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属于口腔医学类,一般修业年限为五年。
199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口腔医学专业位列其中,属口腔医学类专业,专业代码为100401。2012年9月14日,教育部印发《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通知,口腔医学专业代码由100401变更为100301K。2023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基础上,整理形成的新《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在该目录中口腔医学专业在列。
口腔医学主要研究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修复和预防保健等。该专业毕业学生可以从事口腔医生、口腔修复、牙齿矫正、牙齿种植、牙病诊疗等岗位。就业方向包括口腔医学院校、口腔医院、口腔医学科研院所、综合医院口腔科、
医药企业、口腔医疗保健企业及其他口腔
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等。
专业背景
口腔医学教育是培养从事口腔医疗卫生保健的专门人才的教育,规范的培养过程是培养合格口腔医学人才的重要保证,加强质量监管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为保证国内口腔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规范国内院校口腔
医学教育标准,参考中国医学教育标准,结合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和国内医学教育认证标准,特制定中国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
历史沿革
199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口腔医学专业位列其中,属口腔医学类专业,专业代码为100401。2012年9月14日,教育部印发《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通知,口腔医学专业代码由100401变更为100301K。
20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版)》,口腔医学专业为医学门类专业,专业代码为100301K,属于口腔医学类专业,授予医学
学士,学制为五年。
2023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基础上,整理形成的新《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在该目录中口腔医学专业在列。
培养规格
学位与学制
学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
(1)树立科学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精神,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关爱病人,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沟通的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诊治计划。
(4)在职业活动中坚持原则,树立成本效益观念,使促进健康、防治疾病的工作成本低、效果好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5)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6)尊重每一个人,重个人信仰,理解其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7)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8)具有创新意识。
(9)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10)树立
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11)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应考虑到病人及其家属的利益。
(12)具有分析批判精神,具有科学态度。
(13)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具有独立创业精神和能力。
知识要求
(1)掌握与口腔医学相关的
自然科学、生物科学、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够概述生命各阶段的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及正常的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能够说明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
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能够说明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基本原则;能够说明基本的
药理学知识及主要的口腔常用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原则;能够了解
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筛查的基本原则;能够说明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与方法,理解科学实验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能够了解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辨证施治原则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能够说明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传播的基本规律,了解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3)能够概述口腔
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口腔面部疾病发生的基本知识。
(4)能够概述口腔临床医学的各种理论和口腔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了解其诊治原则包括牙体
牙髓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儿童口腔疾病、牙列缺失与缺损、牙领面畸形、肿瘤、外伤、感染及颅颔面发育异常等。
(5)具备口腔预防医学理念和基本技能,树立社会群体预防观念、综合保健观念以及在临床实践中提供预防保健服务的思想。
(6)了解
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口腔医学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
医学技能要求
(1)全面、系统、规范、正确地采集全身病的能力。
(2)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检查和专科检查的能力,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
(3)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并学会运用
循证医学的原理进行医学临床实践,完善诊治方法。
(4)内科、外科、妇产科、
小儿科等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断能力,一般急症的诊断、简单处理能力,临床常见疾病的
辅助检查方法和主要结果判断能力。
(5)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和与医生、护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流沟通的能力。
(6)结合临床实际,能够独立利用图书馆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能用1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
(7)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口腔医学技能要求
(1)口腔专业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1.病历书写与分析
问诊、病史采集、正确选择
辅助检查方法和诊断、
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等。
2.基作技能
无菌操作、龋洞填充术或开髓术、洁刮治术、传导麻醉和牙列印制取等。
3.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牙髓活力测定结果、口腔X线片和检验结果阅读、
病理切片诊断等。
(2)口腔专业技能和临床思辨能力:
1.常见病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龋病、
牙髓病、
根尖周炎、
牙周炎、常见口腔黏膜病、牙外伤、智齿冠周炎、下颌骨
骨髓炎及牙列缺损、缺失、颔面部外伤等。
2.其他
拔牙适应证和禁忌证、
乳牙替换的年龄和顺序、“牙痛”的
鉴别诊断等。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口腔医学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 口腔医学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能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预防工 作的口腔医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知识要求
本
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诊断、治疗、预防口腔 及颌面部疾病方面的训练,掌握诊断、治疗和预防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能力。
课程体系
该培养体系的课程主要由两个模块构成,分别为主干学科、核心课程。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本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有教学见习、生产见习(不少于1周),临床医学实习(不少于12 周),口腔医学专业临床实习(毕业论文)(不少于45周),其他实践环节。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该专业可以选择口腔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口腔基础医学、法律(非法学)考研方向继续深造。
就业方向
该
专业学生毕业可以去口腔医学院校、口腔医院、口腔医学科研院所、综合医院口腔科、医药企业、口腔医疗保健企业及其他口腔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等单位。
教育教学
设备设施
基础设施应包括各类教室及
多媒体设备、演播室、基础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口腔临床示教室和包括仿头模实习设备在内的口腔临床前教学设备、口腔临床技能实验室、图书馆、
信息技术设施、文体活动场所以及学生公寓等。口腔医学院校(系、专业)必须建立稳定的口腔临床教学基地管理与建设体系,确保有足够的口腔临床教学基地以满足口腔临床教学所需,口腔临床教学基地必须实施认证制度,获得省级认证。口腔临床教学基地必须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口腔临床教学的领导与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口腔临床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档案,加强教学质量保证工作,特别是加强对临床能力考试的管理。口腔临床教学基地拥有的
牙椅数必须满足口腔临床教学需要(达到招生人数的生均0.5台以上),口腔临床医学类
专业学生总数与
附属医院牙椅总数的比例必须达到国家有关规定,其中,直属、非直属医院的牙椅数应超过总实习牙椅数的50%。口腔医学院校(系、专业)必须加强对口腔临床教学基地的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以保证口腔临床教学的需要。口腔临床教学必须保证前期实验室教学(仿头模实习、离体牙实习等);并且学生毕业前,口腔临床实习不少于45周,接诊患者应涵盖口腔临床常见病,完成教学大纲要求。口腔医学院校(系、专业)必须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卫生保健院、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建立良好稳定的业务关系,为口腔预防医学的教学提供稳定的基地。
教学经费
医学院校必须有足够的经济支持,有可靠的经费筹措渠道。教育经费投入应逐年增加,教学经费投入必须保证教育计划的完成。依法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明确
教育预算和资源配置的责任与权力,严格管理教育经费,提高教育投资效益。学校收取的学费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其中教学经费及其所占学校当年会计决算的比例必须达到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教育经费预算视各医学院校或区域的预算惯例而定。鉴于
医学教育成本较高,医学院校生均拨款额度标准应高于其他学科。
质量保障
课堂教学
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扩大
小班化数学覆盖面。课堂教学内容充实,讲授娴熟,概念准确,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教学方法能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注意教学反馈,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并加以改进。关注学科专业发展,教学内容涵盖最新科研成果。
学生质量
具有学生
成绩评定体系及考试结果的反馈程序。注重对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具有良好的学风、考风。90%的毕业生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达到基本要求。毕业生就业率及用人单位意见反馈良好。
行政管理
口腔医学院校(系、专业)必须具有口腔医学教育管理机构,明确其职能及在学校中的地位。具有健全完善的教学档案文件。具有科学的管理制度及操作程序。教学督导及管理队伍构建合理,职责明确。
改革发展
定期总结教学工作和检查发展规划,能不断进行教学、科研、医疗的改革,定期制定教学未来发展规划。
师资队伍
教师聘任
口腔医学院校(系、专业)必须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本科以上的基础和专业教师,保证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适应教学、科研、服务的需求;必须明确规定教师职责;明确被聘任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与其学术等级相称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承担相应的课程和规定的教学任务;必须定期对教师的绩效责任进行评估检查。(足够数量的教师指医学院校配置的教师数量必须符合学校的办学规模和目标定位,符合
医学教育规律,生师比应达到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教师队伍结构包括口腔专业教学人员与非口腔专业教学人员、全职与兼职教师以及职称、学位比例。)
师资培养
口腔医学院校(系、专业)必须保障教师的合法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师资政策并能有效执行,保证教学、科研、服务职能的平衡,认可和支持有价值的业务活动,确保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必须建立教师直接参加与教育计划等有关决策的机制;必须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计划,保证教师的培养、考核和交流,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服务职能包括卫生保健系统中的口腔临床服务、
行政管理及领导工作。对有价值的业务活动的认可应通过奖励晋升或酬金等方式来实现。师资交流应包括教师在本学科领域内、学科领域间以及校际、国际交流,特别强调医学院校内口腔医学与其他医学专业教师间的交流等。)
师资力量
选取部分知名大学专家教授,参考资料
特色院校
首都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实践技能中心自成立以来即针对口腔医学教育重理论更重实践,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有着比其他学科更高要求的特点,逐步形成了较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和条件平台,现有4个仿真模拟实习室,8个口腔技术实习室,1个口腔病理实习室、1个口腔放射影像实习室和1个
多媒体教室;另有1个含40台技工操作台的技工中心,主要用于口腔修复工艺的操作培训。为了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基础与临床交互渗透、理论与实验一一对应、思维与操作并进、课堂与临床良好过渡,通过开放实习室,增加学生操作练习的机会,还通过雕牙比赛、临床技能大赛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还鼓励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自主设计实验,参加全国性比赛并获奖。
北京大学
具体实施过程中,以
胜任力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作为口腔医学工作者的全面能力,对学生的能力目标是:较强的临床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的初级口腔专科医师的临床工作能力,基本的临床科研能力,较强的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和自我发展的潜能,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较强的
信息管理能力,较强的
医患沟通能力,较强的口腔卫生知识宣教能力。口腔医学专业学生进入口腔医院后,实验教学中心负责整体教学的安排,“理论与实践结合,实验教学贯穿全程”:专业课学习的一年时间里,实验课时与理论课时比例为1.5:1,临床实习的一年时间里以临床实验教学为主,理论提高课为辅,临床实验课时与理论提高课时比例为9:1。
除传统的理论课、专业实习课外,医院积极开发多种资源用于实验教学中心:2008年成立专门的综合临床科室用于生产实习的临床教学,为加强口腔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成立人文医学教学组及口腔医学数字化教学组;积极拓展城市社区口腔卫生服务教学基地;利用医院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心实验室、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口腔医疗器材质量
监督检验中心等资源,结合医院学生早期接触科研、学生对外交流实践等
具体政策,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吉林大学
学院依托
综合性大学优势,秉承医-理、医-工、医-文相结合的“新医科”建设理念,构建“口腔医学+”课程体系,打造口腔医学教育的
吉林大学新模式。学院打破学科与学院壁垒,主动与化学学院、电子科学学院、材料学院、生科学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交叉学科对接,通过聘请特聘教授的方式,建设医理医工结合的新医科课程,实现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2022版本科生培养方案和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在本科生5+3轨道培养方案中融入了4门“新医科”选修课程,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增设了“新医科课程板块”,《口腔人工智能学》等课程的开设,实现信息化、智能化、
大数据等元素融入,为培育具有交叉融合思维和创新精神、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组建“交叉科研团队”。
学院通过优化和组建与新医科建设相适应的教学组织,构建跨校、跨院、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交叉师资团队,强化深入交叉合作,学院将学校公共平台与学院专业平台结合,与化学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8名教授组建了7个“交叉学科科研团队”,形成医理,医工交叉融合的学科构架,团队的建立对学科的发展、人才的培育、成果的产出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快科研和医疗两大支撑体系建设,促进“新医科”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以研促教,以教带研,强化医防融合课程内容的设计,体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
青岛大学
充分利用学校及学院高水平科研平台,以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等为载体,把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
科学教育融合协同育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具备创新潜力的应用型口腔医学专业人才。让优质科研项目进课堂、进本科生实验室,科研成果进教材,积极推进科研反哺教学工作。近年来学院主持国家级课题25项,省部级课题56项。充分利用学业导师制,将导师科研项目转化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现双创和
互联网+等奖项和本科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等教学工作的突破。鼓励教师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定期组织教师以讲座、座谈会等形式与学生分享科研成果,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设计和
自主性学习。结合学科专业特色,主编出版《临床五官科疾病诊疗》、《口腔黏膜损害诊断图鉴》《人体断层影像解剖学》等教材,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充分发挥
科学教育融合育人作用。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评级A+的学校共有2所,评级为A的学校共有10所,专业排名依次为:
中国科教评价网2024-2025年口腔医学专业排名中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行榜中等级5★+的学校2所,等级5★的学校4所,等级5★-的学校6所,排名依次为:
艾瑞深2024中国大学口腔医学专业排名(研究型/应用型),A++档次的学校4所,A+档次的学校10所,学校排名依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