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氏贝喙鲸
喙鲸科贝氏鲸属大型齿鲸
拜氏贝喙鲸(学名:Berardius bairdii)又称槌鲸,属于喙鲸科、贝鲸属。它们是齿鲸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体长仅次于抹香鲸(Physeter macrocephalus),平均长度可达10-11米,体重可达12吨,雌性体型略大于雄性。拜氏贝喙鲸身体呈纺锤形,额突圆而明显,喙较长,背鳍低矮。体色灰色,腹部颜色略淡,身体常见浅色伤痕。
拜氏贝喙鲸营群居生活,一般5-20头一起游动,也会结成多达50头的大群。拜氏贝喙鲸的潜水能力很强,保持着鲸目的深潜纪录,潜水深度为3千米,潜水时间为138分钟。
拜氏贝喙鲸主要栖息于深度1000-3000米的海底,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东侧从白令海加利福尼亚州,西侧从堪察加边疆区至日本海均有发现。
2020年拜氏贝喙鲸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LC),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于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命名
最早发现并命名拜氏贝喙鲸的是挪威博物学家斯泰纳格(Stejneger,1883)。学名中bairdii是为了纪念史密斯学会的第二任秘书拜尔德(Baird)而命名的,属名中的Berardius是为了纪念首次发现贝喙鲸属物种的法国船长Berard。
形态特征
拜氏贝喙鲸成体体长为10-11米,体重可达12吨,雌性体型略大于雄性。它们的体色为瓦灰色,腹部颜色略淡。胸部或腹部有形状不一的白色斑点与斑块。皮肤上常有许多白色长形伤疤,以背部较多。有些斑痕是寄生物遗留的,有些则是雄性之间争斗的伤痕。若伤疤较多则其背部颜色会显得较淡。在其体表还会出现鲸虱科藻类,后者会使其皮肤呈现棕绿色。
拜氏贝喙鲸体型为纺锤形,较为细长,身体最粗处为体长的1/2-3/5。头部较小,额突隆起呈球状,呼吸孔凹陷。吻部较长,可达体长的1/16。上颌无齿,下颌前端有两对牙齿。下颌长度大于上颌,闭合时牙齿外露。
背鳍位于身体后1/3处,小而低矮呈三角形,顶端圆钝,后部平直略向内凹。鳍肢长度为体长1/8-1/9,略呈椭圆形。尾鳍宽大,宽度约为体长1/4,后部平直,中间有不明显缺刻。喉部有“八”字型沟,沟长约60厘米,附近还有若干浅沟。
颈椎七枚,1-3块颈椎愈合,胸椎10枚,腰椎12枚,尾椎18枚。肋骨十对,胸骨五枚,肩骨呈板斧状,鳍肢骨较为发达。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拜氏贝喙鲸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寒带温带海域,东侧从白令海阿拉斯加州南部、普里比洛夫群岛阿留申群岛、沿加拿大西海岸,美国西海岸往南到下加利福尼亚半岛,以加拿大的温哥华岛加利福尼亚州及夏威夷西北的皇帝海底山发现较多。加拿大沿岸仅有零星发现。西侧从堪察加半岛鄂霍次克海千岛群岛、往南到日本海及日本东海岸,以北海道,乌羽耶麻湾及房总半岛发现较多。中国沿海地区仅在浙江省发现过一头搁浅个体。
栖息环境
拜氏贝喙鲸主要生活在大陆架的及外海的深水中,多出现于海底山和海底断崖附近,也出现于沿岸深水中。它们的主要活动范围在1000米-3000米深的水域,在日本海曾见于23℃-29℃的水中,在15℃等温线以南以及浅于100米的水中未发现过。
生活习性
社群组成
拜氏贝喙鲸营群居生活,社群成员数量在5-20头不等,也会结成多达50头的大群。鲸群通常有一头体型较大的雄性,其他成员为雌性和未成年个体。
节律行为
在5月到10月之间,人们在白令海鄂霍次克海的近岸水域观察到拜氏贝喙鲸。在冬季和春季,当海水温度下降时,它们会向更远的海岸移动。人们对这一物种的越冬地知之甚少。由于它们的迁移模式和分布不确定,在美国西海岸可能会与阿氏贝喙鲸(Berardius arnuxii)的活动范围重叠。
潜水行为
拜氏贝喙鲸会进行长时间的潜水,通常潜水时间为11-30分钟,但也会超过1小时,深潜的时间一般会长达一个半小时,深度超过2000米。有记录的潜水深度为3千米,时间长达138分钟。
拜氏贝喙鲸在休息时常常聚集成紧密的群在水面漂浮,此时它们口鼻部往往靠近相邻个体的背部。它们浮出水面呼吸时,吻突与前额部首先露出,喷出第一口气,接着露出背部、背鳍及呼吸孔随后即隐没于水下。其潜水姿态与大型鲸目相似,一般在2-3次小潜水后即行较长时间的大潜水,浮出水面的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大潜水时间通常可持续25-35分钟,当被追击时往往在水下能逗留1小时。它们结成小群时常齐头并进,并且同时起伏喷气。呼吸时喷出的雾柱低矮而松散,但清晰可见。深潜时尾鳍有时会露出水面,并有击浪现象。有时身体可跃出水面。拜氏贝喙鲸平时不惧怕船只并容易接近,但被侵扰后会远离船只。
它们在受到声纳惊扰时会深潜,活动速度则会明显加快,并会长时间的避开声呐所在的区域,直到二至三天后才会返回。
觅食与食物
由于拜氏贝喙鲸的潜水能力很强,所以它们的摄食行为在全天均可进行,而并不会根据头足纲的活动规律呈现阶段性。拜氏贝喙鲸在潜水觅食时会发出用于回声定位的咔哒声和用于觅食的蜂鸣声,它们的声音比其他齿鲸类更低,持续时间更长,主要频率分布范围在23千赫兹左右。
拜氏贝喙鲸主要吃在深水和海底生活的鱼类、头足类动物和甲壳亚门,如鱿鱼、章鱼、龙虾、螃蟹、太平洋岩鱼等。它们也会吃一些生活在远洋中层水域中的鱼类,如鲭鱼沙丁鱼秋刀鱼等,偶尔也会吃海星纲和海参。日本太平洋沿岸的贝氏喙鲸食物由82%的鱼类和18%的头足纲组成,而在鄂霍次克海南部,这一比例分别为13%和87%。它们可以在800-1200米的深处进食。
攻击防御行为
虽然拜氏贝喙鲸大多数时间都在潜水,对于它们的攻击和防御行为无从观察。但在它们的背鳍和身体上经常可以发现虎鲸造成的咬痕和齿印,可知虎鲸会对其发动袭击。它们身上的较为纤细的伤痕是雄性争斗造成的,另外一些小而圆的伤痕则是巴西达摩鲨(Isistius brasiliensis)造成的。
繁殖与生长
拜氏贝喙鲸的交配高峰期在10-11月,其孕期约为13.5-17个月出生高峰期则在3-4月,从11-7月均有幼鲸出生。
雄性在育幼期也会参与其中。在拜氏贝喙鲸搁浅事件中,在群体中同时发现了哺乳期的雌性和不同年龄的年长雄性,这和其他齿鲸雄性仅在配种期出现的情况显著不同。
拜氏贝喙鲸的牙齿可见类似树木年轮的结构,在胎儿期每29.4天形成一层。在其三岁后,牙齿生长的速度趋于稳定。幼鲸出生时身长平均为4.6米,两岁时平均身长为7米。性成熟时的雄鲸平均身长为9.4-10.7米,而雌鲸的平均身长为10-11米。
雌性在10到15岁达到性成熟,而雄性则是在6岁到11岁。雌性通常每三年或三年以上生育一次,并且一直到年龄较大时依旧可以生育。
拜氏贝喙鲸非常长寿。据捕鲸记录表明,雌性寿命可达54岁,雄性可达84岁。而雄性的死亡率要低于雌性,在被捕获的个体中雄性占多数。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2014年统计在美国西海岸生活的拜氏贝喙鲸约为2697头,且数量基本稳定。2016年统计在加利福尼亚州洋流中生活的个体约为7960头。2017年在北太平洋西部(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太平洋沿岸)拜氏贝喙鲸的数量约为7,100头(其中太平洋沿岸5,029头,日本海东部1,468头,鄂霍次克海南部663头)。
致危因素
拜氏贝喙鲸科是唯一一种仍在被商业猎杀的喙鲸。日本捕猎拜氏贝喙鲸的活动开始于17世纪早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年代达到顶峰,平均每年有超过300头拜氏贝喙鲸遭到捕杀。苏联加拿大美国的捕鲸者在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期间也猎杀了少量的拜氏贝喙鲸。在1960-1970年,日本每年的拜氏贝喙鲸捕获量降至150头左右。在2005年至2013年期间,拜氏贝喙鲸的捕杀配额为每年66头(日本海10头,鄂霍次克海南部4头,太平洋沿岸为52头)。
拜氏贝喙鲸偶尔会被漂网和刺网捕获,日本海捕鱼业1992-2008年造成该物种的年死亡率为4头。在美国沿岸也有类似情况偶发。
较大的水下噪音,如主动声纳和地震作业对拜氏贝喙鲸科有害。特别是军用船只上的主动声纳的使用与这一物种反常搁浅有关,在日本和墨西哥沿岸均发生过类似事件。
拜氏贝喙鲸可能会在吞食鱼线、气球、塑料袋、塑料片或其他它们误认为食物的碎片后死亡。此外虎鲸捕食也给它们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
保护级别
2020年拜氏贝喙鲸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LC)。在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措施
拜氏贝喙鲸被列入2023年版《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相关国际贸易被禁止。
拜氏贝喙鲸也受到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的保护。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通过减少商业渔具的投放量,并对受伤或被缠绕的拜氏贝喙鲸及时救助,以及对其栖息地的船只航行、干扰、噪音和其他类型的人为影响做出相关规定及限制对其进行保护。
参考资料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2023-06-15
..2023-06-15
Baird’s Beaked Whale .NOAA Fisheries.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目录
概述
命名
形态特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社群组成
节律行为
潜水行为
觅食与食物
攻击防御行为
繁殖与生长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致危因素
保护级别
保护措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