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瘤丽蚌(
学名:
丽蚌属 leai),又称麻皮蚌,是
河蚌丽蚌属动物。背瘤丽蚌
背角无齿蚌较大,壳长92~109毫米,壳宽30~45毫米,壳高54~76毫米。
壳质厚,坚硬,外形略呈椭圆形,两壳
相等,两侧不对称。壳面布有瘤状结节。幼壳壳面呈棕色,老壳呈黑褐色。
背瘤丽蚌分布于
越南、中国;喜栖息于水流较急或缓流、水质澄清透明的河流及其相通湖泊的水较深、冬季不干涸之处,底质较硬,上层为泥层,下为沙底、泥沙底或
卵石底的环境中。
至2009年,背瘤丽蚌的
种群数量尚不清楚;但越南的种群数量在缓慢下降。2009年,背瘤丽蚌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LC)”等级;2021年,其被
中原地区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它的
背角无齿蚌为制造珠核、工艺品等的主要原料;蚌壳粉与营养丰富的蚌肉可作肥料、饲料等。
形态特征
背瘤丽蚌蚌壳较大,壳长92~109毫米,壳宽30~45毫米,壳高54~76毫米。
壳质厚,坚硬,外形窄长、略呈椭圆形,两壳
相等,两侧不对称。幼壳壳面呈棕色,老壳呈黑褐色。
背瘤丽蚌壳顶部略膨胀,稍高于背缘之上几乎位于背缘最前端。壳顶窝较深而扁。蚌壳外形变异很大,有的壳前部短圆,有的前部长;后部长、扁;腹缘和背缘呈弧形,背缘弧度小于腹缘,近直线状;前缘呈圆形,后背缘弯曲,与后背缘后端连成钝角状,与腹缘后端连成
锐角状,较突出。壳面除前缘部、腹缘部和后缘部外皆布满瘤状结节,一般瘤状结节联成条状,并与后背部的粗肋相连接成“人”
字形。
背瘤丽蚌
背角无齿蚌内面
珍珠层发达,乳白色或淡黄色,有珍珠光泽。外套痕极明显;前闭壳肌痕深而粗糙,呈圆形;后闭壳肌痕浅,较大而光滑,似三角形。合部发达,左壳有2枚拟主齿和后侧齿;前拟主齿小、低矮、呈片状,后拟主齿大、呈三角锥形,前、后拟主齿上缘均不光滑有细密的刻纹;2枚后侧齿伸延到后闭壳肌痕背缘外,互相几乎平行,面上缘粗糙,下方的一枚高于上方的一枚。右壳具拟主齿和侧齿各1枚;拟主齿高起、呈片状,侧齿粗、低矮,上缘呈锯齿状。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背瘤丽蚌分布于越南湄公河流域,及中国河北、
江苏省、
安徽省、
江西省、湖北、
湖南省、
广东省及
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区,特别是在
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大型、中型湖泊及河流内产量高,如
洞庭湖、
鄱阳湖、
太湖、
巢湖等。
栖息环境
背瘤丽蚌喜栖息于水流较急或缓流、水质澄清透明的河流及其相通湖泊的水较深、冬季不干涸之处,底质较硬,上层为泥层,下为沙底、泥沙底或
卵石底。有的甚至生活在岩石缝中,但一般多在上层为泥层、下为沙底的环境中。背瘤丽蚌栖息水质酸度7.0左右。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背瘤丽蚌以
原生动物界、单鞭毛藻及
硅藻(
硅藻)等
浮游生物及有机碎屑为食。
埋栖行为
背瘤丽蚌的稚蚌在埋栖期潜入底泥行埋栖生活;其足先插入底泥中,足肌强直,以足为支点将蚌体倾斜竖立,足收缩,蚌体潜入泥中,经过2~3次很快的足伸缩便完成了潜埋。当其有1/2蚌体潜埋在底泥中时,进水管
触手和出水管伸出外面,行滤食和排泄功能,当受外界刺激时,进水管触手和出水管立即收缩到
背角无齿蚌内。当其进入幼蚌阶段,蚌体潜入底泥中的深度为壳长的2~3倍。
活动特点
背瘤丽蚌幼蚌较成蚌行动灵活,往往在水域沿岸带可采到幼蚌,而成蚌则在水深处方能采到。成蚌在冬季温度低时,可钻入土内13~16厘米深处;钻出的洞口为圆形。
生长繁殖
妊娠
背瘤丽蚌雌、雄异体;1年仅排1次卵,
体内受精,
受精卵为球形;为短期繁殖型,妊娠期为2~5月初,妊娠高峰1年仅有1次,在3~4月。它的4片鳃的鳃腔均为育儿囊,其受精卵在内、外鳃腔完成胚胎发育,形成
钩介幼虫特有的器官即原始壳、闭壳肌、内幼虫足丝、外幼虫足丝和
刚毛等;2月中旬开始可见少数
雌性个体鳃膨大。它的平均繁殖力为328千粒/个;个体越大,繁殖力越大;鳃长越大,繁殖力越大;同一个体外鳃一般比内鳃所含幼虫数量多。但
妊娠的背瘤丽蚌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非常敏感,水温变化,人为干扰等都极易导致其
胚胎流产。
排放寄生
自然条件下,背瘤丽蚌钩介幼虫必须寄生在鱼体上,吸收鱼体营养,才能完成
变态发育过程。背瘤丽蚌把
钩介幼虫排出体外寄生于鱼体上。刚排出的钩介
美国白灯蛾成熟度较高,后排出的幼虫较多处于膜内钩介幼虫期。刚排出的钩介幼虫,活力较好,壳启闭频率高;随着时间的延长,活力逐渐下降。成熟钩介幼虫为黄色,成团沉落到水底,必须依靠外力才能将其分散。其可寄生在
黄颡鱼(
pelteobagrus fulvidraco)鳃丝、鳍条和须上,肉眼细看为一白点,并均能完成变态发育。
背瘤丽蚌钩介幼虫腹缘先与
宿主鱼体组织接触,刺激鱼体组织增生,形成
包囊,将钩介幼虫全部包在包囊中。
寄生在鳃丝和鳍条上的
钩介幼虫腹缘朝向组织、铰合部朝向外,而寄生在须上的幼虫大部分腹缘朝向组织、铰合部朝向外,少量幼虫平行于须。水温越高,其寄生期越短。钩介幼虫寄生
变态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12.8℃,有效积温为100.2℃·天。
生长发育
在鳃腔内,背瘤丽蚌
胚胎先发育为膜内钩介
美国白灯蛾期,膜内钩介幼虫发育成熟后,在一定条件下,卵膜破裂,幼虫破膜而出,为钩介幼虫期。从侧面观钩介幼虫为半椭圆形,壳表面具浅凹窝,且分布不均匀;幼虫有两瓣能自由开闭的壳瓣,具幼虫丝,且内幼虫丝比外幼虫丝粗大,外幼虫丝相互缠绕,使大量
钩介幼虫联系在一起;无壳钩,腹缘具小棘刺,排列紧密,一直延伸至绞合部;具4对
感觉毛,其中3对位于腹缘,呈三角形排列,另一对靠近绞合部,并与绞合部平行。随着钩介幼虫
寄生变态发育的进行,钩介幼虫壳颜色逐渐加深为黑色不透明。
背瘤丽蚌钩介幼虫在
宿主鱼体上变态发育为稚蚌,脱落后进入稚蚌发育期;稚蚌发育分为爬行期和埋栖期。爬行期的稚蚌,新壳长出,壳顶到前缘的距离大于到后缘的距离,蚌体行爬行运动;爬行时两壳张开,足伸出,足上的纤毛急速摆动,当选择好固定点时,足粘着固定,两壳闭合夹紧足,肉足收缩,蚌体前行。埋栖期的稚蚌,后端形成进、出水管,蚌体潜入底泥行埋栖生活。
在幼蚌阶段,壳型与成蚌相似,前部圆窄,后部扁长,腹缘呈弧形,背缘呈直线状,与壳顶齐平,后背缘弯曲,壳中部有4条布有瘤状结节的条带,后背部有4条肋纹,外壳黄色。
背瘤丽蚌的性腺位于
斧足上方,内脏团背部两侧;生殖季节,性腺丰满,充满整个内脏团;性腺为淡黄色或乳白色,极少数个体为铁锈色,外观上难以辨别雌雄。它的性腺发育为1年成熟1次,性腺发育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和排放期。
背瘤丽蚌全年的雌雄性比接近1:1。其3龄即可达到
性成熟,寿命可达18龄;繁殖年限为16年。
人工养殖
在背瘤丽蚌人工育苗生产中,配组水面不宜太大,吊养时要有一定深度,避免经常查蚌,易致其流产。当其外鳃呈黄色、内鳃棕黄色时,胚胎发育成熟,可采苗。人工采苗时,无须杀死母蚌,用阴干刺激法,可获得成熟
钩介幼虫。
在背瘤丽蚌稚蚌培育过程中,刚脱落时,不需要添加附着基;育苗池水质应保持清爽,勤洗进水管道,勤操池,育苗池底泥厚度不得超过稚
河蚌长;脱苗一段时间后,可适当添加底泥,有利于稚蚌生长。
物种现状
种群现状
20世纪80年代后,
中原地区江河湖泊的背瘤丽蚌资源量在急剧下降。至1998年,中国主要产背瘤丽蚌的水域,如
洞庭湖、
鄱阳湖、
太湖及
巢湖等地,它的产量大量下降,捕捞的蚌也多为小型。至2009年,背瘤丽蚌的种群数量尚不清楚;但
越南的种群数量在缓慢下降。
威胁因素
背瘤丽蚌由于是制作纽扣、贝雕、螺钿的原料,特别是育珠业大量需要珠核,因此被人类无计划的滥捕,它的资源被过度开发。中国有的地区沿着与湖泊相通河流的上游深水地区捕捞,对它的资源破坏极大。水污染也影响其
种群生存。
保护等级
2009年,背瘤丽蚌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LC)”等级。
2021年,背瘤丽蚌被
中原地区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措施
20世纪80年代后,背瘤丽蚌先后被中国江西、
湖南省、湖北、安徽、
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列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越南将其列入《红色名录》进行保护。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背瘤丽蚌
背角无齿蚌质厚、坚硬,为制造珠核、纽扣等及工艺品的主要原料;但它在中国是保护动物,不可买卖、制作饰品、食用等。如
日本利用其壳制成合成珠(假珍珠),其珠核就主要依靠从中国进口的背瘤丽蚌蚌壳;利用其壳制造的纽扣,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声誉;也能用其光泽美丽的珍珠层嵌、平磨螺钿及雕磨粘堆制出精美的家具、器皿及装饰品。它的蚌壳制造珠核、纽扣等的剩余部分,碾成粉末,可作为农田肥料、饲养家畜家禽的钲粉;亦可作为合成塑料,制成
电木的原料。
背瘤丽蚌蚌肉也可作为鱼类、家禽、家畜的饲料。
营养价值
背瘤丽蚌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富含17种氨基酸和27种
脂肪酸;软体部的蛋白质含量高达49.76%,总氨基酸含量为421.0毫克/
千克,其中
呈味氨基酸总量很高;软体部还含有丰富的Ca和P等常量矿物元素以及Fe、Zn、Cu、Mn等
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