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2主战坦克(Leopard 2 Main Battle Tank)是1970年代原
德国研制的战后第三代主战坦克,是
德国陆军装备的唯一主战坦克,并出口到多个国家,包括
丹麦、
瑞典、
瑞士、
荷兰、
加拿大、
挪威、
新加坡、
西班牙、
葡萄牙、
波兰、
奥地利、
土耳其等,总产量超过3100辆。
该坦克性能较为均衡,配备大马力柴油发动机,行走系统性能优良,机动性强;装备有现代化
火控系统和观瞄设备,主炮为一门120毫米口径
坦克炮,可发射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多用途
破甲弹等多种弹药,火力强大;重视乘员生存能力,装备复合装甲,配有集体式三防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防护性能好。
该坦克开发有多个型号,不同型号战斗全重有差异,从55吨-67吨不等。到2023年,该坦克已经发展到
豹2A7+,计划服役到2030以后,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主战坦克之一。
研发背景
20世纪60年代,
德国豹1主战坦克投产。但同时期原苏联已经开始研制和装备T-62、
T-64主战坦克,主炮口径增加到115毫米口径。面对
苏联新式坦克威胁,仍然装备105毫米口径
坦克炮的豹1主战坦克已经落伍。在此背景下,1967年联邦德国与
美国开始联合研制MBT-70坦克。虽然该计划最终未能成功,但其中的新技术为德国新坦克的研发设计提供了技术基础。1968年,联邦德国要求
克劳斯·玛菲公司制造2辆新坦克样车。该种坦克样车在豹1A3/豹1A4坦克的基础上,全新设计了
火控系统、安装了炮口稳定装置、配备了新型
发动机和传动装置,但仍维持了
豹1坦克的主炮口径。
研制历程
1970年,当美国政府正式取消MBT-70坦克计划后,
德国决定继续新坦克的研制。1972~1974年两年多时间里,克劳斯·玛菲公司借助在MBT-70坦克计划中获得的技术积累,陆续制造出16个车体和17个
炮塔,并开始测试。为了进行充分的技术验证,
克劳斯公司的样车分为不同版本,开展了大规模试验和测试。
在火力方面,各型样车都采用了
莱茵金属(Rheinmetall)公司的火炮,但其中10辆安装105毫米口径
线膛炮,其余安装120毫米口径
滑膛炮。同时,样车上装有各种型号的
火控系统,进行综合比对。其中1辆样车的炮塔顶上还装有1门20毫米口径遥控
机关炮。1973年3月~1975年对120滑膛炮及火控系统试验了4755小时,发射炮弹1667枚;对105线膛炮及火控系统试验了10398小时,发射炮弹3742枚。
在动力系统方面,共试验MB873型
发动机49台,其中23台进行台架试验,26台装车试验,单台发动机最长试验时间为2400小时。3次按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400小时试验标准规定开展运行试验,在起伏地上进行了4327小时耐久性行驶试验。
在行走机构方面,2辆底盘车采用液气悬挂,最后确定采用带有摩擦减振器的高强度扭杆悬挂装置。1972~1974年进行了各个部件的技术试验,试验成熟后进入整体试验。1975年2~3月在
加拿大冬季试车,试验低温环境性能;1975年4~5月在美国尤马(Yuma)试验场进行
热带沙漠试验,试验高温环境性能。在两个阶段的试验过程中,公路行驶34531千米,越野行驶27472千米。
在传动装置方面:16辆样车底盘总共对41台HSWL 354型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进行了试验,进行综合对比,全部样车共行驶158000千米,最长的单次行车测试距离为18400千米,最长一次试验持续1200小时。长距离和长时间的试验试车,对平衡肘、负重轮和悬挂系统考验充分,仅摩擦
阻尼器在10年内行驶性能试验就有69000千米。
生产改进
1974年,
美国和
德国签订协议,对未来新坦克关键部件形成统一标准,随后该标准在1977年进行了修改。这些部件的标准包括
坦克炮、
火控系统、
发动机、传动装置、炮长瞄准镜、夜视设备、履带等。
此后,按照该协议标准,德国小批量制造了新坦克,暂时命名为:豹2AV,美国也称为原型豹2或是朴实型豹2。该坦克装有新的火控系统和
炮塔,安装间隙复合装甲,并向美国交付了1辆完整的坦克和1个底盘,供美国在1976年9月进行XM1坦克样车的对比试验。通过对比试验,
美国最终没有采纳该坦克。
1977年,
德国决定在豹2AV的基础上开始新坦克的生产,正式确定新坦克为豹2,
克劳斯·玛菲公司为主承包商,克虏伯·马克公司参与,开始大量生产。计划产量庞大,达1800辆,克劳斯·玛菲公司生产990辆,克虏伯·马克公司生产810辆。第一辆预生产型豹2坦克于1978年年底进入
德国国防军,开始装备前的训练。1979年10月,第一辆生产型豹2坦克由克劳斯·玛菲公司交付,到1982年底达到年产量300辆水平。
从生产批次看,这1800辆豹2坦克分5批生产:第一批380辆,命名为豹2A1,1979年开始生产,装有PZB200型微光观瞄仪,未安装热成像瞄准镜,但留有安装位置和接口。第二批450辆,1981年开始生产,装有新研制的热成像瞄准镜,取消了横风传感器、提高了车长周视潜望镜的高度。第三批300辆,1983年开始生产,与第二批基本相同,合称为豹2A2。第四批300辆,1984年开始生产,为豹2A3,采用了新型SEM80/90电台,优化了炮长战位设备布局,提高瞄准和射击效率。第五批370辆,1985年开始生产,即代表性的豹2A4,装有数字式弹道计算机,加装了训练用的
仿真器接口,增配了灭火抑爆系统。以上五批坦克共计耗资143亿德国马克。
1987年10月30日,德国政府批准了新的150辆豹2A4坦克的继续生产计划,其中55%由
克劳斯·玛菲公司生产,45%由克虏伯·马克公司制造。1988年1月,新批次的第一辆豹2坦克总装完成,下线测试通过。此后,克劳斯·玛菲公司以每月5辆的速度生产,克虏伯·马克公司以每月3-4辆的速度陆续生产。生产完成后,德国政府又追加了100辆生产计划,并利用第一批次坦克返厂大修的机会,给第一批制造的豹2坦克全部安装了热成像式瞄准镜等。
基本特点
总体布置
豹2坦克车体由间隙复合装甲焊接制成,从前向后分成3个舱,分别为驾驶舱、战斗舱和动力舱。驾驶员位于车体右前方,舱盖向右侧旋转开启,舱盖上安装3具观察
潜望镜,中间1具加装
微光夜视仪,用于夜间行驶观察。驾驶舱左边储存部分弹药。
炮塔在车体中部上方,车长和炮长位于右侧,装填手居左。炮塔后部设置有大型尾舱,用来储存待发弹药。炮塔顶部设置两个舱盖,右侧是车长舱盖,左侧是装填手舱盖。此外,炮塔左边开有一个用于补给主炮弹药的专用舱口。
基本参数
(数据来源 )
武器系统
火炮
豹2坦克安装
莱茵金属研制的120毫米口径滑膛
坦克炮(不同型号有差异),炮管长5.3米,当发射标准动能
穿甲弹时,炮管寿命为650发。炮管用电渣重熔钢制成,炮身外侧装有热护套和抽气装置。设计膛压710米Pa,实际使用膛压500米Pa(5500
千克f/cm2)。炮管采用自紧工艺,内膛表面镀铬硬化,提高了抗疲劳强度、提升了抗磨损寿命和防腐蚀能力。
豹2坦克火炮系统带防盾重4290千克,包括炮管、热护套、抽气装置和炮闩等,炮管自身重1315kg。最大后坐距离为370毫米,一般后坐距离为340毫米。该炮配备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
破甲弹两种弹药,总备弹数量42枚,其中27发储存在驾驶员左边的车前部分,15发储存在
炮塔尾舱里。
DM13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是120毫米口径火炮的主弹种,弹芯为外部套有
钢套的钨弹芯,弹芯直径为38毫米、长径比为12:1,初速1650米/秒,
有效射程为3500米。1983年采后,
德国第二代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DM23开始装备,其整体式钨合金弹芯的直径为32毫米,长径比为14:1。1990后,第三代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DM33弹开始出现,长径比进一步增大。同时,还装备DM12多用途
破甲弹,具有破甲和杀伤双重作用,
尾翼稳定,初速1143m/秒。
机枪
豹2坦克装备两种
机关枪,一是
莱茵金属的MG3A1式7.62毫米口径
并列机枪,安装在火炮左侧,射速为1200发/分;二是安装在装填手舱盖
环形支架上的MG3A1式7.62毫米口径机枪,高低射界为-10°~+75°。机枪弹备弹4754发,其中2000发储藏在
炮塔里。
动力系统
发动机
豹2坦克使用MTU公司研制的1500马力MB873Ka-501型发动机,4冲程12缸V型90°夹角
水冷预燃室式增压中冷柴油机。发动机单位体积功率高、低速扭矩特性好、燃油经济性好、起动性好。通过减小
进气管、喷油泵和气缸盖尺寸以及改进
油底壳等部件,使发动机的结构尺寸更加紧凑。该发动机的单位体积功率从MB838型的388千瓦/m3(528马力/m3)提高到543千瓦/m3(738马力/m3)、马力除重量从3.1kg千瓦(2.3kg/马力)降低到2.04kg/千瓦(1.5kg/马力)。高效率的
发动机使豹2坦克具有比较好的加速性能,从零加速到32千米/小时仅需7s。按1979年汇率计算,该发动机的单价为17.1万马克,占“豹”2坦克总价格的20%。
传动装置
豹2坦克采用伦克(Renk)公司研制的HSWL 345型液力机械传动装置,出自MBT-70坦克的技术成果。由可自控闭锁的液力变矩器、倒顺机构、行星变速机构、液力-液压转向装置、液力制动器和汇流行星排等部件组成,有4个前进档和4个倒档。转向装置是液力-液压复合的双流差速再生式机构,液力偶合器的作用是增加零轴上的转向扭矩,液压转向机构实现每个转向半径的无级调节。挂空档时,发动员机功率全部经过液力-液压转向机构传递,实现原位转向。液力制动器具有5147千瓦(7000马力)的最大吸收功率能力,它与机械制动器共同构成豹2坦克的制动系统,最大制动
力矩为24.5kN·m(2500千克f·m),可以使55吨重的豹2坦克从65千米/小时的行车状态在3.6s内制动停车。该传动系统价格昂贵。按1980年币值,HSWL 345传动系统的价格为11.1万马克,相当于“豹”2坦克总价格的12%。
行动装置
豹2坦克采用带有摩擦
阻尼器的高强度扭杆悬挂,车体每侧有7个负重轮、4个托带轮、1个后置主动轮、1个前置诱导轮和1个履带调节器。悬挂装置包括14根高强度扭杆、10个摩擦减振器和10个液压限制器。负重轮的动行程为350毫米,静行程为176毫米。在第一、二、三、六和七负重轮位置处,装有新型片式摩控减振器,10个摩控减振器的吸功能力为61kN·m。履带采用迪尔(Diehl)公司研制的570A型双销式履带,履带板宽635毫米,节距为183.5毫米,可挂
橡胶垫,履带寿命6400千米,橡胶垫寿命为1600千米。
冷却系统
豹2坦克采用
环形散热冷却系统,
换热器部分由轻合金制成,中心装有两台巨大的吸风式
离心风机。为了保证
空气能均匀流入环形散热器,减小压力损失,风扇
叶轮下还装有导向叶片环。
发动机转速增大时,冷却水的流动加快,风扇的叶轮也相应提高。冷却水的最高温度可达110度,当外部环境为38度时,发动机仍能满功率运行。该冷却系统可以支持发动机运转,但需要消耗发动机输出的1500马力功率中的220马力。
防护系统
豹2坦克高度重视乘员生存能力,防护系统完善。车体和
炮塔均采用间隙复合装甲,车体前端呈尖角状,增加了厚的侧裙板。车体两侧前部有3个可起裙板作用的工具箱,提高了正面弧形区的防护能力。炮塔外轮廓考虑了中弹后的防二次效应问题。将易于引爆的待发弹存于炮塔尾舱,并用气密隔板将弹药与战斗舱隔离。在90年代初的测试中,豹2A4型经受住了东德T-72坦克125毫米口径主炮在1500米的射击未被击穿。该坦克采用集体防护式三防通风装置,安装在底盘左侧的装甲板内,维护保养方便,
空气过滤器可从外部更换。1985年
德国为第五批生产型豹2坦克安装了英国格莱维诺(Graviner)公司生产的乘员舱灭火抑爆装置。
炮塔两则后部各装1组烟幕弹发射器,每组有8具发射器。
火控系统
豹2坦克火控系统为
指挥仪式火控系统, 是由机械、光学、液压和电子件组成的综合系统,采用稳像式瞄准镜,火炮液压伺服系统随动于瞄准镜,易于稳定,有效提高行进间对运动目标的射击命中率。
车长位置装备1个向后开启的圆舱盖和可360°观察的周视
潜望镜,舱盖前装有1个PERI-R17型稳定的周视主瞄准镜,该镜有2×和8×两咱放大倍率。炮长使用1个双放大倍率的稳定式EMES 15型潜望式瞄准镜,其中包括
激光测距仪和热成像装置。装在EMES 15型瞄准镜中的
热像仪能使火炮在夜间或不良天气下或者对伪装的目标进行瞄准和射击。炮长还有1个辅助的FERO-Z18型望远式单目夜间瞄准镜,放大倍率为8。在夜间,车长用与炮长EMES 15型瞄准镜相联动的热成像瞄准镜观察战场。EMES 15瞄准镜的图像可以传给车长的PERI-R17型瞄准镜,使车长也能看到同炮长相同的图像。此外,车长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测试台控制检测系统RPP 1-8,自动地监视火控系统的工作情况。炮长的EMES 15型双目稳定式三合一主瞄准镜的反射镜头是双向稳定的,其昼间通道的放大倍率为12,视场为5°。
豹2坦克样车原采用蔡斯(Zeiss)公司的EMES 12型激光测距仪,生产型车采用美国休斯(Hughes)公司专利的钇铝石榴石激光测距仪,并与EMES 15型炮长主瞄准镜组合为一体。该激光测距仪最大测量距离为9990米,精度±10米,测得的距离、火力准备和所选弹种的数据都显示在炮长瞄准镜下部。
豹2坦克火控计算机为数字式计算机,可计算瞄准角和火炮横向提前角,相关参数有目标距离、车辆倾斜角、目标的运动方向、横风和弹道数据等。火控计算机可以将控制信息送入主炮随动系统,与炮长的EMES 15或车长的PERI-R17型瞄准镜的瞄准线对准。
(数据来源 )
家族型号
1. 豹2A1,是豹2坦克的最初型号,于1979年生产。1990年代初期,被升级换代的豹2A4取代。
2. 豹2A2,于1983年开始生产,即第二、第三批次型号,采用了新的动力装置和
火控系统。
3. 豹2A3,于1984年开始第四批生产型,是豹2系列的重要改进型,升级了主炮,加强了装甲保护。豹2A3还采用了新的烟雾弹发射器应装甲。
4 .豹2A4,是豹2坦克的代表型号,即第五批次型号,1985年开始生产。它在豹2A3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包括更先进的火控系统、更强大的
发动机和增加装甲等。
5.豹2A5,由豹2A4改进而来。
德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豹2坦克的改进计划,改进型号命名为“豹2改”,后定名为豹2A5主战坦克。增加了炮塔前部和两侧的楔形附加装甲,升级自动火炮稳定装置,1995年末投入现役。
6.
豹2A6,由豹2A5改进而来,换装了55倍口径的Rh120-L55
滑膛炮,火力提升明显,1999年装备部队。
7.
豹2A7,是豹2家族型号的最新改进型,战斗全重达67吨,适于传统军事作战和城区作战。 据克劳斯-玛菲·威格曼公司宣称,“豹”2A7+能够进行模块化的优化升级,2014年装备部队。该型号可以组合选配主动防御系统、
遥控武器系统、
炮射导弹等模块。
其他细分版本
荷兰豹2
荷兰1979年3月订购了445辆豹2坦克,于1982~1986年交货。荷兰工业部门参加约60%合同额的零部件生产,278辆由
克劳斯·玛菲公司装配,167辆由克虏伯·马克公司装配。
德国为荷兰陆军生产的首批4辆豹2坦克于1981年年中下线,1986年7月最后完成。该坦克与
德国陆军的第二、三批生产型豹2坦克基本相同,差别主要在于荷兰豹2坦克装有
比利时FN公司7.62毫米口径机枪;
炮塔两侧后部装有6个发射器为一组的烟幕弹发射装置;装有
荷兰生产的驾驶员微光夜视观察镜、电台和车内通话设备。1983年,驻德国荷兰皇家第41装甲旅首先装备该坦克。荷兰陆军还订购了20辆豹2坦克驾驶员训练车。
瑞士豹2
瑞士陆军于1983年8月一次订购380辆豹2,其中前35辆由
克劳斯·玛菲公司供货,其余由瑞士以许可证方式生产。1987年最先交付的35辆用于训练,1988年1月完成用豹2坦克装备第一个坦克营的工作。瑞士特许生产豹2坦克的主合同商是康特拉弗斯(Contraves)公司,总装厂是位于
图恩(Thun)的联邦制造厂(Federal Construction Works),瑞士NAW公司制造发动机,SLM公司制造传动装置,60~70%的部件将在瑞士制造。
瑞士以每月6辆的速度生产豹2坦克。瑞士豹2坦克与德国豹2坦克相似,但装有瑞士电台和车内通话设备,装有瑞士的并列机枪和高射机枪,瑞士还决定安装英国格莱维诺公司的乘员舱自动灭火抑爆系统。
豹2A4Evolution
豹2A4Evolution是A4标准型的升级版,更换了全新设计的先进的
炮塔,搭载了自动武器站和自动烟幕弹发射器,
火控系统软件同步升级。
波兰豹2
豹2PL型是
波兰最新装备的主战坦克,用于全面替换原苏制坦克,同样是豹2A4的升级型。在原有炮塔上增加了装甲防护,外形美观,提升了火控系统和其他信息设备。
豹2E
豹2E主战坦克(西班牙语:Leopardo 2E)的“E”代表西班牙语中的西班牙(Espa\u0026ntilde;a)。已有219辆豹2E坦克交付给
西班牙陆军。
新加坡豹2SG
豹2A4SG型是
新加坡最新装备的主战坦克,是豹2A4的深度改进型,按照新加坡陆军需求设计了全新的
炮塔,升级了底盘,还带有更多的自动设备。
豹2A5PSO
豹2A5PSO是针对城市作战也设计的一个型号,也经常被称为“城市豹”,在豹2A5的基础上研发,最大特点就是采用了一种方块式迷彩,在底盘两侧也加厚了装甲。
希腊豹2A6
豹2 Hel与A6系出同门,是
希腊2003年订购的希腊版。“Hel”意指“Hellenic”(希腊人用)。170辆将于2006年到2009年生产。其中140 辆将由希腊ELBO公司在地生产,第一批于2006年末交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