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亨利
美国短篇小说家
欧·亨利(O.Henry,1862年9月11日-1910年6月5日)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idney Porter),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一生创作了三百多篇小说作品,绝大多数为短篇小说,其中代表性的有《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叶子》《麦琪的礼物》等。
早年的欧·亨利经历了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甚至一度落狱,这些生活经验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欧·亨利用底层人民的视野和经历进行创作,以独特的幽默风格、出人意料的结尾设计、生动的文学语言描写了二十世纪初期美国底层人民的生存状况,表现出对人性之美的推崇。
欧·亨利欧·亨利与莫泊桑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其作品有“美国生活的百科全书”之誉。在他去世后,为了纪念他,美国于1918年成立了“欧·亨利纪念奖”,用以表彰在美国期刊上发表的优秀短篇小说。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欧·亨利本名威廉·西德尼·波特,于1862年9月11日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伯勒镇的一个医生家庭。父亲生活散漫且酗酒,这导致家庭入不敷出。1865年,母亲因肺病去世,全家搬迁到祖母家中生活。十八岁那年,波特到远房叔叔开设的药房中担任记账员,并于1881年取的药剂师执照。三年后,转而去到得克萨斯州拉萨尔县的一个牧场当牧牛人。1884年,波特前往得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凭借药剂师执照在一间药房担任药剂师。两年后,转而任职于地产公司,并组建了一支四重奏乐队。1887年,波特担任得克萨斯州土地局制图员;同年,与当地商人的继女阿索尔·艾斯蒂斯结婚。阿索尔比他小6岁,他们结婚当日,阿索尔才刚刚高中毕业。两人于次年得一子,数小时后即夭折;又于第三年得一女,取名玛格丽特·沃斯·波特。妻子鼓励波特从事文学创作,他于同年在《底特律自由报刊与真实》上首次发表作品。
从囚徒到小说家
1891年,进入奥斯汀的第一国家银行担任出纳。1894年,波特买下了名为《滚石》的周刊,发表一些讽刺性的幽默作品。10月,联邦银行检察院发现他的账目短缺了现金,他因此被指控挪用公款,进而辞职。1896年,法院再次通缉波特,为了躲避罪责,他于7月6日经新奥尔良逃往了中美洲洪都拉斯。1897年,得知患肺病长达七年的妻子病危的消息,他返回奥斯汀探望,旋即被捕。7月25日,妻子阿索尔·艾斯蒂斯因结核病去世。1898年2月,他因贪污银行公款罪而被正式判5年有期徒刑,关押于俄亥俄州哥伦布城监狱。监狱考虑到他有药剂师的执照,便安排他在监狱医务室中担任药剂师。工作之余,他开始认真从事写作,以赚得的稿费供给女儿日常生活。1899年圣诞前夕,为了给女儿一份圣诞礼物,他以自己1884至1897年极不安定以至流浪的生活为蓝本,创作了短篇小说《口哨大王迪克的圣诞袜》,刊登于《麦克卢尔》杂志上。这是他首次采用“欧·亨利”这一笔名。关于其来源,一说是狱中医务室所用的一部法国药典作者的名字,一说是某个监狱看守的名字。作品一经发布,就吸引了不少出版商和读者的目光,他的作品开始接二连三地发表,一时间声名鹊起。1901年,服刑三年零三个月后,凯瑟琳·安·波特因表现良好提前获释,入狱时他是贪污犯波特,出狱时却成了受欢迎的小说家欧·亨利。
如昙花般盛放
欧·亨利于1902年移居纽约,并于1903年与《纽约星期日世界报》签订合同,每周提供一篇短篇小说,正式以创作为业。1904年,欧·亨利的唯一一篇长篇小说《白菜与国王》出版。这是一部结构松散的政治讽刺小说,因此有时也被视作短篇小说集。一方面,此时的他创作精力旺盛,同时也为其他杂志供稿;另一方面,酒精也随生活的压力找上了他。1906年,《四百万》出版。1907年,他与早年恋人莎拉·林赛·克里曼结婚,这段婚姻为他带来了许多痛苦,早年颠沛流离的经历加上婚姻不幸与酗酒的影响,欧·亨利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1908年,《城市之声》《善良的骗子》出版,并发表了名篇《最后一片叶子》。1910年,《红毛酋长的赎金》出版,欧·亨利却病倒了。6月5日,欧·亨利因酒精中毒导致肝硬化在纽约去世,享年仅四十八岁。在纽约州举行葬礼后,他下葬于北卡罗来纳州阿什维尔。在他去世后,仍有《乱七八糟》《滚石集》等作品陆续出版。1918年,“欧·亨利纪念奖”成立,用以表彰在美国期刊上发表的优秀短篇小说。
主要作品
代表作
《警察与赞美诗》
作品讲述流浪汉苏比故意犯罪,以前往监狱熬过冬天。他的犯罪行为并没有让他入狱,反而在听到教堂赞美诗而决心悔改时被警察以戏谑的理由抓获。作品通过描写底层人艰难的生活困境,讽刺、批判荒谬的社会现实。
《最后一片叶子》
作品讲述老画家贝尔曼为了鼓励患肺炎的穷学生琼西活下去,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为她画上最后一片常春藤叶,自己却染上肺炎去世的故事。展现出底层市民的人情美,表达对友情、奉献精神和个人价值实现的追求。
《麦琪的礼物》
作品讲述一对贫穷的年轻夫妇为了在圣诞节给对方惊喜,互相忍痛割爱购买圣诞礼物的故事。展现了小人物苦难、艰辛的生活,并揭示了当时美国社会各种矛盾日益突出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人性之美和爱情的赞颂。
出版作品
以上资料参考
创作特点
主题选择
大城市中的小人物
欧·亨利的许多作品都在描写大城市中的小人物的生存境遇,例如《命运之路》《带家具出租的房间》警察与赞美诗》等。南北战争后,垄断资本主义势力不断壮大,与之相对的是下层人民的生存空间被挤压、话语权被剥夺、生存压力急剧上升的社会现实。欧·亨利从小在美国底层社会摸爬滚打,亲历了小人物的种种痛苦挣扎,他将所见所闻与亲身经历结合,投影在小说的创作中。爱情、友情与金钱是他描写小人物时的关键点,并基于这三点展开对人性、社会、生命的思考。在小人物中,有积极的形象:如《麦琪的礼物》中的吉姆、黛拉夫妇,《最后一片叶子》中的老画家贝尔曼;也有消极的形象:如《带家具出租的房间》中的房东伯蒂太太,《警察与赞美诗》中的苏比。但不论如何,这些小人物最终都会导向悲剧的命运,这表现了欧·亨利对当时美国社会现实的认识。对小人物的描写展现出欧·亨利的人道主义精神。由于自身的经历,他明白当前社会环境下小人物生存的艰辛,一方面展现出他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另一方面表现了他对当下社会现实的愤懑。
强盗与骗子
在欧·亨利的小说中,强盗、骗子、资本家往往代表着同一个群体。在《善良的骗子》中,他采用说书人的形式,借杰弗·彼得斯之口,用嬉笑怒骂的调侃方式揭露资产阶级社会的“黑吃黑”实质。欧·亨利认为,掌管美国社会话语权的百万富翁不过是高级的骗子,而还要比强盗、骗子恶毒得多。这类型小说描写了人性原初的本能爆发,即对于金钱、地位的攫取,以及在攫取过程中的体验。而在自我的本性“恶”的一面暴露后,超我“爱”的一面却得到了体现,这也展现了作家的人文精神。欧·亨利的小说表现了“金钱万能”理论下美国社会剥削人民的本质,也反映出他拒绝为金钱奴役的金钱观。
西部大草原
在《西部之心》中,欧·亨利描写了大量美国西部大草原及牧牛人生活的片段。在他眼里,美国西部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他将西部人民描写为淳朴善良、积极进取的波特兰开拓者队,将西部社会描写为浪漫自由的新天地。他不特意描述草原生活恶劣的自然条件、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与大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仅仅突出牛仔们的率真与友善,与大自然共生共存的和谐。他笔下的西部呈现亲切、温和、浪漫的情调。这些印象很大程度上取自他童年帮工时期对乡村、农场生活美好的印象。欧·亨利笔下的美国西部是不受资本主义唯利是图、尔虞我诈的恶习荼毒的理想社会的代表。
叙事艺术
精妙的结尾设计
“欧·亨利式结尾”在美国文学中颇负盛名。从叙事学角度进行考量,“欧·亨利式结尾”是成功使用情境反讽手法而获艺术效果的典型例证。欧·亨利的故事情节往往是平缓的,少矛盾冲突,这让读者产生对故事进展的误判。他的叙事语言则是幽默、轻松的,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令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被其中的一些故事情节所吸引,而认为许多以随意口吻交代的细节是无关紧要的。这两点特征为其结尾的出乎意料做足了铺垫。他在故事中看似有意无意地埋下伏笔,将其置于暗线叙事的线索中,在故事过程中秘而不宣。而到结尾,他则将所有伏笔回收,令读者始料不及;出乎意料,而却又合情合理,具有启发性。“欧·亨利式结尾”在文学创作中被许多作家所借鉴,成为了短篇小说创作的一个经典方式。
双线叙事
欧·亨利的小说中大量采用了明暗双线叙事的手法。他通过这种方式完整地展现故事脉络、刻画人物,并在暗线中隐藏情感线索和故事的真正主旨。如《麦琪的礼物》中,通过明线德拉为吉姆准备礼物与暗线吉姆为德拉准备礼物,完整地刻画出一条双向的感情线。双线叙事的手法也强化了对比,美与丑互相反衬,使得欧·亨利所欲赞扬者更值得赞扬、所欲批判者更值得批判。
全知视角
欧·亨利的小说大多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进行叙述。一方面,他能深入角色的内心,通过角色的视野、心理等来完整地刻画人物;另一方面,他通过对角色所处社会的把握,描绘出一幅完整的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图景。通过现身的叙事方式与角色视角的融合,达到在完整地刻画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的同时表达自身赞美或批判的效果。
表现手法
诙谐幽默的风格
欧·亨利的小说具有诙谐幽默的风格。他将深刻的哲理埋藏在幽默之中,用笑料的方式反映荒诞、畸形的生活,表现上层人物的腐败与小人物的辛酸。其幽默的表现方式有三:其一是情节本身的幽默性,如《麦琪的礼物》中吉姆与德拉为了给对方惊喜的一系列行为;其二是叙述语言的幽默性,如《警察与赞美诗》中苏比将自己称为“单人筹备委员会”,将监狱称为“冬季寓所”;其三是人物之间的对比,如《剪亮的灯盏》中分别嫁给电工与富人的一堆农村女孩的对比。欧·亨利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精神世界的苦中作乐与真正的人生追求等思考埋藏在这三层幽默手法之中,引人思考。
生动的遣词造句
欧·亨利在小说的语言中经常使用俚语、双关语、讹音、谐音和旧典新意,并结合词语搭配和句式结构的创新,使得叙事语言生动活泼。例如《警察与赞美诗》中苏比将监狱形容为“好客之岛”,在多次尝试未果后认为“他命中注定,无法逃脱自由的厄运”,这种褒贬错位的用词方式为文本增添了幽默的活力。
人物评价
正面评价
翻译家王永年:“欧·亨利是美国杰出的小说家,他以新颖的构思、诙谐的语言、悬念突变的手法表现了20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开辟了美国式短篇小说的途径。”
耶鲁学派批评家、文学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威廉·西德尼·波特是美国流行文学的中心人物。他享有大量的、长久的读者,他的名声几乎等于短篇小说这种文体,虽然他说不上是这种文体的创造人之一,或者说是主要的创新人之一。他的喜剧天赋相当突出,尽管有局限性;他细腻的自然主义笔法几乎总是受到他的前辈弗兰克·诺里斯光环的影响。对于欧·亨利来说,最重要的是他留住了一个世纪的观众:普通读者在他的故事里看到的是他们自己,不是更真实或者更奇怪,而是像他们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一样。”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张经浩:“法国最杰出的小说家要数莫泊桑,俄国当推契诃夫,美国则是欧·亨利。”
负面评价
美国作家凯瑟琳·富勒顿·杰鲁德:“说欧·亨利是短篇小说大师极不恰当。欧·亨利写的不是小说,他写的只是扩展了的奇闻轶事。”
《剑桥书评》:“如果不是因为以他的名义设立的短篇小说奖,作家欧·亨利可能会远不如今天这样为人们所认识。严肃的文学批评家从来都很少关注他。”
剑桥美国文学史》:“欧·亨利的作品是小把戏,叫人眼花缭乱,趣味横生,但毕竟只是小把戏。”
后世纪念
欧·亨利短篇小说奖
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创办于1918年,由美国艺术科学协会为纪念美国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而设立,以奖励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自1919年起,该奖项每年颁发一次。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从囚徒到小说家
如昙花般盛放
主要作品
代表作
《警察与赞美诗》
《最后一片叶子》
《麦琪的礼物》
出版作品
创作特点
主题选择
大城市中的小人物
强盗与骗子
西部大草原
叙事艺术
精妙的结尾设计
双线叙事
全知视角
表现手法
诙谐幽默的风格
生动的遣词造句
人物评价
正面评价
负面评价
后世纪念
欧·亨利短篇小说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