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也称汉医,是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中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诞生于原始社会,早在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就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中医对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也有很大的影响。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疾病及人体内的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
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再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疗方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平衡而康复。
2018年10月1日,根据
美国《
自然》(Nature)杂志报道,中医被纳入到
世界卫生组织最高权力机构
世界卫生大会于2019年推出该组织的第11版全球医学纲要中。
发展历史
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发现了一些动植物可以解除病痛,积累了一些用药知识。随着人类的进化,开始有目的地寻找防治疾病的药物和方法,所谓神农尝百草、药食同源,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夏朝(约前2070-前1600)酒和商代(前1600-前1046)汤液的发明,为提高用药效果提供了帮助。进入西周时期(前1046-前771),开始有了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的分工。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时期,
扁鹊总结前人经验,提出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秦汉时期(前221-公元220)的中医典籍《
黄帝内经》,系统论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以及治未病和疾病治疗的原则及方法,确立了
中医学的思维模式,标志着从单纯的临床经验积累发展到了系统理论总结阶段,形成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
东汉时期,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热病(包括温疫等传染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论述了内伤杂病的病因、病证、诊法、治疗、预防等辨证规律和原则,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同时期的《
神农本草经》,概括论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合和、四气五味等药物配伍和药性理论,对于合理处方、安全用药、提高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东汉末年,
华佗创制了麻醉剂麻沸散,开创了麻醉药用于外科手术的先河。
晋朝时期(265-317),
皇甫谧的《
针灸甲乙经》,系统论述了有关脏腑、经络等理论,初步形成了经络、针灸理论。
唐朝(618-907),
孙思邈提出的大医精诚,体现了中医对医道精微、心怀至诚、言行诚谨的追求,是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明代(1368-1644),
李时珍的《
本草纲目》,在世界上首次对药用植物进行了科学分类,创新发展了中药学的理论和实践,是一部药物学和博物学巨著。
清代(1644-1911),
叶天士的《
温热论》,提出了
温病和时疫的防治原则及方法,形成了中医药防治温疫(传染病)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清代中期以来,特别是民国时期,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一些学者开始探索中西医药学汇通、融合。
历史典故
中医,即相对西医而言。在西方医学没有流入中国以前,中医基本不叫中医这个名字,而是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
岐黄
公元前26~22世纪时,
黄帝是传说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姓姬号轩辕氏、有熊氏。
岐伯,传说中的医家,黄帝的臣子。现存有
中原地区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是《内经》,此书托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的形式而成,又称《
黄帝内经》。后世称
中医学的岐黄、岐黄之术,即源于此。
医中圣手
《
孔子传》载:“于事无不通,谓之圣”,即无所不通。手,指专司或专情其事的人。医中圣手即是对医生精湛医术的高度称赞。
扁鹊
卢医 《史记扁鹊仑公列传》载:扁鹊者,渤海郡郑人也,姓秦,名越人,其治
赵鞅、太子疾。《列子力命篇》载:医者卢氏被人称为神医。扁鹊卢氏即正统神医也。
悬壶
《后汉书·费长房传》载,市中有一老翁卖药,悬一壶于市头。而他的药给人治病,每每药到病除,十分有效,引起人们的注意。结果发现这个神奇的老头,每到落市关门后,他就跳入葫芦里。古代医药不分家,就把悬壶作为行医的代称。一些开业医生也将葫芦作为招牌,表示开业应诊之意,后人称医生的功绩为悬壶济世。
杏林
三国时
董奉,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为人治病,不受谢,不受礼,只要求治愈者在他房前栽杏树作为纪念。重症愈者种5株,轻者1株。数年后,蔚然成林,
红杏累累。他建一草仓,告诉人们,要
杏果的,不用付钱,只要拿一器谷子来换一器杏果。这样用杏果换来的谷子堆积满仓,他用这些谷子救济贫民。人们非常感谢他,送他匾额上写杏林、医林、誉满杏林、杏林春暖。这些赞誉之词成为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雅称。
虎守杏林
传说,董奉一天回家途中遇茅草丛中卧着一只老虎。细看没有吃人的凶相,一动不动,抬头张嘴,大声喘气,流着泪,表情很痛苦样子,是求
董奉治病。董仔细看了老虎说:“明天此时你来此等候,我给你治病。”老虎点头走了。第二天董奉把两个铁环戴在胳膊上,叫老虎张口,铁环用来防虎咬。他用手掏出老虎
喉咙里的骨头,治愈了老虎的病,后来老虎为了报恩,就为董垂守杏林。今人用虎守杏林,意在褒扬像董奉那样高超的医术。
再世华佗
华佗一次在途中,见有人出殡,他看见棺材缝里流出来的血,还像活人的血,于是上前救治,终于救活在棺材里假死的产妇,被人们誉为神医。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
三国演义》说他能为
曹操开头颅治其
头风病,后人用再世华佗来赞扬医生的医术高明。
青囊
指古代医生盛医书的囊,后借指医术。《后汉书·华佗传》张冀《补注》:“
吴押狱者每以酒食供奉,佗感其恩,告日:
我死非命,有青囊未传,二子不能继业,修书与汝,可往取之。吴至金城,取又藏之。佗知不免,大饮如醉而。吴弃役回家,向妻索书,妻日:纵学得神术,终毙于狱中,故我以囊烧毁也。”因
华佗精医术,生前行医各地,声名颇著,所以,青囊也成了医术的代称。
苍生大医
唐朝孙思邈,医德高尚,堪称医学界的典范。他在《
千金要方》中写道:“若有疾厄(灾难)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不得瞻前顾后,虑吉凶,护措身命。深心凄怆,勿避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成苍生大医。”后人对医德高尚的医生尊称苍生大医。
医学理论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
精气学说
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如动物的生长壮老已 ,植物的生长化收藏。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应。如: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阴阳学说
阴阳是
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光为阳,背日光为阴。阴阳的交互作用包括:阴阳交感、
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成就,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但是这并不代表五种物质,而是五种属性。
五行于中医则体现了具备这五种属性的人体五大系统的相互关系。木火土金水这五个符号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所统领的五大系统。中医不是研究微观的病毒细菌如何作用于人体的理论而是研究人体整体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中药,按摩,针灸,甚至心理作用去调节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以此保持身体健康。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相生、相克、制化、胜复、相侮、相乘、母子相及。
藏象学说
藏:指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奇恒之府,通称为脏腑。象:一指形象,即脏腑的解剖型态;二指征象,即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三指应像,即脏腑相应于四时阴阳之象。透过外在象的变化,以测知内在藏的生理病理状态,称为从象测藏。即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脏腑不单是解剖型态的概念,而是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在内的综合概念。五脏:指肝、心、脾、肺、肾,一般笼统功能为化生和储藏精气。六腑:指胆、胃、大肠、
小肠、
膀胱、三焦,一般笼统功能为腐熟水、分清泌浊、传化糟粕。奇恒之府: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构成和维持人体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生成源自先天与后天。禀受于父母的精气,称为“先天之气”。肺吸入自然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水榖产生的水榖之气,合称为后天之气。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等作用。人体的气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称为气机不调。其表现形式有气滞、气郁、气逆、
气陷、气脱、气闭等。
经络学说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别络、浮络、孙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经络在
中医学的重要性正如《
扁鹊心书》所说:“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
病因学说
《
黄帝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汉代张仲景在《
金匮玉函要略方》中,把病因分为三类:“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房室、金刃、虫兽所伤”。宋代
陈无择提出三因学说:外所因、内所因、不内外因。
近代则将病因分为五类:外感病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气。内伤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继发病因:包括
痰饮、血、结石。其他病因:包括外伤、寄生虫、胎传、诸毒、医过。发病邪气与正气交战,决定发病及疾病的发展变化,又称为正邪分争。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正气”指人体的自我修复调节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抗病能力等。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依据,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体质、情志、地域、气候等,与发病有密切关系。病机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与传变的机理,又称病理。基本病机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内生五邪,包括:风气内动、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病位传变,包括:表里出入、六经传变、三焦传变、卫气营血传变、脏腑传变等。病性转化,包括: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等。
元气学说
中医认为,元气为先天之精所化生,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由先天之肾所藏,后天脾胃来濡养,借三焦和经络流行分布并弥散全身。
中医理论的要点是辨证施治。辨证,就是医生用诊察疾病的方法,了解病情,找出原因,辩明疾病的性质。施治,就是根据辨证所得的结果,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法。中医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理论体系不同于现代科学。
辨证施治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诊察疾病:中医用望、闻、问、切(简称四疹)的方法,对病人和疾病进行调查和研究。将得到的各方面材料,经过科学的分析、综合,作出正确的诊断,为辨证施治提供依据。二.辩证疾病:
中医学对疾病的诊察和认识过程,叫做辨证。辨证的方法主要有脏腑辨证、病因辨证、八纲辨证。三.治疗疾病:就是以诊察和辨证所获得的充分材料为依据,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有什么证候、证候有什么变化,就采取什么治疗方法。
中医特点
中医主要体现在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两个方面,整体观主要包括天人合一,人体的生理病理与自然界的气候息息相关,人体
脏腑系统也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例如:肿瘤的形成是人体内的功能发生紊乱,脏腑之间不协调、不平衡就造成了痰淤的概念。中医把人看作一种状态,平衡的状态就是健康的状态,健康才是常态。生病了,是身体暂时失去了人体该有的平衡,治病是把身体带回到原本就平衡的状态。第二个方面就是辨证论治,也就是基于中医整体观里,考虑了天时地利,还有人的生活习惯,具有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的特点。
《
黄帝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杀身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如同治疗肿瘤的思想为络损络阻。肿瘤发病的核心病机是络损络阻,络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也是病邪传变的通道,既有病起于阳络,由阳络传至经脉的浅层次传变,也有邪由经脉传至脏腑阴络的深层次传变。当病程处于经气阶段,若正不敌邪或失治误治,病邪可再进一步传至脏腑之阴络。由于络脉具有与经脉不同的生理结构和气血循行特点,当致病因素通过各种途径伤及络脉导致络病时,表现其结构和气血循行相适应的病机特点:易滞功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
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医药不断吸收和融合各个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不断创新发展,理论体系日趋完善,技术方法更加丰富,形成了鲜明的特点。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体内部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是指人体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是由若干脏器和组织、器官所组成的,各个组织、器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决定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界的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重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认为精神与形体密不可分,强调生理和心理的协同关系,重视生理与心理在健康与疾病中的相互影响。
辨证论治
中医诊疗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体现为辨证论治。所谓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能够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能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出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本质。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采集的症状、体征等个体信息,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所以辨证论治的过程,实质上是
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
中医诊疗着眼于病的人而不仅是人的病,着眼于调整致病因子作用于人体后整体功能失调的状态。疾病是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的,而证则是疾病过程中典型的反应状态。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是既辨病又辨证,并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例如感冒可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病属在表。但由于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又常表现为
风寒感冒和
风热感冒两种不同的证。只有辨别清楚是风寒还是
风热,才能确定选用辛温解表还是辛凉解表方法,给予恰当有效的治疗,而不是单纯的“见热退热”“头痛医头”的局部对症方法。
注重平与和
中医强调和谐对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认为人的健康在于各脏腑功能和谐协调,情志表达适度中和,并能顺应不同环境的变化,其根本在于阴阳的动态平衡。疾病的发生,其根本是在内、外因素作用下,人的整体功能失去动态平衡。维护健康就是维护人的整体功能动态平衡,治疗疾病就是使失去动态平衡的整体功能恢复到协调与和谐状态。
突出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核心体现在预防为主,重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中医强调生活方式和健康有着密切关系,主张以养生为要务,认为可通过情志调摄、劳逸适度、膳食合理、起居有常等,也可根据不同体质或状态给予适当干预,以养神健体,培育正气,提高抗邪能力,从而达到保健和防病作用。
使用简便
中医诊断主要由医生自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收集患者资料,不依赖于各种复杂的仪器设备。中医干预既有药物,也有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非药物疗法。许多非药物疗法不需要复杂器具,其所需器具(如小夹板、刮痧板、火罐等)往往可以就地取材,易于推广使用。
治疗手段
中药
内服中药治疗疾病的方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1)发汗法:也叫解表法、解肌法,是用药物开泄毛孔,驱逐病邪的一种方法。(2)催吐法:是利用药物能引起呕吐的作用,引导病邪或有害物质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3)泻下法:也叫攻下法,是利用药物有攻下、润下的作用,以清除体内积滞一种治疗方法。(4)和解法:是用药物的疏通、和解的作用,以消除疾病的一种方法。(5)温里法:也叫祛寒法,用温性或热性的药物来达到振奋阳气、祛除寒邪、温中回阳等目的一种治疗方法。(6)清热法:也叫泻火法、降火法,是用寒凉性药来治疗热性病的一种方法。(7)消导法:是用消散破积的药物,以消散体内气滞、血淤、血滞、
伤食、肿块等病症的一种治疗方法。(8)补益法::也叫滋补法、补养法、扶正法,是利用有补养作用的药物,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达到扶正祛邪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一切虚症。
针灸
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用捻、提等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是中国古代常用的治疗各种疾病的手法之一。
针灸的治疗方法较多,专门有一门学科叫刺灸学,讲的是针灸的治疗方法,其中包括最常见的针刺、艾灸、拔罐、穴位注射、刮痧,以及穴位埋线、穴位贴敷等。针刺又分为好多种,如毫针、火针、头针、眼针、外环针、辅针、浮针等。现在还有较特殊的小针刀,其是一种不同的针具。但是理论都是用经络和穴位的原理,所以都归为针灸的范围,属于针灸方法的一种。针灸主要基于经络、穴位和中医的原理进行治疗,虽然用的器械各不相同,如用针、艾灸、火罐、水牛角、穴位埋线,以及注射器,但是全都是针灸的方法。现代也会用现代器械,如半导体激光的激光针灸,以及磁极针。而穴位注射则用药物,也都归为针灸的方法。其中,拔火罐法是利用燃烧热力形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相应体表部位上,使局部皮肤充血或淤血达到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防治疾病的中医治疗技术。
四诊
中医用望、闻、问、切(简称四疹)的方法,对病人和疾病进行调查和研究。将得到的各方面材料,经过科学的分析.综合,作出正确的诊断,为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望诊
就是医生用眼睛观察病人的神 (精神)、色(气色)、形态,以及对面色。舌质、舌苔和全身各部分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观察的一种方法,使医生一看到病人,就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闻诊
就是医生用听觉来听取病人所发出来的各种声音,用嗅觉来辨别病人口腔和排除物所发出的气味,作为诊察疾病的手段之一。
问诊
通过问病人或病人家属,对病人的病情进行一番了解工作,了解病人自觉症状和发病时间、病情发展过程,、治疗经过以及工作环境、生活习惯、职业、精神状况、既往病史等情况。
切诊
包括脉诊和触诊两个方面。医生用手指头在病人手腕上摸脉,以了解脉搏的快慢极其它异常感觉的叫脉诊。用手摸病人胸腹和四肢等地方,诊察温凉、疼痛等反应的叫触疹。
医科分类
分类有利于提高中医生对疾病专一的研究和治疗,也为患者问医就诊提供了方便。
中医内科
中医内科主要治疗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外感病是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
瘟疫之气所致疾病。内伤病主要指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
中医外科
中医外科主要治疗包括
疮疡、、瘤、岩、肛门宣肠疾病、男性前阴病、
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外伤性疾病与周围血管病等。
中医儿科
中医儿科主要治疗小儿疾病。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因而治疗的方法和用药也与成人不同。其主要表现在:小儿抗御外邪的能力差,一旦发病,证候的传变迅速,与成人有着很大差异。患儿对疾病的痛苦往往不能正确表达,加上小儿腑脏娇嫩,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力也与成人不同,因而开设小儿专科很有必要。
中医妇科
中医妇科主要治疗妇女
月经病、
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乳房疾病、前阴疾病和妇科杂病。中医治疗妇人疾病具有一定优势,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异位症、
多囊卵巢综合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
中医针灸科
中医针灸是针刺法和炙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用捻、提等手法,通过对经络腧穴的刺激来治疗疾病。炙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体表的经络腧穴,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疗法适用于各科疾病,包括许多功能性疾病和传染病,以及部分器质性疾病。
中医五官科
主要治疗耳、鼻、咽喉、口腔疾病、眼睛疾病。
中医骨伤科
中医骨伤科研究的对象只有筋、骨,不包括气血、脏腑、经络和皮肉。明确伤和病的概念及其区别,确定大致治疗要点,并据此把中医骨伤科的疾病分为骨伤、骨病、筋伤、筋病四大类。
医学名医
黄帝
针灸之祖,姓:姬,公孙 ,氏:有熊、轩辕。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
黄帝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
岐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此书治疗方法多用针刺,故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亦特别详细,对俞穴和刺阖、刺禁等记录较详。
扁鹊
脉学介导者,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公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三下。《史记·战国策》载有他的传记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
华佗
外科之祖,又名:敷,字:元化,
东汉末沛国(今
亳州市)人。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对肠胃积聚等病,饮麻沸散,须臾便如醉肠洗涤,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
张仲景
医圣,名:机,汉末向阳郡(今河南南阳人)人。相传曾任
长沙市太守,当时
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
葛洪
预防医学的介导者,字:稚川,自号:抱朴子,
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著有《时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
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孙思邈
药王,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州)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因治愈
李世民唐太后头痛病,宫廷要留他做御医,他扯谎采长生不老药献皇上,偷跑了。监视人谎报采药时摔死,太宗封孙思邈为药王。
钱乙
儿科之祖,字:仲阳,
北宋东平府(今山东东平)人。著《
小儿药证直诀》共三卷。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根据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比较系统地作出了辩证证治的范例。
宋慈
法医之祖,
宋朝福建人。1247年总结宋代前法医方面的经验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写成《
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
李时珍
药圣,字:东壁,号:频湖,明朝
蕲州镇(今湖北蕲春)人。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参考历代医书800余种,经27年的艰苦,著成《
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共1758种,被译为日、法、德、俄等国文字。
吴谦
《医宗金鉴》总修官,字:文吉,
清代歙县人。
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它是中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又最简要的一种。
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
简称《内经》,原书18卷。其中9卷名《
素问》,另外9卷无书名,汉晋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非一人一时之作,主要部分形成于
战国至东汉时期。每部分各为81篇,共162篇。《素问》主要论述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灵枢》的核心内容为脏腑经络学说。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研究人的生理学、
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传统医学巨著。它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
秦汉以前有关
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在理论上建立了
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反映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难经》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难是问难之义,或作疑难解。经乃指《内经》,即问难《内经》。作者把自己认为难点和疑点提出,然后逐一解释阐发,部分问题做出了发挥性阐释。全书共分八十一难,对人体腑脏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问题逐一论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其中1~22难论脉;23~29难论经络;30~47难论脏腑,48~61难论病;62~68难论俞穴;69~81难论针法。书中对命门和三焦的学术见解以及所论七冲门(消化道的7个冲要部位)和八会(脏、腑、筋、髓、血、骨、脉、气等精气会合处)等名目,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该书还明确提出伤寒有五(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并对五脏之积、泄痢等病多有阐发,为后世医家所重视。有多种刊本和注释本。
《伤寒杂病论》
东汉张仲景所著。张仲景(公元150年—219年)名机,字仲景,南阳人。据史料记载,汉桓帝时期发生过三次大疫情,汉灵帝时期发生过五次,
刘协时期疫情更盛。张仲景生活的年代正是汉献帝
建安年间,他的家乡
南阳郡,更是让
瘟疫夺走了无数生命。他在望闻问切的基础上,进而分析诊治,提出了六经论伤寒的新见解,比如用
阴阳学来分析病患。张仲景专门把外感病的所有症状归纳为:六个
候群症和八个辨证纲领,也就是以六经:即太阳、
少阳病、阳明、
太阴、少阴、厥阴,来分析发病原因,包括病情初发、发展、演变等情况的原因。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辨别疾病的相应表现。
到了
晋朝,
张仲景原著就散佚了,后人将其伤寒部分辑为《
伤寒论》,杂病部分辑为《
金匮玉函要略方》。《伤寒杂病论》不仅提出了六经辨证的方法,而且开列了治疗的方剂,其中,《伤寒论》载方113个,《金匮要略》载方262个,除去重复,两书实收方剂269个。剂型包括汤剂、丸剂、散剂、
糊剂、酒剂、洗剂、浴剂、熏剂、滴耳剂、灌鼻剂、吹鼻剂、灌肠剂、
阴道栓剂、肛门栓剂等,同时详细说明了各种剂型的服用方法。这些方剂中的大部分现在还在使用,而且临床证明是非常有效的。《伤寒论》对
中医学的影响是巨大的,
清代医家
张志聪在为《伤寒论》作注解时说过:“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指《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
伤寒论》也随着中医向海外传播流传到
朝鲜、
日本等国,颇受这些国家医界的推崇。现在日本的“汉方医”所使用的“汉方颗粒剂”大都是用的《伤寒论》处方制作的。
《神农本草经》
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本经》,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的内容分为总论、各论。总论以序录方式展现,各论分为上、中、下三品,介绍了365味本草的药性和功能主治。
各地分布
亚洲
新加坡
近20年来,中医药益发成为新加坡各旗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的要素,形同布帛菽粟,不可须臾离开。新加坡的中医药有悠久历史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有中医医疗机构30余家,中药店开设的中医诊室有1000余家。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经营中药的店铺约3000余家,有中医师工会会员800余人,多数开店兼诊病,以祖传药店为多。马来西亚卫生部向来对中医十分关注和支持,但仍未接受中医师的注册,在那里甚至不注册也可行医。政府对药物重金属含量有控制标准,对有毒品及濒危野生动物药品一律禁售。
泰国
泰国政府承认了中医药的合法地位,只给考试及格的中医师发临时执照。早在1987年政府正式通过和批准了中草药议案。有中药店800余家,多有坐常中医师诊病,也有许多私立中医院广泛应用中草药和针灸进行治病。较大的中药批发商约为10家,中小型约为40家。
越南
越南很早就提出东医与西医相结合,规模较大的中药店有近200家,中小药店更是遍布城乡。现从中国出口到越南的中成药就有180种。中药材种类繁多,品种齐全,无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药应有尽有。中国共有16家药品生产企业获得在越南的经营许可证。
日本
自20世纪80年代后,汉方医学在日本发展迅速起来。据统计,
日本从事汉方医学为主的人员有15000人左右,从事针灸推拿的医务人员约10万,从事汉方医药研究人员近3万。有汉方医学专业研究机构10多个,有44所公立或私立的药科大学或医科大学的药学部也都建立了专门的生药研究部门,还有20余所
综合性大学设有汉方医学研究组织。日本官方对汉方医学的应用和研究充给予了愈来愈多的支持和关注。首先在医疗政策方面,厚生省除规定大部分汉方制剂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外,还规定针灸费可部分地从医疗保险中支付。同时还同意在西医院内开设东洋医学科。在汉方医学教育方面,文部省正式下文成立世界第一所正规的针灸大学,使汉方医学开始纳入国家教育行列。
韩国
韩国政府将中医命名为韩医意在申遗以窃取中国文化成果。
欧洲
英国
然而随着人类回归自然的影响,中医药在英国的发展甚为迅速,并成为
欧洲共同体的第三大中草药市场。中医是16世纪传入英国的,17世纪被人们接受。一批国内本科毕业生出现在英国中医队伍中,对中医中药人员的技术素质提高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女王陛下政府当局及医学管理部分对中医药的态度正在逐渐变化之中,开始是歧视和限制,继之因民众的需要而适当放开,近几年,因中药疗效显著采取默认许可,中医药得到了英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在民众的医疗保健中有了一定的地位和信任。
在
英国,中国的医药还受到皇家的信赖,女皇每次外出旅游,总是带着顺势疗法的各种药物,女皇的妹妹
玛嘉烈公主,曾用中草药治疗同期性偏头痛,皇太后也赞成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治病。
或许在皇家的默许下,使中草药、针灸等各种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英国蓬勃兴起,现每年大约有250万英国人采用顺势、中草药、按摩、正骨和针灸疗法,支付医药费用多达9000万英镑。英国现有中药店350余家,60%的中草药从中国进口,英国每年进口药材品达1200余种,其中60%是从中国进口,英国每年进口药材量达8000万美元,在欧洲名列前茅。但从1995年进口中药的情况来看,
英国全年进口中药1043万美元,其中中药材9893吨,计1012万美元,中成药约31万美元,还有很大的贸易潜力有待开发。
德国
德国是一个文化十分发达的国家,人们的整体素质较高,对东方的文化了解甚多,当然对古老的中医和针灸也有一定的认识,普遍持欢迎态度。德国的针灸医生大多数为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的医生,经过一定的西医实践后改为学习中医的。他们出于两种情况,一种是热衷于东方古老的中医针灸医术,对它们的神秘疗效怀有一种崇敬感,一种是由于德国医生的失业率很高,迫于生计,被迫改为学习中医的;但前者远远高于后者。在临床医疗中,德国医生把针灸作为临床治疗的一种方法或手段,诊治病人既用西医疗法,也用中药和针灸,以便争取治疗更多的病人。
由于西方医学在治疗慢性疾病方面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如今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选择中医来进行治疗。据一份数据显示,在
德国大约有5万个医生从事中医,并且每年有将近200万个患者接受中医的治疗。然而虽然上百万的德国人已经接受并信任中医的治疗,但是德国政府以及国家健康保险基金仍然没有确立中医在德国享有和西医平等的地位,并将其置于各国卫生保险体系之外。
美洲
美国
随着针灸在美逐步合法化,中国传统医学在美国的发展势头良好。据不完全统计,1987年全美已有2500余名有执照的针灸师,从事针灸医疗工作的达万余人。1989年全美与针灸有关人数增至2万人。仅
加利福尼亚州有执照针灸师已达8600人(这些针灸师64%是本科大学毕业生),诊所800多家。全美有20多个针灸医疗中心,从事针灸研究和治疗,研究项目有200多项,所治疾病主要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高血压、
糖尿病、
关节炎、
肥胖症、过敏性疾病、
心力衰竭等数十种,特别是中药、针灸治疗
艾滋病出现了较好苗头而很受关注。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医、针灸学校20多所,有40多个中医针灸学会或基金会,创办近10种中医、针灸杂志。并在不同地区召开了一些国际性中医药或针灸学术会议,交流研究成果。
美国公众和医学界逐渐认识到中国传统医学的安全有效和通用广泛的特点,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愿意接受中医治疗。随着中医、针灸在美国的发展,中药也受到美国人的青睐。据统计,美国人每年要花费60亿美元用于营养保健品,而且这一市场以每年增长20%的速度拓展。美国约有5%的患者服用天然药物,其中80%的人在治疗过程中服用中药。
加拿大
加拿大中医针灸医疗,主要是以私人诊所形式开展的。全加拿大约有中医针灸从业者2000余名,中医针灸诊所遍及全国各省。这些诊所大多为华侨开办的,但都附设药店。每个诊所一般有五六位医护及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很高,人人都是多面手,一人数职,即当大夫又能抓药,又会制剂。因此,在加拿大的中医针灸开业者,经济情况都很好,即使受诊所聘用的中医师,按每个病例取酬,每天可诊20余人,收入也不菲。这也可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中医针灸医疗在
加拿大是深受欢迎的。中医药疗法、针灸疗法在加拿大还不能享受医疗保险,病人需要自付医疗费用。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患者前去中医那里自费看病。
医学救治
根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
西汉以来的二千多年里,中国先后发生了三百多次疫病流行,由于中医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控制住了疫情蔓延,得到了较好救治,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全球
鼠疫那样一次
瘟疫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悲剧。
新中国成立后,在几次重大的疫情救治工作中, 譬如1956年的
流行性乙型脑炎、2003年的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2009年的
禽流感病毒,2019年新冠疫情,中医药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并且展示了中医辨证论治和三因制宜的优势。1954年、1955年
石家庄市流行性乙型脑炎,
中国中医科学院(即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前身)的
蒲辅周老先生用白虎汤、清瘟败毒饮等清热解毒之法,取得非常好的疗效。1956年北京流行性乙型脑炎,蒲老根据当年北京气候
暑湿重的特点,及时调整,采用三仁汤、三石汤、五加减正气散、千金苇茎汤等化湿清热治法,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3年广州非典,在
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老先生指导下,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收治74例
SARS病毒感染者,其中仅3例使用了激素,非典后遗症为零。 2009年的
禽流感病毒防治中,中医药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中西医结合的成果发表在国际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上。
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在救治工作中也发挥了更加重要、更为广泛的作用。强化中西医结合、中医深度介入诊疗过程,成为医疗救治的鲜明特点,中医药在全国各地新冠肺炎防治中的价值被极大地肯定。其中,
青岛市的新冠肺炎中医药参与治愈和症状改善率达96.7%。
央广网青岛2020年2月25日消息,记者从青岛市卫健委获悉,针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青岛市推动中医药全程、全员、深度参与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取得较好效果。截至2020年2月24日24时,青岛市累计确诊病例60例,中医药参与治疗率100%,治愈出院38例,治愈率63.3%,中医药参与治愈和症状改善率达96.7%。
重要事件
韩医中医申遗
继端午祭申报成功之后,
韩国又传出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拿《东医宝鉴》做文章。而中国自2003年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中医药申遗工作列为专项进行研究,并成立了申遗委员会,酝酿中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韩国将一本问世400周年的韩医学圣典《东医宝鉴》作为引子,提出中医申遗。
过去,由于汉医、韩医的韩文表达方式是一致的,1962年,韩国政府废除了韩医师制度,遭反对后韩国政府才放弃该念头,韩国医院招牌上所谓汉医院、韩医院,其实就是中医。1986年4月,
韩国国会通过了《医疗改正案》,才明确把汉医学改为韩医学。20世纪90年代,
韩国的医生协会和药剂师协会提出改革方案,建议韩国政府实现韩医与西医结合的一元化,又遭强烈反对。韩国保健福祉部还投入7.62亿美元,举办韩医学
世界博览会,进行海外韩医学古文献调查研究(多来自中国的图书馆)等。
除了弹药准备,韩国中医申遗策略中还派出强劲推手。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成立“人类口传及无形遗产”国际评审委员会,韩国学者林顿熙就积极参与。另一学者徐庆浩则成为世界记忆遗产国际顾问委员会的委员。
韩国申遗把中国的
炎帝、
李时珍变成高丽人,他们称自己发明的针灸,是根据《黄帝内经·素问篇·卷四》砭石者,亦从东方来。东方就是韩国,针灸就是他们的东西。
自2003年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中医药申遗工作列为专项进行研究,并成立了申遗委员会,开始酝酿中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05年11月,中医药管理局向文化部报送了《中医药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草案》。该草案将中医理论、养生、诊法、疗法、方剂、中药、针灸和民族医药(含藏医药和蒙医药)八部分立成一个项目,规模大、规格高。2006年,国家颁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统医药作为第九大类共9个项目列入名录。中国传统医药申遗委员会召开会议,重点研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计划、内容和策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申报进度报告中称:“建议由我局从国家的战略高度提出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能引起有关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优先申报。”
韩国中医申遗,亦引发民间弘扬中医高潮。由中医师徐小周举办的北京厚朴中医学堂来了16位
德国学习者,德国学生在中国学习针灸、艾灸、拔罐、
刮痧等传统的中医疗法,见识了真正中药配制的过程,又体验了药膳。另外,
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在北京启动,活动计划3年完成,行程遍及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商事案件标准、市、自治区。
中西医论争
中西医论争是近代中国社会中西冲突的一个侧面,其论争的实质在于:面对中西新旧并存的近代中国医界,中国医学如何与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相携并进。
中西医论争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在论争过程中,中西医论争与其他论争交织进行,且学理论争与生存抗争结合。中西医论争不仅是医学界内部的论争,更涉及到西方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论争,其实质是中西文化的论争。
中西医论争始于1851年,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
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
发展前景
资源优势
我国有几千年的药用历史,
中药资源丰富。经调查,药用植物有383科,2039属,11146种,加上那些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民间验方、秘方,这就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独特之处
中医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其基本理论,更注重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有着独特的理念和诊病治病方法。古语云:汤药攻其内、针石攻其外,则病无所逃也。当今在治疗乙肝、
偏瘫、风湿和
不孕症等疑难杂症方面,中医药都显示出了无以伦比的巨大作用。
现代化进程加快
中药现代化是中医药适时而存的必然趋势,也是满足人们对中药产品高效、速效、长效的三效需求,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的三小需求,便于储存、携带、服用的三便需求,消费需求的必由之路。目前,组织细胞培养、药用动植物
基因工程、中药
脱氧核糖核酸分子鉴定、药用植物分子标记育种等
生物技术被应用于中药的开发和研究,势必加速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新剂型彰显魅力
中医药事业发展缓慢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给药途径过分单一,利用现代科技研发出的中药新型制剂,在抗病毒和治疗
心血管疾病方面作用斐然。特别是滴丸舌下含服、药物崩解快、不通过肝脏直接进入血液、1分钟左右就能见效,实现了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中新药业的
速效救心丸和
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复方丹参滴丸以其快速的疗效,多年来的安全验证、市场表现,获得心脑血管用药类药品品牌榜。
传统的中医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价值已为临床实践所证实,不难发现,中医药事业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但更需要后人共同努力方能传承和发扬下去,才能同西医药并存和得到快速健康地发展。
参考资料
中医科普.陕西中医药大学官网.202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