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圆田螺(学名: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
田螺圆田螺属的一种。又称螺蛳、田螺、田嬴、香螺等。成体壳高可达60毫米,壳宽约40毫米。贝壳呈圆锥形,有6~7个螺层。体螺层膨大。表面光滑,无肋,具明显生长线。壳口呈卵圆形,周缘具有黑色框边。壳面呈黄褐色或绿褐色。
中国圆田螺广泛分布于中国、缅甸、
泰国、
越南、
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爪哇)、
朝鲜和
日本,并在北美被广泛引入。栖息于淤泥底质的水体中,如没有药物污染的水田、排水沟、湖泊沼泽地和鱼池。喜夜间活动和摄食。主要以多汁的
水生植物叶片、
藻类及泥土中的
腐殖质为食。
雌性在6~12个月达到
性成熟。寿命一般
雄性为3~4年,雌性可达5年。
中国圆田螺是中国重要的鲜食淡水
腹足纲之一。饲养的中华圆田螺肉可食用,冻田螺肉出口至日本等;亦可作为家畜、家禽及淡水鱼类的饲料;亦可入药。2009年,中国圆田螺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无危物种(LC)。
历史
2007~2010年,对
河南省禹州市瓦店遗址(王湾三期文化晚期,即
龙山文化晚期)的发掘,采集到了较多
软体动物门贝壳标本,集中出土于WD2G16、WD2H84和WD2H108等单位,以中国圆田螺数量最多。
2013年,对泉护和案板遗址
新石器时代中期(5600-4500 cal. yrs BP)软体动物遗存的研究后发现,早在距今5600年前,中国圆田螺就是
渭河平原先民的食物之一。
命名
1965~2019年间,中国圆田螺有过众多名称,在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和日本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japonica)未被划分开为单独的物种之前,其
学名为Viviparus chinensis,V. chinensis malleata,Paludina chinensis或者Paludina malleata。法文文献中英文名为Vivipare chinoise, 学名为V. malleata;
亚洲文献中学名为C. wingatei,C. leucostoma,C. diminuta,C. chinensis malleata,C. malleata,V. chinensis;在英文文献中,
学名为C. chinensis和Bellamya chinensis;在ITIS
分类学中,则常用英文名
汉语词类 mystery snail和学名C. chinensis。在中国,中国圆田螺被称为
泥螺(mud snail),常用名为田螺。中药药材名田嬴。
形态特征
贝壳较大,成体壳高可达60毫米左右,壳宽约40毫米。贝壳薄而坚固,呈圆锥形。有6~7个螺层,各螺层高,壳面凸。缝合线极明显。螺旋部高起,呈圆锥形,其高度大于壳口高度。壳顶尖锐。体螺层膨大。贝壳表面光滑,无肋,具有细密而明显的生长线,有时在体螺层上形成褶。壳面呈黄褐色或绿褐色。壳口呈卵圆形,上方有一
锐角,周缘具有黑色框边。脐孔呈缝状。
角质,为一黄褐色卵圆形
薄片,具有明显的同心圆生长线,厣核位于内唇中央处。
中国圆田螺中央齿位于每横排
齿列的正中位置,中央齿呈弧形弯曲,中央齿上缘具尖齿9个,中间第一突起齿宽,呈方形,短而不突出。侧齿位于中央齿外侧,每侧1个。侧齿上缘中间有一大的突起,其外侧有3个小而尖锐的小齿,小齿尖端朝向中央。内缘齿较外缘齿大,排列紧密,位于两个侧齿之间。外缘齿基部细长,上缘的尖齿8~10个,呈梳状。
区别中国圆田螺雌、雄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其右触角形态,雄田螺的右触角向右内弯曲,弯曲部分即
雄性生殖器。此外,雌螺个体大而圆,雄螺小而长。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中国圆田螺广泛分布于中国(包括
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
宁夏回族自治区、
山西省、
河北省、
河南省、
山东省、安徽、
江苏省、
浙江省、
江西省、湖北、
湖南省、
福建省、台湾、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四川省和
云南省)、缅甸、
泰国、
越南、
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爪哇)、朝鲜和日本,并在北美被广泛引入。在韩国的存在具有不确定性。
栖息环境
中国圆田螺栖息于淤泥底质的水体中,如没有药物污染的水田、排水沟、湖泊沼泽地和鱼池。pH值为6.5~8.4,深度为0.2~3米。生长适宜水温范围为20~28℃。能适应干燥、寒冷等条件。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中国圆田螺喜夜间活动和摄食。10℃以下入土
冬眠,当温度超过30℃时钻人泥土。
觅食行为
中国圆田螺主要以多汁的
水生植物叶片、
藻类及泥土中的
腐殖质为食,即主要摄食富含淀粉类物质及纤维类的物质,极少摄食含脂肪的物质。中国圆田螺既可以利用
齿舌摄食食物,也可以采用滤食方式进食。
防御行为
当受到外界刺激时,中国圆田螺将身体陷入壳内,用厣将壳口封闭。在干燥时期,亦用厣将壳口封闭,或钻入泥土中,以减少体内水分散失,等环境适宜的时候再行动;冬季潜入泥土内,呈
冬眠状态,翌春出土活动。
运动行为
以宽大的腹足匍匐爬行。
生长繁殖
繁殖
中国圆田螺为
卵胎生腹足纲,
体内受精发育。
雌性在6~12个月达到
性成熟。其繁殖受环境影响,各地繁殖期有所不同,北京地区的中国圆田螺
繁殖季节为4~8月。当温度低于12℃时,成年螺会停止繁殖,当温度高于27°C时,成年螺虫会增加繁殖量。分批
产卵,在产出仔螺的同时,雌、雄亲螺
交配受精卵,又可在母体内孕育次年要生产的仔螺。每年可繁殖2~7次,一次可孵化20~50个受精卵。
生长
中国圆田螺受精卵孵化后,在母体内直到长成仔螺才被陆续排出体外,在水中营自由生活。母螺所产仔螺的大小与年龄有关,老年母螺(壳高60毫米)所产仔螺较大,其仔螺大小的变化也小;同一大小母螺的不同个体所产的仔螺也不同,有的很,有的小。壳高是影响中国圆田螺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春季产下的仔螺当年能长到6~8克。在自然条件下,中国圆田螺成螺每年有30%左右的死亡率。寿命一般
雄性为3~4年,
雌性可达5年。
人工繁育
养殖概况
包括中国圆田螺在内的田螺养殖通常以“养繁一体”模式为主导,忽视
亲本留种和良种选育,造成
种质向小型化负向选择,自繁自育现象严重,产能下降,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以致于大部分的供应来源于天然湖泊捕捞。又加之外来物种
福寿螺的入侵,挤占
生态位,阻碍了养殖产业的发展。
养殖技术
养殖方式
饲养中国圆田螺的方法有单养和混养(如鲫鱼、泥鳅),既可在水稻田或休闲田中饲养,也可在池塘或河沟中饲养。
养螺的稻田要求水源充足,保水性能好,土质肥沃等。稻田形状没有严格要求,面积可大可小。养螺稻田宜栽插矮秆抗倒伏稻谷品种。还需要安装防逃栅,以防
田螺逃窜。
养螺的池塘可以是养殖鱼类的池塘,也可用不适合
养鱼的泥深水浅池。但高产主养中国圆田螺的池塘一般要求有较好的水源和水质。放养前需对养螺池进行清理与维修和夯实池埂,池塘中放置树枝等能使中国圆田螺在不同的水层形成“立体”和水平均匀栖息分布,并在进排水口设置拦网防逃。
饲料投喂
人工饲养条件下,一般投喂菜叶、农作物残渣或者
玉米粉、米糠、
麦麸、豆腐渣等。但应区别幼螺和成螺的饵料,幼螺阶段应以淀粉和纤维物质为主,在幼螺至成螺生长过程中需要以较高蛋白为主。投喂饵料应按实际情况在固定的食场控制投喂,阴雨、曝晒天气不投喂。
日常管理
在养殖过程中要随时检查中国圆田螺的生长情况;夏季要防高温;入冬前要强化螺体体质,入冬后必须加深池水保温;防止鸭、蛇、鼠、鸟等敌害侵入;经常巡塘,发现
福寿螺或其红色的卵要及早处理,把福寿螺捞出,福寿螺卵整体摘除;养殖过程中不可使用
除草剂、灭螺胺等
化学药物。
疾病防治
中国圆田螺养殖除缺钙软厣、螺壳生长不良和
蚂蝗危害外,很少发生病害。常用一定量
氢氧化钙进行定期调节水质和补充水体
钙质,发现蚂蝗则用浸过
猪血的草把诱捕。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截止2009年,中国圆田螺在分布地区广泛存在,其种群数量和趋势不确定,且没有受到威胁,
保护级别
2009年,中国圆田螺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无危物种(LC)。2020年,中国圆田螺在美国和
加拿大被认为是入侵物种,但并没有被列入需要严格管理的物种名单。
种间关系
中国圆田螺为广州血管圆线虫、
卷棘口吸虫、
伊族真缘吸虫和曲领棘缘吸虫的
中间宿主。其捕食者水禽,如
番鸭(Cairina moschata)、
北京鸭(Anas platyrhynchos domesticus)、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亚洲鲤鱼,如
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鲤鱼(Cyprinus rubrofuscus),以及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成年螺和幼年螺的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相似,主要的门是
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疣微菌(Verrucomicrobia),主要的属是
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和藤黄杆菌(Luteolibacter),其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反映了
宿主和微生物之间的
自然选择,从而促进了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功能稳定性。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中国圆田螺是中国重要的鲜食淡水
腹足纲之一。饲养的中华圆田螺肉可食用,冻田螺肉出口
日本等;亦可作为家畜、家禽及淡水鱼类的饲料。1890年左右,中华圆田螺被引入北美大陆,作为
亚洲食品市场消费。
食用价值
中国圆田螺素有“美容食品”与“盘中明珠”之美誉。成螺肌肉营养价值高于幼螺,是一种味道鲜美、低脂肪、高蛋白的优质水产品。
生态价值
中国圆田螺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别较低,它们能利用淤泥中的
藻类、腐叶等
有机化合物,又是
青鱼、鲤鱼等的
捕食对象。同时,中国圆田螺还能吃掉一部分
水生植物,便于藻类能进行
光合作用,减缓水体腐败。另外, 中国圆田螺壳可以作为淡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生物监测的有效补充。
药用价值
中国圆田螺贝壳及肉皆可作为中药药材。全体清热、利尿等。在韩国传统医学中可用于治疗
消化不良。
物种对比
中国圆田螺和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thayensis)形态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