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科大学(英语: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缩写:SWMU),简称西南医大,位于四川省
泸州市,是国家“
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四川省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高校。
学校前身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始建于1951年,1959年升格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泸州医学院,1982年获得
学士授予权,199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1年开始联合培养博士,2004年起开展留学本科生学历教育,2010年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5年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临床医学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
截至2024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原泸州医学院)有忠山、城北两个校区,占地2011亩,在校生2.2万余人,医教员工8000余人。学校设20个院(系),有普通本科专业33个,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
在2024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中,西南医科大学(原泸州医学院)位列第28名(全国参考排名240)。学校临床医学、
药理学与
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在ESI全球排名前1%机构中位列27.63%。
历史沿革
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
川滇黔结合地区缺医少药,贫穷与疾病困扰着当地群众。1950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卫生部直属一分院来
泸州市,集体转业筹建川南医院;8月,川南医院成立,川南行署卫生厅领导,谢水里任院长,院址暂借泸州市育群女中校址。川南医院缓解了当地和周边群众看病难的困局,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缺医少药的问题,还需要源源不断地培养医药人才。1951年3月,川南医院附设护士学校开学,谢水里兼任校长;4月,西南行政区卫生部部长钱信忠提议,川南行署卫生厅决定在泸州筹建医士学校;8月,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建校,校址选在泸州忠山,房师亮兼任校长。1952年10月,更名为四川省第二医士学校。1953年5月,更名为四川省泸州医士学校。
泸州医学专科学校
1959年4月,中共四川省委第十次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全面调整全省在"大跃进"中新建的40所高校及其所设专业。四川省泸州医士学校被调整为医学专科学校,经省第一届人民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批准,并报国务院备案。7月以(59)川议字第29号文件通知学校。定名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设医疗专业,学制3年。
1960年2月,上级决定,将泸州专区医院改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即属医院。1962年,省委宣传工作会议决定,撤销成都、重庆两所医专,将成都医专、重庆医专部分并入泸州医专,泸州医专中技部药剂专业并入重庆药剂学校。
“文革”期间,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科研秩序受到严重破坏,停课达六年之久。1972年春季才因招收首批工农兵学员而恢复招生教学。
泸州医学院
1978年1月15日,四川省革委以川委革(1978)17号文件通知:泸州医学专科学校更名为泸州医学院,学制暂定为4年。设临床医学、中医学2个本科专业。1980年7月,上级批示,从本学年新生入学起,学院医学、中医两个系,均由4年制改为5年制。1982年1月,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决定,泸州医学院为全国首批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等学校。1993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泸州医学院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国家教委批准招收硕士研究生。1994年12月,四川省教委(1994)71号文件批准泸州医学院学院增设5年制口腔医学本科专业,并准予1995年秋季开始招生。1998年1月,泸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与附属医院“院系合一”,中医系与附属中医院“系院合一”,实行院长负责制。
2000年11月,
四川省教育厅批准,自2001年起,泸州医学院成为能够自主审定设置、调整核定医学学科门类全部专业的学校;同时,批准学院新设置药学、医学检验、预防医学、中药学4个本科专业。2010年7月,泸州医学院成为西部地区首批免费定向医生培养的主要高等院校。2012年12月,泸州医学院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四川医科大学
2015年4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并入选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2015年6月,因“川医大”简称可能混淆华西前身原“四川医学院”的“川医”简称,四川大学向教育部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经多方反复协商,形成“承认四川医科大学办学历史,将四川医科大学平稳过渡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的一致性意见。
西南医科大学
2015年12月,教育部同意泸州医学院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2019年7月,川南高校联盟成立,西南医科大学当选理事长单位。202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西南医科大学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西南医科大学(原泸州医学院)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截至2024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原泸州医学院)设20个院(系),有普通本科专业33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原泸州医学院)(含直属附属医院)有医教员工8000余人;有专任教师1399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636人、博士672人;有博士生导师86人、硕士生导师1235人;有各类高层次人才830余人次,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80人次。有中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曾晓荣;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孙同郊、夏伦卓、余汉杰、王同佑、熊先骥、杨奇、张仕善、余光开、刘远厚、袁明辩、
曾晓荣、范生尧、刘金龙、黄淑芬、钟森、何延政、李昌平、廖斌、雷正明、刘佳佳、刘文君、杨思进、陈礼刚、樊均明、傅俊江、陈跃、徐勇、董文斌、赵领;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陈秋、王钦、
代荣阳、江涌
学科建设
截止2023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原泸州医学院)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四川省一流(建设)学科2个,四川省重点学科6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进入前31.32%。
教育教学
截至2024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原泸州医学院)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各10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5个。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护理学、麻醉学、中西医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药学专业、
医学检验技术;
合作交流
西南医科大学(原泸州医学院)先后与2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对外合作交流关系,多次成功举办国际学术会议,获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成了中国-葡语系国家和地区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先后为
巴基斯坦、
印度、
孟加拉国等“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博士后、研究生和本科生600余人。
科学研究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西南医科大学图书馆设于1951年,始建时为川南医士校图书室,由忠山校区图书馆和城北校区逸夫图书馆组成,馆舍面积2.7万㎡。为学校信息资源中心,也是川南地区及川滇黔渝结合地区的医学文献信息中心。截至2022年11月,西南医科大学图书馆有阅览座位2700余个,其中检索培训室112座。图书馆有纸质文献186.5余万册,电子期刊读物4.5万余种,中外文数据库40余个。订有中外文纸质期刊800余种,与
中原地区6家机构建立了馆际共享和文献
传递关系。形成了以
生物医学为重点,兼有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及其他
自然科学文献的馆藏体系。
学术出版
《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是由
四川省教育厅主管,西南医科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
学术期刊。其前身为《泸州医学院学报》,创刊于1978年,国内统一刊号:CN51-1772/R,双月刊。刊载栏目主要有专家述评、专家论坛、技术创新、
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影像医学研究、药学研究、
护理学、综述等。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
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及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等收录。
《
医学与法学》是由西南医科大学主管,西南医科大学与
中国卫生法学会联合主办的专业性
学术期刊。2009年经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出版发行,2012年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2014年被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全国第一批学术期刊。《医学和法学》已入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已加入
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超星数据库和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数据库(JSTChina)。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8月,西南医科大学(原泸州医学院)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90个,其中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46个(其中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1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
博士后工作站3个、
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普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2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4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1个、四川省院士(专家)
工作站1个、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
科研成果
2018年至2023年,西南医科大学(原泸州医学院)获批国家级自科类项目16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区域联合重点项目累计3项,直接经费达812万元,实现“零”的突破)、社科类项目14项,省部级自科类项目409项、社科类项目34项。科研经费总额突破12.7亿元。发表SCI期刊论文(总数)5657篇,SSCI论文119篇,CSSCI论文62篇,作为联合署名单位,在《
自然》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获省部级及以上
科技成果奖40项。获发明专利授权173件、
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54件。
学校排行
在2023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中,西南医科大学位列第28名。
在2024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中,西南医科大学位列第28名(全国参考排名240)。
文化传统
西南医科大学(原泸州医学院)的象征有校徽、校歌、校旗、校训等。
校徽
西南医科大学(原泸州医学院)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徽志是外圆内方形,中间为忠山牌坊形象构成“济世”的二字,下方为数字“1951”;外环上方为朱德题“西南医科大学”字样,外环下方为“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徽章为印有学校徽志的圆形证章以及印有徽志或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校歌
西南医科大学(原泸州医学院)校歌为《忠山红日》,创作于2018年,梁芒作词、杨飞作曲。
校旗
西南医科大学(原泸州医学院)校旗为长方形,旗面白色,中央上方印有学校徽志,下方为朱德题“西南医科大学”及“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校训
西南医科大学(原泸州医学院)的校训为“厚德精业、仁爱济世”。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12月)
历任领导
校园
西南医科大学(原泸州医学院)占地134.06万平方米,由忠山校区、城北校区两个校区组成。
城北校区
城北校区,因作为学校注册地一般也被称为西南医科大学(原泸州医学院)校本部,位于四川省泸州市
龙马潭区香林路一段1号。2001年11月,位于南高新区的城北校区投入使用。城北校区(校本部)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等。
忠山校区
忠山校区是西南医科大学(原泸州医学院)两个校区之一,位于四川省泸州市
江阳区忠山路三段319号。忠山校区(老校区)有基础医学院、麻醉学系、医学影像系、人文与管理学院等。
参考资料
本馆简介.西南医科大学图书馆.2023-03-12
历任校首.西南医科大学校史馆线上展厅.2024-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