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magic)作为一种古老神秘的娱乐文化,是一种能通过各种手段产生特殊幻影的戏法,在中国古代被称为“
古彩戏法”,起源于中国先秦时期荆楚地区的巫文化中,其于中国国外具体起源于何时何地目前已经无从考究,但就目前可考的资料来看,截至目前其至少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和传承价值。
魔术是一门运用化学、力学、机械学等原理制作道具,结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借助演员的技巧进行表演的综合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魔术在各个国家的交流融合下呈现出了全新的艺术形式。
魔术在中国被称为“幻术”,我国民间俗称“变
古彩戏法”。魔术一词是英文“Magic”的意译,这个名词是近百年来随着外国魔术师来华演出带来的。
历史沿革
中国魔术简史
先秦时期是中国幻术的萌芽时期。最初的魔术与神话密切相关,与宗教紧密关联,中国古代巫觋中的作假痕迹是最原始的魔术。人们通过神话幻想来表达和大自然彼此交融的精神意志,例如在
屈原《九歌·河伯》中就有关于人们在祭祀中与河神同游天下的幻想模拟。对天神的信仰又使他们创造出了一批能与天神沟通的信使,例如《列子·周穆王篇》中有关于“化人”的描写,此“化人”有沟通神明的能力,据
东晋学者张湛考究,“化人”乃是“幻人”之意,即熟幻术戏法的人。
汉代是中国幻术的初步发展时期。汉代国势日益强盛,为幻术等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同时统治阶级开始追求享乐,
古彩戏法因此得到皇家的扶持,成为“宫廷艺术”。最早的幻术《鱼龙曼延》就在这一时期出现,这也是魔术第一次作为具体节目进行表演,
东汉张衡所作《西京赋》中对其场面有过记述。此外
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三大国之间的经济友好关系,安息国把犛靬城(
罗马帝国埃及亚历山大城)的幻术师献给汉,成为了最早来中国献艺的外国幻人,《汉书·张骞李广利传》对此有所记载:“而大宛诸国发使随汉使来,观汉广大,以大鸟卵及犛靬眩人献于汉,天子大说。”这种献艺的传统在东汉亦有延续,《
后汉书·陈禅传》即有记载。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幻术的进一步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时局动乱,
儒家思想逐渐失去统治力量,各种“异端”思想突起。佛教的兴起和传播,对幻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幻术在汉代兴盛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除了在宫廷供奉中演出外,也经常出现在庙会集市上,对此,《
洛阳伽蓝记》就对为前来上香的善男信女表演幻术的场面有所记载。同时,国外来中国献艺的幻术师以及流浪来华的民间艺人,把国外的一些幻术带来中国,在中外幻术的技艺交流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
干宝《搜神记·卷二》讲述了一个古印度人来到江南地区表演截舌复生幻术的故事,此外,“火中金莲”“钵内生莲”等幻术
古彩戏法也源自古印度。
隋、唐时期是中国幻术的成熟时期。在这段历史时期,佛教随着隋唐三教合一国策的制定而又得以兴起,其中许多僧侣也是幻人,与此同时唐代
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大众娱乐水平也随之水涨船高。而幻术既是配合讲经说教的重要手段,又可以满足大众娱乐的需要,二者相辅相成,宫廷魔术与民间魔术齐头并进,为自身迎来了成熟发展期。此外,这一时期的帝王为了夸耀国事,宣扬声威,同时为了满足自己享乐追求,多次举办招待外国使者的幻术表演,演出场面比过去更加辉煌雄伟,
大业六年(公元610年)
隋炀帝在洛阳招待突厥可汗时,其搭建的戏场规模达到了方圆五千步(一步约为1.5米),动员的艺人多达三万余人。在唐代有如
杜佑《通典·边防典九》和
苏鹗《
杜阳杂编》等对幻人的表演亦有所记述,这些记述在相当程度上展现了唐代幻术的兴盛,此外在唐代,中国幻术已经流传至
日本,例如日本正院保存的古画,就画有
唐朝的幻术表演《入壶》舞:从一个大缸钻进去,再从另外一个大缸钻出来。这不仅说明唐朝文化对于日本的影响,还说明了幻术作为中国对外的文化交流手段的历史由来已久。
宋代是中国民间戏法的繁荣时期。到了宋代,民间戏法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北宋时期的
开封市(即
首都汴梁),在
五代时期的
后梁、后晋、后汉和
后周四代建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市井一片繁荣,“瓦舍”(亦称“瓦子”“瓦市”“瓦肆”)这一可以供民间幻术艺人表演的大型娱乐场所普遍建立起来,北宋
孟元老在《
东京梦华录》中有记载到北宋都城京的东角楼街巷有大小栏(即场)五十余座,其中有六座每座可容数千人至
南宋时期,瓦舍中的魔术表演仍在繁荣发展,据南宋
吴自牧《
梦粱录》的记载,当时都城
杭州市城内瓦舍林立多达十七处,仅在杭州的市北一处,就有勾栏瓦舍十三座,民间戏法的演出有了固定场所,便得以开始创建班社,其中据《
武林旧事》记载南宋“云机社”是由林遇仙等十九人组建的中国第一个幻术戏法班子。有了稳定的演出场所和演出班子后,幻术表演艺人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研究创作新的魔术表演,演出节目也因此更加丰富多彩,幻术在此基础上开始出现了分科,主要分为“泥丸”“撮弄”“藏撅”三类,
古彩戏法即此时期创造出来的幻术。
元明至
清代早期是民间幻术表演的衰微时期。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居民对文娱的要求日益增长,宫廷幻术表演虽然未受太大影响,民间幻术表演却无力与新兴的
杂剧抗衡。幻术为皇家作乐,在宫廷中仍然是重要节目,但是民间戏法只能靠着街头巷尾演出谋生,日渐衰落。另一方面民间艺人不断参加农民大起义,致使戏法颓势加重。
清中期至民国初期是魔术的勃兴时期。
康熙帝顺应民意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采取了一些措施,对安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稳定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处于衰微状态中的民间魔术表演得到了勃兴,例如清朝
李斗《杨州画舫录》也记载了江南一带的民间艺人在街头幻术戏法的门类:“以巾覆地上变化什物,谓之《撮戏法》;以大碗水覆巾下令隐去,谓之《飞法》;置五红豆子于掌上,令其自去,谓之《摘豆》;以钱十枚呼之成为五色,谓之《大变金钱》。取断臂小儿,令吹笙,工尺俱合,谓之《仙人吹笙》。”幻术和戏法也得到了广泛的流传,清朝在日本流传着一本《神仙秘术》,为中国
陈继儒所作,收录了二十多套戏法,可能为中国第一本系统的魔术书。
清代皇宫内的幻术表演始终在发展,至
慈禧垂帘听政时期为最盛,清廷内部还专门设有掌管各种演出的机构,一些民间艺人被该机构召进宫去为皇家演出,这其中有北京老笑、
天津市的张宝清等戏法艺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唐再丰完成了戏法专门著作《
鹅幻汇编》并出版。这本书耗时三十余年,参考了多部民间传统戏法记录及前人笔记,比较全面完整地总结了古代民间戏法,收录了三百二十多套节目。这部著作对中国传统魔术具有着总结性的意义。
与此同时,中国的一部分魔术艺人飘零海外,这其中就有朱连奎(在国外叫金林福)、郎德山、韩秉谦、张宝庆、韩敬文、朱清贵、穆文庆等人。他们首先去到了东南亚诸国,转而赴欧洲、美洲的许多国家。他们在海外传播了中国杂技和戏法,吸取了外国魔术的精华,促进了中国近代魔术的萌芽和发展,且不断有欧美和日本的魔术团体来华演出,并风靡一时。例如英国魔术师瓦纳早在1874年就来到上海演出,日本天一领导的“松旭斋魔术团”也多次来中国演出,1921年美国办了“万国魔术协会”,在中国上海设立中国分会,由吴恩琪先生主持。他还在苏州创办了第一个“万国魔术研究社”,吸收社员近万名之多,培养了一批新式魔术人才,对魔术的推广做出了贡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魔术迎来了新纪元。中国魔术事业飞速发展,1950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华
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魔术表演时有举办,例如在1961年,天津举办了“
天津市魔术演员优秀节目联合公演大会”,参加会演的男女演员达五十九人之多。1981年成立了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虽然当前仍然存在着对古典戏法挖掘整理工作停滞不前,魔术表演雷同化现象严重等问题,且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着一定差距。但中国的魔术大师,能够将传统“
古彩戏法”与西方魔术技艺相结合,一批魔术师如“魔术伉俪”
秦鸣晓、
姚金芬夫妇,魔术世家
傅腾龙、
傅琰东父子等著名魔术师,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此外,中国台湾人
刘谦被美国Magician Magazine称为“当代最知名魔术师”,华裔
YIF作为后起之秀在2013年登上法国魔术杂志L’illusionniste封面报道。
世界魔术简史
世界魔术的具体起源时间目前无从考据,就推测而言,魔术于新石器时代就随当时的
人类活动而产生了,其与原始宗教和信仰是分不开的。
公元前2600多年,
古埃及就出现了《鹅头断续》的魔术表演。据1823年发现的威斯卡手稿中关于此事的记载,当时一位名叫德狄的魔术师,受召为法老王进行表演。他将鹅的头割下来后又重新装上。该文献还描述了其对鹈鹕和公牛也进行了相同的戏法。但当
古埃及历代法老要求他也对犯人施行相同的戏法时,他拒绝了。
公元前9世纪至6世纪,古希腊建造的神殿也利用了魔术的原理。例如当祭司打开神殿大门时,风箱会吹向地面,祭台上便出现了火焰。还有应用风管制造的会说话的神像。由于人类当时生产力的落后,人们往往
迷信于自然神祇,这样迷信的心理被巫师和祭司利用,用特殊手段制造神迹,让人们相信这些是由精灵或神灵创造出来的,进而强化宗教的仪式,信众们更加确认他们的信仰,在这其中魔术是为重要手段。
1世纪,杯与球戏法作为目前人们所知最古老的戏法开始表演了。此戏法在
中世纪时大受欢迎,被魔术师们广泛表演于市集中。当时的魔术师被称为杂耍。这些四处旅行的表演者与乐师、诗人、特技表演者到村庄的空地上以简单的戏法娱乐村民。
4世纪至14世纪,是
欧洲中世纪,此时的欧洲魔术师迎来了艰难时刻。魔术师伪造的超自然现象对欧洲教会的统治正统性造成了威胁,因此他们经常会受到欧洲
罗马教廷的审判迫害。尽管受到迫害,仍然有一些魔术师受到大地主与贵族的青睐与保护。这时期四处游走表演的魔术师,可以进行表演的戏法较为有限。道具也有所缺憾,因此魔术师表演时更多地依赖其手法和说故事的技巧,用鸟类和动物表演的戏法在当时受到了欢迎。
15世纪至16世纪,教会对于魔术师的迫害达到了高峰。在
英国国王
亨利八世统治期间,表演魔术就会招来杀身之祸。至16世纪末,甚至出现了大规模的屠杀“女巫”运动。为了将魔术与“黑魔法”区分开,进而拯救魔术师,雷吉诺·史考特(英文原名Reginald Scot)于1584年写出了第一本英文魔术书籍——《巫术探索》(The Discovery Of Witchcraft),将魔术表演的诸多秘密公之于众,正面否决了魔术与“黑魔法”之间的联系,当时许多魔术师因此避免被屠杀。
18世纪,魔术师们终于可以重新活跃起来,而他们活跃的地方集中于每年的市集,除此之外,各种马戏表演,特技表演都会来这。在此期间,一位具有时代意义的魔术师横空出世,他是埃赛克·福克斯,其在十八世纪二十年代声名大噪,其经典魔术是蛋袋(Egg Bag),所谓蛋袋,就是从空无一物的袋中,不断拿出
鸡蛋与小物品。他的这种表演受到了欢迎,为其带来了声望和财富。1731年他逝世时,当地报纸称他留下了一万
英镑的遗产,相当于今日的100万美元。而到了18世纪晚期时,乡村市集大量萎缩,魔术师被迫迁往城市进行演出。在旅店、酒馆中的表演引起了上流社会的重视,魔术师获得了在大型剧场内表演的机会,并且开始得到人们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
19世纪,随着剧院的兴建,魔术师找到了新的舞台。而最早将魔术带进戏院的人,是苏格兰魔术师约翰·亨利·安德森(英文原名:John Henry Anderson ),其被世人称为“北方的大巫师”(The Great Wizard of North)。他的创新表演风格,影响了后世众多的魔术师。魔术师将巧手结合灯光和舞台效果,开辟了魔术的新纪元,许多魔术也因此而被创新发明出来。19世纪末是魔术表演的黄金时期,魔术表演遍及世界各地。魔术师当时穿着正式的燕尾服,这也是魔术师穿燕尾服表演的起源。
20世纪初期,伴随着魔术产业的长足发展,
哈里·胡迪尼(英文原名:Harry Houdini)作为一代魔术传奇横空出世,其擅长于脱逃术表演,最著名的当属其“水底脱逃”的系列演出。他同时也是一位魔术揭秘者,并在该领域被称为时代的先驱者。但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受电影行业飞速发展的影响,魔术表演市场受到冲击因而衰退,这同时也加剧了魔术界内部的竞争。
魔术特点
魔术术语
魔术准则
参考资料:
魔术分类
按变幻性质分
按变幻原理分
从表演规模分
按演出场所分
魔术流派及代表人物
道具派
所谓道具派,即由主要依靠道具来进行表演的魔术师组成的派别。那些热衷于舞台魔术的表演者,大都属于道具派的魔术师。新颖的
魔术道具由一些专门研发魔术道具的公司生产,而出价者高的魔术师可以获得一段时间的专属使用权。魔术师会在这段时间内利用垄断优势在世界各地进行表演,专属使用的时长由双方签定的合约决定,等时效一过,魔术公司可能会将其大量生产,卖给其他的魔术师。
魔术师
大卫·科波菲尔就属于这一流派,其依靠道具而展现的现代超巨型魔术代表作有《隐遁喷气飞机》《自由女神像失踪》《穿越万里长城》等,这让其被誉为“世界魔术巨匠”。其认为魔术还要带有
戏剧性和哲理性,因此他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表演艺术手段大胆改革,还编创了许多带有故事情节的魔术剧,使魔术成为受欢迎的流行艺术之一。
魔术师西里尔·高山也属于此类,其于其于2007年美国好莱坞魔术艺术学院的“
年度魔术师奖”这一魔术界最高奖项。
手法派
所谓手法派,即由主要依靠手法来进行表演的魔术师组成的派别。那些街头魔术师,和桌面上的即席魔术师,大多属于手法派的魔术师。手法魔术典型的代表就是“空手出牌”“四币集合”“八仙过海”之类的魔术,改派别的魔术需要投入练习的时间较长,且较考验练习者的基本功。
魔术师刘谦就属于这一流派,其于2012年获得“年度魔术师奖”,成为历史上首位获得此荣誉的华人,与过去的获奖者大卫·科波菲尔、齐格菲与洛伊等并列为当代最杰出的魔术师之一,曾多次登上
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魔术。手法魔术的代表作有《
魔壶》《魔手神彩》等。
中国代表人物
朱连魁
朱连魁年轻时,曾在一家大型商行供职,为弥补自身不善言辞的短板,学习了一些小戏法在同事、客户中表演活跃气氛,随着水平的不断渐渐有了名气后于是以此为生。1874年,他在上海的外国轮船上表演戏法,后来,又在
天津市组建了“朱连魁戏法班”,辗转于南方的几个城市进行演出。在美国,朱连魁以“金林福”为艺名,表演中国的
古彩戏法。成功的表演,让他登上了国际魔术家协会的官方刊物《LinkingRing》,在美国和
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戏法的热潮,许多外国的魔术师们纷纷效仿学习。代表作有《大碗飞水》
傅琰东
傅琰东生于中国著名魔术世家,是傅氏魔术的第四代传人,其父亲是被称为“中国魔王”的傅腾龙。“傅氏幻术”在2012年7月正式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也是目前唯一入选的魔术项目。傅琰东喜欢表演惊险新奇的大型魔术;擅长将中国传统魔术与国际流行的现代魔术进行结合。傅琰东从艺出道以来曾多次参加过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世界代表人物
哈里·胡迪尼
哈里·胡迪尼是20世纪初最著名的脱逃魔术大师,享有“锁铐大王”的美称,同时他也是揭发以魔术为方法欺骗大众的所谓特异功能人士的先驱者,对国际现代魔术史发展上有着很大贡献。他创作和改编的许多魔术节目流传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历演不衰。他的代表作有《箱囊换人术》《水牢遁人》等。
传承和保护
发展现状
中国国内专业的魔术团体较少,大部分
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主要以杂技演出为主,民间的魔术师演出难以稳定,竞争激烈,甚至相互压价。魔术演员的门槛较低,没有系统进行学习的魔术师占多数,有些演员的表演与“魔术艺术”还有较远的距离。
2012年,随着“魔术风暴”席卷中国,
昌平区政府举办首届中国北京国际魔术大会,邀请世界各地的魔术表演艺术者同台竞技。2014年,第二届魔术大会如期举行,中国选手
马妍妍一举获得了“金长城杯”冠军魔术争霸赛的银奖。“
亚洲选手的实力不容小觑,他们已经开始发光发热了。”法国的著名魔术师罗伯特·佛理如是说。2022年7月22日,在第28届国际魔术联盟(FISM)
世界魔术大会上,
如东县少年杂技团的魔术节目《月光白鸽》(主演:
丁洋,助演:李婧)获舞台综合魔术类亚军和最佳原创作品奖;魔术节目《纸飞机》(主演:朱明珠,助演:张亚林)获舞台综合魔术类季军和舞台魔术作品发明奖
保护措施
教育
中国四川、湖北等多省市开展“魔术进校园”系列活动,为青少年搭建参与魔术活动的平台,推动魔术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工作,培养青少年对魔术的爱好进而发现和培养中国魔术人才的后备力量。
北京杂技(魔术)文艺人才培训班自2016年开班以来,已成为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协会固定培训项目。每年开班一届,也为京津冀杂技(魔术)文艺人才搭建了学习、沟通、交流的平台。
李宁魔术艺术学院在2020年开始首届招生,魔术专业首次融入了大学教育体系,成为中国国内第一个获得国家认证拥有大学文凭的全日制学历教育。学校拥有优质的魔术教育资源与高精尖的师资团队,通过全方位的魔术课程体系,从理论、技能手法、道具等方面培养魔术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为国家魔术行业培育出更多的后备力量,推进中国魔术艺术高质量发展。
创新剧目
《失梦魁特》
在
陕西省杂技艺术家协会的支持下,由陕西省高校魔术联盟和西安魔范之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游戏式情景魔术亲子剧《失梦魁特》经过半年时间排练创作,于2019年6月在陕西省第一届少儿魔术展演的闭幕式上成功首演。作为亲子剧,作品更注重教育性,剧情利用各种魔术原理设计限时挑战游戏,主张欲“教”先“育”。作品讲述了“神秘
人工智能”魁特发来挑战邀请函,一群挑战者为寻找源头在魔训场集结,化身成各样的闯关角色,解锁关卡,成功通关的故事。
《明家大小姐》
《明家大小姐》是中国国内首创的大型魔术谍战剧,作为一部杭州杂技总团倾心打造的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献礼之作”,该剧于2019年开始策划并于同年10月成功首演,后经过一年时间的精雕细琢,于2022年9月15日重装演出,从剧情、主题到魔术技巧、灯光舞美等方面均有了全方位的提升。故事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党代号为“大小姐”的革命英雄战斗在隐秘战线的传奇故事。
《未知选择》
由
成都市“造梦先生”魔术工作室何魔术师带来的心灵魔术主题剧《未知选择》于2021年5月在成都上演。表演中包含了读心术、透视、预言、催眠等被包装的魔术,整体表演互动性强且充满神秘感、仪式感与学术氛围。结尾对未知选择与来自未来的选择的立意呈现,相比普通的魔术更有深度。
多种元素融合创新
将魔术作品和其他门类的艺术融合,可以在表现形式上使作品更加丰满,魔术的多元化创作是最直接的创新途径。魔术与舞蹈的结合可以根据不同的节目主题搭配不同的舞种;和文学的融合可以在文学艺术、风土民俗、历史地理等多个领域中贯穿借鉴;借助音乐等视听感官刺激可以加强观赏体验。魔术的发展一直紧跟科技的步伐,材料、无线传输、
计算机程序等在
魔术道具的设计和制作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权威组织
国际魔术联盟(FISM)
国际魔术联盟(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MagicSocieties,简称FISM),1948年在瑞士
洛桑成立,现拥有50个国家和地区的110个魔术成员组织,拥有超过8万名魔术师。国际魔术联盟是世界上最大、最具影响力,唯一最权威的国际魔术组织。
中国杂技家协会所属的魔术艺术委员会(ChinaMagicArtSociety)于2000年加入国际魔术联盟,加强了中国魔术和世界魔坛的交流,推动中国魔术艺术繁荣发展,提高中国魔术的国际影响力。
国际魔术联盟举办的“
世界魔术大会”包括国际魔术联盟会员代表大会、国际魔术联盟世界魔术冠军大赛(FISMWCM)、国际魔术道具展等多项活动,因为比赛门类齐全,参会人员广泛、水平较高,被誉为“世界魔术界的
奥运会”。1948在洛桑举行第一届会议,1952年“国际魔术联盟”成员代表会议把世界魔术大会及世界魔术冠军大赛由每年一届改为每三年一届。
国际魔术师协会(IBM)
世界魔术师协会(International Brotherhood of Magicians,简称IBM),创建于1922年,是当今世界久负盛名的魔术国际组织,在世界各国拥有85个分会、上万名优秀的魔术师会员。该大会每年定期举办国际魔术大赛,每届比赛设立金奖、银奖、铜奖各一枚,同时还设有代表最高荣誉的金牌奖项,颁发给最优秀、最突出的节目。
价值与影响
魔术以变为核心,创造出各种不可思议的艺术效果,吸引着观众的好奇心和求知心理。魔术表演是
视觉艺术,观众不受语言、性别、年龄的限制都能欣赏,充满趣味。同时,魔术表演还可以和各项艺术形式甚至是跨学科进行融合,观众在欣赏魔术表演时,不仅可以体会到魔术的神奇,还可以感受强烈的艺术冲击。
将魔术进行市场化发展,形成产业化的
生产运作可以为魔术行业以及其相关附加产业增加的经济收益,同时为魔术表演获得更好的展示平台,也可以使魔术行业反向吸引更多人才,稳定行业的发展传承。
魔术表演作为一门可供人娱乐的表演艺术,公益性魔术表演和教授活动可以为中小学生、退休人群、残障人士等群体的提供娱乐项目,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通过学习和进行魔术技巧的练习可以锻炼手脑配合;互相进行魔术表演和技术交流还可以增加社交、建立自信。
魔术的相关原理概念还可以渗透到中小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把抽象的概念知识趣味化可以构建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转瞬即逝的现象,虚实相间的语言持续调动着学生的注意力;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魔术以变为核心,创造出各种不可思议的艺术效果,吸引着观众的好奇心和求知心理。魔术表演是视觉艺术,观众不受语言、性别、年龄的限制都能欣赏,充满趣味。同时,魔术表演还可以和各项艺术形式甚至是跨学科进行融合,观众在欣赏魔术表演时,不仅可以体会到魔术的神奇,还可以感受强烈的艺术冲击。
将魔术进行市场化发展,形成产业化的
生产运作可以为魔术行业以及其相关附加产业增加的经济收益,同时为魔术表演获得更好的展示平台,也可以使魔术行业反向吸引更多人才,稳定行业的发展传承。
魔术表演作为一门可供人娱乐的表演艺术,公益性魔术表演和教授活动可以为中小学生、退休人群、残障人士等群体的提供娱乐项目,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通过学习和进行魔术技巧的练习可以锻炼手脑配合;互相进行魔术表演和技术交流还可以增加社交、建立自信。
魔术的相关原理概念还可以渗透到中小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把抽象的概念知识趣味化可以构建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转瞬即逝的现象,虚实相间的语言持续调动着学生的注意力;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