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枳椇(学名:Hovenia dulcis Thunb.),
鼠李科(Rhamnaceae)枳属(Hovenia)植物,别名:鸡爪梨、枳椇子、枳椇、毛枳椇。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黄河流域,也见于
日本、
印度、泥泊尔、不丹、缅甸和
朝鲜等地。北枳椇在海拔200-2000m的地方均能生长旺盛。北枳椇喜光,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生长最好。
北枳椇,落叶乔木,稀灌木,高10余米;小枝呈黑紫色或褐色,无毛,被皮孔。单叶互生,叶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形,呈厚膜质或纸质,偶有心形或近圆形,边缘被锯齿。花两性或杂性,形成复
聚伞花序,花呈黄绿色,不对称顶生排列,花盘被柔毛。子房球形,花柱3浅裂。
核果浆果状,近球形,无毛,果梗无毛,初时绿色,随果实的发育而发育成肥厚的肉质梗,呈红褐色。种子黑紫色或深栗色。花期5-7月,果期8-10月。
北枳椇能
吸附有毒气体,净化环境;是良好的园林绿化和观赏树种,适宜用作庭荫树、行道树和草坪点缀树种;还可做粗饲料;木材可供建筑和制精细家具;果实香甜,果梗肥厚,亦可酿酒、制醋、熬糖、制果脯;也可药用,主治:醉酒,烦渴,呕吐,二便不利;其果序发育的特殊性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
特征
茎
北枳椇,落叶乔木,稀灌木,高10余米;小枝呈黑紫色或褐色,无毛,有不明显的皮孔。
叶
单叶互生,叶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形,呈厚膜质或纸质,长约7.0-17.0厘米,宽约4.0-11.0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截形,偶有心形或近圆形,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或粗锯齿,稀具浅锯齿,无毛或沿脉被疏短柔毛;叶柄长2.0-4.5厘米。
花
花两性或杂性,形成复
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呈黄绿色,不对称顶生排列,直径约6.0-8.0毫米,无毛;
花萼5片,淡绿色;萼片呈卵状三角形,具网状脉或纵条纹,长约2.2-2.5毫米,宽约1.6-2毫米;花瓣呈倒卵状匙形,长约2.4-2.6毫米,宽约1.8-2.1毫米;花盘被柔毛;子房球形,花柱3浅裂,长约2.0-2.2毫米。
果实和种子
核果浆果状,近球形,直径约6.5-7.5毫米,无毛,呈褐色,成熟时为黑色;结果时花序轴膨大;果梗无毛,初时绿色,随果实的发育而发育成肥厚的肉质梗,呈红褐色。种子黑紫色或深栗色,直径约5-5.5毫米。花期5-7月,果期8-10月。
分布
分布范围
北枳椇分布于
日本、
印度、泥泊尔、
不丹、缅甸和
朝鲜等地,也见于中国长江、黄河流域,如
河北省、
山东省、
山西省、
河南省、
陕西省、
甘肃省、安徽,
江苏省等地。
生境
北枳椇在海拔200-2000m的地方均能生长旺盛,在2000m以上仍可生存,但果实成熟性差。北枳椇喜光喜温,不耐低温及旱燥,其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湿润、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生长最好,北枳椇属深根性植物,根系发达,成活率高,在庭院内、溪边、路旁,土地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地方生长良好。
习性
北枳椇花期5-7月,果期8-10月。北枳椇在光照不足时,生长缓慢,结实率下降,生长于阳坡和林缘的北枳椇比阴坡或林内结果多。北枳椇在夏季高温条件下也生长缓慢。
栽培
选地与整地
北枳椇苗圃地应选择在交通便利、背风向阳、土壤无污染、排灌便利、有电源、坡度在 5°以下的开阔地,选地土壤要求深厚肥沃,排水便利,不涝不碱的微酸性或中性的沙壤土。整地时,可先大水漫灌,后施底肥,深耕,耙平土壤。
播种
北枳椇种子播前要进行沙藏,一般在11月中旬在背风向阳处挖窖池贮藏。当有1/3的种子发芽时,便可开棚筛种,进行第一批播种,剩余未发芽的再分批催芽播种。播种时采用开沟点播法,将种子点播于沟内,播后覆细土,稍加镇压。待苗发芽松土后,要及时覆草保持面温度,防止
霜冻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发育。
田间管理
水肥管理
北枳椇管理前期要注意灌水,应每天喷水,保持地面湿润。北枳椇在5月下旬应当去除
禾本科杂草,开沟追肥。6月下旬再追施一次,5-7月每月叶面喷肥,可使用
尿素或专用叶面肥进行喷洒。
松土除草
幼苗出土后,应适时清除杂草,适时松土,防止土壤板结。应长期保持苗床土壤疏松并适时遮荫,以防娇嫩的幼苗出现基部灼伤。
适时间苗
枳椇幼壮苗培育,应适时间苗,苗生长过密,不仅苗木生长环境不理想,肥水条件也不能满足幼苗生长的需要。宜在幼苗长出 2~3 片真叶时间苗,间苗应按照去小留大、去密留稀、去弱留壮的原则。首次间苗强度不宜过大。为了保证保留苗正常生长,每次间苗后都应及时对保留苗浇水,以保苗木根系的稳定性。
病虫害管理
北枳椇病虫害较少。发生
大叶蝉科虫害时,可用
敌敌畏或
乐果进行喷杀。发生大袭蛾虫害时,可及时人工摘除进行防治幼期偶有立枯病,可使用覆草喷水的方法加以预防。
采收
北枳椇一般在每年10-11月落叶后可采集果实。采后晾干脱粒,筛出种子,翌春播种。
生态
北枳椇花清香,叶片大,对城镇空气调节作用很大,可用作城镇街道绿化或园林绿化树种。同时,北枳具根系发达,根深,防风能力强,大面积栽种,对防止水土流失、沙尘暴都有很大作用,可作为防护林等多种用途栽植。
用途
园艺观赏
北枳椇树干挺直、枝叶秀美、花序硕大,花色清丽,果实油黑美观,是良好的园林绿化和观赏树种,适宜用作庭荫树、行道树和草坪点缀树种。
工业原料
北枳椇树叶是牛、羊、猪较好的粗饲料,耐贮存。其木材紫褐色,材质硬度适中,纹理粗而美观,收缩小,不反翘,可供建筑和制精细家具。
食用营养
北枳椇果实香甜。其果梗肥厚,含有大量的葡萄糖、
有机酸及
苹果酸钙,其主要成分还含黄和三
皂苷类成分P-3,可酿酒、制醋、熬糖、制果脯,有食用价值,自古以来即为当地人民所喜爱。
医学药用
北枳椇,药性:甘,平。入胃经。功用:解酒毒,止渴除烦,止呕,利大小便。主治:醉酒,烦渴,呕吐,二便不利。
科学研究
北枳椇为典型的东亚分布种,为中国
山西省稀有种,对植物区系的研究有一定意义。其果序发育的特殊性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
栽培历史
北枳椇在中国、
日本和
朝鲜等地,都是自古以来就有栽培。
日语中的汉字,均用:枳棋、
龙爪枣、
金沟梨及蜜屈律(立)等古名。其传入西方时期较晚,于1812年才传入
欧洲。
北枳椇在中国古代多野生于山中。枳惧的字义从《
说文解字-附音序笔画检字》讲作“枳枸”,即“屈曲不伸”之意。在《
诗经》内称为“枸”,《广志》作为“
木珊瑚",到《唐本草》中记载更详,认为“枝叶俱甜,子着枝端,之甘美如铂,谓之木蜜”。说明当时已知北枳椇的用途和性状,据此可以推断其在中国的栽培历史至少有2000年。
相关研究
北枳椇不溶性膳食纤维制备研究
北枳椇果渣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为:在1.5
摩尔/L20℃
氢氧化钠溶液中,以8 ∶1(mL∶g)的液料比浸泡,过滤,洗涤至中性,残渣转移到60℃ pH值为2.0的H2SO 4溶液中,浸泡过滤,洗涤至中性。由此工艺提取的产品,外观呈金黄色,白度为60.21%,提取率为74.02%,纯度较高,产品的持水力、持水量为、保水力为,膨胀力均较可观。其制备工艺简单合理,科学性强,产品功能性好,可作为功能性食品或功能性食品配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