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玄真经
道教“四子”真经之一
《通玄真经》,原名《文子》,是在春秋末、战国初时由老子(老子)之徒“文子”文子所作。文子,姓辛氏,号计然(春秋时期实行姓氏分流,男子称氏不称姓,而氏会随着男子的封地或官职产生变化)。该经祖本曾毁于秦始皇嬴政的“焚书坑儒”,后由于政治需要,在秦汉之际基于祖本原有内容的基础上重新编成《文子》。在唐朝时,《通玄真经》在道家典籍和学派里广为流传,李隆基天宝(公元742年)诏封其为《通玄真经》。
《通玄真经》作为道家著作,重点论述了道家“道”、“气”本体论和事物变化发展的辩证思想,追求自然的“圣人之治”、“圣人之道”,兼容儒家“仁义礼”思想、法家“以法治国”思想,在政治上讲求任人唯贤、各得其所、因地制宜,以众人之力行利民之事,各处自然而心服,使民心顺服。《通玄真经》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伪书,直到竹简《文子》的出土,才引起了人们对它重要性和地位的认识。如今保存较好的注本有徐灵府《通玄真经注》、朱弁《通玄真经注》和杜道坚《通玄真经义》,统称为今本或传世本《文子》。另外,还有出土文献残本敦煌遗书《文子》、八角廊汉墓竹简《文子》。
《通玄真经》是具有重要地位的道家著作,上承《道德经》哲学,下启黄老道家,思想上主要以道家老子“圣人之道”、“圣人之治”无为而治思想为核心,是老子道家向黄老道家发展的过渡桥梁。“通玄”即为“通向老子道家思想”的意思,《通玄真经》以问答体例行文,在道家思想上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老子的思想,融汇了其他家学说的长处,顺应了汉初的政治需求和民心所向,帮助汉初国家休养生息、社会稳定发展。
经名释义
天宝时期,老学被称为“玄学”,因为《文子》内容是对《老子》思想内容的阐述讨论,文字以问答体例,从而阅读《文子》能便于对老子思想的理解,所以后改名时改为“通玄”——通为“通向”、“通晓”之义,“玄”为老子的道家思想,“通玄”即指《文子》对《老子》的思想内容高度领悟。而道家老子派系者及其书又被尊称为“真人”和《真经》,所以老子之徒文子便被号为“文子”,《文子》便改名为《通玄真经》。
版本
祖本、传世本、遗本、简本
如今现存的传世本《通玄真经》在形成过程中有着历时性差异,其形成过程漫长。《文子》的祖本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的文子之手,在战国末期法家韩非子出现之前就已经成书,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记载:“《文子》九篇,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姬宜臼问,似依托者也”,唐朝魏徵隋书·经籍志》记录为:“《文子》十二卷,文子,老子弟子。《七略》有九篇,梁《七录》十卷”。祖本后被秦始皇嬴政“焚书坑儒”。直到秦汉之际,盖公黄老派系为适应时代需要,在残留的祖本基础上重新编成《文子》一书。除了传世本《文子》,如今现存于世的版本还有1900年发现的敦煌市遗本《文子》,1973年出土的八角廊简本《文子》。而自从河北定州八角廊竹简残本《文子》出土后,学者们都承认传世本《文子》是有所源流的,它和竹简本《文子》具有一定的承接关系,简本成书于传世本之前,敦煌遗本《文子》则是简本与传世本的过渡本。
注疏本
天宝时,李隆基天宝元年,《文子》一书地位显赫,将其修撰定本改名为《通玄真经》,人们随之空前关注《文子》,《通玄真经》也因而被收录进《道藏》中。之后,《通玄真经》的注本逐渐增多。北魏李注疏《文子》十二卷,唐道士徐灵府作《通玄真经注》十二卷,宋人朱弁作《通玄真经注》七卷,元人杜道坚作《通玄真经缵义》十二卷,这些都更加有利于《通玄真经》的传播。
明清以后,人们更多地是节录《通玄真经》内容,或校订,或品评,很少有人再完整地注疏《通玄真经》。当明朝编《正统道藏》时,《文子》因天宝以来作为道教经典的地位被以《通玄真经》之名收录其中。距今保存最完整的注疏,便是《道藏》中收录的内容——徐灵府、朱弁、杜道坚的注本。
1973年简本《文子》出土后,《文子》的研究价值又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1988年复旦大学出版《文子要诠》,2000年王利器的《文子疏义》被编入中华书局的新编诸子集成且出版,2004年李定生和徐慧君的《文子校释》由上海古籍出版。
注释本比较:
内容主旨
今本《通玄真经》共39231字,全书一百八十八章,分为十二卷,其篇目依次为《道原》《精诚》《九守》《符言》《道德》《上德》《微明》《自然》《下德》《上仁》《上义》《上礼》。其中道家“道德”概念贯穿全经,第二重点便是养德修身以治国之理,内容论述从世界万物本源之道的追溯,到对人事和国家的治理。
道家“道”“气”本体论
《通玄真经》的首篇《道原》便以《老子》的“道”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了一系列阐述说明,之后的《道德》、《自然》、《下德》篇中也有提及。“道”先天地万物而生,变化莫测,演化万物而又存于万物之中。“道”同于“气”,“气”作为世界万物的本体:“阴阳陶冶万物,皆乘一气而生。”,阴阳衍生世间万物,都是因为“气”而产生发发展,而气自身又具有不同的形与质,可以分为不同类,不同的气构成不同的事物,所以有四时、阴阳、万物之分:“天地未形,窈窈冥冥,混而为一,寂然清澄,重浊为地,精微为天,离而为四时,分而为阴阳,精气为人,粗气为虫,刚柔相成,万物乃生。”天地还没有形成之前,世间万物处于饺子精深的状态,混元之气浑然一体、寂然清澄,沉重混浊的气下降成为大地,轻微的气上升成为天空,气体分离而化成了四季气候,又分离化成阴阳之道,精华之气为人体之气,粗浊之气为虫体之气,刚柔并济,世间万物才能够生长繁衍。
道家“无为而治”
《道原》之后的《道原》《精诚》《九守》《符言》《道德》《上德》《微明》《自然》篇中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所谓“无为”就是不干涉事物的发展变化,“无治”就是不干扰和改变自然发展的规律,万事万物处于顺势自然、适宜自得的状态,从而能够自在地蓬勃发展,“清虚者,天之明也,无为者,治之常也”,即在清静虚无之中,天地自然而然地发展,自然明朗虚静,不干涉事物的发展,无为而治,万事万物自然按照规律发生发展,阐述了“无为而治”的概念,主张君主要修身养德,追求“道”意和“无为而治”,主张要“推之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即做到适欲克制、耳清目明,不为外物所诱惑伤神,不掺杂私欲,做事遵循道理,从而更好地治理国家,从而做到“圣人之治”。
道家辩证的“理”
《通玄真经》中的《微明》《自然》《上仁》《上义》篇还继承并发展了《老子》中的辩证思想,不仅阐述了有关事物性质变化的“理”,而且还发展性地认识到了关键节点“量变”的作用,从而提出“积德成王,积怨成亡,积石成山,积水成海”,积累道德可以成王,积累怨恨会造就死亡,积累石头可以成山,水滴积累可以成海,强调“积”的重要性,即事物量变质变的积累过程。同时,《通玄真经》还看到了“和”的重要性,“积阴不生,积阳不化,阴阳交接,乃能成和”,积累阴气则无法产生,积累阳气则无法化形,只有阴阳相调,才能使万物和谐生长,“天地之所覆载,日月之所照明,阴阳之所煦,雨露之所润,道德之所伏,皆同一和。”天地之所以能够承载的,日月之所以能够照明万物,阴阳之所以能够协调,雨露之所以能够滋润万物,道德之所以能够俘获人心,都是因为和谐的原因。
儒家“仁义礼”
《通玄真经》中的《下德》《上仁》《上义》《上礼》四篇包容吸收了儒家的仁、义、礼等有益于治理国家的思想,既提倡仁义礼乐,又指出“仁义礼乐”不及“道德”,只是道德的一种低层次体现——“仁义礼乐所以就败也,非治通之道。”仁义礼乐导致了政治失败,不是治理通达的方法,文子主张将“贵身”与“重义”结合在一起,提出要陶冶自身的品德,强调天下之大利与仁义的重要性——“身之所重也,比之仁义即轻”,生命没有仁义重要,并以儒家的仁、义、礼等思想来作为衡量规范人们言行举止的准绳——“圣人一以仁义为准绳,中绳者谓之君子,不中绳者谓之小人”,圣人用仁义当作行为准绳,在绳子中的可以称为君子,不符合绳子的可以称为小人。
法家法治
《通玄真经》在《道德》《微明》《自然》《下德》《上仁》《上义》《上礼》篇中吸收法家思想。《上义》说:“法生于义,义生于众适,众适合乎人心,此治之要也。”,指出法律产生于道义,道义产生于民众,民众需要做到合乎人心,这是法治的关键;“夫法者,天下之准绳也,人主之度量也,悬法者,法不法也。法定之后,中绳者赏,缺沉者诛。虽尊贵者不轻其赏,卑贼者不重其刑。犯法者,虽贤必诛;中度者,虽不肖无罪,是使公道行而私欲塞也”,法律是天下百姓行为的准绳,君主行为的标准,犯法者要被法律惩治犯法行为。在制定好法律后,要做到奖赏遵循法律者,惩处犯法者,法律惩处没有尊卑贵贱之分,一律平等。犯法者,就算有贤能也要诛杀,遵遁法律者即是没有才能,是为了让公道运行而抑制私欲。在以“德”为最高范畴的前提下,主张法治与德治并立,因时而变,强调“法与十变,礼与俗变”,法律要跟随时代变化,礼法要随着世间变化,其法治以“人性”为先,让百姓能够按本性自然行事,以百姓的喜恶、伦理倾向为标准,顺应民心,让百姓自愿行善。
墨家贤治
《通玄真经》在《道德》《上仁》篇中吸收了墨家爱贤思想——“知贤之谓智,爱贤之谓仁,尊贤之谓义,乐贤之谓乐”,即识清贤明之士是智慧,喜爱贤明之士是仁义,尊重贤明之士是道义,同时还关注社会问题,融合了墨家节俭利民、尚贤的思想,主张君王一方面要节流开源,让士农工商各得其所——“古者明君,取下有节,自养有度,必记岁而收,量民积聚,知有余不足之数,然后奉取”,即明君应该节俭有度,节用增收以利民惠民从而安天下,另一方面主张君王要合理的利用人才,不看尊卑贵贱,任人唯贤,让臣子各守其职,以众人之力治理国家。
核心概念
“九守”是指道教修行守内的养生处事之道,最终目的是达到“圣人”、“真人”的境界,即《通玄真经》中《九守》篇说到的:“圣人内守而不失外”和“精神内守形骸而不越”,即圣人能够精神内守且不为外物所动,躯体不超越精神的控制。“九守”虚指九项,实则十项,包括守虚、守无、守平、守易、守清、守真、守静、守法、守弱、守朴十个部分。其中,分别对应了“道”中“虚无”、“平易”、“清静”、“柔弱”、“纯粹素朴”的形象。
“虚无”为看透世界万事万物的虚无本质,从而洒脱自然,即“因时而安其位,当世而乐其业”、“轻天下即神无累,细万物即心不惑,齐生死则意不慑,同变化则明不眩”,安守自我,安于其位,满足于自己的事业,看轻天下的重量从而精神不疲惫,看透万物而心中不被迷惑,把生死看作是一样而不受到生死的威胁,不为外物的变化所扰,;“平易”为无欲无求,怡然自得的状态,即“精耳不听,闭口不言,委心不虑,弃聪明,反太素,休精神,去知故,无好无憎,是谓大通”、“理情性,治心术,养以和,持以适,乐道而忘贱,安德而忘贫”,即通达的意思是不听世间纷扰诱惑,不过分思虑,放弃故作聪明地思考,平静安宁,没有过分喜爱和憎恶,修心理性,和谐适宜,沉浸于修道而忘记卑贱,安于道德而忘记贫穷;“清静”为神清智明、淡然静漠,“神无所掩,心无所载,通洞条达,澹然无事,势利不能诱,声色不能淫,辩者不能说,智者不能动,勇者不能恐”,即不掩饰心神,通达洞明,不贪图势力声色,不能被辩论者所说服,不会被智者所说动,不会被勇者所恐吓;“柔弱”为温和谦虚、耐心守静,即“大以小而成,多以少为主”、“圣人卑谦,清静辞让者,见下也”,即耐心守静,懂得积累的道理,卑谦礼让;“纯粹素朴”为纯朴逍遥、合乎人性,即“所谓真人者,性合乎道也”、“以不化应化,千变万转而未始有极”,即心性合乎道的人是“真人”,以不变应万变,世间变化终有极点。
作品影响
《通玄真经》作为道家经典著作,对后世和道教的传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经关于老子的道家学说思想启发人们关于道教思想的思考,引导人们便于理解道教玄妙莫测的思想,影响了人们修“德”悟“道”的修行方式和深刻程度,从而便于道教思想传承、推广、发展下去。其次,《通玄真经》作为道教真经,其在汉朝、唐朝的显赫地位都有力地推动了道教的传播和发展,尤其是在唐朝时,《通玄真经》被列为道教四部经典之一,纳入科举考试内容,并置有博士讲学,引起了人们对其的广泛关注,从而注疏本不断出现,对道教的兴盛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通玄真经》上承老子道家学说,下启黄老道家派系,该经内容为对老子道家思想的传承,且融合了其他家的思想,如采用儒家仁义礼为行为准绳、法家依法治国思想、墨家知贤善用的主张,呈现出黄老道家派系包容发展的特点,其地位在曹操推动下如水涨,对“黄老之学”的发展与盛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争议
关于作者文子
虽然人们公认文子为《通玄真经》的作者,对他是老子的徒弟也没有什么质疑,但对于文子的具体身份却又多种猜测,仅仅是先秦典籍记载便有十七位“文子”,人们纷纷提出自己所找到的证据进行论证分析,其中比较有名但依旧存疑无法确定的是“文子”说和“文种”说。
“计然”说:北魏李暹在《文子注》中记载文子为老子之徒、范蠡之师,姓辛氏,葵丘上人,字文子,号为计然,而元人杜道坚则将文子与战国中期思想家宋钘联系在一起,认为文子是姓辛氏,葵丘濮上人,字计然,号为文子。而葛刚岩则以为这种“计然家”说并没有确切证据,而如果确有其事,那班固应该会记录注释下来,但实际是没有。
“文种”说:清人江在《读子卮言》中论述文子姓文,出生于楚并在楚地为官,而死于越地的说法,并举出证据:范蠡从文种的书中看到和《通玄真经》中相似的内容——“狡兔得而猎狗烹,高鸟尽而良弓藏”,且文种曾经在楚国为官,所以有与楚平王问答的机会,而《通玄真经》中确实有“平王”的存在。
关于“平王”
《通玄真经》中以“平王”和“文子”的君臣问答形式进行,然而关于“平王”具体到底是哪位“平王”却难以肯定。唐朝以前主张为“姬宜臼”,宋朝以后则认为是“楚平王”。
班固记载是周平王问文子,而唐代徐灵府在为《通玄真经》注释时沿用了这一说法,但《周氏涉笔》却认为虽然往往认为是周平王,但他提出是楚平王的可能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楚平王的说法逐渐越来越有影响,考古学家李学勤先生也认同楚平王的说法。
等到简本《文子》出土后,李定生又提出“奇平公”的说法,认为是战国初期的齐平公。葛刚岩则通过各种资料的对比分析,认为周平王的可能性更大,更加符合实际。
关于成书时间
先秦之际:不仅文子本人的身份和所处的年代并不清晰,《通玄真经》的具体成书时间也因为存疑。李定生以战国晚期的韩非子曾言读过《文子》为由,而推测其成书时间应该是在战国中后期;王葆玄依据出土简本《文子》和《通玄真经》中对于帝王的“人君”称谓而认为其成书时间应该是战国中期以后。
汉初:而张岱年因为《通玄真经》中的社会主义内容所关注的问题和背景更贴向于汉初时期,而猜测《通玄真经》应该是汉初古籍;吴光也认为《通玄真经》可能是著作于韩非子之后,刘彻之前,是在《淮南子》成书之前,由黄老学派依据文子而所作。
真伪问题
自从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文子》以来,文子的身份与《文子》的真伪就一直受到广泛的争论。唐朝以来,“驳书”说、“伪书”说盛行于世。唐代柳宗元在《辨文子》中云:“然考其书,盖驳书也”,柳宗元认为《文子》内容杂乱,是驳书。宋人黄震明和国学大师章太炎则都认为《文子》是伪书,梁启超提出:“此书自班氏已疑其伪托。传世本盖并非班旧,实伪中出伪也”,他们认为《文子》大半内容是抄袭《淮南子》。直到1973年河北定州八角廊竹简残本《文子》出土后,《文子》的真伪问题已经得到了确切的答案。
经典章句
人莫鉴于流潦而鉴于止水,以其清且静也。——《通玄真经·九守》
混混水浊,可以濯吾足乎。泠之水清,可以濯吾缨乎。——《通玄真经·上德》
非淡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并覆,非正平无以制断。——《通玄真经·微明》
故仁莫大于爱人,智莫大于知人。——《通玄真经·微明》
夫乘舆马者,不劳而致千里;乘舟者,不游而济江海。——《通玄真经·上仁》
是以圣人之道,宽而栗,严而温,柔而直,猛而仁。——《通玄真经·上仁》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通玄真经·上义》
扬汤止沸,沸乃益甚,知其本者,去火而已。——《通玄真经·上礼》
作品评价
李隆基崇道,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将《通玄真经》奉为道教真经,与庄子的《庄子》、列子的《列子》、庚桑楚的《洞灵真经》并列为“四子真经”,成为除儒学外唯一被定为官学的学说,这对道教的传播与推广起到了重要影响。
唐朝道士徐灵府曰:“其书上述皇王帝霸兴亡之兆,次叙道德礼义衰杀之由,莫不上极玄机,旁通庶品,其旨博而奥,其辞文而真。 故有国者虽淫败之俗可返朴于太素,有身者而患累之质可复至命于自然。”徐灵府还在《通玄真经注》的序中写道:“平王信其言而用之,时天下治。”
宋末元初著名道士杜道坚亦称:“《文子》归本《道德经》之言,历陈天人之道,时变之宜,萃万古为一编,诚经世之枢要也。”
写作特色
文言押韵
《通玄真经》成书于秦汉之际,以问答式体例行文,采用“老子曰”开篇,表明了其主要内容是对老子道家思想的诠释与发展。文中大量用韵,从文体来看,它属于战国时期的南方派——同《老子》一样,文中都用“兮”字和“是谓”,常用排比句。《通玄真经》注重押韵,其语音属于战国中后期的楚方言。
百家所长
《通玄真经》是道家老子之徒文子所作,文子师承老子的思想,集百家所长,在《通玄真经》中采取以道家思想为主,儒家法家等思想为辅,互相融合采纳的形式,吸收有利于治理国家的治国思想策略,融合道家温和、追求“自然”与“道”的思想。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经名释义
版本
祖本、传世本、遗本、简本
注疏本
内容主旨
道家“道”“气”本体论
道家“无为而治”
道家辩证的“理”
儒家“仁义礼”
法家法治
墨家贤治
核心概念
作品影响
争议
关于作者文子
关于“平王”
关于成书时间
真伪问题
经典章句
作品评价
写作特色
文言押韵
百家所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