼》塑造了梁亦清、
韩子奇、梁君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与融合中的心路历程。通过这三代人的爱情悲剧、社会悲剧与命运悲剧的书写,表现了多元文化冲突之下人们所迸发出的蓬勃不息的生命意识。
《穆斯林的葬礼》原载于《长篇小说》第16、17期,1988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首次出版后便广受欢迎。1991年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创作背景
社会背景
《穆斯林的葬礼》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这时正处于中国文化大革命结束,进入
改革开放的时期,社会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变,国家力图实现全面的现代化,加快社会发展进程。在这样活跃的社会背景下,中国文坛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大批文艺工作者开始了文学艺术创作。同时,中国文坛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掀起了一股寻根热潮,许多作家致力于对传统意识和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开始了对自己所在文化的追寻,此时
霍达也开始了对自己文化之根的找寻之旅。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霍达创作了《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背景
1981年,霍达调入
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担任一级编剧,进入了
历史剧创作领域,后来又将思考转向现实,开始了小说创作。霍达是一个
回族人,虽然她从小在北京长大,但回族文化仍然影响着她的日常生活,所以她一直想写一部反映回族文化和现实生活的作品。
由于小时候亲身经历了战争,度过了一段较长的战争时期,这不仅给霍达的心理带来了阴影,而且也影响了她的文学创作,使得她的小说大多以悲剧结尾。而这段经历既是她创作《穆斯林的葬礼》这部小说的原因,也是这部小说带有浓厚悲剧色彩的原因。霍达作为一名回族作家,用自己的方式书写回族人民的悠久历史和现实生活,力图以本民族的作品、历史唤起读者对人生、对民族命运和前途的思考。
内容简介
梁家第一代
民国八年(1919年),玉器梁第一代人梁亦清经营着京华老字号玉器行“奇珍斋”,因为他手艺精湛,汇远斋老板蒲绶昌为他介绍了一笔大买卖:三年之内按照《郑和航海图》用玉雕出
宝船,并签下契约。梁亦清因为郑和是回回,怀着为回回争光的念头签下了这份合同。然而在宝船快要完成之时,梁亦清因为日以继夜的劳作倒下了,他的宝船也碎了。就在梁家人和徒弟
韩子奇为梁亦清举行葬礼时,蒲绶昌拿着之前梁亦清签订的合同趁火打劫,将奇珍斋洗劫一空。
梁家第二代
梁家就此败落,梁亦清的大女儿梁君璧不得已带领母亲和妹妹靠卖大碗茶维持生计。徒弟韩子奇为了完成师父的遗作,也为了重振奇珍斋,便潜伏到“汇远斋”做了学徒。经过三年努力,韩子奇完成了宝船,并且学会了蒲绶昌的生意经,之后他和梁亦清的大女儿梁君璧结婚,共同负担起了重振奇珍斋的重任。在二人的努力下奇珍斋重新兴起。韩子奇供梁亦清的小女儿
梁冰玉上了大学,和妻子生下一个儿子,取名韩天星。
就在韩子奇名满京城,成为远近闻名的“玉王”时,战争爆发了。韩子奇因担心玉器被毁,不得不抛妻弃子,与英商亨特一同前往伦敦。在他离开之后,奇珍斋只能靠着老伙计老侯勉力支撑,然而因为一枚
蓝宝石戒指失窃,梁君璧在误会
中将老侯全家赶出奇珍斋,其他老伙计也因此离开。奇珍斋最后被蒲绶昌暗中买下。韩子奇在国外呆了十年,他不仅在英商亨特的帮助下举办了玉展,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而且和妻妹梁冰玉生了一个私生女
韩新月。十年后他带着梁冰玉和女儿韩新月回国,发现奇珍斋已经在战争中倒闭,儿子韩天星也已经十岁了。而梁君璧得知韩子奇和妹妹有了不伦之恋,还生下一女,十分生气。因梁君璧对自己婚姻的反对,
梁冰玉远走他乡,留下女儿韩新月,充作韩子奇与梁君璧的女儿养大。
梁家第三代
韩天星长大之后,因母亲梁君璧的阻挠,没有与自己喜欢的同事容桂芳结婚,而是娶了韩新月的高中同学陈彦淑。韩新月在考上北大西语系后爱上自己的班主任
楚雁潮,但因两人一个是
汉族、一个是回族,这份爱情不被梁家接受,
韩新月最后因心脏病早早离世。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老侯发现蒲绶昌戴着当年奇珍斋丢失的那枚蓝宝石戒指,这才得知戒指是被一个曾经与梁君璧打麻将的女人偷走的。他拿着戒指找到梁君璧,洗刷自己多年来的冤屈,之后便离开了人世。老侯的子女认为是梁君璧逼死了父亲,当上
红卫兵后找到梁君璧一家报仇,将
韩子奇的收藏全部搜走。被批斗的韩子奇在绝望中死去。多年以后,
梁冰玉从国外回来,这时韩子奇和梁君璧都已去世,韩天星也有了一双儿女。了解到事情原委后,悲痛的她在
韩新月墓地见到了演奏《
梁祝》的
楚雁潮。
人物角色
韩子奇
韩子奇是一个复杂多面的人物,他有一个胆怯、懦弱、萎缩、卑微的性格轴心,同时又呈现出豪情壮志和担当意识的多种性格侧面。他的胆怯表现为对于婚姻与爱情的痛苦挣扎,他先是娶了梁君璧,生下一子韩天星。后来在
英国避祸时,他又与妻妹
梁冰玉生下一女韩新月。在家庭关系中,韩子奇几乎辜负了所有的人。但
韩子奇同时也是一名光辉的个人奋斗者的典范,代表了一种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他从穷困潦倒的孤儿到名震
京都的“玉王”,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性格复杂而又真实的平民英雄形象。
梁君璧
梁君璧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形象。她诞生于玉匠之家,是奇珍斋主人梁亦清的大女儿,年少时天资聪颖、勤俭孝顺,在父亲去世后坚强地支撑起了梁家。韩子奇远走海外,也是她独自抚养孩子长大并挑起家中重担。一方面,她冷酷专横、不讲人情,不仅阻碍韩子奇与梁冰玉的爱情,还对儿子韩天星和女儿
韩新月的爱情横加干涉,是两代人爱情悲剧的制造者。但另一方面,她也是这种爱情悲剧的受害者。她年少时。她怀着对韩子奇的爱恋,主动嫁给了他,然而丈夫对她却只有义务,生理和心理上的忽视让她的心灵逐渐
异化,最终他们的婚姻也以失败告终。
梁冰玉
梁冰玉是一位较为独特的女性形象。梁冰玉奇珍斋主人梁亦清的二女儿,她同时受到
伊斯兰教文化与
中华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熏陶,以自由平等的思想来构建自己的人格。她意识到了千百年以来女性所处于的附庸地位,并在觉醒之后发出自己是“一个活着的人”的宣言。她努力驾驭自我的命运,即使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也决不妥协。但在动荡时代她报国无门,跟随师兄韩子奇来到伦敦。她与姐夫韩子奇互生情愫,生下了女儿
韩新月,回国后被姐姐责骂,只能远走他乡,留下女儿韩新月。数十年后再回来早已物是人非。
韩新月
韩新月是韩子奇与梁冰玉的女儿,由
姨母梁君璧和父亲韩子奇抚养长大。她出生于新时代,从小就受到新思想的熏陶,受过高等教育,有着很独特的
人格魅力,可以说是新一代女性的代表。她在
北京大学时与班主任
楚雁潮互生
爱慕,但两人是师生,又是
异教,这样的爱情是不被认可的。但是韩新月突破了这些封建世俗的观念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爱情,为了爱情理想敢于同礼教抗争。先天性心脏病使她只能被迫离开大学。在病榻前,楚雁潮向她吐露了爱慕之情,但这份感情却遭到了梁君璧的坚决反对,进一步激化了矛盾,使得新月含恨辞世,只留下楚雁潮终身未娶。
楚雁潮
楚雁潮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母亲是小学教员,父亲是中学国文兼英文教员。他在
北京大学任教期间认识了自己的学生韩新月,并对韩新月产生了好感,在韩新月得了心脏病后,为了给韩新月活下去的希望,对韩新月吐露了自己的心意。但这份感情对于穆斯林来说是“异教”,遭到了梁君璧的极力反对,最后只能无疾而终。
楚雁潮身上承载着多重身份。就时代身份而言,土地革命时期的战乱带给了他沉痛的身世创伤,这种创伤在之后被扩大,让他成为当时环境的受害者;就社会身份而言,中西文化在他身上相交融,挑战传统伦理的师生恋情让他冲破传统束缚,显示出他对现代文明的追求与传承;就民族身份而言,他和
韩新月的异教之恋更是为伊斯兰文明的解构与重建提供了可能。
姑妈
姑妈和丈夫原本经营着一家饭馆,但由于
日本人的入侵,遭遇变故,丈夫和儿子失去踪迹。为了能够找到他们,她也来到了韩家,成为了韩天星的奶妈,承包韩家所有的家务。姑妈在文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她不是当事人,却以局外人的身份见证了当事人一家人,一代人,三个人之间发生的和衍生的事情,成为贯穿本书的主要见证人,姑妈的角色在文中着墨不多,但其人物形象却耐人寻味,她遭受国家破败,从而带来悲惨身世的命运,但她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坚定的活下去。但作为底层卑微的小人物,她又具有超越宗教性和世俗性的大爱之举,这使得她的人物形象更加完整。
主题思想
《穆斯林的葬礼》从动荡不安的时代大背景出发,描绘了
回族玉器梁家三代人的爱恨情仇和命运起伏,书写了回民文化和
汉文化的冲突,蕴含了巨大的悲剧力量。
爱情悲剧
爱情是《穆斯林的葬礼》中最为突出的描写,从头到尾,文章都充斥着爱情,各个时代时空的爱情,以及不同人的爱情观,但这些爱情却都是以悲剧结尾。
韩子奇、梁君璧和梁冰玉这一代人的爱情悲剧,根源在于韩子奇的摇摆不定。韩子奇和梁君璧的爱是责任和义务的结合,他们无法达到精神上的共同;韩子奇和
梁冰玉的爱是真挚的,但却又是世俗所不允许的。因为韩子奇的摇摆不定,梁君璧变成了多疑善妒的怨妇,梁新月也远走他乡。
楚雁潮和
韩新月这一代人的爱情悲剧,表面上是由于母亲梁君璧的反对与阻挠,根本却是在于固执的
宗教信仰,它扼杀了楚雁潮与韩新月对爱的渴望,甚至使他们丧失了活着的勇气和信念,最终酿成一场悲剧。他们追求美好爱情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与外界的牵绊与束缚之间的冲突,赋予了爱情悲剧之美的内涵,在对爱情悲剧的解读中,我们能看到真挚的爱情所蕴含的巨大力量,认识到对美好人性执着追求的精神。
社会悲剧
《穆斯林的葬礼》中主人公生活的时间从民国十几年一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这六十年间,中国社会经历了
封建主义的剥削压迫、
帝国主义的肆意侵略、八年抗战的艰苦、三年国内战争的动乱以及十年的“文革”浩劫。小说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表面上看是描写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实际上代表了整个社会的浮沉。
韩子奇、梁冰玉、韩新月等人的悲剧并不是个人性格所造成的,更是整个时代的悲剧在他们身上的投影。韩子奇从一贫如洗的孤儿,到名震华夏的玉王,再到最后家徒四壁,他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反思了一个时代的罪与罚。梁冰玉和韩新月的悲剧也有着必然的社会原因,她们接受了新思想的教育,不再接受传统思想赋予的贤妻良母的角色,为此作了大胆反抗。她们有着明确的追求目标,但社会的动荡和陈旧的思想让她们无法求得自己想要的,只能在不断抗争中走向悲剧的结尾。
命运悲剧
《穆斯林的葬礼》中不同人物的悲剧,既是个人的悲剧,更是
民族宗教下的悲剧。在战争这个社会大背景前提下,民族宗教作为潜藏的叙事背景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文中人物的悲剧并不属于个人,而是两种文化之间的较量。
玉器梁一家是虔诚的穆斯林,他们一直虔诚恪守着回民一家特有的生活习惯——信真主、不吃猪肉、不与
汉人通婚等。梁亦清费尽心血制作
郑和航海船,就因为郑和是
回族中的英雄。他毫无保留信仰着
伊斯兰教,可历史向前发展着,文化的融合无可避免,他的命运悲剧正在于此。梁君璧同样是穆斯林的虔诚信徒和忠实捍卫者,但直到韩子奇临死前,她才知道相伴一生的丈夫并不是回回,而是个汉人,这对虔诚无比的梁君璧来说无疑是人生的悲剧,命运般的捉弄让她之前所坚持和所做的一切化为乌有。文中的每一个人似乎都是矛盾体,被命运驱使,却又想以自身渺小的力量,试图改变或延缓历史的进程。作者是想通过主人公对理想的追求和生命意义的探求来再现生命的价值和启发读者的心灵的。
艺术特色
语言艺术
《穆斯林的葬礼》中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平实细腻的语言风格以及具有
回族特色的语言描写两方面。
霍达在叙述时选用平实的词语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为使叙述真实可信,她将生活中的颜色词、象声词等融入其中,通过整齐和谐的句式,使作品呈现出了平实细腻的语言风格。如在
韩新月第一次出场时:“一条长长的、蓝幽幽的影子从路面跳上青石台阶,随之,一个少女的身姿就出现在大门前了。”文中有许多描写穆斯林生活礼仪的语言:“耶梯目”(孤儿)“口唤”(许诺)“堵施蛮”(仇人)“依玛尼”(信仰)等等,同时还穿插了回族人民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的谚语,例如“天下回回是一家”、“回回两把刀,一把买羊肉,一把卖切糕”等等。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语言,反映了回族人民特定的生活内容和情感,有助于读者更深地了解回族文化。
叙事结构
《穆斯林的葬礼》中叙事结构包括明暗两条线索交错、叙述方式多种多样以及叙事结构逐渐解密三方面。相较于大多数文学作品的单线结构,《穆斯林的葬礼》则采用了两条明线
相交错的叙述结构。小说以“月”和“玉”为中心构成两条线索平行推进而又相互交叉铺叙,上篇以“玉”为中心,书写了社会大背景之下,梁家一二代人的悲剧人生;下篇则以“月”为中心,写了以韩新月为代表的梁家第三代人冲破传统束缚,要求追求自我感受的情感历程。在叙述方式上,小说也不仅限于一种叙述方式。除了采用顺叙这一基本叙述方式外,还采用插叙、
倒叙等叙事方法,增强了故事的
可读性。此外,作者还极其善于设置悬念。如在小说开头一个不知来历的人物出现,就使读者不自觉地进入了作者所设置的悬念之中,然后在后续的故事发展中,一步步作出了解答。这样逐步解迷的叙事结构增强了小说文本故事的丰富性和起伏性。
意象创造
《穆斯林的葬礼》中独具特色的是“月”和“玉”两个意象的创造性使用。小说中,“月”、“玉”意象贯穿始终,作者用月象玉象交错的章节形式结构全篇,显示出独特的形式特征。“月”在文中以恒久之态彰显着人生的苦短,见证着人间的悲欢,以静谧凄清之质昭示着女性的命运,也守望着
回族文化,成为一个承继了人类集体无意识与中华传统文化历史积淀中有关月亮所有深层记忆的多重象征系统。《穆斯林的葬礼》中的玉象,除了被作者寄予圣洁、美好等传统的内涵外,还被作者赋予民族精神,历史,文化等更多新的内涵,成为全书最重要的
民族文化表意系统。长期生活在汉文化熏陶下的回族作家霍达,创造性地将“月”、“玉”意象运用到作品中,不仅契合回族“清真”的民族身份,而且也体现了对于民族历史和命运的深切关注,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
回族习俗
《穆斯林的葬礼》中多次出现了有关回族宗教仪式和风俗习惯的情节,向人们展示出回族民众生活的独特方方式。
回族婚姻讲究古瓦西”(媒人)的保亲,尊重男女双方的意愿,保亲之后是订婚,分为放小订和放大订。小说中的回族婚礼充满宗教仪式:两人来到
清真寺后,先在
八仙桌上摆好笔砚,请阿訇为他们的证婚人,为他们写婚书,当着聚礼的穆斯林教友,一个说“达旦”,另一个说“盖毕尔图”,这样婚礼就算完成了。回族的葬礼也是在浓厚的
伊斯兰教宗教氛围中进行的,从临终前的“清真言”到最后的“试坑”、守葬、诵经等一系列程序,都是按照伊斯兰的丧葬礼仪来进行。小说中还介绍了穆斯林以“清真”为主的饮食习惯,如不吃猪肉、
车厘子等,表现了回族人民在饮食上崇尚洁净的审美心理。
作品影响
中国影响
《穆斯林的葬礼》自1988年由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以来,畅销不衰,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该小说先后被列入北京市十大畅销书、全国文教类优秀畅销书、家庭
书架百种优秀图书、家庭书架百种常备书目、北京市青少年94——97读书工程推荐项目,大学生所喜爱的女作家及作品。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小说连播》节目1989年和1992年两度全文播出,并于1991年获得
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等诸多奖项。
《穆斯林的葬礼》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少数民族文学乃至当代的中国文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该作品在描绘
回族生活的同时,将富有回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内容融入其中,为读者塑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人物形象,为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新面孔。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多元时代中,影响了中国文学的时代风气。
2022年9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策划了《穆斯林的葬礼》创作三十五周年系列纪念活动。8月29日至10月29日,
Page one(北京坊店)对外展出了《穆斯林的葬礼》复刻手稿及全球版本。
国际影响
自1991年以来,
中国文学出版社与
外文出版社陆续出版了《穆斯林的葬礼》的英语、
法语、
阿拉伯语、乌尔都语等语种的译本。该作品也远销海外,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
作品评价
《穆斯林的葬礼》发表后,许多评论家、学者和广大读者都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该小说被誉为“中国第一部成功表现回族人民悠久历史和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具有民族史诗的品格和不可替代的文学地位和审美价值。
冰心评价《穆斯林的葬礼》:“看了这本书,就如同走进一个完全新奇的世界。我觉得它是现代中国百花齐放的文坛上的一朵异卉奇花,挺然独立。”
刘白羽评价《穆斯林的葬礼》:“读这部书,有如读《
巴黎圣母院》,奇谲诡变,奥妙无穷。”
获奖情况
1990年获建国四十周年北京市优秀文学奖。
1991年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1991年获中国作家协会、国家民委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长篇小说奖。
2019年9月23日,该小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衍生作品
1993年由
霍达所著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改编,
谢铁骊、
赵元执导,
史兰芽等人主演,香港康大影业公司和
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的电影《
月落玉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