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45年属
藏马县海青区,1956年藏马县并入胶南县称海青区,1958年改乡、公社,1984年改海青乡,1991年设镇。1997年,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4.8万,辖海青、黄山前、后河西、河东、董家洼、东蔡家、蔡东、臧家庄、小店子、双河、麻沟河、水泊子、郭家岔子、狄家河、玛琥沟、青墩、前坡楼、后坡楼、徐家尧、小陈庄、坳里、卢家官庄、莲花前、小石河口、东潮河、向荣村、辛店子、范家庄、徐官庄、梯子沟、于家村、甲旺墩、大芦、小芦疃、徐家洼、富园、张黄崖、刘黄崖、鸿雁沟、后显沟、许家村、上、郭家桥、大岭、小岭、唐村、李罗川、大官庄、小官庄、杜家村、大朱家洼、小朱家洼、李黄崖、海屯、前显沟、姜家村、赵家庄、梁罗川、修七园、大石庙、大陈村、小陈村、宋家岭、石桥64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海青镇位于
青岛市黄岛区中心西南部49公里处,南接
日照市,北靠诸城市,西邻
五莲县。全镇总面积1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万亩,辖64个行政村,村党支部61个,村委会64个。共1.26万户,4.24万人。“海州之往青州,途中有驿站,往来人名之海青。”该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东距
青岛流亭国际机场100公里,青岛前湾港80公里。省级公路平(度)日(照)、郝(疃)李(家坡)公路交叉贯穿镇驻地中心,204国道穿越该镇,同(江)三(亚)高速公路出入口距镇驻地5公里。该镇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属
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无霜期202天,日照时数2448小时,降水量832毫米。
四季分明,春暖秋爽,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该镇是
山东省北茶科研中心命名的
青岛市地区唯一的“北茶科研基地”,素有“绿茶之乡”的美誉。
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人口
常住人口41292人(2017年)。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经济
综述
全镇各业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特色农业快速发展,形成了“北绿茶、南蔬菜、西林果、东水产、中养殖”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高效农业已建成“三万亩绿茶、二万亩林果、一万亩蔬菜”的生产规模,培育出两个国家级农业品牌——
海青绿茶和“唐村”牌蔬菜。
茶叶生产是全镇的主导产业,海青绿茶以其独特的地方风味享誉大江南北。建有国家级无公害茶园基地6处,有机茶园基地5处,茶叶专业村43个,加工企业130家,研制开发十二大大系列30余个品种,申请注册40多个茶叶商标,年生产干茶200余万斤,实现经济效益12000余万元,人均增收2100元。
“唐村”牌蔬菜被
山东省绿色食品协会认定为绿色食品,获得北京、
上海市等大中城市蔬菜交易市场准入权,在官庄管区规划建设
青岛市蔬菜示范园区。
镇村工业阔步前进,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充分利用临港产业加工区和市经济开发区两个招商平台,不断创新思路,突出招大引强,实施产业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走上了一条工业强镇的新路子。
现已形成了以青岛绿峰茶叶有限公司、
青岛华欧集团香茗苑有限公司、130多家茶叶加工企业为代表的茶叶加工产业,以青岛宝丰食品有限公司、青岛新农庄蔬菜
加工厂为代表的蔬菜加工产业,以青岛昌美达电机有限公司、青岛捷成电子有限公司、
青岛新东洋计电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电子电器产业,以
柳州五菱汽车联合发展有限公司、青岛五顺汽车模具部件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华光车辆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汽车配件产业,以青岛天纶制衣有限公司、青岛梨花服饰有限公司、青岛韩苑制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服装鞋帽产业,以青岛张铜铜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机械加工产业等六大工业产业集群,夯实了新农村建设基础。
2007年,全镇完成财政收入3518.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03元,工业总产值6.72亿元,同比增长37%、13%和24%。全年引进内外资项目19个,其中外资3个,内资16个。合同内资6.5亿元,实际到位4.5亿元,实际到帐外资590万美元。
海青茶业
海青茶自1966年从安徽省引进,同时在董家洼村、东蔡家村、后河西村同时种植。茶园面积26亩,到1972年发展到220亩,董家洼村东蔡家村后河西村成为
海青绿茶的发祥地。近段时间来,镇党委、政府不断实施名牌战略,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级优质绿茶品牌评比,通过参加各种博览会、交易会、举办茶叶技术比武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推介,培育了一批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
全镇绿茶加工企业已研制开发十二大系列30余个品种,申请注册40多个茶叶商标。“海青锋”牌绿茶获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青岛莲芯”牌和“海北春”牌绿茶获全国第六届“中茶杯”评比
特等奖,“胶南春”牌绿茶被
亚洲合作对话第三次外长会议指定为专用茶。海青镇党委、政府不断实施名牌战略,先后有92个茶叶品牌被评为部优、省优名茶,在“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活动中多次获奖,迈入了全国名优茶行列。全镇拥有茶园面积3万亩,年产干茶200万斤,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
文化
海青茶历史悠久。据传,早在2000多年前即有零星茶园和茶树。“海青”最早为古代海州至
青州市的一处必经驿站故名海青,“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在
赵顼熙宁八年自
杭州市到密州(今诸城)任职时就从此地经过,后又曾到海青地域进行狩猎,又传海青茶自此引进,因此至今至少有千年的历史。
海青茶自1966年从安徽省大规模引进
黄岛区,历经引种、发展、回落、再发展过程,到1972年发展到220亩,
后河西村成为
海青绿茶的发祥地。
1995年来,随着市场农业的发展和
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茶叶生产进入了历史上最快的发展时期,面积不断扩大,产量、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现已发展成为极富地方特色的高效农业产业,胶南市海青镇因此成为是“南茶北移”最成功的地方之一,也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大型绿茶生产基地。
为了提高海青绿茶的规模和质量,海青镇积极与科研院所联合,进一步加大对茶农、茶厂的培植扶持力度,大力推广良种茶树,对茶叶产业实行无公害化规范管理。
专门成立了海青茶叶研究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起了长期技术协作关系,建起了江北唯一的万亩精品茶叶示范园,逐渐形成了一支茶叶技术科研队伍,相继攻克了20多项茶园优质丰产技术难关,完成了高效设施栽培的诸多科研项目。
在推广扦插繁育、配方施肥、合理修剪等新技术的基础上,又从南方引进了龙井、大白茶等国家级无性系良种进行实验、示范、推广,实现了由绿色无公害到
有机绿茶的转变,既传承了南方名茶的秉性,又形成了
海青绿茶的“豌豆香”特有品质,使海青绿茶不仅在茶园面积上迅速扩大规模,而且在茶叶品质上又有了显著提高。
如今,茶叶生产已成为海青强镇富民的主导产业,有机绿茶加工已成为茶业发展龙头,已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格局。
海青茶原属
祁门县叶群体品种之一,海青茶平均气温10℃开始萌动,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最低临界温度为-6℃-18℃,最高临界温度45℃。
年降水量要求在1000mm以上,以
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为宜。海青茶冲泡之黄绿透亮,色泽极佳;品尝之香郁味甘,回味悠长。富含氨基酸、
茶多酚和多种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常饮之能防病抗病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旅游
景点
依托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绿洲茶叶精品园对北部山区生态农业旅游科学规划,设置了翠绿挺拔的毛竹园、茶篷如画的精品园、枝叶繁茂的千年
古银杏、蜿蜒起伏的
齐长城遗址、巍然耸立的
陆羽塑像、风格迥异的观光亭、内容丰富的茶艺展览馆、历史悠久的天齐庙、植被翠绿的翠龙山脉等多个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全镇初步形成了青山、绿水、竹林、茶园为主要特色的生态、观光、旅游农业格局。
每年“
国际劳动节”期间,举办青岛胶南
海青绿茶采茶节,国内游客络绎不绝。
社会
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已开工建设楼房3万平方米,镇区实现“五通一平”,规划科学、布局合理、配套完善、风景秀丽。
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日益提高,社会和谐稳定,综合治理井然有序。随着
黄岛区“融入大青岛、打造
西海岸新区都市新区”战略的实施,海青镇作为一座无穷魅力的城镇迅速崛起,成为青岛西海岸一颗璀璨的明珠。
获得荣誉
该镇先后荣获“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山东省明星乡镇”、“山东省科普先进乡镇”、“
青岛市郊区经济发展二十强镇”、“青岛市‘五个好’镇党委”、“青岛市文明乡镇”、“青岛市平安建设示范镇”、“青岛市爱国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