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的陵墓
永昭陵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的陵寝,位于河南省巩义市西南城区的孝义街道,南边是永定陵,东到建设路,西至新华路。陵区从南端的鹊台到下宫遗址,南北长约1050米,东西宽约300米,南高北低,落差31.4米。
北宋有九位皇帝,除徽、钦二帝死于漠北以外,其他七位皇帝加上赵匡胤之父赵弘殷均葬在巩义,被称为”宋陵“,另有袱葬皇后墓和皇室贵族陪葬墓,宋陵前后历经160年,形成以赵匡为中心,子孙环绕的皇家墓葬群,永昭陵分布其中。
永昭陵包括上宫、下宫和曹皇后袱葬陵三部分。上宫神道东西两侧相对排列有60件石雕像,依次为石望柱、石像和驯象人、瑞禽、角端、马与控马官、虎、客使、文武官、武士、宫人和门狮。曹后陵石刻雕像28件,下宫处有6件。
宋陵在北宋末期遭到金兵入侵毁坏,此后历经劫难,至新中国成立后得到重视、保护和发展。1963年被认定为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宋陵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 年 6 月永昭陵实施抢救性保护工程,恢复部分遗址地面建筑,1997年建成宋陵公园并开放,是宋陵中唯一复原的皇陵。 2022年12月宋陵通过国家文物局第四批遗址公园立项。
墓主信息
赵祯(1010-1063年)是赵恒第六子,乳名受益,生母李宸妃刘娥的侍女。赵祯出生后由刘太后养育。民间流传“狸猫换太子”就是关于宋仁宗赵祯生世的故事。赵祯八岁被立为太子,十三岁即位,二十四岁亲政。 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病死开封市,享年54岁,十月葬于永昭陵,庙号“仁宗”。宋仁宗在位42年,是北宋皇帝中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位。身后有首流传很广的诗歌体现出时人对仁宗朝的怀念:“农桑安月岁丰登,将帅无功吏不能。四十二年归梦想,春风和泪过昭陵。”
袱葬永昭陵的皇后是慈圣光献曹后。慈圣光献皇后于明道二年(1033年)诏聘入宫,景祐元年(1034年)册立为皇后,元丰二年(1079年)病死,终年64岁。曹后墓在永昭陵西北角,因为地势促狭,陵区范围小于其他皇后陵。
历史沿革
兴建
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赵祯病逝。按照宋代的规制,帝王生前不修陵,死后七个月之内必须下葬。宋仁宗死后,朝廷调集士兵四万六千七百人,三司请内藏钱一百五十万贯、绸绢二百五十万匹、银五十万两用于修建永昭陵,工期耗费七个月,至当年十月宋仁宗下葬永昭陵。元丰二年(1079年)慈圣光献皇后,附葬于永昭陵偏西北约 20 米处,紧靠永昭陵。永昭陵陵区格局基本形成。
毁坏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陵遭到抢掠。南宋郑刚中《西行道里记》记载“昭陵因平岗,种柏成道,道旁不垣,而周以枳橘。陵四面阙角,楼观虽存,颠毁亦半。随阙角为神门,周向门内列石羊、马、骆驼、象之类。神台三层,皆植柏,层高两丈许,最下阔十五丈,作五水道。台前与内门里及大门外,皆二大石人对立。钦慈曹太陵望之见,又号下宫者,乃酌献之地,今无屋,而遗址历历可问,余陵规模皆如是。”可见永昭陵在南宋时期已经遭受毁坏。
元、明、清及民国时期,永昭陵历经沧桑劫难。民国初期地方上将原本属于官地的陵区用地出租给私人,导致陵区建筑基础被挖掉,部分石刻雕像被深埋地下,加之自然环境侵蚀,皇陵面目全非。
考察记录
宋陵的考察较早见于元人脱脱等撰的《宋史.礼志》,元代至正五年(1345年)迺贤考察宋陵后,将考察结果收录于其著作《河朔访古记》中,清代时期王昶所著《金石萃编》对宋陵也有提及。法国汉学家埃玛纽埃尔-爱德华·沙畹是较早考察永昭陵的西方学者,1907年他带领摄影师一行人探访宋陵,1909年发布了《华北考古图录》,书中收录有永昭陵陵墓全景图及石刻雕像图19幅。1906-1918年日本人关野贞到宋陵游历考察,他在关于中国建筑艺术的文章中提及到宋陵石雕像,但记述多有错误,比如将赵祯永昭陵的武士、武官、南门狮子错写成是宋太宗陵前的武士、石人、西门外石狮。1910年10月27日,美国人查尔斯·兰·弗利尔第一次见到宋代皇帝的陵墓群,在他眼中永昭陵前雄伟的雕塑、美丽的平原和蓝色的山丘融为一体,是一片宁静的小天地,没有人世的喧嚣纷争,而有涅的境界。比弗利尔稍晚看到永昭陵的瑞典人喜仁龙则依照艺术体系对永昭陵加以系统介绍,在其著作《5-14世纪中国雕塑》“五代十国北宋”一章首先介绍了永昭陵并配以照片。喜仁龙在著作中写道:墓主赵祯逝于公元1063年。图中远处的墓冢就像削去了顶端的金字塔。神道两侧排列着许多雕塑,既有文臣武将,也有各种动物,如羊、狮子、马、麒麟、象和朱雀等。喜仁龙详细描述了两块浮雕上的朱雀,称造型奇特,装饰性极强。他还为曹皇后墓留下了图片和文字介绍,只是他并不知道墓内是何人,他称之为“小墓冢”。书中记录:小墓冢。位于永昭陵内金字塔形的大墓冢前方。神道两侧分别立着一些石兽和二石人,大部分均已损坏。
考古发掘
1986年6-8月,巩义市文物保管所对永昭陵陵区进行全面钻探,探知永昭陵墓道位于陵台南部正中间,南北长达127米,墓道南窄北宽,北端接近陵台,根据已探测数据,推断陵墓总深度约为28米。1995年9月到1998年6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宋陵抢救保护工程组成宋陵考古队,对宋仁宗永昭陵上宫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一万多平方米。考古发现鹊台、乳台、门阙和角阙皆为夯土筑成,台体四周用青砖包砌。其中,乳台和门阙台基上两边对称分布三出阙楼阁,角阙台基顶面是两个三出阙楼阁的复合式建筑。陵台平面呈正方形,有三层台阶,底部边长约52米,垂直高度在15米左右。四周的神墙为黄土夯筑,每边边长约240米。宋仁宗永昭陵园的发掘,是复原宋陵上宫的实物资料依据,对于研究北宋皇陵陵寝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环境
永昭陵位于河南省巩义市西南部,东距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市)约122公里,西距北宋西京城(今洛阳市)约55公里,处在在宋代两京之间,具有交通枢纽的地理意义。
巩义地处河南省中部,南接嵩山,北靠邙山,伊洛河自西向东流过,注入黄河。永昭陵就建在嵩山以北,伊洛河以南的黄土岗地带上,平均海拔在160-222米之间,黄土深厚、水位偏低、陵区附近盛产石料,这里的地理环境为营建帝王陵寝提供了天然的便利条件。
永昭陵沿袭北宋前代皇帝的陵寝选址布局,面山背水,地形上呈南高北底、东穹西垂状,陵台建在地势的最低处,陵区中轴线的方向朝向嵩山少室主峰。北宋皇陵不同于历代帝陵或居高临下或依山面河的独特布局,是北宋的堪舆家依据特定的风水即”五音姓利“的理论进行的修建。所谓”五音姓利“就是按照姓氏划分不同的音,赵姓对应“宫商角徵羽”中的角音,帝王陵寝的选址对应着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形。巩义市西南部的自然地理环境符合宋室赵姓的陵址条件,所以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皇陵选在此处。
陵园布局
永昭陵公园占地近40万平方米,主要由永昭陵遗址和宋陵广场两部分组成。遗址主体包括上宫,下宫和曹后陵,原来的地宫遗址改建成宋陵广场。陵园有东西南北四座大门,南门是正门,陵区内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也称宫城。从南门进入,依次为宽阔笔直的神道、高大的鹊台、乳台、分列神道两侧的石像生,直到宫城。宫城的大门也叫神门,四面神门围合在正中的就是金字塔般的陵台,墓主人静静地躺在地下。宫城的西北面是曹皇后陵,规格和永昭陵相似,规模较小。再向前是下宫,走过下宫就是北门。由地宫遗址改建的宋陵广场位于最北端,是市民休闲健身游玩娱乐的场所。
主体建筑
永昭陵主体建筑由上宫、下宫和慈圣光献曹皇后陵三部分组成,陵区南北长约1050米、东西宽约300米,南端的鹊台地面至北部的下宫遗址,约下低31.4米,南高北低落差比较大。在陵园自南至北的中轴线上,对称式依次分布有楼阁式的鹊台、乳台、南神门、陵台,曹皇后陵袱葬于昭陵的西北方。
上宫
永昭陵上宫包括陵台、宫城、神道、石像生、鹊台、乳台等。陵台为位居陵园中心的皇帝陵墓,四周围以神墙,称为宫城。神墙四面正中开阙形门,按照方位叫做南、北、东、西四神门。四门之上对称建阙楼,神墙四角建角楼。陵台三层,呈覆斗形。地宫在陵台下面,安置皇帝棺。陵台顶部南北长19米,东西宽15-18米,底部东西长58米,南北宽56米,现高14.7米。南神门外是神道,神道两侧依次排列鹊台、乳台、石像生。
袱葬曹皇后陵
宋代皇后单独起陵,曹皇后陵位于永昭陵上宫西北部,是宋陵中诸皇后陵中保存较好的一座。陵园南北分作三阶:从鹊台到南神门为第一阶,南神门到陵台为第二阶,陵台向北为第三阶。第二阶比第一阶低1.1米,第三阶比第二阶低0.5-1.8米。地面布局与帝陵相同,规模小于帝陵。
下宫
永昭陵下宫位于曹皇后陵北神门外80米处,是日常祭祀和陵区管理之所。宫内设有正殿、影殿、斋殿和东西庑殿。正殿是皇帝入陵前棺木临时停放的地方,后有影殿,是供奉皇帝画像的地方,影殿后为斋殿,内设佛像,是为皇帝祈祷、超度的场所。影殿两边还有东西庑殿,放有皇帝的塑像。斋殿东边有浣濯院,有厨房和陵使官员的住处,西边是副陵使和守陵士兵的住处。永昭陵下宫遗址南北长163米,东西宽130米。遗址有门狮一对,两个一米左右的石柱础,上马石两件。
其他看点
永昭陵上宫神道两侧现存石雕像60件,神道石雕像的东、西列间距43.7米,每列雕像与雕像之间相隔4.2-5.2米。石像生类型主要有:象及驯象人各2件,象系有络头,象鼻子向内卷曲,鞍蹬上绣有莲花图案。东边的驯象人手握一长柄镐,西边的驯象人手捧荷花盘,盘内装有犀牛角。瑞禽石屏2件,瑞禽马首禽身,双翅伸展欲俯冲而下。角端2件,独角怪兽,东边的角端上唇向外卷,西边的角端上唇向内卷。马与控马官(马4件控马官8件),雕刻精细。虎、羊各4件,虎身前倾,羊昂首跪卧,雕刻生动。客使6件,身着异族服饰,手捧宝物进贡。另有文武官各4件,武士2件宫人4件,门狮8件。永昭陵前栩栩如生的石像生增加了帝王陵寝的庄严与肃穆,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
开发与保护
1963年永昭陵被认定为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国务院公布永昭陵为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国家文物局把永昭陵抢救保护工程定位“全国首批唯一的大型皇帝陵抢救保护示范工程”,同时列入河南省”八五“十大旅游项目。由巩县文化局负责永昭陵的建设,相关古建筑保护研究机构和施工企业进行勘察设计和工程技术施工,保护工程于1995年6月正式动工,征用土地568亩,工程投资1,2亿元。先后完成了永昭陵陵园2座鹊台、2座乳台、8座门阙、4座角阙、2座阙庭、陵台及宫城城墙的复建,1997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
永昭陵是宋陵中唯一复建了部分建筑的皇陵,复建后的永昭陵公园对外免费开放。成立于1997年的永昭陵管理处位于永昭陵南门西侧,负责永昭陵日常管理、公园维护和文物保护工作。永昭陵陵园仅对外开放地上复原建筑和地上遗迹,地下墓室和仁宗陵台尚未对公众开 放。部分石像生用草木和栅栏围起,防止游客触摸但不影响观看。
2019年巩义市着手打造永昭陵遗址生态文化公园,项目涉及规划范围568亩,预计投资7019万元。内容主要包括:拆除周边与文物环境风貌不协调的围墙、广告牌等;完善环陵路、周边游路铺装;增设标志标识和夜景照明,提升整体景观生态环境等。2021年10月国家文物局关于《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的通知中宋陵被纳入“十四五”时期大遗址保护开发规划之中。2022年12月国家文物局公布宋陵进入第四批国家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相关诗歌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作《永昭陵挽词三首》刻画了赵祯时期的仁德宽政。
与子虽天意,如人昔帝难。
一言谋早定,九鼎势先安。
太舜仁由性,商汤治以宽。
孤臣思未报,清血但泛澜。
——宋.欧阳修《永昭陵挽词三首其一》
干戈不用臻无事,朝野多欢乐幼年。
便坐看挥飞白笔,侍臣新和《柏梁篇》。
衣冠忽见藏原庙,箫鼓愁闻向洛川县。
寂寞秋风群玉殿,还同仿佛梦钧天。
——宋.欧阳修《永昭陵挽词三首其二》
行殿沉沉画重,凄凉挽锋出深宫。
攀号不悟龙胡远,侍从犹穿豹尾中。
回薄山川长起雾,天寒松柏自生风。
斯民四十年涵煦,耕凿安知荷帝功。
——宋.欧阳修《永昭陵挽词三首其三》
与欧阳修并称为“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也为永昭陵题写诗句缅怀赵祯时代:
神阙澹朝晖,苍苍露未曦。 龙车不可望,投老涕沾衣。
——宋.王安石《题永昭陵》
目录
概述
墓主信息
历史沿革
兴建
毁坏
考察记录
考古发掘
地理环境
陵园布局
主体建筑
上宫
袱葬曹皇后陵
下宫
其他看点
开发与保护
相关诗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