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永清
医生
严永清,1934年7月7日出生,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家。中国中药(方剂)系统研究及复方化学研究的开拓者,中药现代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先后主持进行了生脉散、六味地黄汤、当归芍药散等方剂系统的创新性研究,特别是对著名古方生脉散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开拓了我国对方剂系统研究的先例。基础研究有多项新的发现,揭示了所研究复方的优越性是源于复方中物质基础的特异性,提出了在煎煮过程中化学成分发生了有利于提高疗效的质和量变化的观点。“九五”期末又研制成了我国第一个由有效部位群组成的心得康颗粒剂,发展了新的用途,为中药现代化做出了贡献。
人物生平
严永清小学毕业时,随父母迁居无锡,在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初中毕业。1949年5月无锡解放,同年夏天考入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高中,勤奋学习,思想进步,1950年底他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为抗美援朝战争、保家卫国,毅然参军,时年16岁。参军后,领导将他安排到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学习,经军事、政治学习3个月后,又把包括他在内的100多名学员分配到该校药学院(1953年改为沈阳药科大学,即今沈阳药科大学)药学系学习并毕业。
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他各方面得到了锻炼,特别是坚定了革命人生观,立志要以学好专业知识为国家建设、为人民健康和救死扶伤贡献自己的青春。1955年,由于地方建设的需要,他毕业时被分配到南京药学院工作。先后担任药理学、药剂学、药事组织的教学工作。他对教学的认真刻苦和高度责任心的表现,得到了学生的赞扬和领导的信任,195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8年,在毛泽东同志提出要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组织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的号召下,组织决定派严永清参加首届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学习,这成了他日后为发扬中医药、为中药学科和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重要转折点。
初学中医时,他对中医理论常持怀疑态度,但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产生了兴趣,进而努力钻研,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对中医“藏象”、“中药四气五味”、“气血理论”等写了许多心得体会。为此,学校还派严永清到全省各市讲演新学中医的体会。由于他学习中医药的认真刻苦及毕业前写的有关“调理气机”的论文等,西学中成绩突出,毕业时成为江苏省西学中人员中惟一的卫生部一等奖获得者。
1961年西学中毕业回校后,严永清决心致力于中药教学和研究,担任了中药学、方剂学等教学工作。并把当时未被重视、研究难度大而又是中医临床用药主要手段的中药复方和中药理论定为自己长期坚持不懈的研究方向。1983年,严永清作为全国协作组组长,主持了第一个复方(生脉散)系统研究的国家攻关项目,并对该复方的研究坚持进行了20年,至今仍在继续。1995年他对生脉散复方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与药效关系的研究,是国内率先以复方为整体的复方化学与药效结合研究的实践者。在基础研究成果的支持下,带领课题组对生脉散先后开发了系列新制剂(口服液、颗粒剂、粉针剂)。“九五”期间,又以创新思维,从共煎液研究开发了第一个由有效部位群组成的中药二类新药心得康颗粒剂。严永清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表彰和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及国际医圣杯医学著作一等奖、陈立夫中药著作奖等多项奖励。共发表论文120 多篇,著作13部。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授予他中西医结合贡献奖。
严永清对中药复方研究的成果,在许多国内国际会议上做学术报告。先后20多次应邀赴意大利日本美国德国印度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讲学和做学术报告,扩大了中药在国际的影响。
严永清在中国药科大学已工作49年多,由于他的工作认真,为人诚恳,学风严谨和廉洁公正的品德,获得领导和师生的信任。先后担任中药学院院长、副校长、常务副校长等职,直到1997年他63岁时才批准退出领导岗位。近几年他仍为完成国家课题而兢兢业业地勤恳工作。2000年、2001年还被评为师德模范和江苏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员。
严永清除历任上述职务外,曾担任国际中草药学会副会长两届6年,目前还担任着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专家委员会委员、科技部“973”项目咨询专家,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咨询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中药专业委员会顾问,全国中医药名词委员会委员等多项职务及《中草药》、《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江苏药学与临床》等的副主任编委、《中国天然药物》副主编《中国中药杂志》等多种杂志的编委。
技术成就
发扬中医药
严永清在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的两年半学习期间,深刻体会到祖国医药学的伟大,中医药学的存在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所形成的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却不能完全为现代医药界理解,甚至产生误解。但中医药能够防病治病是事实,学习中医药学后,严永清树立了一个清晰的理念,那就是必须肩负发扬中医药的责任。作为一个药学工作者,如何发扬中医药,他选择了中药复方研究的方向。他认为《方剂学》可看做是临床和药学学科间的一门桥梁学科。中医临床治病主要手段是应用复方,而由多味药组成的复方的化学成分复杂,研究难度很大,既然临床疗效好就必须研究,且复方的组成是临床以辩证后按中医药理论决定的,历代医书留传下的方剂浩瀚如海,许多方剂直至现在还常用,疗效好就意味着其有科学内涵、就应着力研究。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搜集和积累资料,整理出了一份2万余字的“中西医药结合研究中药的进展”,1978年10月,“文化大革命”后首次在上海召开的中国药学会学术会议大会报告中论述了复方研究的重要性,提出了“复方中化学成分不等于单味药化学成分的相加”,“复方在煎煮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利于提高疗效的物质基础的变化”,“要重视和开展以复方为整体的化学研究”、“要研究阐明复方优越性的科学内涵”等观点。此后几年连续多次在全国性或地区性学术会议及光明日报、健康报、中药事业报、《中国中药杂志》、《中成药》等报刊上发表文章或论文,提倡加强复方研究。
生脉散新制剂研究开发
1983年,严永清获得了“六五”国家攻关项目第一个中药复方课题“生脉散新制剂研究开发”的资助,以他为组长的全国8个单位组成的协作组,对有800多年历史的著名古方“生脉散”进行了系统研究,从文献调研、组成药物的品种、组方原理、制剂工艺、药效、毒理、化学、质量标准等全面深入的研究,有了多项发现和创新,如方剂来源纠正了长期误传认为的出自李皋的《内外伤辨惑论》的说法,而是出于张元素著的《医学启源》,把历史提前了45 年。又如组方中药材用量,将药典方所用比例(人参:麦冬五味子=1∶2∶1)改变为1∶3∶1.5药效明显优于药典方;发现煎煮工艺合煎优于分煎混合;发现了新的用途;发现各药材的品种、炮制方法不同对药效有影响,确定了红参优于生晒参,麦冬宜用杭麦冬或涪城麦冬,五味子必须北五味等。协作单位和参加人数之多,在当时是空前的,在严永清的领导下,参研单位之间工作协调,分工明确,人员团结,成效明显,有位著名中医药老专家审批新药时说“对中药复方这样系统深入的研究,还没有见过”。经长期和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已先后开发出口服液、颗粒剂、粉针剂等系列制剂。以他为首的协作组在1986年受到国家科技攻关表彰大会的表彰和奖励,并受到了国家
中药复方的疗效优于单味药,已为众所公认。但复方的疗效为什么优于单味药,历代文献指出,通过配伍,可以发生相须、相使、相反、相恶、相畏、相杀,即通常所说协同或拮抗作用。按中医理论,相须、相使可以加强作用,相畏、相杀可以减少毒性,相反、相恶一般不宜配伍。但在文献中,古人有不少故意用相反药物配伍者。
严永清认为,无论是单味药、复方的作用均由其物质基础所决定。复方疗效优于单味药,必然也是由于复方中物质基础与单味药的化学成分不同,其作用肯定不是各药物质基础的相加,而是物质基础产生了变化,无论是量或质的变化,总是产生了有利于提高疗效的变化,应该加以研究阐明,才能更好认识配伍的科学依据,也将为研制更有效的新药提供启示。
他经大量文献调研,到20世纪80年代初为止,仅在60年代初,由中国医科院药物所傅丰永教授等发表过一篇天麻钩藤饮的化学研究,初步提到了12味药中的牛膝皂和钩藤的酚性物质可能有变化,所以使天麻钩藤饮复方的毒性小于单味药。后来未见继续报道。其他有关复方化学研究均未见过。为此,严永清认为应进行探索和研究。
复方化学研究
他在主持“七五”国家攻关项目“六味地黄汤的方剂学研究”中,开始进行了复方化学研究的探索。他的课题组在对六味地黄汤的药理学研究中,按中医理论分成全方(合煎与分煎混合)、三补、三泻、一补一泻3组共7个组的实验发现:大多药效指标均以全方合煎组最好。遂以这7组进行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发现全方合煎组及三补、三泻合煎液醇提组均有新的峰出现,初步分析合煎液可能使其某些成分发生量的增加或新成分产生,某些成分则大为减少。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及非计划研究内容未深入进行。但这已启示多药共煎可能有些物质基础发生变化,这也可能是药效好的原因。
个人履历
1934年7月7日 出生于上海市黄浦区
1946-1949年 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初中部学习。
1949-1950年 江苏无锡市辅仁中学学习。
1950年12月 江苏无锡市参军。
1951-1955年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沈阳药科大学)学习。
1955-1958年 任南京药学院助教。
1958-1961年 南京中医药大学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学习。
1961-1964年 任南京药学院助教。
1964-1976年 任南京药学院助教兼团委副书记。
1977-1983年 任南京药学院讲师、系主任、科研处长。
1984-1997年 任南京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常务副校长、教授。
任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药复方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7年—至今 任中国药科大学教授。
主要论著
1 严永清。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途径的探讨。南京药学院学报,1984,(3):61-67.
2 严永清。加强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专论).中药通报,1985,(2):1-3.
3 严永清,吴建新。药物的辛味与归经、作用及化学成分的关系。中药通报,1987,(1):53-56.
4 严永清,吴建新。药物的苦味与归经、作用及化学成分的关系。现代应用药学,1987,(5):12-15.
5 严永清。生脉散口服液的综合研究。北京市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
6 严永清,朱丹妮,吴建新,等。六味地黄汤化学研究方法的探索。中国中药杂志,1991,(5):310-312.
7 高晓山,严永清,吴焕,等。中药药性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8 严永清,杭秉菁,刘国卿,等。六味地黄汤配伍理论的实验研究。中药材真伪鉴定研讨会论文集.1993:23-42.
9 严永清。中药辞海(第二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
10 谢明村,严永清,祁公任。中药学概论。台湾:尚印刷事业有限公司,1996.
11 严永清。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思路。健康报,1997.03.07.第(2)版;中国中医药报,1998.07.15.专版.
12 严永清,朱丹妮,马世平,等。生脉散复方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与药效关系的研究.(一)生脉散有效部位的确定。中国学术期刊文摘,1998,(7):854-857.
13 严永清,朱丹妮,马世平,等.(二)生脉散有效部位对心肌缺血的影响。中国学术期刊文摘,1998,(7):857-860.
14 严永清,马晓红,李志明,等.(三)生脉散有效部位抗心肌缺血的物质基础研究。中国学术期刊文摘,1998,(7):860-862.
15 朱丹妮,严永清,李志明.(四)生脉散有效部位化学成分分析。中国学术期刊文摘,1998,(7):862-865.
16 严永清,朱丹妮,李志明,等.(五)5-HMF的分离、鉴定及含量变化。中国学术期刊文摘,1998,(7):86-868.
17 朱丹妮,严永清,李志明.(六)生脉散中人参皂苷的变化。中国学术期刊文摘,1998,(7):868-871.
18 严永清。中药复方中物质基础的增效因素。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杂志,2001,(2):17-20.
19 严永清。展望21世纪中药复方(方剂)现代化进程(特论).现代中医药(香港特别行政区),2001,(3):4-7.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技术成就
个人履历
主要论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