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风声》是由
高群书、
陈国富联合执导,
冯小刚参与监制,
周迅、李冰冰、
张涵予、
黄晓明等人担任主演,
苏有朋、
王志文、
英达等联合主演的谍战片。影片于2009年9月29日在中国内地上映,2020年7月20日在中国内地重映。
电影改编自
麦家的同名小说《风声》。以抗日战争时期
日本扶植
汪精卫建立汪伪政权为历史背景,讲述了
老鬼、
李宁玉、
吴志国、
金生火、白小年五人被怀疑为抗日组织卧底,被迫在封闭的裘庄艰难求生,在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战后,抗日组织成员“老鬼”最终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而英勇牺牲的故事。
《风声》上映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在中国电影金鸡奖、
大众电影百花奖、
台湾电影金马奖、
香港电影金像奖等中国重要奖项中获得了十三项提名。影片连续两周蝉联周票房冠军。截至2022年10月25日,《风声》在中国内地共获得票房2.36亿人民币,成为华语
间谍电影的经典之作。
影片剧情
抗日战争中期,
汪精卫私自与日军和,在南京成立伪“
国民政府”。为了防止地下抗日组织对日军政要和汪伪政府要员发动刺杀,汪精卫成立了剿匪司令部。1942年10月10日,在汪精卫举办的庆祝会上,一位政府要员被女地下党枪杀,该女子被捕入狱。在使用了各种酷刑后,女地下党被迫招认自己是“老枪”的部下,每次任务都是通过
城隍庙的布告栏传送指令。通过这条线索,汪伪特务处处长
王田香很快发现司令部的高层有抗日分子的卧底“老鬼”。“
老鬼”被锁定在电报组长
李宁玉、电报专员顾晓梦、军机处处长
金生火、司令副官白小年、剿匪大队长
吴志国五人之中。为了找到“老鬼”,王田香和日军特务课机关长武田设下陷阱,将五人带到了封闭的裘庄。
王田香讲述了情况,希望“老鬼”主动招认。第二天,王田香开始单独审问每一个人,五人相互猜疑。武田发现
白小年与“老鬼”的字迹相似,因此对他施以酷刑。白小年被殴打后含冤而死。武田故意谎称白小年是内鬼,再次下套请众人用餐。在席间,受过武田凌辱的李宁玉情绪崩溃,
顾晓梦和吴志国开始被武田怀疑。
当晚,王田香告诉四人内鬼还活着。金生火因为害怕酷刑举枪自杀,
李宁玉被带回房间,王田香暗中监视着顾晓梦和
吴志国的行动。顾晓梦大骂吴志国,并指出他是“老鬼”的证据。王田香立刻对
吴志国实施了抓捕,严刑拷打之下却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李宁玉突然对顾晓梦说,自己知道顾晓梦就是“老鬼”。顾晓梦闻言,立刻将房间内的窃听设备遮挡,并向李宁玉承认了自己的身份。顾晓梦为了将情报错误的消息传递出去,直言希望李宁玉能举报自己。在吴志国即将被虐待致死的紧要关头,李宁玉向王田香举报了顾晓梦,吴志国被送去就医。
老鬼选择单独向武田招供。顾晓梦偷偷解开
脚镣手铐,猛地扑上去咬住武田的耳朵。
王田香情急之下两枪打死了顾晓梦。这意味着武田不仅没法套取更多“老鬼”的情报,还要面对高层的质问刁难。为了保全自己,武田将王田香作为替死鬼枪杀。
贼心不死的武田再次设下陷阱,企图将得到错误消息的地下党一网打尽,但其实真正的情报已经被传递了出去。三个月后,在武田登上遣返船只前,
吴志国假扮日军新兵刺杀了他。
解放后,吴志国找到了
李宁玉,向她坦白了自己和
顾晓梦的战友身份。吴志国本来希望用自己的牺牲保全顾晓梦,却最终被顾晓梦所救。吴志国在就医时,通过哼唱《空城计》成功将情报递出。顾晓梦也在临死前用摩斯电码将情报缝在了自己的内衣上传递情报。李宁玉回家翻出了顾晓梦那天晚上帮自己缝补的
旗袍,看到了顾晓梦用摩斯电码写成的遗言。
角色介绍
影片制作
前期筹备
对于两位导演的合作,
陈国富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风声》剧本是我写的,原本是想我一个人导演,后来遇见
高群书来
华谊兄弟谈合作,他之前的《
千钧。一发》我很喜欢,精炼细致的电影语言在内地导演中很少见,所以我邀请他来一起执导《风声》”。
电影版《风声》对原著最大的改动就是改变了“老鬼”的身份,并加入新角色“老枪”。大部分的人物关系都发生了转变,原著中李宁玉的角色转换到了顾晓梦的身上。为了给原著故事做减法,影片浓缩了故事内容,整部电影中90%的戏份都发生在裘庄。高群书导演表示,这样的改动是为了让剧本更符合好莱坞类型片的叙事模式、叙事节奏和结构,且不影响原著要表达的情感。
选角与表演
周迅饰演的
顾晓梦不畏权势、个性倔强。在拍摄各色人物之间心理交锋的戏份时,周迅和其他演员都不知道真正的“老鬼”是谁,需要完全沉浸在影片情境中才能真正做到把握人物在尔虞我诈中的情感。
高群书导演对她评价道,“周迅在《风声》里超越了古灵精怪,变得很锋利,像一把雕花藏刀。这是一个让男人心境飘摇的女子,但任谁也无法参透她单纯的力量,就像锋刃,单薄却锋利。”
为了接近
李宁玉的角色设定,达到导演对角色“处于夹缝当中的焦灼压抑”的定位,向来烟酒不沾的李冰冰破例开始抽烟喝酒,每天都沉浸在角色脆弱、紧张的心理状态之中,拍摄间隙也很少有笑容。在拍摄李宁玉被武田施暴的戏份时,两位导演都提前为李冰冰做了心理疏导,并特意安排了剧组清场。拍摄过程中,李冰冰
入戏很深,几度崩溃,在导演和摄影师的耐心安慰下,她才克服了心理障碍,出色地展现了角色在面对暴力时的无措与痛苦。
黄晓明最初接到剧本时十分犹豫,因为日本军官的角色与他之前的定位相差较大。但他在读剧本时被故事情节吸引,最终接受了电影的邀约。为了演好日本军官,黄晓明让制片方给自己配了一个
日语老师,每句日语台词他都用中文发音做了标注,随时随地背诵。黄晓明还看了不少日本电影,有意识地学习那个年代日本军官的习惯和动作。电影中武田抽烟的动作、拽军服的动作、点头的幅度、说话的语气和形态,以及最后将烟头放在口袋里的动作,都是黄晓明为了角色而自主设计的。
苏有朋最初拿到剧本时身边很多人,包括他的妈妈都在劝阻他。
白小年的角色有唱戏的戏份,剧组原本担心苏有朋的戏剧功底不足,考虑请专业戏曲演员来配音。确定参与演出后,苏有朋专门拜师学习
昆曲,每天闭门练习。进组后每逢拍摄间隙还跟着唱片练习,还抽空到专业录音棚录制小样来检查自己的声音。
高群书导演评价道,“他代表着欲望。白小年轻率,貌似清高,对人没有杀伤力。曲意逢迎,善于缠缚,又别致而干净。苏有朋对这个角色的把握超出我的想象。”
针对
王田香的选角,高群书导演表示,“王田香是一个精明过人的实干家,是个化腐朽为神奇的杂耍艺人,闪转腾挪,四通八达。人类的道德底线对他毫无干涉,他不懂,也不屑懂。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王田香。
王志文是诠释这个角色的不二人选。”王志文在戏里和戏外角色转换得很快,常常是前一分钟还在和众人说笑,后一分钟就能立刻进入角色。
拍摄
谈到拍摄现场两位导演的分工,
高群书导演表示:“
陈国富就像是一位元帅,我是一名大将,我负责在阵前拼杀,他负责总指挥。”影片的前期剧本是由陈国富完成的,演员由两人共同商议决定,拍摄工作大部分由高群书完成。此外,《风声》的监制是冯小刚,他负责节奏和尺度的把控,冯小刚还为部分酷刑戏份提供了参考意见。
在拍摄《风声》时,高群书导演尽量让事情展现出它本来该有的样子,不干预情节的发展。通过人物身上凝聚的能量,使情节迸发出激烈的火花,从而将影片的情感支撑起来,而不是采用技术化的剪辑或炫技式的镜头设计。平静的发生本身就很有感染力。这也是影片中最为人所称道的
周迅和李冰冰的13分钟对手戏的精彩之处。
摄影师
包轩鸣大胆地将
独立电影的拍摄风格融入《风声》的拍摄中,采用不拘一格的手持摄影和运动长镜头,与影片情节相配合,体现出窥视感或展现出人物内心的波动。长焦小景别镜头配合冷调低照度的环境布光设计,挤压拍摄空间的纵深感,制造出幽闭密室空间的封闭氛围,展现出角色在特定情境中紧张焦灼的心理状态和戏剧反映。
音乐原声
花絮
《风声》在拍摄时还有另一个结局:影片结尾想重点展示李宁玉的人生,展现出她作为最无辜的人被迫卷入时局纷争中,连爱情都是圈套的荒诞经历。经历过这一切的李宁玉会对这个世界有新的认知,不再像以前一样单纯。她无力再次进入这样一个规则中,于是选择了自我流放,去底层当纺织工人,也戒了烟酒。她守着自己成为植物人的男友,平凡度日。
最初上海电影集团买下了小说《风声》的电影改编权,并确定好了导演。而后
华谊兄弟又买下了
麦家所有作品的版权。为了平衡两方的矛盾,电影局从中做了很多协调,最终两家一起合作投资了电影《风声》。华谊方联系了两位导演,同时华谊还拥有众多知名演员,为影片的高质量呈现保驾护航。
事实上
黄晓明的声音根本不会出现在影片中,影片中武田的对白全部由一位日本演员配音完成,无论是日文对白还是中文对白都采用了配音。
陈国富导演还透露,因为台词问题,影片筹拍中途,曾经想“悄悄地联络一位日本大明星”。
罗伯特·德尼罗是
张涵予多年来的偶像。张涵予透露自己在《风声》中的造型和角色,颇有《
美国往事》《
教父2》中德尼罗的影子,是对偶像的高度致敬。
主题与风格
主题亮点
《风声》的优点在于,它渲染了信仰这一人类精神世界中崇高的价值标准,使影片的美学立意超越寻常。《风声》摒弃了以往主旋律电影强于说教的传统,着重突出对于悬念叙事和人物情感的展现。影片着力于小人物、无名英雄身上的爱国主义情怀,“老鬼”“老枪”等抗日组织成员传递出的爱国情绪和革命理想是他们行为的真实写照。影片先让观众与角色共情,在悬疑与危机的氛围中感受角色的情感起伏。再通过人物的牺牲,将人物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而英勇就义的壮举与爱国主义主题相联系,对观众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
叙事策略
不同于战争片的刀刃相见和纪录片的回看叙事,《风声》以人物的内心战斗为主线,重点展现人物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裘庄的封闭性空间也为人物的情感外化提供了帮助。导演高明的地方在于将悬念留到了影片的最后。在这场剑拔弩张的心理博弈中,交战的双方既是敌人和老鬼,也是导演和观众。
小说《风声》采用多层次叙事视角,而电影版在改编时使用了相对单一的旁观者的全知视角叙事,注重从观众对情节悬念的期待角度设置故事叙述视点,以期达到情节结构上的险象环生、环环相扣。随着剧情的逐渐深入,“老鬼”的人选范围逐步缩小,摄影机的视角重心也不断发生偏移,从而更进一步展现出人物在求生和对峙过程中的悬念重重。
电影《风声》在
顾晓梦暴露前后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叙事方式。暴露前,影片采用全知叙事,叙事视角在几人中流转,没有重点展现的对象。此时影片的悬念核心是找出真正的“老鬼”。然而随着不断有人死亡,问题的答案却一直悬而未决,不断吸引着观众的好奇心。
老鬼暴露后,影片的悬念核心转变为情报是否成功传递和怎样传递,展现为深陷困境的老鬼和必须传递出的情报之间的尖锐矛盾,着重体现主要正面人物在身陷囹时的挣扎与对信仰的坚定,升华影片主题。
视听呈现
灯光
影片的灯光布置参考了抗日战争中期的灯光条件,展现出符合时代特色的真实感。影片大量采用昏暗的旧式灯泡照明,将光亮区和黑暗区明确地划分出来,来营造诡谲沉重的审讯氛围,帮助观众理解人物在所处环境中艰难求生的痛苦,以及人物内心的挣扎与反抗。此外,影片的灯光设计也参与到了人物的视觉形象塑造和质感提升方面。例如,在塑造武田的形象时,灯光照明采用高对比度的明暗关系,并使用侧光勾勒出人物侧面的轮廓,体现出人物的冷峻残暴;而在拍摄
老鬼时,则大多采用柔和光,营造出相对较为明亮的灯光氛围。
布景
为了烘托谍战片特有的紧张和悬疑气氛,影片将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景紧凑地安排在了与世隔绝的封闭裘庄中。在第一次用大全景镜头展现裘庄的整体布局时,重点突出了场景的昏暗和阴森,暗示着几人并不光明,甚至是恐怖的未来。裘庄的内部,除了几人的房间,大量设置了极端残忍的酷刑道具,且针对每个角色的性格和身份,影片情节中采用了不同的刑讯道具,使整个空间更加血腥可怖,展现出汪伪政府和日军惨无人道的暴行。
音乐
《风声》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
吴志国多次哼唱的唐山皮影戏《空城计》。随着影片剧情的推进,这首曲子共出现了三次,它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这首《空城计》是作为抗日组织传递消息的暗喻而存在的。直到最后歌曲的谜底终于被揭晓,给观众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影片的背景音乐由
日本女作曲家
大岛满作曲,
莫斯科爱乐交响乐团演奏。大岛满认真地研究了影片的相关历史背景,在本民族音乐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日本、
俄罗斯三国的音乐风格,体现出一种跨越不同文化的多元化音乐氛围,与影片中人物的情感产生呼应。
经典台词
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我爱的人不知我因何而死。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是希望家人和玉姐原谅我此刻的决定,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只有信仰,才是无可替代的力量。
荣誉奖项
影视荣誉
参考资料
制作与发行
上映信息
衍生作品
翻拍自《风声》的韩国电影《
幽灵》已于2021年1月4日开机拍摄。韩国电影公司LAMP早在2018年就买下了《风声》的海外电影改编权。影片将由李海英执导,
薛景求、
李哈妮、
朴素丹、
朴海秀、
金东希、
徐贤宇等担任主演。影片的背景设置在1933年,讲述了五名嫌疑人被怀疑为抗日组织间谍“幽灵”,因此被困在一家偏僻的旅馆中,几人不得不相互猜疑,艰难逃生的故事。
反响与评价
截至2022年10月7日,《风声》在
豆瓣上共收获了562389人次的评价,其中五星好评约占35.3%,四星约占49.7%,三星约占13.9%,综合评分8.4分。IMDb评分为7.3分。截至2009年10月22日17时,新浪影视点评团第六次为《风声》打分,共有1330人作为点评团成员为影片打出86.5的平均分。
影片的商业属性获得了不少好评。原著作者
麦家表示,“我个人认为《风声》这个电影作为第一部国产商业谍战大片,它还是有诸多可称道的成功之处,而且也达到了一定高度。”《
深圳晚报》认为:《风声》的突破在于,影片依托于优秀的前作《
暗算》,它甫一出生就足够出彩,“首部
间谍大片”的旗号或将预示着更多类型电影将借助电视剧的东风全面崛起。《
北京日报》称:《风声》的确出手不凡,一亮相就达到了一个相当的商业片水准,要超越,似乎很难,《风声》设定了一个标准,后来者只能从叙事手法和情节制造方面试图超越它。
1905电影网的评论文章指出:《风声》过后11年,它依然是国产谍战片类型化程度最高的一部,目前没有哪部已上映作品可以超越。《
北京晚报》认为:“《风声》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商业电影,有故事,有感情,酷刑只是一个卖点而已”。
一些评论对影片的内容提出了质疑。《北京晚报》认为:《风声》体现了一种标准大片的普遍问题,即太标准有时就意味着太规整,缺乏惊喜与意外。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杨俊蕾在文章中提到,电影《风声》在叙事上的最大失误,是其未能建构起一个完整的情节结构,影片把原作的多重叙述情节改编成了单向度的,而且是“非完美情节”。著名媒体人
洪晃在采访中重点提到了影片中过度的“性虐待”场景,以及
白小年角色的人物设置对弱势群体的歧视。她认为影片中酷刑受虐的场面,是商业上的需要,情节的不必要。层出不穷的血腥画面,消解了革命者向死而生的信念。]影评人
毛尖认为《风声》是不折不扣的杀人游戏,“在本质上,这部电影就像
高群书之前导演的题材,是个公安片,好在影片的结尾依然是有效的,
周迅绣在旗袍上的密电码依然令人感动,虽然自始至终,她从来没像过江姐。”《
文汇报》认为:“(影片)对肉身的凌虐,既无关叙事的推进,亦谈不上深化主旨;既无关革命之酷烈,亦谈不上圣徒的殉难”。《文汇报》评论文章认为:“以恶斗为荣,体验不到人间温暖,只有人性黑暗。人物缺乏真正的推动力,真诚只是一朵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