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水微澜》是
李劼人于193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1936由上海
中华书局出版,因其采用
法国“大河小说”的体制,和《
暴风雨前》《
大波》合称为“大河三部曲”。
小说以
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到辛丑条约签订(1901年)这段时间
成都市郊外的
天回镇为背景。袍哥头目罗歪嘴与表弟媳蔡大嫂私通,并设计骗走了土粮户顾天成的钱财。顾天成在经历一连串的不幸之后,投靠“洋教”,借
八国联军剿灭义和团之际陷害罗歪嘴,迫使其逃亡。蔡大嫂最终为了情人和丈夫的安全,以及富贵的生活,选择嫁给顾天成。故事以蔡大嫂、罗歪嘴、顾天成三人的恩怨爱恨为主线,讲述了在西方
帝国主义的影响下,
川西地区袍哥与教民两股势力之间的对抗激荡。
《死水微澜》结合了外国文学技法和中国文学传统,以现代的语言、宏大的结构和背景,成为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具有开拓性的经典作品;也将乡土风俗和历史事件的有机融合,是近代风俗史小说中的杰作。小说分别于1981和1990年被译为法文和英文,并被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话剧或戏曲,代表性作品有1990年
凌子风导演的电影《狂》。
成书背景
成书年代
20世纪初的
中原地区,在经济和政治上沦为了半殖民地,有识之士纷纷投身于救亡图存的运动中。在文学领域,中国文坛于1917年开始了
文学革命,成为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革命产生的五四新文学,不仅使用白话文进行创作,内容上也体现出了反封建、提倡个性解放和民族解放的思想。
到了1927至1937年抗战爆发前,国共对立,
日本侵占
东北地区,社会政治力量也错综复杂。这时的中国文坛,除了出现代表无产阶级立场的
左派文学,也有非左翼作家秉承五四精神而进行的创作。
李劼人是这批“后五四文学”创作者中的独立作家,其于1935至1937年写就的《死水微澜》《
暴风雨前》和《
大波》三部长篇小说有别于五四以来的乡土回忆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
法国“大河小说”体制反映时代的第一次尝试,其中以《死水微澜》最具生活和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李人1891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中学开始便喜好阅读,并接受启蒙思想熏陶,中学毕业后参与多类文字工作。1919年,李劼人赴法研读法国文学史,期间大量译介法国小说,对其后来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李劼人早在1925年便有意模仿法国的“大河小说”,写“几部有连续性的长篇小说”。他最初的写作计划是以
辛亥革命为起点,后在写作中渐渐发觉,要将辛亥革命这一“大波”描写好,需将之前社会条件的蓄积酝酿交代清楚,因而开始计划撰写《死水微澜》。据李劼人女儿的回忆可知,罗歪嘴的原型是李劼人的干亲家瞎子。1935年春,邝瞎子经常造访李劼人,跟其讲起袍哥界的许多奇事逸闻,以及他和女人的爱恨纠葛。
李劼人于同年辞去民生机器厂厂长一职,6月27日抵达成都,30日开始写作《死水微澜》,7月29日便写成,用时仅一个月。
小说背景
在清朝,
四川省的地方权力主要集中在当地的“绅粮”阶层(士绅和粮户)手中,多是元末起迁移进来的社会精英,而本地人则组成了与之抗衡的“教”(红灯教)与“会”(
洪门、哥老会)等组织,其中哥老会成员俗称“袍哥”。
到了清朝末年,四川边地得到开发,加上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商品流通加剧,省内形成了众多“场镇”商业中心,兴起了栈房、酒铺、赌场等场所,便依附起了本地的袍哥势力。加上1891重庆开埠后,洋行和天主教会深入四川,民教关系持续紧张。清政府无力保护地方“绅粮”的利益,士绅和粮户们也开始与抵触洋教的袍哥结盟,使得清末的袍哥势力大涨,有“一绅二粮三袍哥”的说法。《死水微澜》中罗歪嘴和顾天成便是清末四川场镇(
天回镇)袍哥和粮户的代表,两人恩怨也体现了地方官府和袍哥被洋教势力所挑战,以及中央帝国和地方乡绅势力的解体。
出版历史
1936年7月初,《死水微澜》由上海
中华书局发行初版。
1954年5月,
作家出版社邀请
李劼人修改重印《
大波》,李劼人决定将“大河三部曲”依次进行修改。修改版的三部曲最终于1982年12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修改后的《死水微澜》,情节和人物的身份更加匹配,增添了一些语言和表情描写,细节处理得更为考究、详实,字词使用也更加规范,将一部分情欲、暴力描写隐晦化、模糊化。
内容情节
邓幺姑自小生在农村,受邻里韩二奶奶说教的影响,梦想嫁入
成都市做富太太。但由于家境贫寒,幺姑最终嫁给了成都郊外
天回镇上的杂货店掌柜蔡兴顺,成了“蔡大嫂”。蔡兴顺憨厚木讷,人称“蔡傻子”。他的表哥是哥老会的“袍哥”罗德生,外号“罗歪嘴”,蔡傻子的杂货铺由他罩着。罗歪嘴常来表弟的店铺,渐渐和蔡大嫂熟络起来。罗歪嘴行走江湖、见多识广,蔡大嫂漂亮聪明、大胆泼辣,二人渐渐开始相互欣赏。
罗歪嘴出了一趟远门后,带回了妓女刘三金。此时镇上来了个土粮户,名叫顾天成,带着钱财来天回镇捐官。罗歪嘴指使刘三金缠住顾天成,唆使其参与赌博。顾天成输掉了一千多两银子,田产也抵押上,还因赖账被毒打赶出了镇。刘三金赚够了钱,临走前撮合了罗歪嘴和蔡大嫂,二人自此一发不可收拾,闹得镇上人尽皆知,老实懦弱的蔡傻子只得选择默许。
顾天成回家后,妻子痛心无比,后因跟邻居信洋教的钟幺嫂争吵,气得旧病复发去世。到了正月十一,顾天成带着女儿上
成都市看花灯,碰到了罗歪嘴和蔡大嫂,顾天成唆使身边的混混前去调戏蔡大嫂,结果被罗歪嘴痛打,女儿也在混乱中被人拐走。回家后,顾天成大病一场,最后靠着钟幺嫂帮忙请来的洋医生才死里逃生。痊愈后,顾天成加入洋教,想借洋人的势力做官复仇。
五月中旬,义和团、红灯教攻打洋人使馆、杀洋人,消息传到成都,本如一潭死水的古城激起了“微澜”。信洋教的顾天成躲了起来,但形势很快逆转,
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朝廷下旨各地
总督保护教堂、优待外宾,顾天成又身价顿涨。不到五天,郸县三道堰出了一件打毁教堂、打死教民的事件。因争夺蔡大嫂而跟罗歪嘴有过节的陆茂林,怂顾天成诬告罗歪嘴是事件主犯。
最终,四川总督派兵捉拿罗歪嘴,罗歪嘴提前出逃,蔡傻子因不招供入狱,蔡大嫂因护夫而被官兵打伤,被父母救回乡坝。为了打听仇人下落,顾天成找到了蔡大嫂,却被她吸引,提出娶她为妻。为了救丈夫和情人,也为了自己和儿子的未来,蔡大嫂答应嫁给顾天成,成了顾三奶奶。
人物角色
蔡大嫂(邓幺姑)
蔡大嫂聪明漂亮、大胆泼辣。她富于幻想、追求浪漫,从小便幻想着荣华富贵的省府生活,且敢于无视传统礼教,大胆追求灵肉合一的爱情。同时,蔡大嫂又有着冷静的务实精神,当拯救丈夫情人、成为少奶奶的机会摆在面前时,她毅然选择嫁给顾天成,这其中既有其对理想物质生活的大胆追求,也有其作为中国女性的一种“韧性”。
蔡大嫂的身上,既有着中国传统艳情小说中的女性的影子,又融合了
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她像潘金莲一样反抗
包办婚姻,敢于违背封建道德;又有着
包法利夫人对“
巴黎式爱情”的向往、对物质的追求,还有着羊脂球的反抗性、同情心和正义感。
李劼人大胆地借鉴福楼拜、
爱弥尔·左拉等作家的写作,加上中国文学的宝贵传统,创造了蔡大嫂这一独具特色的女性形象。
罗歪嘴(罗德生)
罗歪嘴是称雄一方的袍哥头子,他勾结官府,开设赌场,打架嫖娼,宛如地痞流氓。但他同时也性格豪迈,讲义气,爱打抱不平,对蔡大嫂一往而情深。他痛恨西方列强的侵略,但也有着非理智的排外心理,扬言要砸教堂。他有手腕和魄力,但最终也不得不屈服于“洋教”势力,流亡外乡。
罗歪嘴的身世,本是清朝末年地方势力失序后阶层跃升的案例,其父亲以小粮户的身份加入“袍哥”组织,使其借着清末
四川省商业的繁荣,成为地方一霸。但罗歪嘴嫖娼的行为却有违
儒家道德,体现“袍哥”坚守的传统价值在新思想和外部压力中正不断退守。其最后的逃亡,也正是中央皇权和地方政府无力抗衡西方势力的表现,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顾天成
顾天成是个见识短浅、又十分好色的土财主,他为了复仇不择手段,不惜投靠“洋教”来报复罗歪嘴。但在对待自己的女儿
冠招弟时,却也保留有真切的父爱。
顾天成属于占有社会资源的绅粮阶级,但他依旧不满足于此,打算用捐官的方式获得一定的权力,这是清末民众对皇权和地方官僚的典型向往。顾天成作为“贡爷”,品行却偏离仁义礼智,小说中着力强调其好色,可见其所在阶层价值观的没落。为了对抗“袍哥”,顾天成最终背叛了绅粮群体,投靠了洋教,借着三道堰教案赶跑了罗歪嘴,并获得蔡大嫂。这本是
川西闭塞小镇中一段个人恩怨,却象征着晚清皇权在西方
帝国主义面前的解体。
刘三金
刘三金是一名妓女,她惯闯码头,放荡不羁,粗野又精明。她见自己无法套牢罗歪嘴,便将心思放在赚钱上,用美色骗顾天成输光身上的银子后,立马翻脸不认人。在离开天回镇前,她还顺便做了蔡大嫂和罗歪嘴间的“皮条客”。作者借助刘三金的妓女身份,将其在情欲上的自由、对金钱的毫不掩饰合理地表现了出来,是对女性个体欲望的主动表达。在情节上,刘三金成了串连书中各重要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角色。
钟幺嫂
钟幺嫂是顾天成的邻居,曾师母家的佃户,在跟着曾师母信了“洋教”后,便不再忌惮
顾家家居。小说中的钟幺嫂蛮横、风骚、泼辣,从侧面反映了清末在列强的欺压和清政府的纵容下,教民群体的豪横。作者还通过钟幺嫂和顾天成之间的暧昧,揭示了顾天成道德的败坏。
和刘三金一样,钟幺嫂也是小说人物间重要的中轴,和曾师母、姜牧师、史洋人一起代表了洋人、教会、教民构成的“洋教”势力。
蔡傻子(蔡兴顺)
蔡傻子性格木讷老实,“脸子不中看”“与人无争”。他的兴顺号杂货铺在表哥罗歪嘴的庇护下生意兴隆,蔡大嫂也是因着他有一定的财力才嫁给他。蔡傻子容忍了罗歪嘴和蔡大嫂的关系,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老实,也因为他的生意需要表哥的关照。他对自己的表哥十分忠诚,在罗歪嘴逃亡时,因不招供入狱,最终因蔡大嫂嫁给顾天成才得以出狱。
主题思想
“历史与人”的现代主题
李劼人小说多具有史诗般的气魄,且人物众多,如同一本“形象的百科全书”。《死水微澜》借鉴了
中原地区史传文学的传统,又借用了
法国自然主义的书写方式,如同编年史一般,将纷繁复杂的生活事件与历史的跌宕结合,将
辛亥革命前的川地政治、社会嬗变,以及错综复杂的阶层势力关系和矛盾,完整地呈现给了读者,因而被郭沫若称为“小说的《
华阳国志》”。如学者
杨联芬所说,《死水微澜》为代表的李劼人小说开创了中国历史小说以“风俗史”“非英雄”和“非道德”为特点的现代叙述模式。
在对历史的叙述上,《死水微澜》反映了处于中国近代史重要的转折时代,和其余两部“大河小说”一起成为了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一次成功尝试。小说内容表现了原本沉寂如“死水”的
四川省,在洋人势力入侵、袍哥势力崛起的双重夹击下,传统的政治结构和伦理道德根基开始动摇,以及人们在世道突变面前的复杂心境和选择。
在对人的叙述上,《死水微澜》的人物描述带有对文化和人性的深入思考。小说中的蔡大嫂、罗歪嘴等人在一个逐渐失序的社会面前作出的选择,都无法简易地判断其是非。他们违背道德伦理的行为,时常出于动荡中的求生本能,及其活得真实酣畅的愿望,隐含着他们勇敢的生命力和叛逆意识,也反映了时代更迭中新旧伦理的激荡和调整。
乡土文学
《死水微澜》也可被视为一部乡土文学,或是一部风俗史,书中对
唐成茂风土人情的描写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了
成都平原的地理、气候、自然景观、建筑民宅,又写了当地人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婚丧嫁娶,还仔细描写了
天回镇的赶场、
青羊宫的灯会,甚至交代了袍哥和轿夫的规矩,宛如给一幅成都当地的“
清明上河图”。
从
中原地区现代乡土文学的脉络来看,
李劼人以《死水微澜》为代表的乡土小说将乡土风俗和时代风潮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克服了一般乡土小说只表现乡土社会问题的弊病,使得小说既有厚重的历史,又有繁杂的风俗,且独具地方特色,是近代风俗史小说中的杰作。
艺术特色
法国文学特色
《死水微澜》明显借鉴了法国文学的多种创作方法。“大河三部曲”的名称,正因其形式十分类似盛行于
法国的“大河小说”,即时间跨度长、人物众多、历史背景宏大的多卷本小说。法国
现实主义文学对宏大背景的追求,也在《死水微澜》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小说描绘中国近代史上即将迎来“惊涛骇浪”的时代,书中人物众多,上至官绅洋人,下至土匪暗娼,都被作者囊括进其叙述中,使得小说的结构复杂而宏大。
此外,《死水微澜》还体现出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特点,即对局部细节的精细雕琢。如小说的开头,用一节的内容来描写天回镇的环境;对事物的描述确切到其位置、尺寸、质地;在塑造人物性格时不运用心理描写,而用其外貌、言行和日常生活来勾勒凸显等。
中国故事传统
《死水微澜》并不一味模仿外文小说,其底蕴依旧是本土的。小说继承了
中原地区史传文学的传统,以编年史的方式展开叙述;小说的主角蔡大嫂,既有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的影子,又是一个地道的
川西女子,甚至带有潘金莲的形象特色;在写刘三金等次要人物时,
李劼人也吸收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人物塑造方法,简单介绍过身世,便立刻将其放入矛盾冲突中,使人物的性格在具体的言行中逐渐呈现。
此外,小说整体叙述也与川人所谓的“摆龙门阵”类似,即讲究故事的来龙去脉、不时补充相关插曲,并强调参与氛围的讲故事模式。小说花费大量笔墨进行背景知识介绍,并时常“节外生枝”地插入许多小故事,使得故事背景详尽,大小故事间环环相扣,引人入胜,都是“龙门阵”故事模式的体现。
语言特色
在小说语言上,
李劼人开创性地将
文言文、
川西方言和欧化的
粤语融合,创造出一种雅俗互现、中西结合、富有地域特色的白话文,如书中随处可见如“诳”“得亏”“张巴”“白头帖子”等川地特色词,使其文字和川地的风物民俗自然地融为一体,展现了巴蜀语言的独特魅力。
此外,书中使用的袍哥语言也是语言的一大亮点。我们常能从罗歪嘴等袍哥口中听到“收刀检卦”“水涨了”“烫毛子”“通皮”“肥猪”等黑话,虽然给异地读者造成一定的理解难度,但也表现了蜀地方言的创造力,也让读者通过语言习惯了解了人物的性格。
作品影响
本土影响
《死水微澜》出版于1936年,与随后《
暴风雨前》《
大波》共同组成
李劼人的“
黄河三部曲”,成为
中原地区现代历史小说具有开拓性的经典作品。郭沫若盛赞其为“小说的近代史”。但由于小说的空间叙事和人物形象不够“典型”,与后来风行的
左派文艺思潮不沾边,后续一直处于无人问津的尴尬的境地。80年代以前,大致只有
曹聚仁对
李劼人和《死水微澜》予以肯定。
1979年,巴金在接受
法国《
世界报》采访时,将李劼人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此后,一批主要来自
四川省的学者呼吁对李劼人的研究进行破土,《死水微澜》才终于进入现代学界的视野。但80年代的研究,仍常纠缠于罗歪嘴、蔡大嫂人物的道德评价、阶级成分等问题。
21世纪以来,有不少文人开始主张从审美角度来评价《死水微澜》,及其作为
川西乡土文学的文化意义。刘再复甚至认为《死水微澜》的文学价值超过《
子夜》《骆驼祥子》和《家》。但主流学界对
李劼人和《死水微澜》的研究仍较为不足。
世界影响
1971年,《死水微澜》由
竹内实(
日语:竹内)翻译成日文版本《死水微瀾》,并收录于《現代中国文学7》,该书由河出書房新社出版。1981年,由温晋仪(Wan Chunyee)翻译成法文版本Vent de tempête avant la pluie,由伽利玛出版社出版。1990年,喻琴、
胡志挥将其翻译成英语,由Beijing:Chinese
文学 Press出版,英文译作为Ripples across stagnant
H₂O。2014年,再次被翻译为英文译作,名为Ripple on Stagnant Water:A Novel of Sichuan in the Age of Treaty Ports,由布莱特·斯巴林(Bret Sparling)、殷驰(Yin Chi)翻译,Merwin Asia出版。
衍生作品
1987年,由《死水微澜》改编的
川剧《邓幺姑》上映。
1989年,《死水微澜》首次被改编为电视剧。该剧由刘子农导演,谭兴国、
李天鑫编剧,
沙汀、
艾芜、
张秀熟、
马识途任顾问,魏明伦作词,获1990年首届“全国优秀录像片”评奖第二名(第一名空缺)。
1990年,
四川省方言话剧《死水微澜》在各地演出,受到专家、观众好评,被认为是对“后新时期戏剧的一种整合”。
1991年,根据《死水微澜》改编的电影《狂》上映,该片由
凌子风导演,被列为
香港国际电影节开幕式首映片。
1995年,
川剧《死水微澜》由
徐棻改编执导,获1996年“文华大奖”及其编剧奖,此后该剧又被陇剧、云南花灯小戏等地方剧种移植搬上舞台。
2007年,由
朱正执导、
成都广播电视台出品的电视剧《死水微澜》上映。该剧由
方涛等
成都市本土演员主演,播出后获得观众一致好评。
作品评价
散文家刘再复:“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如果说《
阿Q正传》《
边城》《
金锁记》《
生死场》是最精彩的中篇的话,那么,
李劼人的《死水微澜》应当是最精致、最完美的长篇了。也许以后的时间会证明,《死水微澜》的文学总价值完全超过《
子夜》《骆驼祥子》《家》等。”
学者杨继兴:《死水微澜》和《
暴风雨前》是一个新历史小说的模式.其突出的特征是从传统模式偏重于重大历史事件和显赫历史人物的正面描述转变为寓政治、军事、经济的变动于广阔的社会风俗史画面的勾勒。”
文学教授
杨联芬:李劼人反映清末中国历史的长篇多卷体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
大波》的诞生,以其现代的语言、宏大的结构,成为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开拓性与经典性作品。
纽约州立大学学者Mathilde Kang:对西方现实主义的完美借用,《包法利夫人》“坏榜样”式的作品内容以及乡土派的描写,都使得《死水微澜》远离了正统文学并被边缘化。
作家、影评人
王樽:这是一部意味深长的杰作,虽然它在正统的文学史里没有获得应有评价,但其特定时代的风云变幻、世故人情,却都有着冷静客观的表现。尤其难得的是,书中展示了洋人洋教在四川的渗透,中国百姓对洋人洋教的接受和排斤的矛盾,对我们理解中西关系史,理解国人与现代化进程都有着其他书籍难以替代的认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