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门陈氏(又称江右陈氏、江州陈氏),是发祥于
江西省德安县
车桥镇的一个江右民系家族。
义门陈氏,源于
南北朝时期的
南陈,创立于
天宝开元年间,肇基始祖为陈旺。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
李儇李儇亲题“义门陈氏”四字。
北宋时期,义门陈氏家族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最多时达3900余人。北宋
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义门陈氏奉旨分家,共分291庄,家众散处全国各地。义门陈氏家族分家后,人口分流至
江西省、
河南省、
浙江省、湖北、
广西壮族自治区、
江苏省、
广东省、
福建省、
山东省等16个省125个县市。曾经的义门陈方圆二十多公里的区域里,建有旌表台、百柱堂、御书楼、议事厅接官厅等建筑,后来
义门陈遗址毁于明初战乱。2006年开始,“议事厅”“三道门”等文化遗址恢复工作逐步展开,“义门陈文化历史展览馆”“义门陈分庄纪念广场“义门陈先祖
两周王陵”及配套景观工程也先后建成。2008年,“德安义门陈”成功申报列入第二批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10月28日,首届义门陈文化旅游节在义门陈祖居地
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举办。来自港澳台、东南亚、大陆各地义门陈氏200余庄后裔代表3900余人参加活动。截至2021年10月29日,义门陈氏人口总数接近2000万人,其中居住在中国以外的义门陈后裔共有300多万人。
义门陈氏创立了“至公无私”的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家族成员之间财产共享,共同生活。同时,家族既重视农业生产,又注重文化教育。义门陈氏还开办了中国最早的民办高等学校“东佳书院”,吸引了不少江南名士前来读书,书院所收藏的书帖,号称天下第一。与义门陈氏有关的历史故事有《百犬同槽》《击鼓传餐》《子不识母》《公婆大丘》等。义门陈氏的“家法三十三条”被
宋朝奉为“齐家”的典范,为后世家族管理和社会治理提供了借鉴。2021年6月,义门陈家训传统被正式列入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沿革
起源
公元前478年,陈国为楚国所灭。
南陈灭亡后又过了1036年,中国历史进人
南北朝时期。宋、齐、梁之后,陈朝登上了历史舞台。
陈霸先陈霸先创立陈朝,立都建康(今南京),仅控制江陵以东
长江以南的狭小地区。陈朝传5帝,存世33年(557-589),亡国之君
陈叔宝被
杨坚所灭。唐开元年间,陈朝宜都王
陈叔明(陈后主的弟弟)第11世孙陈阔(字伯宣)举家迁居江州齐集里,合族同居上百年。陈阔的孙子陈旺于公元832年因官置产于
德安县长乐里永清村,成为江州义门陈的肇基始祖。陈旺至四代孙陈兰,每代只一丁相传,至第五代陈青始生六子,世代农耕,人丁开始兴旺,江州陈氏成为当地望族。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
李儇李儇御笔亲题“义门陈氏”四字,义门陈由此而来。
唐朝
唐大顺初年(公元890年),义门陈族人渐多,第三代族长陈崇撰写《义门家法33条》垂示子孙,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早的完整家法家规。这套以
儒家规范为基础的家法,字里行间体现了忠、恕、孝、悌的思想,在维系陈氏义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义门陈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为了解决子孙读书问题,早在家族经济还不富裕的情况下,义门陈曾先后创办了“书屋”和“书堂”两级学校。初级的叫书屋(相当于小学和初中),高级的叫东佳书院(相当于高中和大学),“七岁令入学,至十五岁出学。有能者令入东佳”。东佳书院是中国最早的私家招徒授业书院之一。书院有数千卷图书,“堂庑数十间,聚书数千卷”,还有20顷良田的收入作为教学经费,所藏书帖,“号称天下第一”。
南唐昇元元年(公元937年),南唐主
李昪诏立“义门”,立乌头门,石柱高二丈余,左镌“门”,右镌“义”,免徭役、除杂科,“义门”既立,彰显四方,为一国之楷模。到南唐
保大十年间(公元947年-957年),义门老幼700余口,十世同居。至公元1063年,义门陈氏一家历代为官人数约400人,历受封赠42人,历代累计中举120余人,其中官至宰相2人、在京高官30人。
宋朝
北宋时期,义门陈氏家族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最多时达3900余人,田地族产广泛分布于全国数十州县。
赵光义和
赵祯都对其进行过旌表。宋太宗据江南西路转运副使
张齐贤的奏报:“陈氏积世义门,全家孝友”,特地给子免杂役的优待。北宋
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宋仁宗下令让义门陈氏分家。七月初三这一天,江南西路
转运使谢景初、
江州知州吕诲、德安知县穆恂、湖口镇巡检范彬等众多官员来到义门陈,监督并商议分家方案,到第二年三月才决定按照昭穆的世系次序,区分大小,派定二百九十一个村庄通过拈阄来确定归属。此外,奉皇帝旨意购买的四十三处田宅,不在拈阄的范围之内。就这样,义门陈氏把原有的田产分成291份,同时新买43份,合计334份,拈阄分家,星罗棋布到
长江南北各地。此后历代统治者对义门陈氏还采取了各种优待奖赏措施,而这个家族的发展壮大,也与官府的嘉奖和扶持分不开。义门陈氏不仅享有免徭役等经济上的特权,还直接受到官府的帮助。
分家之后
义门陈氏家族分家后,人口分流至
江西省、
河南省、
浙江省、湖北、
广西壮族自治区、
江苏省、
广东省、
福建省、
山东省等16个省125个县市。随后,江州义门就开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家族大迁徙。因为这些陈姓都从
江州义门析出,因而各家门口都挂有义门世家的匾额,各地又有“天下陈氏出江州”之说。
元末明初
陈友谅战败,义门陈遭报复性大肆杀戮清洗,建筑文物荡然无存。明清时期,德安划分为五十八个堡,义门堡是其中之一。民国三年,
德安县划分为四个区。第四区辖十三个保,义门为其中的一个保。1950年,将保改称乡(小乡),全县设四个区,第四区共辖十二个乡,义门乡是其中之一。1952年,全县设五个区,第五区辖十个乡,义门乡是其中之一。1956年,撤区并乡,区改工作站,邹桥工作站辖七个乡,义门乡是其中之一。人民公社时车桥公社辖六个大队,义门大队是其中之一;撤公社改乡,车桥乡辖六个行政村,
义门村是其中之一。
发展现状
2010年
中国中央电视台“
走遍中国”栏目第83期播出《义门传奇》后,“
义门陈”开始从主流媒体的传播中进入公众视野。2013年,地方政府联合义门陈联谊总会共同举办了“海峡两岸义门陈文化交流”活动。2015年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推出
德安县纪委拍摄的专题片《江西义门陈:忠孝为本、耕读传家》,一经播出就掀起了学习热潮,两年内先后吸引了近60000人到此参观访问。2021年3月,
车桥镇入选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小镇。2021年5月““德安义门陈家训传统”收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国家级文化名片。2020年11月,
中国中央电视台纪录片《义门长青》在义门村开拍,2021年10月分三集在中央电视台10套《
探索·发现》栏目播出。
截至2024年6月24日,位于车桥镇的总投资112亿元的义门陈文化产业园一期寻根园项目已建成游客服务中心、家风馆、
宁夏大剧院等18栋单体建筑,并开通了研学、餐饮服务、非遗馆宣讲等运营工作,二期东佳大学项目建设已正式启动。
人口分布
截至2021年10月29日,义门陈氏人口总数接近2000万人,其中居住在中国以外的义门陈后裔共有300多万人。截至2022年4月15日,义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共计272户998人,其中
千岛湖移民人口222人。全村男性556人、女性442人。常住人口220人,其中60岁及以上98人,占44%;青壮年劳动力98人,占44%;16岁及以下24人,占12%。外出流动人口779人,占全村人口78%。
历史人物
姓氏文化
郡望堂号
郡望
义门陈氏郡望为颍川郡,这里也是陈姓人的发祥地。
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以
颍河得名,治所在今河南禹县。相当于今
登封市、宝封以东,
尉氏县以西,
新密市以南,
叶县、武县以北的地区。
堂号
义门陈氏继承历史名称的正宗堂号是“
德星堂”,后各地义门继承正宗堂号的为多数,自立堂号的也为数不少,但均要在堂号前面标明“义门”二字,以示区别。如“义门陈氏重德堂、聚德堂、敦睦堂、宗义堂、光义堂、重义堂、怀义堂、义门堂”等等。1993年,百岁老人
陈立夫宗长建议,期望义门陈氏后裔,能以“义门”为标志,统一堂号,去繁就简。在此之前,部分庄已用“义门”为堂号书写在
聂氏宗祠及庄谱中。
义门家规
义门陈氏家规由《家法三十三条》《家训十六条》《家范十二则》共同构成,是一部完整的家族管理制度。其中,“家法”主要侧重于对家族成员行为的规范,它详细制定了家族事务的具体管理办法。其核心思想为“均等”与“和同”,体现了“一公无私”的本质与内涵,被当朝视作“齐家”的典范;而“家训”与“家范”则着重规范家族成员的思想,“家训”训导家族成员要孝顺重亲、团结和睦;“家范”引导家族成员明德修身、禁绝非为。二者共同作用,致力于形成良好的家风,以便传承给后代。整部义门陈家族规范集中体现了忠孝仁义的
儒家理念,闪耀着民主和智慧的光芒,在维系陈氏义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宗祠楹联
义门陈氏有许多广为传颂的楹联,其中楹联“家秉三尺法,官省五条刑”意为秉持严格的规矩管理家族,就省得动用官家的笞刑、杖刑等五种刑罚。陈家所秉持的规矩,指的就是《义门家法三十三条》《家训十六条》和《家范十二则》。
相关文化
历朝旌表
义门陈氏先后被唐、
南唐、宋3个朝代9位帝王20余次旌表。
唐朝旌表
唐中和四年,
李儇旌表“义门陈氏”,并赐对联曰:“九重天上书声旧,千古人间义字香。”
唐僖宗李儇御诗《赞义门陈氏》:“金门宴罢月如银,环佩珊珊出凤闉。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南唐旌表
南唐
昇元元年(公元937年),南唐主
李昪诏立“义门”,立乌头门,石柱高二丈余,左镌“门”,右镌“义”,免徭役、除杂科,“义门”既立,彰显四方,为一国之楷模。
宋朝旌表
赵光义赵匡义于
淳化三年(992年)七月五日,御笔旌赐“忠者世家”。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宋太宗亲自为义门题诗曰:“水阁山斋架碧虚,亭亭
华表耀门闾。祖宗遗下林泉汁,子孙相承孝义庐。原上鹡鸽常救难,庭前棠棣每添辉。疑川郡派传千古,芳振江南绍有虞。”另外,宋太宗赵匡义还曾敕联一幅“聚族三千口天下第一,同居五百年世上无双”,并赐“至公无私”匾一块,先后题赐“真良家”“义居人”,并下昭将“义门家法”收藏于
国史馆。
天禧四年(公元1011年),
赵恒亲题“旌表义门陈氏”。
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
赵祯题赠“萃族三千九百余口天下第一,合爨五百八十多年世上无双。”
子不识母
在义门陈这个大家族中设有“育婴堂”。在那里,哺养婴儿是妇女们集体出工出力的事情。正因如此,长到三岁的孩童连自己的亲生母亲都无法认出。由此留下了“堂前架上衣无主,三岁孩儿不识母。丈夫不停妻偏言,耕男不道田中苦”的诗句。
百犬同槽
宋仁宗
庆历年间,义门陈家有七百四十多口人,每天设置宴席,长幼依次坐下来共同进食。义门陈家养了一百条狗,共同在一个槽里进食,只要有一条狗没到,那么所有的狗都不会进食。原来有一条老母狗卧在柴门旁边,它脚瘸了,眼睛也瞎了。每晚睡在门楼上,防范匪徒,尽它的义务。老母狗没到,其余的狗都不进食。皇帝御驾亲临。带来一百只
肉包子放在狗食槽内,群狗呼喊着聚集过来,各自衔着一只包子在口中。只见一条白狗,独自走到槽前,嘴里叼着两只包子走了。皇帝对此感到很惊异。于是率领人跟在白狗后面,来到一个柴门旁边,看见一条拐脚的
黄犬卧在地上,白狗将一个肉包子丢给黄狗,众狗这才开始啃食嘴里的包子。
赵祯看到这种情况,心中非常高兴,称赞道:“真是义犬啊!”
公婆大丘
义门陈人专门设置“公婆大丘”这份田产,供老人自食养老,使在外做官出仕的义门子弟没有安老养老的后顾之忧,从而安身立命,廉明为官,永葆义门家风不败。
义门陈文化旅游节
2018年10月28日,首届义门陈文化旅游节在义门陈祖居地
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举办。来自港澳台、东南亚、大陆各地义门陈氏200余庄后裔代表3900余人参加活动,再现历史上3900余人击鼓传餐回家吃饭的情景,共忆义门陈家风。
相关景点
历史遗迹
曾经的义门陈方圆二十多公里的区域里,建有旌表台、百柱堂、御书楼、议事厅、德星楼、文昌阁、接官厅、东皋祠、永清寺、九里殿、都蚕院、秋千院、寿安堂、义门酒坊、廨宇、大公堂等建筑。后来
义门陈遗址毁于明初战乱,为再现义门陈文化,2006年开始,通过当地政府和义门陈联谊总会及陈峰会长等的共同努力,开始逐步恢复了“议事厅”“三道门”等文化遗址,修建了“义门陈文化历史展览馆”“义门陈分庄纪念广场“义门陈先祖陵园”及配套景观工程,占地约150亩。2008年“德安义门陈”成功申报列入第二批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义门陈文化产业园
义门陈文化产业园位于义门陈馈食堂遗址旁,总投资112亿元。该项目是江西省重点建设项目,总规划面积4.5万亩,是以家风家训文化传承为主题的中小型文化公园。截至2024年6月9日,项目一期已完工,酒店、中华
家庭教育中心等7栋主体建筑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