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剑》是中国当代知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创作的第二部长篇武侠小说。小说于1956年连载于
香港特别行政区《
商报》。1957年,小说由台湾时时出版社发行单行本,1975年金庸对《碧血剑》进行了第一次修订,1999年至2007年,
金庸对小说作了第二次修订。
该书的核心人物有三位:一是大明抗清名将袁崇焕的遗孤袁承志,二是其父袁崇焕,三是“金蛇郎君”夏雪宜。该书以三条主线并行的方式来推动故事发展,一是叙述了从小失去父亲的
袁承志,他偶得《金蛇秘籍》,在父亲精神激励下,练成武功,成盟主,助闯军的故事;二是其父袁崇焕奋勇抗击金兵入侵,后被多疑的
崇祯皇帝杀害的故事;三是
夏雪宜与温家的仇怨,与
温仪、
何红药的爱情故事。该书表达了作者对抗清名将袁崇焕等勇士们的赞赏,体现了作者的家国情怀、对人性的思考以及对于恩仇观念的超越思维。
《碧血剑》角色形象丰满鲜明,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小说出版后,先后被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此外,小说传到海外后,被翻译成韩语、
日语、
泰语等多种语言,深受海外读者欢迎。
创作背景
历史背景
1949年,
新中国成立,离散在外的华人,唤生出浓厚的怀旧意识和“想象的乡愁”。1950年,关禁的设立关闭了香港与内地之间的大门,香港华人感觉背井离乡不知何日能归。1964年1月,
金庸主办的《
明报》对版面进行调整,将内地新闻改在第一版刊登,香港本地新闻改在他版,头版中设有“大陆小事”专栏,谈论内地的生活、文娱、名人动向等,副刊“自由谈”更是为读者开辟了一片讨论内地事务的平台,读者纷纷寄信给“自由谈”编辑部,畅所欲言自己对
家乡的思念。
由于金庸去港时间较晚,又属于左翼文化阵营,所以他本人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被故国抛弃的孤独感。金庸把这种孤儿想回到父母身边而不得的情怀表现在小说中,便有了小说中
袁承志和
温青青的身世悲剧,透露出香港人、尤其是内地去港的华人对于身份的焦虑。
创作素材
《碧血剑》人物、情节有不少改写自明清之际及
清代的史籍或小说,例如:李岩来自懒道人《剿闯小说》、红娘子源于
吴伟业《绥寇纪略》根据传说增添,袁承志、黄真等人赈济温州石梁百姓、
阿九被崇祯挥剑砍断手臂、
李自成入北京城射箭等情节,也都是依据史籍或小说加以改写而成。
内容简介
金蛇传承
袁承志是明朝大将袁崇焕的遗孤,幼时随父之旧部祭拜父亲时被官兵包围,幸好被一位路过的哑巴所救。哑巴是
华山弟子,他带着
袁承志去了华山,华山掌门
穆人清听闻是袁承志是袁崇焕遗孤,因感念袁崇焕的功绩,便收袁承志为关门弟子。木桑道人是穆人清好友,于是袁承志又得了木桑道人真传。在山上学艺期间,袁承志偶然捡到一铁盒,发现盒内有
夏雪宜的《金蛇秘》和藏宝图,于是进行了修炼。因此,袁承志二十岁时,便集三家武功于一身,成为江湖中的顶尖高手。袁承志按藏宝图的指示下山寻访女子
温仪,路遇女扮男装正在押送黄金的
温青青,他助其打败前来抢黄金的龙游帮,两人结拜为兄弟,后袁承志得知这批黄金是闯王军饷,先被龙游帮所劫,后又被温家抢走。
七省盟主
袁承志儿时的玩伴
安小慧加入了闯军,到温家夺黄金时被抓。袁承志为救她,夜探温家,并意外了解到夏雪宜的往事:夏家五口被温家所杀,幼时的夏雪宜是家族唯一幸存者,当得知苗疆“五毒教”有三宝:金蛇剑、金蛇锥及藏宝图,他便想偷取宝物用来复仇。
夏雪宜盗宝时中毒,被“五毒教”教主之妹
何红药所救。何红药对他倾心,助他盗走三宝。夏雪宜练成绝世武功后,杀了温家老六,掳走温仪。但不曾想夏雪宜爱上了温仪,两人还诞下女儿温青青。因此,夏雪宜与温家协议罢手,但
温家五老为了得到藏宝图用毒药擒住他,废其武功。夏雪宜最后自绝于
华山顶,温仪也与五老反目。
袁承志助
安小慧从温家夺回闯王军饷,温家迁怒于温仪,害死了她。温青青改名
温青青,袁承志带她去南京寻宝藏。两人在途中遇见江湖人士去焦家寻仇,袁承志跟随探查,无意中截获九王爷多尔衮欲助清兵入关的密函,又在焦府柴房发现了一直寻找的宝藏。袁承志和温青青护送这批宝藏上京,资助闯王起义。途中袁承志见义勇为救下青竹帮主之女
阿九,并与青竹帮等众人劫下了路过的朝廷漕运,还救了与漕运一同被押送的父亲旧部。随后,众人广发英雄帖,各路好汉齐聚泰山,
袁承志作为名将之后,被推选为七省盟主。
闯王入京
袁承志组建了“金蛇营”,带领大家前去援助闯军。袁承志路上听闻朝廷正运送一批红夷大炮去镇压义军,便率众追上护送大炮的洋兵,他先炸毁了洋兵的大部分火药,随后在山路设伏,使红夷大炮全部坠毁于山崖。然而,五毒教
何红药为报复移情别恋的
夏雪宜,掳走了
温青青。袁承志救夏青青时遇到追兵,仓促中躲进
阿九闺房,得知原来阿九就是长平公主。
袁承志带人在京城内放火,截杀守卫官兵,抓住了督战的太监总管,打开了城门,助闯军攻入了京城。
孝节周皇后在宫内上吊,
崇祯皇帝杀死几名嫔妃,又挥剑砍向长平公主,长平公主用臂挡剑,被砍下一臂。
袁承志此时赶到,救下长平公主,他出手要杀崇祯,崇祯闭目待死,长平公主请求放过他父亲,袁承志抱了断臂的长平公主,走出宫去。随后,崇祯在煤山自缢。
远赴他乡
何红药再次掳走
温青青,在华山找到夏雪宜的遗骸后,她丢下伤重的夏青青,抱着
夏雪宜的遗骸,殉情于火海。袁承志在华山找到夏青青,帮她将其父母骨灰合葬,了却她母亲心愿。长平公主出家为尼,拜师木桑道人,随师去藏边学艺。
闯王入京后不久便称帝,纵容部下作恶,逼死功臣
李岩、红娘子夫妇,取消了“金蛇营”番号。后
清军入关,闯军从京城败退至
陕西省,袁承志集合旧部改名“崇字营”,奋力抗击满清
爱新觉罗·多尼率领的精锐大军,却因兵力悬殊几乎全军覆没。虽大势已去,但众人誓不降清,袁承志带残余力量远赴渤泥国。
主要人物
袁承志
袁承志是明朝大将
袁崇焕的遗孤,小说主人公。他先后习得华山派掌门
穆人清、木桑道人、
夏雪宜的武功,武功十分了得。他助安小慧抢回闯王军饷,发掘宝藏后资助闯军,巧破镇压闯军的
葡萄牙帝国红夷大炮,里应外合打开京城城门,为闯军攻破京城立下大功。
他忠厚善良,为痴情的长平公主,放弃手刃仇人崇祯。他对闯军入京后的所作所为感到失望,率旧部抗击满清大军但无力回天,虽有绝世武功却无力救民于水火,遂与夏青青等残众远赴渤泥国。
作者给主人公取名袁承志,其意是让他继承其父辽督师袁崇焕的为国大志。他帮助
李自成的闯军抗击金兵,继承了父亲遗志,但远赴他乡的命运却弥散着浅浅的哀情和悲剧意味。
袁崇焕
袁崇焕是大明晚期抗清名将,虽然在书中没有出场,但其人物形象贯穿全书。1626年,蓟辽督师袁崇焕率一万人大败努尔哈赤率领的六万
后金精锐部队。但在崇祯三年八月(1630年),大明崇祯皇帝在满清
皇太极的反间计影响下,以袁崇焕与后金有密约而将其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
袁崇焕抗击外敌入侵的勇士精神一直激励着他的儿子
袁承志,作者曾在“修订版”后记评注时认为袁崇焕是“未出场的真正主人公”,他在《
袁崇焕评传》中说“在袁崇焕的时代,高贵勇敢的人去抗敌入侵,保卫人民······”。
夏雪宜
夏雪宜外号“金蛇郎君”,同样未出场,但他与温家以及五毒教
何红药的恩爱情仇也是贯穿全书的主线之一。因温家灭其满门,他为复仇练成了绝世武功。他抓走
温仪之后,却与她相恋,停止了复仇。但温家暗害了他,废了其手足,他在
华山留下《金蛇秘籍》和藏宝图后,自尽于山顶。作者同样曾在“修订版”后记中定性夏雪宜为“未出场的主人公”。
温青青
温青青是夏雪宜与温仪之女,后改名夏青青。她聪慧、活泼,女扮男装与袁承志结拜,后成为其恋人。她顽皮任性,嫉妒心强,不接受多女共侍一夫的落后思想,她陪伴袁承志相助闯军,最终与其远赴渤泥国。
崇祯
崇祯是大明皇帝。他为人昏庸且
多疑,年少即位时升
袁崇焕为右
都御史,后又将其凌迟处死。闯军攻入京城后,他杀了一众嫔妃,砍断长平公主一臂,在赶来的
袁承志要杀他时,崇祯但求一死,他告诉袁承志,他做了十七年的皇帝,却没有过一天快乐的日子,他要做中兴之主,却成了亡国之君。最后,崇祯在煤山自缢。
阿九
阿九是
崇祯的女儿,即长平公主。她化身青竹帮主之女阿九,投身江湖进行分化离间,以引起江湖内讧。她遇上袁承志后被其英雄气概所吸引,渐生情愫。在其父砍断她一臂后,她仍求袁承志别杀其父。后来,她见袁承志与
温青青两情相悦,便出家为尼去了藏边。
何红药
何红药是五毒教上任教主的妹妹,是个悲情女子的形象。她偶遇来苗疆的
夏雪宜,对他一往情深,助他偷出了五毒教的三宝,但夏雪宜得到三宝后就离开了她,她却遭到教规惩罚而毁容。在华山的山洞里见到夏雪宜的骨骸,她点燃了骨骸,一同殉葬。
作品赏析
多重主题
该书具有多重主题思想:
“在
袁崇焕的时代,高贵勇敢的人去抗敌入侵,保卫人民······从高贵的人性中闪耀出来的瑰丽光彩,那些大大小小的火花,即使在最黑暗的时期之中,也照亮了人类历史的道路。”作者在小说中表达了对抗金名将袁崇焕等勇士们的赞赏,体现了作者的家国情怀。
同时,书中还反映了作者对人性的思考,正如作者所说“好的文学永远是表现世道人心的。”主人公袁承志虽武功绝顶,满怀报国志,但最终报国无门,远赴异乡,这种归隐结局反映了作者希望借此消泯世间的一切恩怨杀伐,让生活获得一种本有的安适,让生命返归一种自然的状态,是对生命自由的追求。
书中还体现了作者对传统复仇观念的超越。当袁承志即将手刃杀父仇人崇祯之时,因为阿九的请求,袁承志最终放过了崇祯,因此小说“在历史悲剧意识中反思、超越了复仇观念”。
叙事
多线索叙事
该书的核心人物有三位:一是袁承志,二是其父袁崇焕,三是“金蛇郎君”夏雪宜。该书以三条主线并行的方式来推动故事发展叙事,一是叙述了从小失去父亲的袁承志,在父亲精神激励下,练成武功,保家卫国的故事;二是其父袁崇焕奋勇抗击金兵入侵,后被多疑的崇祯皇帝杀害的故事;三是夏雪宜与温家的恩怨,与
温仪、何红药的爱情故事。该书采用多线索叙事,赋予了丰富的意义表征。
回目叙事
书中的回目类似传统章回体小说,回目精美,富有文化意蕴,例如书中的回目“危邦行蜀道,乱世坏长城”“空负安邦志,遂吟去国行”等,具有一定的画面感,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文字想象成画面;并且,对句的形式使小说用词更加规整,提升了小说的艺术
张力。
心理描写
在“新修版”中插入的
李自成与“左革五营”矛盾一节中,李自成回想四年前往事一段,运用了典型的电影“闪回法”。通过闪回法的运用,对李自成内心世界的描写中,充分反映了这一人物复杂多疑的性格特征,他既想各路豪杰归服自己,又怕别人夺了自己的权力;他既想听从
李岩等人的劝告,行
王道、严军纪,又对
刘宗敏等老兄弟烧杀掳掠予以默许甚至理解,心理上的天平最终倒向了后者一边。这些心理描写情节,反映了作者对古代农民起义的局限进行了深刻思索。
历史氛围
作者在二次修订中强化了历史背景,增加了许多历史的叙述。例如:“修订版”第一回中增加
孙祖寿其人的介绍,接着又引述了《明史》中记载的两个孙祖寿的故事。这些新增的叙述都是根据史实书写,与小说情节并没有直接联系,作者意在通过增加这些历史叙述营造强烈的历史氛围,使小说中历史真实和传奇虚构更加紧密结合,进一步模糊历史与传奇之间的界限。
作品版本
《碧血剑》共三个版本:1、“旧版”:最初的
金庸武侠是1956年至1972年间在报纸上连载的;2、“修订版”:1975年作者进行了较多修订,授权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故“修订版”又称“三联版”,也有称“通行版”;3、“新修版”:1999年至2007年,金庸第二次修订,称为“新修版”。三个版本比较,“修订版”与“旧版”在开篇、人物、情节等方面的差异很大,“新修版”又在“修订版”基础上对后记、情节等方面做了一些修订。二次修订体现了作者严肃的创作态度以及创作心理、思想观念的发展变化。
旧版
“旧版”以明末才子
侯方域携书童游历开头,开篇简单交代了侯氏主仆二人的来历;山宗旧部将祭奠地选在与
袁崇焕未曾发生过任何联系的
陕西省境内的老鸦山;
李自成军队的服饰颜色是黄色的;李自成见到
袁承志时均称其为“袁兄弟”;袁承志所看的是《
汉书》。
修订版
“修订版”在开篇交代了与情节并无关联的渤泥国历史,并将本土才子侯朝宗改为海外学子张朝唐;袁承志所看的《汉书》换成了《
水浒传》;李自成军队的服饰颜色由黄色改成了黑色;李自成见到袁承志时不再如“旧版”时称其为“袁兄弟”,而改为“你”;增加了袁承志率群豪伏击清兵、北京城破之后李自成纵容部下烧杀抢掠、李自成及其部下会见
陈圆圆等情节。
新修版
“新修版”中删除了“修订版”后记中的如下一段“《碧血剑》的真正主角其实是袁崇焕,其次是
夏雪宜,两个在书中没有正式出场的人物······”;增加了袁承志面对
温青青、
阿九时,在情义与道德间徘徊的心理描写;增加了7000字李自成与“左革五营”产生矛盾的情节;改写了惠王发动
政变的情节。
作品评价
1.《碧血剑》出版后,有学者、作家作了如下评论:
历史学者
傅国涌——这是一部融历史与传奇为一炉的小说。其中未出场的主人公袁崇焕为历史上明朝抗清的名将是实,而另一位未出场的主人公夏雪宜则是虚写的人物······金庸能够超然物外,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历史人物,境界自有独到之处。
作家
董千里——“《碧血剑》······让读者在比较之下,自然而然得到‘
清代必胜’的结论。就民族主义的立场而言,这个历史事实是一大悲剧。然就广大人民的实际利益而言······反而在异族的统治下,获得二百余年的休养生息,清朝即使到了最后数十年,还是轻徭薄赋,远胜于明末
天启、
崇祯两朝。”
2.金庸作品第二次大规模修订,即“新修版”,《碧血剑》是其中增删篇幅比较大的,遇到不少反对的声音,例如:
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汤哲声——“不赞成
金庸小说再次修改”,理由是“文学作品一旦发表,它就不仅仅是作家个人的财产,而且是社会大众共有的资产”,而且改写“就像给自己的‘女儿’重新‘描红画眉’,让她再嫁一次”,他认为修改应仅限于个别不通词句的梳理和错漏的订正,而“小说的情节和人物确实是不能随意动的,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回目’更不能动”。。
作品影响
《碧血剑》出版发行后出现了不少衍生作品,以及海外译本,例如:
衍生作品
《碧血剑》小说先后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例如:
1958年12月3日,《碧血剑》(上部),
粤语,香港峨眉,导演
李晨风,主演
曹达华、
上官筠慧;
1959年7月1日,《碧血剑》(下集),粤语,香港峨眉,导演李晨风,主演曹达华、上官筠慧;
1980年,
张彻导演,
井莉、
郭追担任男女主角的电影《碧血剑》;
1981年3月6日,《碧血剑》,
越南语,
邵氏兄弟,导演张彻,主演郭追、
文雪儿;
1985年,香港峨嵋电影公司重拍电影《碧血剑》,并且分为上、下两集;
1985年,香港无线电视台拍摄《碧血剑》电视剧,由
黄日华、
庄静而、
毛舜筠等人演出;
1993年,由张靖海导演,
元彪、张敏、
李修贤、
袁咏仪等人主演的粤语电影《
新碧血剑》;
2000年,无线电视台再拍《碧血剑》连续剧,由
林家栋、
江华、
吴美珩、
欧子欣等人演出;
2007年,
张纪中制片、
李翰滔、
赵箭导演,
黄圣依、窦志孔主演的《碧血剑》连续剧。
海外译本
1964年,《碧血剑》被翻译成
泰语,受到了
泰国读者的欢迎。1986-1989年,
韩国翻译出版了《碧血剑》,提高了金庸小说在韩国的知名度。1996年,冈崎由美监修、小岛早依翻译的日文版《碧血剑》三卷,由德间出版社出版。1998年,
越南文学院和越南作家协会出版了金庸小说专刊(含《碧血剑》),进一步带动了金庸武侠小说在越南的传播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