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倒刺(
学名:Spinibarbus sinensis),又称岩鲫、青波、青板,是中国特有的大型淡水经济鱼类。体长105mm~516mm,体重33.7g~4135g,躯体延长而侧扁,背部呈青黑色,腹部灰白色。鳞片较大,体侧鳞片有明显的黑色边缘,侧线完全。生殖季节性腺成熟的亲鱼较易辨别雌雄,雄鱼体色较深,呈灰青色,上颌缘和鳃盖两侧隐约可见成行“珠星”;雌鱼体色较浅,呈青黄色,腹部稍有些膨大,生殖孔微红。
中华倒刺鲃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的干支流流域水体中,主要栖息于水流湍急、底质为
卵石或砂石的河流中,常喜欢成群栖息于底层水流中,属广温性底栖鱼类。
中华倒刺鲃肉质细美多脂,营养丰富。因生境破坏和过度捕捞等情况导致野生资源量锐减。现人工养殖技术趋于成熟,已成为一种优良的池塘、大水面养殖鱼类,市场前景看好。
形态特征
中华倒刺鲃躯体延长而侧扁,身体背部呈青黑色,隆起呈弧状,腹部灰白色。头锥形,眼侧生而间隔较宽。口亚下位,俯视呈马蹄形,口裂止于鼻孔垂直线上。吻钝,稍向前突出。
触须2对,颌须较吻须稍粗长。鳃盖膜于眼后缘的垂线下方与狭部相连。鳞片较大,体侧鳞片有明显的黑色边缘。侧线完全,前段略下弯后径直伸入
尾鳍基部中央,侧线鳞30~35枚。
非生殖季节雌雄鱼的区别不明显,较难鉴别。生殖季节性腺成熟的亲鱼较易辨别雌雄,雄鱼体色较深,呈灰青色,上颌前缘和鳃盖两侧等头部及臀鳍隐约可见成行“珠星”,用手触摸有粗糙感,腹部没有膨大。雄鱼精巢为壶腹型,呈长带状。雌鱼体青黄色,较浅,上颌缘和鳃盖两侧无“珠星”,腹部稍有些膨大,生殖孔微红。
中华倒刺鲃体长105mm~516mm,体重33.7g~4135g。鳃弓5对,鳃耙呈锥状。第1鳃弓外鳃耙数为11~12,内侧鳃耙数为17~18。脊椎骨34~37枚。背鳍由9根硬棘和8~9根软条组成;臀鳍由3根硬棘和5~6根软条组成;
胸鳍由16~17根软条组成;腹鳍条由2根硬棘和9~10根软条组成;背鳍前鳞9~12枚;围尾柄鳞14~16枚。背鳍不分支
鳍条后缘有锯齿状的硬刺,其后缘有锯齿,起点处向前伸出一根平卧的倒刺,埋于皮内。腹鳍未达肛门且基部外侧具有一狭长的腋鳞,肛门紧靠臀鳍起点,
尾鳍分叉。各鳍条均呈青灰色,后缘为黑色。幼鱼在体长为1cm时尾鳍基部出现一黑色斑点,成鱼不明显。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中华倒刺鲃是中国的特有鱼类,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上游的干支流流域水体中。
栖息环境
中华倒刺鲃是一种广温性鱼类,适应生存的温度范围为0℃~36℃,水体pH为6.0~9.0,水体溶氧量为2.5~2.85mg/L。主要栖息于水流湍急、底质为卵石或砂石的河流中,常喜欢成群栖息于底层水流中,属底栖鱼类,不喜光。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每年11月下旬进入
长江干流的湾坨(水湾沙洲)中越冬,成群栖息于底部的石穴、乱石间等处。次年3月进入
长江水系或干流上游,育肥繁殖,溯河觅食,具有短距离的江河洄游习性。渔民将这种现象称为“七上八下”,即农历7月以前由干流进入支流,8月以后由支流回到干流。利用这种洄游习性,渔民可以适时进行捕捞。
觅食行为
中华倒刺鲃为杂食性鱼类,食物组成因所栖息的地区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上游地区以丝状藻类为主,中游以昆虫和
淡水壳菜为主。日间在深水处活动,夜间游到乱石浅滩和近岸索饵。从幼苗至成鱼阶段的食物有所变化,6cm~7cm的幼苗主要摄食水体中以枝角类和
桡足类为主的
浮游动物;8cm~11cm以枝角类、桡足类为主,同时摄食少量的丛生藻类和
浮萍等;12cm主要表现为植物性食性。最适摄食生长温度为20℃~28℃,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时食欲减退,超过34℃时基本停食。
生长繁殖
中华倒刺鲃4龄雌鱼部分达
性成熟,5龄雌鱼全部成熟;雄鱼大多于3龄性腺发育成熟,4龄雄鱼全部成熟,
雄性比
雌性提前一年达到性成熟。中华倒刺鲃的性腺于每年的深秋季节开始发育,历经整个冬季,直至次年早春,
繁殖季节为每年的4月到6月,属分批
产卵类型。中华倒刺鲃卵径相对较大,卵粒中含有大量的卵黄,能为仔鱼的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繁殖群体发情期时常逆流追逐,随后潜入河道的石质或砂砾质河床处,于凹槽和石缝中进行产卵,相对隐蔽的场所可以帮助避免其他鱼类对卵的
捕食。产卵场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及其支流水流湍急的江段。
成熟卵近圆球形,卵径1.8mm~2.0mm,金黄色,
受精卵后卵膜吸水膨胀,直径达2.6mm~2.8mm。受精卵具有较微弱的粘性,比重略大于水,经水流冲刷后沉入水底。鳞片上新轮形成期为4月~6月,生长速度较快。
人工养殖
养殖情况
因
市场需求量大,且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抗病力强,中华倒刺鲃已在湖北省、
四川省、
贵州省等省市开展人工养殖。
天津市、安徽等地也相继开展了中华倒刺鲃人工养殖试验。
养殖条件
中华倒刺鲃喜欢水质清澈、环境安静、有微水流的环境,放苗前需清塘消毒,控制合理的放养密度,池塘养殖密度以7500尾/公顷为宜。根据鱼的摄食规律确定投喂量和投喂时间,养殖饵料应注意蛋白质搭配。注意保持溶氧以防止浮头,及时清淤和消毒。中华倒刺鲃的最佳摄食生长溶氧量为3.89mg/L以上。
中华倒刺鲃
产卵处的水温为20℃~28.5℃,产卵需要流水刺激,流速常见为0.6m/s~0.8m/s。怀卵量随个体大小而不同,体重2.5kg时,怀卵量3万粒左右;体重3.5kg时,怀卵量约为7万粒;体重为4.5kg时,怀卵量可达18万粒。
胚胎孵化的最适水温为23~27℃。水温为23℃~26℃的条件下,孵化出膜时长为38h~40h。水温超过28℃的条件下,出现畸形胚胎或发育停止而死亡。仔鱼发育的最适水温为27~29℃,采取适当的控温措施以保障适宜水温一方面可以缩短育苗生产周期,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鱼苗成活率,从而降低养殖成本。
人工授精
中华倒刺鲃在池塘条件下不能自然
产卵,必须采用注射外源激素的方式进行人工繁殖。选择
发情达到高潮的亲鱼,具体表现为
雌性卵巢轮廓明显,腹部
微软,生殖孔
肿胀微红;雄鱼轻压腹部有精液流出,精液入水后立即散开。分别注射催产药,待亲鱼达到发情高潮时,将卵粒和精液同时挤入干净的容器中。在中华倒刺鲃水花培育阶段,用切碎的
水蚯蚓喂养效果最好,其次是鳗鱼饲料和
大口鲇饲料。
病害防治
养殖环境水质差易滋生细菌从而引起此病,主要危害幼鱼。病鱼游动缓慢,摄食减少,头部发黑,鳃丝肿胀粘连且粘液较多,胸、腹鳍基部及腹部充血。可以通过在放养前用
生石灰消毒、
食盐水浸泡鱼种、定期补注新水及控制养殖密度等措施预防。若已染病,可泼洒
二氧化氯或
溴氯海因,同时在饵料中拌入鱼餐宁或
土霉素。
由细菌引起,多见于船体网箱养殖,常于春末夏初流行。病鱼游动迟缓,浮于水面,摄食减少,体色变黑,鳞片脱落,双目发白。染病早期可在饵料中拌入“
三氯异氰尿酸”,后期可内服
盐酸环丙沙星,辅以溴氯海因和
高锰酸钾合剂等外用。
由
卵菌门引起,常因体表受伤或寄生虫寄生后被水霉菌侵入。因此,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鱼体受伤,用
生石灰消毒,加强饲养管理。染病后可用
食盐水浸泡,泼洒食盐和
碳酸氢钠合剂或水霉净等。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中华倒刺鲃曾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上游
水系及其附属湖泊中。因其肉嫩味美、营养丰富、繁殖力高、抗病力强、经济价值高,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经济鱼类。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
长江上游梯级电站的兴建、水体污染、过度捕捞、挖砂采石等诸多人为因素干扰,中华倒刺鲃种群资源量锐减,野生资源枯竭。21世纪以来,中科院水生所和长江水产研究所等多家研究机构曾对长江中上游流域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仅在
赤水河等少数几个支流中存在一定规模的中华倒刺鲃
种群,
湘江、
汉江、翻阳湖等
水系已多年未见其踪迹。相较于20世纪90年代,中华倒刺鲃的种群资源量明显下降。
致危因素
过度捕捞是导致中华倒刺鲃野生资源衰退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不少渔民盲目加大捕捞强度,缩小所用
渔具的
网目,使用电捕等违法捕捞方式,且从事捕捞作业的人数众多。
频繁的挖砂采石、水下
爆破和航道整治等活动改变了原有河道地形、河床底质和水文条件,严重破坏了中华倒刺鲃的栖息环境和产卵场。频繁的船舶运输带来的的水下噪声干扰和
螺旋桨误伤等情况也影响中华倒刺鲃的生长和繁殖。
长江上游的水利水电工程会改变水体流速和河床
沉积物,
水生植物、着生
藻类和底栖动物的栖息环境受到了严重影响,生存环境的破坏和饵料生物的减少直接导致该底栖鱼类资源量下降。泥沙的沉积进一步破坏中华倒刺鲃的繁育和越冬场所,导致产卵场丧失。较深的水库蓄水还会导致水体出现明显的水温分层现象,库底水温长期保持在10℃左右,远低于中华倒刺鲃的摄食、生长和
产卵的适温范围,影响其正常的生长与繁殖。
中华倒刺鲃对水质要求较高,沿江酒厂、
造纸厂和化工厂等大量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
废水,加上农业污染废水和城镇居民的生活污水,导致
长江及其支流水质恶化,水体中污染物含量上升,最终导致中华倒刺鲃胚胎发育畸形,死亡率增加。
保护举措
2019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了“
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宣布自2020年1月1日0时,最迟自2021年1月1日0时起,在长江上游
水生生物保护区、干流和重要支流、大型
大通江湖泊及其他重点水域实行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间禁止天然
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这一举措将保护中华倒刺鲃
产卵繁殖和生长发育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恢复野生
种群资源量。2009年以来,长江流域持续开展中华倒刺鲃人工
增殖放流活动。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中华倒刺鲃营养价值高,肉质肥美,深受消费者欢迎,而野生资源量急剧下降,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个体大,生长较快,抗病力强饲养饵料来源广泛,适合于池塘、湖泊、水库和网箱流水集约化养殖。养殖技术趋于成熟,养殖前景广阔,已成为一种优良的池塘、大水面养殖鱼类,可为养殖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市场前景看好。2017年
重庆市万州区养殖统计资料表明,中华倒刺鲃年均产量为1598kg/亩,年均利润6950元/亩。
营养价值
中华倒刺鲃肌肉中氨基酸含量为73.61%,包括17种
氨基酸,其中7种人体
必需氨基酸(不包括色氨酸)总量是32.26%,占氨基酸总量的43.83%。脂肪含量2.12%,
脂肪酸中EPA与DHA质量分别为0.87%、3.08%,高于同属
鲤科鱼类。EPA和DHA属于不饱和脂肪酸,自然界中仅
红藻、
褐藻纲和
硅藻等
藻类可以自己合成EPA和DHA,通过
食物链的富集作用积累于鱼类脂肪内,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肌肉中的矿物质和
微量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钾,其次为磷、钙、钠、镁,还含有铁、锌、铜、铬、锰、钴等,铜铁锌比值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