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博物馆
广西桂林市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桂林博物馆位于广西桂林市临桂新区平桂西路“一院两馆”内,是桂林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
桂林博物馆1964年4月21日开始筹建,1988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之际落成并陈列开放,馆址坐落于桂林市秀峰区西山路4号,馆名由郭沫若于1963年3月题写。2010年2月开始在临桂新区建设新馆,2014年3月竣工,2016年12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 
桂林博物馆总建筑面积为3.4万平方米,展厅面积约1.2万平方米,内设1400平方米的青少年科普社教活动中心。馆内共有12个展厅,推出四个基本陈列和两个专题展览,即“漓水春秋——桂林历史文化陈列”“画里人家——桂林民俗文化陈列”“靖江遗韵——桂林出土明代梅瓶陈列”“友谊桂林——馆藏外宾赠送礼品陈列”“情系桂林——李培庚叶侣梅、宋克君捐赠作品展”和“翰墨华章——馆藏明清书画精品展”。
桂林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3.9万余件(套),其中国家一、二、三级藏品 4292 件/套。以桂林明代出土梅瓶、明清书画珍品、桂林历史文物、广西少数民族文物、外宾礼品等为馆藏特色,形成了12大藏品体系。现每年参观人数近100万人次,是展示桂林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已成为桂林人民的精神家园。
历史沿革
桂林博物馆自1964年4月21日开始筹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几经周折,直至 1986年才由国家、自治区、桂林市共同投资兴建,并在桂林市建委的主持下 , 邀请了一些设计院进行了建筑设计方案竞赛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方 案中选 ,后该院与广西综合设计院合作完成全部设计。总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包括各类陈列厅、办公用房、库房以及一座300座的学术交流厅。馆址坐落于桂林秀峰区西山路4号,馆名由郭沫若于1963年3月题写;1988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之际落成并陈列开放。2009年,桂林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2009年,桂林市市委三届六次全会提出 “文化立市”的社会发展战略要求,确定建设“一院两馆”项目,即桂林大剧院、桂林博物馆、桂林图书馆。项目建设地点定于桂林市临桂区平桂西路,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中建八局施工建设。项目占地172.5亩,概算总投资约15.53亿,其中,桂林博物馆概算投资约4.19亿元;项目于2010年2月正式开工建设,2014年3月竣工,2016年12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2020年12月21日,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在广西各级政府的指导下,桂林博物馆目前正全力筹建以“ 抗战文化城”名人为主题的“永远的旗帜”——桂林抗战文化名人专题陈列馆,将作为分馆,由桂林博物馆统筹管理。
建筑布局
建筑特色
桂林博物馆建筑设计体现历史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历史性方面,主体建筑采用汉唐建筑典型的三段式结构:用大坡顶、屋身、基座构成地面建筑,营造出层次分明的秩序和富有节奏的韵律;搭配了汉唐时期的经典用色:分别为荔肉白、银鼠灰、花斑;还用了汉唐时期的经典元素:如高低错落、层层推进的大坡顶,南北两侧的规整回廊,端庄宏伟的南北双阙,高达35米的门楼,斗拱,以及建筑内部的仿木结构。主体建筑东面采用整体玻璃幕墙,使阳光可以直接照进博物馆大厅。
民族性方面,博物馆主体建筑的东、南、西三面分布着鼓楼、风雨桥、南北阙等一组配套景观建筑群,以传统的桂北民居为原型,以现代建筑技术为手段,将民族特色和现代风格有机融合,体现出桂北民居特有的汉唐遗韵。
时代性方面,桂林市博物馆建筑兼具观赏和实用性,实现了艺术表现形式与现代化功能的统一。其时代性特征体现在区位优势、自然环保等方面。新馆馆址位于临桂新城核心区域,是新城景观体系纵横轴的交汇点,与图书馆、大剧院、文化广场共同构成桂林的城市文化地标。全馆采用大跨度钢架结构,100年使用寿命,可抗9级地震。主体外墙为保加利亚天然石材,中央空调的供暖制冷,使用清洁、再生的地源热泵。
馆内布局
展厅面积约1.2万平方米,共有4层12个展厅,包括6个常设展厅、3个临展厅和3个桂林市规划展示厅。2层共有2个展厅“桂林历史文化陈列”和“明清书画专题展”;3层共有3个展厅“外宾赠送礼品陈列”“桂林出土明代梅瓶陈列”和“桂林民俗文化陈列”;4层常设展为“李培庚叶侣梅宋克君捐赠作品展”。
库房面积2000多平方米,分为12个功能区,拥有安全独立的文物运输通道,同时还配备实验室,鉴赏室、装裱室、修复室等,成为可移动文物保护基地。 有单独的消防、技防控制室24小时监控、人脸识别系统等安保设施。建有1400㎡的未成年人教育互动中心,包括传统道德讲堂、模拟考古、手工制作等互动体验;礼仪大厅设有大型舞台,用于文化汇演及社教活动;同时还配备了同声翻译的多功能报告厅、志愿者之家等教育活动场所。 
陈列展览
桂林市博物馆共有12个展厅,推出四个基本陈列和两个专题展览,即“桂江春秋——桂林历史文化陈列”“画里人家——桂林民俗文化陈列”“靖江遗韵——桂林出土明代梅瓶陈列”“友谊桂林——馆藏外宾赠送礼品陈列”“情系桂林——李培庚、叶侣梅、宋克君捐赠作品展”和“翰墨华章——馆藏明清书画精品展”。
基本陈列
漓水春秋——桂林历史文化陈列
该展览位于博物馆二层展厅,分前言、史前桂林、古代桂林、近现代桂林四个部分,通过文物、图表、照片等方式,以3万年前远古人类在桂林市的活动为起点,介绍这片土地从史前时代至近现代的历史沿革。
桂林是南方早期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早在3万年前,就有宝积岩人选择桂林的岩洞作为栖身之所。约1万年前,甑皮岩人、庙岩人以石块、兽骨等制造工具,用火取暖、烹、烧陶,尝试饲养禽畜、种植水稻等,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史前文化。先秦时期,桂林为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军进攻百越各部族,平定岭南,置桂林、南海、象三郡,岭南地区从此划入秦朝的版图。唐至明清时期,桂林始终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桂林地处湘桂走廊南口,是岭南兵家必争之地。晚清时期,广西巡抚沈秉堃等在桂林宣布广西独立。民国时期,桂林为广西最高军事指挥机关所在地,大元帅孙中山曾驻节桂林。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设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担负党中央、南方局、新四军联络南方各省和香港党组织的重任。
画里人家——桂林民俗文化陈列
该展览位于博物馆三层展厅,分为和谐家园、市井画卷、斑斓彩衣三个展区,展出壮、瑶、苗、侗等11个少数民族的文物,并复原毛笔店、文场、骑楼等场景,展现各民族的居住环境、染织与服饰、民间工艺、歌舞戏剧、宗教信仰等,彰显桂林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面貌。展柜里的清代瑶族十排龙纹花银项圈制作精美,项圈表面无纹饰,边缘用银条盘制成20个乳钉状装饰,中部用银条系一錾有龙纹的银牌,龙纹威武有力。
靖江遗韵——桂林出土明代梅瓶陈列
该展览位于博物馆三层北侧展厅。桂林市博物馆所藏308件明代梅瓶,大部分出土于明代靖江王陵区,其品相及数量皆世所罕见。其中250余件是以明代青花为主的瓷梅瓶,60余件为陶梅瓶,基本都是景德镇出产的精品,烧制于明初、宣德、弘治、正德、嘉靖、万历、天启崇祯8个时期,可分为12类器型、15种釉色、30种纹样。部分器形独具特色,成为文物鉴定的标准器。该陈列主题分为“梅瓶的来源”“ 梅瓶的概说”“ 梅瓶的釉色”“ 梅瓶的造型”“ 梅瓶的纹饰”五个单元依次展开,向参观者多方位展示明代梅瓶的艺术魅力。
友谊桂林——馆藏外宾赠送礼品陈列
该展览位于博物馆三层北侧展厅。桂林市人民政府在对外公务交往中受赠了大量的珍贵礼品,其中收藏在桂林博物馆的已有近3千件(套)。这些礼品见证了桂林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凝结着桂林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此陈列展出精心挑选的200多件(套)礼品,与观众见面,礼赞友谊、合作与发展。例如1976年南斯拉夫友人赠南斯拉夫纪念章、1976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赠和平之鸟镀金骨瓷盘、1995年缅甸外交部副部长赠桑柯弯琴等。
专题陈列
情系桂林——李培庚、叶侣梅、宋克君捐赠作品展
该展览位于博物馆四层展厅。李培庚、宋克君、叶侣梅三人均为已故桂林本土画家,李培庚致力于油画,叶侣梅擅用国画,宋克君则是版画与国画皆长,三位画家以及他们的家人先后将三百余幅绘画作品无偿捐赠给家乡人民,由桂林博物馆永久收藏。此展览展出了三位画家的300余幅绘画作品,他们长期生活在桂林,以本土画家的视角,用油画、版画、国画等形式,描绘了更为丰富多彩的桂林市风情。
翰墨华章——馆藏明清书画精品展
该展览位于博物馆二层北侧,以“出神入化 妙手丹青” “铁画银钩 颜筋柳骨”“咫尺千里 风雅韵”三个主题,展示明清之际的岭南文化艺术。让馆藏的书画艺术珍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促进本土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
临时展览
桂林博物馆先后与国内218余家博物馆开展馆际交流合作,共举办临时展览169个。原创“走进漓江——桂林博物馆藏桂林书画展”,囊括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白雪石吴昌硕吴冠中等名家精品,让各地民众在家门口领略大师笔下的水墨桂林市;原创“恋恋银风——桂林博物馆藏南方少数民族银饰展”,通过多彩服饰、精美银饰展示南方少数民族的风情与文化;原创“诗意桂林——桂林山水文化特展”,是在原创展览“走进漓江——桂林博物馆藏桂林山水画展”的基础上,经过二次创作和深化而推出的精品原创展览。
走进漓江——桂林博物馆藏桂林山水画展
桂林以其“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诸如石涛、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白雪石等书画家的创作热情。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批以桂林山水为共同表现对象且画风相近的画家逐渐兴起,形成了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的“漓江画派”。此展览以桂林风景名胜为切入点,将表现同一风景名胜的不同画家的作品组合在一起展示,帮助观众领略桂林山水画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恋恋银风——桂林博物馆藏南方少数民族银饰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生活着汉、壮、瑶、苗、侗、仫佬族、毛南、回、京、彝、水、仡佬族等十二个世居民族,她们在繁衍生息、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展览所展银饰主要以广西地区为主,也有一部分来自云、贵地区。这些造型、种类、纹样丰富的银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方少数民族十里银装的民族风情、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馆藏文物
桂林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3.9万余件(套),其中国家一、二、三级藏品 4292 件/套。以桂林明代出土梅瓶、明清书画珍品、桂林历史文物、广西少数民族文物、外宾礼品等为馆藏特色,形成了12大藏品体系。重要藏品包括明万历“青花双龙戏珠纹梅瓶”、1976年伊朗公主赠精装金边《伊斯兰教圣经》、隋朝“四神镜”、明代“岁寒三友青花盖瓶”、徐悲鸿《水墨牛马图》等。
明万历青花双龙戏珠纹梅瓶
明万历青花双龙戏珠纹梅瓶,高31.5cm、口径5.2cm、底径11cm、腹围51cm。该瓶造型古朴庄重,盘口略外撇,颈略长,丰肩圆腹,胫部略粗大,腹以下至足底渐收,假圈足,足高一厘米,图案用弦纹分隔为四层,颈部绘青花蕉叶纹,肩部绘錦地花卉开光纹,胫部绘变形莲瓣纹,腹部主题图案绘青花双龙赶珠纹,双龙瞪目咧嘴,威风雄武,每龙前各有一火珠,图中焰云缭绕,海浪翻卷。
明嘉靖青花岁寒三友仙人图带盖大梅瓶
明代嘉靖时期的青花岁寒三友仙人图带盖大梅瓶,通高64cm,1983年出土于靖江宪定王莫夫人墓。
瓶体纹饰共分五层,由蕉叶仰伸、云肩丹顶鹤、缠枝花朵和天马行空四个部分作点缀衬托,腹部主题图案绘“岁寒三友”仙人图。图中,仙山隐约,祥云缭绕,松、竹、梅下,三位炼丹仙人席地打坐,手持羽扇,徐徐煽动丹炉焰火。这三位仙人依次为:背宝剑的吕洞宾、带拐杖的铁拐李以及坐在石凳上的张果老
隋四神十二生肖纹铜镜
隋四神十二生肖纹铜镜,为桂林兴安县出土文物。铜镜为圆形、圆纽,尺寸为直径21.5厘米,高0.8厘米,重1231克。伏兽纹钮座。钮座外凹面双线方格。方格四外角与V形纹相对。V形纹内各有一兽面纹。方格与V形纹分割的四区分别配置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中区为楷书四言赋物诗一首:“阿房照胆,仁寿悬宫。菱藏影内,月挂梦中。看形必写,望里如空。山敢出,水质惭功。聊书玉篆,永镂青铜。”外区由叶瓣纹分成十二区,分别配置十二生肖,镜缘内侧饰锯齿带。这是隋唐之际广泛流行的典型铜镜。
清康熙五彩描金狩猎图大盘
1987年10月曹瑛夫妇赠予桂林博物馆收藏。
康熙五彩冠绝一时,《匋雅》中记载:“康熙彩之颜料,因非后世所常有。论其画手高妙,不但官窑器皿,仿佛王恽,即平常客货,亦莫不出神入化,波澜老成。”康熙五彩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釉上蓝彩和黑彩,形成了红、绿、蓝、黄、黑、赭等多种颜色的搭配与运用,色彩对比更加和谐、沉稳。
此五彩描金大盘胎薄质坚,形制极为规整。盘口微外侈,弧腹,圈足,釉润,略泛青,釉底青花双圈内画秋叶图记款。盘内壁以五彩绘狩猎图,图中绘远山近树,一年轻武将束发顶冠,身披甲骑乘在奔驰的骏马上,左手执弓,右手指向前方中箭大雁,获猎之喜溢于言表。身后紧跟两骑马随从,皆身着铠甲,其中一人手握旗幡。马前有两只奔跑的猎狗,另有两侍卫手持长矛立于较远处。为康熙五彩瓷中的精品。
姜筠设色山水人物折扇
“清末四大家”之一况周颐生前使用的折扇,其长子况又韩在1978年6月将该扇捐给桂林博物馆。
该扇为竹片支撑糊裱纸扇,扇面正面为设色山水人物画一幅,为姜筠于1918年所绘。画面左侧为两株古松屹立山坡上,松下不远靠河岸处,一樵夫薪归来,小憩待渡。河中一船夫正将船摆向岸边,准备渡樵夫过河。对岸一片村舍应是樵夫归所。
1917年,朱祖谋完成《彊村丛书》的校刻,使校词成为专门之学,为词史上一大盛事。吴昌硕、吴待秋等人为之作《彊村校词图》,况周颐、王国维、叶昌炽等人为题校词图,《蕙风词史》载“一时名流,题赠遍。先生(况周颐)为作还京乐。”扇面所题“倚逐樵歌发,松风相和溪路”,即况周颐《还京乐》词二句,姜筠正是据此词意作画。
扇面背面为王国维楷书。大字为唐人词三首,小字为王国维论望江南、菩萨蛮两词牌之起源,兼及李白菩萨蛮之真伪问题。
明宣德青花携酒寻芳(携琴访友)图梅瓶 青花西溪问樵图梅瓶
这对青花梅瓶于1972年出土于靖江安肃王朱经扶夫妇合葬墓。携酒寻芳(携琴访友)图梅瓶高38.4cm, 腹围65.5cm, 口径6cm, 底径11 cm,为国家一级文物,瓶上绘一位高士神态怡然,骑马徐行,琴童挟琴在前引路,马后一仆人肩担酒食随行,远处群山滴翠,碧水横流,路旁柳枝随风摇曳。
西溪问樵图梅瓶出土于同一墓葬,其尺寸、外形与携酒寻芳(携琴访友)图梅瓶相同,颈部、肩部、胫部的图案也完全一致。瓶上也绘一骑马的高士,衣着打扮与携琴访友图中的人物相似,马前有一名肩托宝剑的侍从。高士正勒马回首,与一樵夫搭话,似是问路。樵夫砍柴归来在路边歇息,遇人询问,起身致意,临别还拱手作揖。
徐悲鸿《水墨牛马图》
《水墨牛马图》是1932年徐悲鸿应好友杨仲子所求而作。杨仲子为音乐教育家,以此图表达自己为祖国的音乐事业奔走劳的拳拳之心。作品中一牛一马在缓缓前行。马儿浓墨,牛儿墨较淡,层次分明。画中的水牛逼真而不刻板,主体使用的是没骨画法,这样的画法收敛了牛儿的力度。但是牛角部分却是用线条勾勒,使牛角显示出一种强劲而锋利的气势。牛的尾巴和牛角呼应,也是用鲜明的线条勾勒,一头一尾,使主体呈现出画面上的平衡感。再看画中的柳树,已经冒出了一些新芽,让人感觉充满希望。        
在画芯左上方题有“仲子学长命写牛马走,壬申危亡之际。悲鸿”,并有朱文方印“徐”,画芯右下角有 朱文方印“牛马走”。牛马走一词源自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意思是为了能完成《史记》而像牛马一样地活着,原来是表示自谦的词,后来常常用来比喻像牛马一样地奔波劳碌。        
徐悲鸿在作品中还借用了《尚书·武成》里“归马放牛”的典故,从画意并结合题跋内容看,虽处于“危亡之际”,但也抑制不了人们期冀严冬过去春天到来时万物勃发、生机盎然的景象,体现了画家在战争频发的年代希望战争结束、天下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意愿。
学术研究
桂林博物馆承办全区乃至全国学术等活动十余场/次,为文博同行搭建广阔交流平台,如“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2019年年会暨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应用学术研讨会”等。桂林博物馆还举办了129期“桂博讲坛”。
2016 年,桂林博物馆申请成立“桂林市人才小高地——明代梅瓶资源调查与研究”课题项目,对全国梅瓶展开系统调查与研究,共收集国内外 822 件明代梅瓶资料,梳理了明代梅瓶收藏、出土、时空分布等情况,对从洪武到崇祯不同时期的梅瓶器型、纹饰、釉色、款识、工艺、功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 23 万字研究报告。
桂林博物馆出版物有:《桂林博物馆文集》(1—9集)《让文物说话——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暨桂林博物馆开馆30周年纪念文集》《背上摇篮--桂林博物馆藏南方少数民族背带精品》《永远的旗帜——桂林博物馆藏桂林抗战文化城文物精品》《藏宝集粹——桂林博物馆藏文物精品》《颜筋柳骨——桂林博物馆藏古代书法精品》《当代百家画桂林》《宋克君版画及其艺术》《李培庚桂林山水油画及其艺术》《古瓷风韵——桂林博物馆藏明代梅瓶赏析》《妙手丹青——桂林市博物馆藏古代绘画精品》等书籍。
文化活动
文创产品
桂林博物馆于2016年成立文化创意中心,精心培养自己的研发队伍,立足馆藏资源,着眼城市发展,关注消费者需求,共研发出“靖江遗粹”“民族之花”“友谊之桥”“生肖寄语”“红色印记”“桂青花语”“山水之韵”七大系列产品,共计265款文化创意产品。2018年至2019年,9款产品申报国家知识产权局外观设计专利均通过,通过率100%。2018年,“四爱图·茶壶茶杯套装”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优秀奖”;2019年,“生肖寄语·金属书签”荣获“广西十佳文创精品奖”。2022年10月,桂林博物馆精选代表作品“桂青花语·团扇套装”参加了“第二届全国文化创意产品推介活动”。
社教活动
2017年5月,桂林市博物馆“最炫梅瓶风系列社教活动”,获得广西首届博物馆十佳社会教育活动品牌评选活动“十佳”品牌之一。“最炫梅瓶风”是桂林博物馆面向社会公众推出的一项课堂互动式、全新社会教育品牌活动。活动以馆藏梅瓶资源为基础内容,将梅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分解成公众比较容易识记的知识点,秉承以人为本、讲好故事、传承文化、素质教育、培养青少年创意思维、调动主观能动性的博物馆教育宗旨,将梅瓶的来源、用途、纹饰含义、艺术特点、人文故事,结合讲解、剪纸、绘画、手工、音乐、设计等艺术手段,设计了《“童声讲梅瓶”—— 小小志愿者讲解培训活动》《“竞答小能手”——梅瓶知识你问我答活动》《剪纸小传人——梅瓶创意剪纸活动》《寻宝小达人——梅瓶探秘活动》《“青花之美”——笔记本创意DIY》《小小设计师·秀——梅瓶环保服饰设计展示》等系列专题活动。参与者在互动活动中体验文化、交流感受、表达个性,了解家乡的特色文化同时,提高了表达力和创造力。
桂林市博物馆积极推动馆校共建,先后与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大学等多所高校签订协议,在学术研究、文创研发等多领域开展合作。与桂林市十六中学研发《中学生梅瓶文化》校本课程,与桂林市委党校研发《万年智慧地 千年桂林城》课程,颇受学生欢迎,均获优秀奖项。
2022年8月,桂林博物馆举行“夏日之约”暑期青少年研学活动。本次研学活动共设置了两场“秀甲桂林——青少年主题陶艺创作”体验活动和一场“诗意桂林”山水文化小课堂,以馆藏陶瓷文化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利用陶艺手工艺,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设计自己心仪的陶艺作品。通过手工制作陶艺过程,将桂林山水文化铭记于心,提升了自身的艺术欣赏水平。
所获荣誉
2017年5月,“靖江遗韵——桂林出土明代梅瓶陈列”荣获“第十五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
2018年12月27日,桂林博物馆荣获“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2019年1月7日,桂林博物馆荣获“全区文化系统记二等功集体”。
2020年12月21日,桂林博物馆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2023年2月,桂林博物馆获“第二届全国文博百强文创产品单位”。
参考资料
桂林市博物馆基本信息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2023-04-12
首页-概况.桂林博物馆.2023-04-08
桂林“一院两馆”项目简介.桂林文体集团.2023-04-12
桂林博物馆.每日环球展览.2023-04-08
漓水春秋:桂林历史文化陈列.每日环球展览.2023-04-09
画里人家:桂林民俗文化陈列.每日环球展览.2023-04-08
参观攻略.桂林博物馆.2023-04-09
徐悲鸿 水墨牛马图.桂林博物馆.2023-04-09
桂博讲坛.桂林博物馆.2023-04-09
桂博出版.桂林博物馆.2023-04-0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布局
建筑特色
馆内布局
陈列展览
基本陈列
漓水春秋——桂林历史文化陈列
画里人家——桂林民俗文化陈列
靖江遗韵——桂林出土明代梅瓶陈列
友谊桂林——馆藏外宾赠送礼品陈列
专题陈列
情系桂林——李培庚、叶侣梅、宋克君捐赠作品展
翰墨华章——馆藏明清书画精品展
临时展览
走进漓江——桂林博物馆藏桂林山水画展
恋恋银风——桂林博物馆藏南方少数民族银饰展
馆藏文物
明万历青花双龙戏珠纹梅瓶
明嘉靖青花岁寒三友仙人图带盖大梅瓶
隋四神十二生肖纹铜镜
清康熙五彩描金狩猎图大盘
姜筠设色山水人物折扇
明宣德青花携酒寻芳(携琴访友)图梅瓶 青花西溪问樵图梅瓶
徐悲鸿《水墨牛马图》
学术研究
文化活动
文创产品
社教活动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