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樊锦诗,1938年7月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兰州大学兼职教授、敦煌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长期从事四大石窟考古、石窟保护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多种,主编大型丛书和图书数十种,也积极推动莫高窟文化遗产的法制化管理和“数字敦煌”工程建设,在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樊锦诗在敦煌研究院工作50余年,成就显著,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0年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吕志和奖——正能量奖”、第七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何梁何利基金奖2020年度科技成就奖”“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等国家荣誉称号和奖项。
2024年10月,樊锦诗现身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为神十九乘组送行。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38 年7月9日,樊锦诗出生于北平市(今北京),那时抗日战争已经爆发,北平也已沦陷,于是全家迁往上海市谋生。父亲樊际麟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热衷于中国古典艺术和文化,在父亲的影响下,樊锦诗自小就喜欢看一些中外名著,对历史文物产生了浓厚兴趣。
教育经历
1946年-1959年,她在上海市接受中小学教育。1958年-1963年,就读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1962年,经学校安排,樊锦诗和三名同学到敦煌市实习,指导老师宿白先生对她今后的莫高窟考古研究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后因体质差、水土不服而离开了敦煌。
工作经历
毕业后奔赴敦煌
1963年毕业,樊锦诗再一次被分配到敦煌文物研究院工作,开始了长达58年的研究。
上世纪60年代的敦煌,条件还十分艰苦,戈壁大漠,环境闭塞,物资匮乏。尽管敦煌的生活环境异常艰苦,樊锦诗几次想过离开,但最终还是选择留下来,潜心于四大石窟考古研究工作。在敦煌的老先生们的指导下(段文杰史苇湘等),樊锦诗懂得了佛教艺术和绘画,也能够从绘画中品味笔法、节奏和气韵。由于自然环境的侵蚀和洞窟本体的老化,窟内文物的损坏已经愈发严重。樊锦诗开始逐步了解文物保护的具体手段和方法,比如壁画坏了或者翘起来了,要给它打针。慢慢地,她明白了文物保护其实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问,除了考古发掘以外,还需要借助于文学、艺术、民族、历史乃至理工科的知识背景和工具。
从1963年到1966年,她参加了莫高窟窟前遗址发掘清理工作。在此期间,还在甘肃山丹县花寨公社参加了三夏四清,以及敦煌魏晋墓群的考古发掘工作。先后在敦煌义园湾、文化路和七里镇的古墓葬,以及党河古墓葬负责考古发掘与调查。
与丈夫分居19年
1967年1月15日,樊锦诗和彭金章在武汉结婚。在此之前,两人同是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同学,毕业后,一个分配到了敦煌市,一个分配到了武汉大学,各自奔向祖国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平日基本见不了面,只能靠书信往来。直到1965年,彭金章来到敦煌寻找樊锦诗,看了敦煌的许多洞窟,两人在一起度过了八天后,彭金章返回武汉市。1967年,樊锦诗来到武汉拜访彭金章的家人,并且被张罗着于1月15日和彭金章结了婚。结婚之后,两人又再次分离,回到各自的岗位上。
潜心考古事业
从1963年开始,樊锦诗先后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朝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于2011年带领团队完成了莫高窟考古报告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该报告后获得甘肃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法兰西学院汪德迈中国学奖”。这些记录性考古研究报告,准确表达了洞窟结构、遗迹空间分布、壁画彩塑制作工艺和时代关系等,实现了四大石窟考古测绘学的新突破。
1974年,经苏永年、吴小弟介绍,樊锦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樊锦诗积极展开对外交流。1982年,发表了与日本合著的《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第一卷),并且主持筹办并参加在日本举办的“中国敦煌壁画展”。与国外专家合作,破译了一些文献中非汉文的文字。
1986年,丈夫彭金章放弃了武汉市的工作,与她一起从事敦煌研究工作。他率先勘探清理莫高窟的北区,将有编号的洞窟从492个增加到735个,为敦煌市的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5年至1986年,莫高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樊锦诗在负责撰写材料时认识到,要想保护好莫高窟,还需要立法和制定保护规划。在她的发起和直接参与下,《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于2003年颁布实施,首次将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管理纳入政府法制治理体系,敦煌研究院联合国内外三家机构编制了《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获得2015年度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类)二等奖
1990年,樊锦诗主持筹办“1990年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1997年,应邀赴印度英迪拉·甘地国家艺术中心,参加“收集整理中亚文物信息国际讨论会"。同年,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阿格纽先生合作撰写《敦煌——中国佛教宝藏》,在《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上以英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以中文发表。
1998年,年满60岁的樊锦诗成为继常书鸿段文杰之后,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一个偶然的机会,樊锦诗接触到了“数字化”。当时正值西部大开发、旅游大发展的时期,面对自然环境破坏、洞窟本体老化与游客蜂拥而至的三重威胁,樊锦诗提出打造“数字敦煌市”——为莫高窟的洞窟、壁画、彩塑建立数字档案,让更多的人看到敦煌,让不可再生、不可永生的文物得以永存。
2008年年底,投资2.6亿元的历史上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莫高窟保护工程开始实施。樊锦诗大力推进“数字敦煌工程”,推出数字敦煌数据库、数字电影,并建成敦煌石窟数字展示中心,在世界范围内弘扬洞窟艺术,让更多观众了解敦煌。同年,樊锦诗联合中国美术馆在北京主办了“敦煌艺术展”,在保护、弘扬、传承祖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主题下,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为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召开奉献厚礼。
2014年8月,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运行,“总量控制、在线预约、网络支付、前端观影、后端看窟”的旅游开放新模式开始实施。2016年5月1日,“数字敦煌”资源库正式上线。自此,全世界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免费欣赏30个洞窟、10个朝代的高清图像,并进行全景漫游。
退休后
2015年3月,77岁的樊锦诗卸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担任名誉院长。从繁重的管理工作中抽身后,便回归考古本行。每年大半时间还留在敦煌,修改历时10余年编写、30多万字的《敦煌石窟全集》第二卷《莫高窟第256—259窟考古报告》。
2023年5月4日,时逢北京大学125周年校庆日,樊锦诗捐款1000万人民币设立樊锦诗教育基金,用以支持北大的敦煌学研究。
2023年7月10日,“樊锦诗星”命名仪式在敦煌研究院举行。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8132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樊锦诗星”。继向北京大学捐资1000万元支持敦煌市学研究后,樊锦诗再向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捐资1000万元,用于敦煌文物事业发展和急需人才培养。捐款来自樊锦诗所获奖金及个人积蓄。
2024年5月18日,樊锦诗参加的真人秀《国家宝藏》第四季播出。10月,樊锦诗现身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为神十九乘组送行。
主要社会任职
1984年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
1987年担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88年评为副研究馆员职业技术职称。
1993年开始历任全国政协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委员
1994年评为研究馆员职业技术职称。
1995年担任中国宗教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
1996年主持筹建“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并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成立大会,担任副理事长。
1998年任敦煌研究院院长。
1999年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
2003年被聘为第十届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妇女界委员。
2004年任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接受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栏目《守望敦煌》《面对面》和《东方之子》栏目专辑拍摄,协助中央电视台成功直播了《敦煌再发现》大型节目。
2007年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2010年主持筹办“2010敦煌市论坛吐蕃时期敦煌石窟艺术国际研讨会”。
2011年主持并编写《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于2011年8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
2020年1月17日,2020中央广播总台网络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出炉,袁隆平和樊锦诗将在2020年中央广播总台网络春节联欢晚会上出席VLOG《80 90新年新愿》。
2021年2月17日大年初六,加盟《国家宝藏》第三季盛典。
家庭关系
父亲:樊际麟(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师)
大姐:樊锦梅
二姐:樊锦书(樊锦诗的双生子姐姐)
丈夫:彭金章(中国考古学家)
大儿子:彭予民(1968年11月17日在敦煌市出生)
小儿子:彭晓民(1973年10月26日在武汉出生)
主要成就及学术论著
樊锦诗带领科研人员在四大石窟考古、佛教美术、文献研究等很多领域都取得了新成果。在法律法规层面,樊锦诗等人在国家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吸收世界文化遗产的理念,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推动了《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和《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2006—2025)》的颁布实施,对莫高窟价值及其本体和环境的保护、保存、利用、管理和研究进行了系统、全面、科学的评估,制定了总体规划的目标、原则和实施细则。建立起了壁画保护的科学技术体系。樊锦诗等人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研究——壁画的泥巴的成分、草的种类、颜料的元素等等,在解决基础问题后,再分析形成病害的原因机理,最后根据不同的病害情况,采用相应修复技术和工艺。带头推动科技与保护的融合,大力推进“数字敦煌工程”,推出数字敦煌数据库、数字电影,并建成敦煌石窟数字展示中心,在世界范围内弘扬洞窟艺术,形成莫高窟开放管理的新格局,并发布系列论文,阐述新时代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管理与开放的新理念。主要出版物如下:
出版了《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全集·佛传故事画卷》 《中国壁画全集·敦煌·3·北周卷》等10多部敦煌石窟考古美术专著;
发表了《莫高窟北朝洞窟分期》《莫高窟隋代洞窟分期》 《莫高窟唐代前期洞窟分期》 《莫高窟唐后期洞窟分期》 《敦煌莫高窟第290窟的佛传故事画》等20多篇有关四大石窟考古与艺术的论文;
参与主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壁画全集》 (敦煌壁画部分),主编《敦煌石窟全集》 (26卷)、《解读敦煌》 (13册) 等多部敦煌石窟艺术研究必备的重要大型参考丛书;
主持完成了《莫高窟崖顶风沙危害的研究》 《敦煌莫高窟环境演化与石窟保护研究》等30多项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文物的研究课题;
还有发表了《敦煌莫高窟及其保护、研究工作》 《敦煌莫高窟开放的对策》 《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与管理》等近30篇探索古遗址科学保护及管理的论文。
除了出版关于敦煌的系列研究报告、论文和文物,2016年3月,由樊锦诗主编的《解读敦煌》(11册)出版,这册书包含两千幅莫高窟的精美照片,同时也讲述了与敦煌相关的故事,向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多姿多彩的敦煌石窟艺术以及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杰出艺术成就。2019年10月,由樊锦诗口述,北京大学顾春芳教授记录撰写的《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出版,记述了樊锦诗个人经历和在敦煌的工作经历。
主要荣誉
人物评价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栏目写给樊锦诗的颁奖词如是评价说:
与樊锦诗一并参与考古报告撰写的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馆员王娇表示,樊院士始终关心考古报告,对她来说,考古报告很重要。她认为樊锦诗有着做研究做到底的精神。做事情不仅会自己详细琢磨一番,而且还不以‘权威’自居,经常听取年轻人的意见、培养年轻人,为年轻人的发展考虑。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的执笔人、北京大学教授顾春芳表示,生活中的樊锦诗是非常节俭朴实的,她不仅要求自己,也要求所有和他一起吃饭的人必须光盘。
经典论述
获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后,81岁的樊锦诗一直很忙,从北京到香港、从厦门市巴黎……但她心里惦念的,全是敦煌市。2019年10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张玉洁采访时她说道:“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为敦煌努力。”
2019年10月12日的一场关于“莫高精神”的宣讲报告会上,81岁的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讲述了她在敦煌工作多年的经历和感悟。也是在这次报告会上,樊锦诗面对现场众多记者和600多位观众,她主动打破“光环”,十分耿直地说:“我声明啊,有些宣传不对!我不像很多报道中写到的那样厉害,我去敦煌是服从国家分配,几次想离开都没有离成。”这样的耿直,樊锦诗不是第一次了。有一次,记者问樊锦诗与丈夫的婚姻往事,她毫不客气就说:“你什么都知道,还来采访干啥。”“怼完”记者,樊锦诗自己也跟着乐了。一向看淡名利的樊锦诗,在60岁时才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面对镜头,她耿直地说:给我多少工资够花就行了,我要那么多钱干嘛,钱这种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面对这样耿直的“奶奶”,记者朋友都表示:奶奶怼人的样子真可爱!
人物纪念
2023年7月10日,“樊锦诗星”命名仪式在敦煌研究院举行,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8132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樊锦诗星”。
延伸阅读
参考资料
..2023-01-15
樊锦诗 (1938- ).敦煌研究院.2023-02-06
..2023-01-15
..2023-01-15
..2023-01-15
樊锦诗:敦煌只有一个.中国经济网-今日头条.2023-01-16
樊锦诗.《中国英才》半月刊.2023-02-06
心许敦煌——记全国道德模范樊锦诗.光明网-今日头条.2023-01-16
樊锦诗.中国甘肃网.2023-02-06
解读敦煌.豆瓣阅读.2023-02-06
..2023-01-15
..2023-01-15
致敬!她用满头白发换来敦煌容颜永驻.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3-01-16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毕业后奔赴敦煌
与丈夫分居19年
潜心考古事业
退休后
主要社会任职
家庭关系
主要成就及学术论著
主要荣誉
人物评价
经典论述
人物纪念
延伸阅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