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
中国哲学思想之一
阴阳学包括天文学占卜、相宅、相墓、选日等内容。通过观天象将人的生活与之联系起来,阴阳学可以预测天道人事,世间万物的交替变换都遵循着阴阳五行的变换规律。
最早关于阴阳的出现是在山顶洞人时期,当时的阴阳学思想只是表示白天和黑夜;战国时期以邹衍为代表将阴阳和五行结合形成阴阳学;汉代时期阴阳学和道家思想合并发展阴阳学的天文立法内容;元朝因为皇帝重占卜之术所以被重视,在地方设立阴阳学,负责预测天文现象等内容;明朝关于阴阳学起初是沿用了元代的方法,后来,由于皇帝的想法不一,阴阳学在明代发展举步维艰,在明中后期,阴阳学开始出现弊端。清朝的阴阳学和地方宗教结合,直到中华民国,阴阳学的逐渐消失。
阴阳学代表人物有邹衍董仲舒袁天罡李淳风等,关于阴阳学相关著作有《黄帝内经》《周易》《推背图》等。古代医学家们受到阴阳学的影响,将阴阳学运用到医学范畴,用阴阳学来解释人体的疑难杂症,指导医疗实践。如《黄帝内经》作为中国医学的著作,书中就运用了大量关于阴阳学的理论。
背景
哲学
“阴阳”的最初含义是指阳光的向背,面向太阳为阳,背对太阳为阴,这是最初古人关于“阴阳”的理解,只停留在自然现象中;直到后来,人们将“阴阳”延伸理解到地理层面,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后来古代思想家们将“阴阳”上升到哲学的视角,用“阴阳”来解决事物的问题。
直到西周末年,夏商周时期的宗教文化影响逐渐减弱,阴阳观念由史伯提出,他将阴阳视为存在于天地之间的两种气,用阴阳二气变化来解释世间的自然现象,此时的阴阳具有了自然哲学的意义。宗法制度解体的春秋晚期,老子在自然阴阳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将一切事物看作具有阴阳对立的属性,当时的阴阳观念包含了二元化阴阳学说的萌芽,老子的当时的阴阳观念只是解释万物的属性,并没有引入社会政治领域。
战国晚期,宗法制度逐渐形成,《易传》作者在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的观点上,将自然界中的阴阳观念类比为社会生活中的宗法观念,将宗法关系体现的尊卑贵贱赋予阴阳的属性,形成了双重的阴阳观念,具有自然哲学性质的一元化阴阳学说发展成为朴素的阴阳观念与宗法关系相结合的二元阴阳学说。
历史
最初的阴阳观念是原始社会的人们通过天象观测而产生的。进行天象观测的原因是因为聚居在大河流域的先民们的生产和生活受到了天象、气候、河水涨落泛滥等方面的制约。太阳出没和月亮圆缺变化形成的明暗交替的天象,乌云蔽日和云开日出的天象给了先民们深刻的感受,由此产生了最初的阴阳观念。 上古氏族社会就把阴阳与天文知识结合起来,设置了羲氏、和氏这样观察天象的专职人员, 对自然界物象进行观察,以便找寻规律,祈求丰收。
词源与定义
词源
阴阳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有“附日”“晦月”等字样。在甲骨文中,阴阳所指为日、月。但阴阳学说的起源则可追溯远古时期,伏羲创造“- -”和“—”两个抽象的符号,“- -”为阴爻,表示阴;“—”为阳爻,表示阳。由“- -”和“—”两个卦爻衍生四象八卦。
定义
阴阳学包括天文、占卜、相宅、相墓、选日等内容。它通过对阴阳消长、天文星象的观测,将人世间的活动与之对应,由小极大的将天意和人事凶吉联系起来,使得阴阳学说可以预测天道人事的范畴,世间万物的交替变换都遵循着阴阳五行的规律。现如今的阴阳学属于传统基础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运用传统基础医学的知识和中国古代医家所创立的至今仍在继承沿用的阴阳学说,研究并阐释人体脏腑、气血、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药物性能等所存在的阴阳互根、阴阳滋生、阴阳转化、阴阳制约等相互依存关系,以此医学基础知识指导人体病症的诊治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溯源与流变
溯源
阴阳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山顶洞人时期,山顶洞人时期中原地区阴阳观念萌芽的滥觞,伏羲所著的《连山》至《周易》说明阴阳学初步完善。古典书籍表明黄帝时期人们开始讨论阴阳思想,如“黄帝曰:……无晦无明,未有阴阳。阴阳未定,吾未有以名。今始判为两,分为阴阳……”阴阳在当时指的是白天和黑夜。
许慎说文解字》云:“不言山南曰者,阴之解可错见也。山南曰阳,故从。毛传曰:“山东省曰朝阳,山西省曰夕阳。”由此阴阳衍生为地理方向。当时的阴阳只是代表生活层面的意义,直到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将“阴阳”上升到哲学角度,用“阴阳”来解释事物的正反两方面,用“阴阳”来解释事物的对立面和此消彼长的关系。“既景乃冈,相其阴阳”是《诗经.大雅.公刘》最早关于阴阳的描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是《周易》中关于“阴阳”的描述。
流变
先秦时期
儒家和阴阳思想
儒家和阴阳思想的关系,首先提到孔子,孔子和“六经”紧密联系,而阴阳五行思想和《易》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代学者考证,孔子是接触过阴阳五行思想的。《易传》认为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事物运动的基本规律,即“天道”,孔子认为天道为阳,地道为阴。阴阳融合是万物的本源,是礼乐仁义之祖,是天道运行的法则。孔子将阴阳思想融入到儒家学说中,赋予了阴阳代表万物本源的意义,也成为了先秦时期儒家贯通天人关系的理论基础。孔子将天地阴阳思想上升到哲学角度,即“天道”作为世界的法则,人逐渐开始了对天道的探索。孔子将阴阳思想为基础自创了自己的天道观,将“天”和道德结合,重视道德涵养。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行》经专家考证,《五行》和子思有着密切联系,这也是研究儒家思想和阴阳思想关系的重要资料考证。《五行》开篇提出仁、义、礼、智、圣道德五行,并且五行形于内谓之德之性,不形于内谓之行。
道家和阴阳思想
老子将“阴阳”思想上升到更加抽象的哲学含义,它代表世间万物的对立面以及相辅相成的变化规律。老子认为道体是在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存在,道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之间的相互碰撞产生了一种天地阴阳适均平衡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得以产生。老子的阴阳思想离不开道论,老子关于道的描述在《道德经》中说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可以为天下母。”“道”被视为一种先天地而生的宇宙本体,是万物之母,包纳万物,是一种绝对的存在。老子的主要思想贡献是体现在阴阳思想和道论,关于五行的思想的贡献只是援引。
庄子作为道家思想的重要人物,和老子一样,也是将“道”作为世间的最高原理,并且关于“道”有了新的解释。《庄子》一书中多次提及“阴阳”,他认为“道”作为万物之母,也是一种阴阳之“气”。《天运》:“一清一浊,阴阳调和,流光其声……吾又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庄子对阴阳道认识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并且发扬老子的学说,形成自己的哲学体系。关于五行,庄子也是没有过多的阐释,只是加以援引,如《庄子》:“天有六极五常,帝王顺之则治,逆之则凶。”庄子认为五行和人道有关,因此庄子也对人道五行有所了解。
“阴阳家”和阴阳思想
六家之首“阴阳家”的核心思想就是“阴阳五行学说”,创始人是齐人邹衍。阴阳思想和五行思想在最初都是各自独立发展,然而到了战国时期,阴阳家将两种思想融合,形成了“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学说与天文学历法结合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学说体系,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上升到了哲学的角度,他们用阴阳五行解释自然世界的一切现象。
邹衍的主要思想理论是“阴阳学说”“五德终始说”。邹衍擅长天文立法的运用,以邹衍为代表的天文学派建立了天干地支和五行之间、五行和行星之间、五行与帝王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养政于天文”,而邹衍的目的只是强调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为此产生了“五德终始说”。五行被阴阳家认为是五种不同性质的物质相互作用的力量,不单单是五种物质。邹衍的“五德终始说”是沟通天人之际,从自然现象出发衍生到人的领域,邹衍将天文立法演变过来的研究方法解释社会现象,认为社会和自然一样受到金木水火土的支配,邹衍以阴阳消长解释四季更迭,以五行解释朝代的发展。
汉代
汉朝阴阳学的“消失”是因为道家思想在汉代的兴起,从而阴阳家被道家合并,并且提出了新的思想。他们认为阴阳两面互相斗争,并且在斗争中不断地产生积极的变化,而不是静止不变的,消极被动的,这是天地之间道根本法则。汉代道家思想的兴起,使得皇帝为了满足求神拜仙道想法,修建大量庙宇并且重用方术者。汉代的方士和道士两者基本成为了阴阳家和道家的追随者,因此,汉代阴阳家也逐渐的“消失”。阴阳家善用天文算法是阴阳学说的一个分支,它已经在汉代被道家思想所发展,逐渐形成了道家阴阳学说。
西汉董仲舒继承了一部分的阴阳家思想,董仲舒将阴阳赋予封建道德的性质:“阳始出,物亦始出,阳方盛,物亦方盛;阳初衰,物亦初。衰物随阳而出入,数随阳而终始,三王之正随阳而更起。以此见之,贵阳而贱阴也。”(《春秋繁露·阳尊阴卑》)董仲舒的阳尊阴卑思想将阴阳思想完全纳入了道德伦理体系中,也变相说明阴阳学说在日后成为来王朝维护封建制度的一种工具手段。
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由于从事预测之术的人专业化和建制化程度较低,没有在地方兴起阴阳学。《旧唐书》记载了关于李淳风的描述:“幼俊爽,博涉群书,尤明天文历算阴阳之学。在贞观年间,李淳风对傅仁均编写的《戊寅元历》作了研究和修改,得到李世民的赏识,进入太史局开启了天文学的研究,李淳风的代表作是《乙巳占》,这是一部关于阴阳占星学的著作,他解释了自然及人事变化多端,这些变化按照不同种类相互感应,而人在其中最具典型性。《乙巳占》中含有大量的占星术语,对于术语而言,李淳风将它们给了明确的定义,然后阐释对人事的象征意义。。
宋朝儒学复兴,儒家学者以阴阳学说类比性别伦常关系,为构建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秩序,为维护男权社会性别伦常秩序和国家权利的长治久安。胡瑗将性别伦常秩序和政治秩序联系,认为天阳低阴,乾阳坤阴,乾为男,是君、父、长、上的象征,性格刚健;坤为女,是臣、子、妇、少的象征,性格柔顺。天地有尊卑,乾坤有定位,阳尊阴备,故君臣、父子关系不能颠倒,性别秩序不能错乱。胡瑗的言论影响着宋代关于男尊女卑的观点。宋代儒家学者解释男外女内的性别秩序,一方面起到男女之防的效果。另一方面在于规范男外女内的职事范围,巩固男权的社会性别与政治秩序。
元代
成吉思汗开始,蒙古可汗重用知晓阴阳五行和占卜之术的人才。耶律楚材是成吉思汗身边的一位阴阳学家,每次在成吉思汗出征前都要去咨询耶律楚出征的吉凶。元朝皇帝深信阴阳学,因此在皇帝的身边经常会有知晓阴阳五行的人才,当遇到国家大事时,皇帝便会占卜事情的吉凶。阴阳学的人才在朝廷内受到重用,然而在民间,一些阴阳人经常蛊惑百姓的心理,煽动国家秩序,为此,中央政府下令禁止民间流传关于阴阳的一切内容。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元朝将阴阳学大力发展,并且成为了元代的官学,元代开办阴阳学的首要目的就是加强对阴阳人的管控防止有人借助阴阳图谶(chèn)发动叛乱。元代从内地到边疆都设立了阴阳学校,例如,在岭北等处行中书省辽阳等处行中书省,甘肃等处行中书省分别设立阴阳学校;在路、府、州都设立阴阳学,设教授一员,学正一员,学录一员。1308年,全国郡邑设立阴阳教授司,立教授、学正、录以主之。孛儿只斤·海山时期,阴阳学的组织机构已经比较完备。集贤院是管理阴阳学对最高机构,元贞二年(1296年)中书省设立选取阴阳教授的奏文,阴阳学教授的录用都要经过考试,并且最终由集贤院决定。
孛儿只斤·忽必烈时期,阴阳法师对生活费由江南学田对钱粮里进行开支,这是因为“集贤院里不是管钱谷衙门”。关于阴阳学校是否有俸禄,历史没有明确的记载。
明代
明朝初期,地方明朝初期,地方官员自发建立荒废的阴阳学,直到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代在全国各地建立阴阳学,是年五月,朱允炆登帝后,命令废除全国的阴阳学,永乐帝之后再次建立阴阳学在全国各郡县,明成祖在边疆地区和西南地区设立阴阳学,永乐十年至十七年(1412-1419年)直接在民间大量征召术数之人,直接越过阴阳学选举,并且建立了大量的阴阳学机构。明中期至嘉靖年间,阴阳学一直在中央的推崇下,在地方大量扩建,其中,成化年间设立阴阳学机构的数量最多。明中期以后,皇权的不断完善,关于阴阳学的监管交由地方管理,永乐以后由于地方阴阳学的人员教学质量的降低,机构开始显现出弊端。
清代
官办阴阳学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清朝的阴阳学与当地的宗教文化结合,由阴阳生负责选择、堪舆逐渐变成风俗。直到民国,政府并没有明确阴阳学的何去何从,因此机构的去向无从得知。湖南省衡阳保留了“阴阳学”的民间组织,但是是由道士人员负责,已经失去了往日官方的色彩,只是成为了一种民间宗教的组织,管理一些地方的巫术活动。
关联概念
太极
太极”一方面和“道”的含义相似,指的是“阴”和“阳”结合在一起的事物,另一方面指的是老子思想体系中关于“反”的逻辑。“太极”则是指一切事物的基本组成部分,即最高存在物;另一方面,“太极”也指“反”的思想,即“阴阳”依据对立循环的方式存在,“太极”的哲学思想表明,“阳”和“阳”是相互依存的。所以,“阴”和“阳”的运动推出了“太极”,而“阴”和“阳”的结合成为了“太极”,然而“太极”又决定着“阴阳”的运动方式。“太极阴阳图”高度概括了“太极阴阳”的思想,黑白的鱼象征着“阴”和“阳”,鱼尾相连代表“阴阳”对立转换,鱼眼之处代表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太极和阴阳是本末和体用的一种关系,阴阳变化通达是太极的一种性质。
八卦
八卦”属于远古时代人们从众多卜兆中精炼出来的八种龟卜之兆,符号是阳爻和阴爻。“八卦”源于中国古代“数字卦”的占方法,它利用策按照一定的方法左数右数求的几个数字来判断事物的凶兆。《周易》作为“八卦”的起源,由周文王“重”六爻而成六十四卦,而《周易》并未出现关于“阴阳”的概念,《周易》一书中的“阴”、“阳”符号(—、- -)不是与生俱来的。《周易》作为“八卦”的源头其最初不可能具有“阴阳”观念的,最初只能用来占卜,而“八卦”的符号应该是占卜时产生的卜兆。
早期具有“阴阳”观念的思想家将“阴阳”观念渗透到《周易》之中,其源头最早是西周公国姬诵以后,由参与占卜的官员在祭祀活动中,将占卜的兆体“八卦”变为占筮“八卦”的行为,使《周易》的“数字卦”变成了阴爻和阳爻叠加而成的“卦形”。早期的阴阳家在实际占测中,因为其身兼卜、筮,往往放弃卜使用筮,并且占筮活动的频繁使得《周易》地位的提高,以至于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各诸侯国到了凡事用《易》占的地步。
五行
五行”一词最早出出现在《尚书》,分别是《尚书•甘誓》和《尚书•洪范》。《尚书•甘誓》曰:“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该文并没有对五行做出详细的解释。而《尚书•洪范》认为五行分别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关于“五行”的说法各有千秋,阴阳家认为“五行”是五种物质,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古籍中将“五行”认为是这五种物质的书籍有很多。如《春秋繁露》:“天有五行:金、木、水、火、土是也。”
以张涅学者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五行”还代表宇宙的五大行星,中国古代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和天气有紧密的联系,因此五行也代表五大行星,如《史记》云:“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五行还上升到伦理的角度,将“五行”解释为“五常”,《庄子》云:“天有六极五常,帝王顺之则治,逆之则凶。成玄英疏:‘五常,谓五行,金木水火土,人伦之常性也。’”五行和五常的强行附会,此时的五常从自然界转变为人的生活伦理。
八卦”与“五行”是“阴阳学”两个重要分支,由它们组成的阴阳学说,对宇宙世界形成了完整而又全面的解释。“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八卦),地有五里(五行),故能为万物父母。”这是《黄帝内经》上描述的话,这段话告诉我们,“阴阳学”用“八卦”来衡量无形气息的分布和运动变化规律,而用“五行”来衡量有形物质世界里的事物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说的是五行和八卦构成了自然界的物质。
风水
风水就是论述和指导人们选择、安排阳宅与阴宅(坟地)的地理方位、布局、朝向、营建方式和日期等一系列理论和主张,是古代人们选择居住环境、埋葬亲属的地点的一种术数。古往今来,风水有许多称谓,如堪舆学、相地术、相宅术、青乌、青囊术、形法等。堪舆中的“堪”指天道,“舆”指地道。 “风水”一词来源于东晋郭璞所著的《葬书》:“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后人就以风水代指这种看天识地的方术。风水在中国古代也被称为阴阳。《旧唐书》:“李世民以阴阳书近代以来渐致讹伪,……隧命(吕)才与学者十余人共家加刊正。”南宋末程启《三柳轩杂记》:“阴阳家以磁石引针定南北,每有子午丙壬之理。”当时风水书被称为阴阳书,风水师被称为阴阳先生。中原地区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记载“既得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的诗句表明中国在古代早期风水具有了“阴阳”的哲学思想。而《周易》以风水理论为体,在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吸收大量关于阴阳学思想,奠定了风水理论的哲学基础。
五德终始说
邹衍是战国时期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理论之一就是五德终始说。《吕氏春秋•有始览•应同篇》中说:朝代的更替也是遵循五行相生的顺序。黄帝以土德王,被以木德王的夏朝所取代;以木德王的夏朝又被以金德王的商朝所取代;以金德王的商朝又被以火德王的周代所取代。周朝将被以水德王的王朝所取代;以水德王的朝代又将被以土德王的朝代所取代。这样,历朝历代按五行顺序周而复始。
邹衍的五德终始说是由当今推至黄帝,考察研究历代社会心衰治乱而产生。阴阳家认为的五行是五种性质不同的动态相互作用的力量,不单单是五种物质。邹衍认为王朝的兴衰是由五德的秩序运转,木胜土、金胜木、火胜金、水胜火、土胜水,无止尽的循环往复。邹衍的“五德终始说”是沟通天人之际,从自然现象进入人的领域,研究解释社会现象,他认为社会现象和自然一样都是受到金木水火土的支配。邹衍观测阴阳消息,以阴阳消长,说明四时的更替,发挥天瑞天谴之说,以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的兴衰。
代表人物
邹衍
邹衍(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于公元前3世纪,又名骆衍,战国末期齐国人,出生于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哲学家,阴阳家代表人物,创立五行学说“五德终始”说,“大九州”说,人称邹衍。邹衍在阴阳基础上建立“五德终始”说,以警戒当时统治者应止乎仁义节俭。邹衍认为,天地有五行,人类社会都是按照五德(即五行之德)转移的次序进行循环的。而五德转移是仿照自然界的五行相克相生的规律进行的。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不仅在当时受到重视,而且对后世的学术和政治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就学术而言,董仲舒将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与儒学相结合,开汉代儒学阴阳五行化的先河。就政治而言,五德终始说作为一种改朝换代的理论工具,受到历代新王朝建立者的信奉。
邹衍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大九州”说,是说神州(中原地区)内的九州是小九州,神州之外还有同样的八个大州,连神州算在一起是大九州,这才是整个天下。邹衍著作,据《汉书·艺文志》载有《邹子》49篇和《邹子终始》56篇。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一公元前104年),广川(今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人,西汉哲学家。董仲舒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刘彻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董仲舒精通阴阳五行之学,并将其与儒教教义结合起来,甚至用阴阳五行说去阐释《春秋》所记种种灾异与人事之间的因果关系,即所谓“天人感应”,对西汉今文经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董仲舒认为,天地即自然界都是由气构成的虽然气为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是元气论,“谓一元者,大始也”,一元的元气又有阴阳的特性,“阳,天气也;阴,地气也。”即阳气和阴气。“天地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董仲舒用阴阳学说解释四时的春夏秋冬,认为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并根据阴阳各自的强弱,将阳区分为少阳病太阳;将阴区分为少阴、太阴
李淳风
李淳风(公元602-公元670年),岐州雍(今陕西凤翔岐山镇)人,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天文历算阴阳之学。通晓数学、天文学、阴阳、占候等学问,曾历任将仕郎、承务郎太常博士朝议大夫,太史令、上轻车都尉等职,爵至昌乐县男。。
贞观年间,李淳风因指出当时行用的《戊寅元历》中的不妥之处而深受李世民的赏识,由此被授予将仕郎,进入太史局,执掌天文、地理、制历、修史等方面的事务。李淳风在天文学方面,他改进了西汉的浑仪,增加了黄道、赤道和白道三环,制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察仪器——浑天黄道仪。李淳风对阴阳五行有很深的造诣 ,“每占候吉凶 ,合若符契”李淳风所创的一种古代占卜术:“六壬时课”六壬占法,其依据是阴阳五行学说。五行水、火、木、金、土之中,以水为首。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之中,壬癸皆属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古人祟阳抑阴,故舍阴取阳,名为“壬”。六十甲子中,壬为首的干支数有六位,即: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故称“六壬”。
袁天罡
袁天罡,隋末唐初的著名术士,益州成都(今属四川)人,曾在隋朝担任盐官令,唐朝后曾任火山令(又记为火井令),著有《六壬课》《五行相书》、《推背图说》(与李淳风合著)《易镜玄要》《袁天罡称骨歌》等多种有关于八字推命法和预测的书籍,以相术精准而闻名。《六壬课》主要适用易卦数学原理和中医养生原则,讨论天人关系的术数典籍,其中包含了风水和预测的两大理论和实践学问,是中原地区风水理论的源流文化著作。
袁天罡擅长阴阳学中的风水占卜之术,他被公认为自唐宋以来第一个以风水闻名的人。袁天罡主要成就是他的天人合一的风水术,至今对中国城乡建设依然有重大参考价值的文化成果。风水的营建目的就是乘生气,对于生气的追寻可以通过形,也可以通过色,袁天罡将气色分为瑞气,妖气,喜气,胜气,尸气,宰相气,将军气等。,袁天罡最为著名的事迹是为年幼的武则天相面。袁天罡相后的结论是:可惜是个郎君,若是女儿,将来必为天下之主。多年以后,袁天罡的这一预言得到应验。
相关著作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经》两个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典籍。《素问》与《灵枢》各有81篇,一般认为《素问》以阐述医理为主, 《灵枢》偏重于应用,尤其侧重于针法。《内经》全面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范畴,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是中医学临床实践的理论指南。关于《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经研究考证,其成书时间大致在《史记》之后、《七略》之前的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中后期。
阴阳学说是《黄帝内经》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防治和养生等的重要理论,贯穿在各个方面。掌握阴阳学说,对医学问题的认识和医疗实践就有一个总纲,《灵枢·病传》说:“何谓日醒?日明如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高度评价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重要意义。阴阳学说认为,人体阴阳平衡,就能保持健康,“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日平人”(《素问·调经论》),“平人者,不病也”(《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体的阴阳平衡遭到破坏后,则可能引起疾病,“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争气,九窍不通”(《生气通天论》)。
《周易》
周易》是先秦阴阳学说的集大成者。通过《周易》的卦符、卦象、卦位和卦序,则可看出阴阳学说的全部基本要素。《周易》把宇宙间一切事物分成阴、阳两大类,《系辞上传》日:“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周易》阴阳学说的形成,是古代中原地区阴阳学说成熟的一个里程碑。具体说,《周易》的阴阳学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一分为二”,即《周易》认为天地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第二:“阴阳互根”,即阴与阳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周易》就是通过阴、阳的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作用,来说明、描述事物的运动变化的。第三:阴阳作为构成事物的两个方面,阴阳两个方面的不断运动,是万物生长、发展、变化、消亡的根源。第四:阴阳二气不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即阴可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推背图》
传说李世民时期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袁天罡作《推背图》用来推算唐朝国运。李淳风某日观天象得知武则天要夺权的事情,于是随即兴起开始推算,也因此而一发不可收拾,竟推算到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他才从推算里走出来,于是说道: “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这就是《推背图》的由来。后来,这些“天机”被写成了《推背图》。该书被认为可以预言国家政事的兴衰更替,在历朝历代都广为流传。
推背图共六十个图像,每幅图像之下写有谶语,并附有“颂日”诗四句,预言后世兴旺治乱之事。由于预言的准确,历朝统治者都把它列为禁书。《推背图》第六十象对所预言的历史做了个总结,而且这一象画着一前一后的两个男子,后者在推前者的背部。下边谶语写着:“一阴一阳,无终无始;终者自终的,始者自始。”“颂日:范范天数此中求,世道兴衰不自由;万万千干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谶语的意思是:万物创造以来,自人眼看来,似乎是静止不动,无终无始,如同日月,万代如斯。但实际上,事物都有所始,亦有所终,终者自终,始者自始。这是万物的演变规律。
影响
阴阳学和中医的结合
黄帝内经》是中国医学对基本理论体系,也是阴阳学说的理论体系核心,《易经》关于阴阳的概念作为《黄帝内经》的起源,《内经》发展阴阳学作为中医学的理论的基础,《内经》中关于阴阳的哲理有《阴阳应象大论篇》、《阴阳离合论》、《阴阳别论》等。《内经》认为人的生气和自然是一致的,都是阴阳,人的阴阳和天地的阴阳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各种疑难杂症离不开阴阳的变化,阴阳的辩证规律贯穿着治疗、诊断等各个方面,阴阳学指导着中国医疗实践,医疗实践也丰富了阴阳学。
中医阴阳的特点体现在阴阳的划分原则和阴阳双方的复杂关系中。中医阴阳表示不同的属性,中医认为,人体内具有沉降、凉润、宁静等属性属于阴;人体内具有兴奋、温煦、发散等属性属于阳。阴阳属性被广泛运用到组织结构的划分、生理功能阐述、病因分析、中药性味功能等方面。
《素问•金匮真言论篇》中有对组织结构阴阳的划分,即“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阳,腑者为阴。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素问•调经论篇》阐释了病因的分析,即“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对生理功能论述道:“阳化气,阴成形。”对于中药性味功能的表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
评价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结合先秦时期的一些著作对阴阳学作了优劣两方面的点评,肯定论他顺天时的观点,同时也批评了他过于循规蹈矩,让人有太多的禁忌。
“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是司马谈对阴阳学的评论,他认为,阴阳学对天地自然现象的规定都是合理的,符合了王者教化天下对需要。四季体现了天地运行的自然规律,必须顺应天时,如果不顺天时就无法治天下。同时也指出阴阳学的弊端,有太多的忌讳,使人受限,使人拘而受畏。《易经》中的阴阳思想是以自然界所包含的万物的特征为据,旨在说明人道要以宽厚、仁义为德,具有恢弘的气度。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背景
哲学
历史
词源与定义
词源
定义
溯源与流变
溯源
流变
先秦时期
儒家和阴阳思想
道家和阴阳思想
“阴阳家”和阴阳思想
汉代
唐宋时期
元代
明代
清代
关联概念
太极
八卦
五行
风水
五德终始说
代表人物
邹衍
董仲舒
李淳风
袁天罡
相关著作
《黄帝内经》
《周易》
《推背图》
影响
阴阳学和中医的结合
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