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桥镇地处
德安县县最西端,距县城42公里,北与
瑞昌市相连,西与
武宁县接壤,南与
永修县毗邻,素有“德安西大门”之称。全镇总面积126平方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8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达1.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2万人。享誉中外的“义门陈”文化发源于车桥镇义门陈村,所以车桥镇又被称为“陈氏故里”。
地理位置
车桥镇地处316国道,位于德安县最西端,北接瑞昌
南义镇,南邻永修县林镇,西毗武宁官莲乡,是德安县西部的边重镇。享誉中外的江洲“义门陈”便坐落在车桥镇境内。距
德安县县城41.4公里。
历史沿革
解放前,车桥镇属
安福乡。解放初分属义门、车桥、杨梅乡。为四区辖。1952年春,分茶里、
杨梅、义门、车桥乡。分属四、五区。1956年5月,杨梅乡分别并入车桥、白水乡,同年7月,茶里、义门并入车桥乡。合作化辖大屋、东风、年丰、先锋、红旗、车桥、林下、
白羊座、合同、红星、卫星十一个初级农业社。1958年,转大屋、东风、年丰、先锋、红旗、车桥、白羊、五星等高级农业社为车桥人民公社。1968年,白水公社并入车桥公社,1972年恢复白水公社。1984年,撤社车桥乡。21世纪,撤乡并镇,白水与车桥合并为车桥镇,镇总面积121平方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6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10217人,其中农业人口9503人。
自然条件
气候
车桥镇地处
德安县最西端,属
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 气温16.8℃,夏季(7月)均温28.4℃,极端高温38.5℃。冬季(1月)均温为3.5℃,极端低温零下8℃。夏季多南风,空气湿润。冬季多北风,气候较干燥。无霜几期248天。初霜期出11月中旬,终霜期在3月中旬前后。
该镇年平均降雨量为1397毫米,降雨量集中于4-6月,占全年降雨量的46.2%。四季雨量分布不均、差异悬殊,春夏潮湿,秋冬干燥。年降雨量最大为613.6毫米,年降雨量最少为150毫米,年日照时数最多为2202.3小时,最少为1444.3小时,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78.6小时。
地势
车桥镇位于
德安县西部。是县内边远山区乡镇,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最高海拔408米,90为山地,南部和西部有将家坳、龙王殿、五子岭、北风尖、杨梅山等山。主峰海拔均在300米以上。境内铁门坎,山势险要,林木茂密,北山麓有两石壁,高约十余丈,壁立如门得名。最低
雪茶里海拔60米。
特产美食
软兜长鱼,又称“软兜鳝鱼”,是淮扬菜中最负盛名的一道菜肴,
淮安市人厚待中外宾客最喜欢上这道“鲜嫩可口别具一格”的菜,让宾客尝鲜,赞口不绝。菜谱功效:补虚养身调理,气血双补调理,
营养不良调理,产后恢复调理。据《
山海经》记载:“湖灌之水,其中多鳝。”
江淮平原盛产
黄鳝,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淮安名厨田树民父子以鳝为原料,可制作108样佳肴,即著名的“
全鳝席”。而软兜鳝鱼则是鳝鱼席中的精品。“兜”字是指以前余鳝时将鳝鱼装布兜,再经精加工。
软兜长鱼制作原料采用楚州渠南河荡0产的笔杆青长鱼。软兜长鱼的特点是软绵滑嫩,是长鱼菜中的一绝。用筷子夹起时,两头垂下,好象小孩肚兜上的带子,所有叫软兜长鱼;淮安宾馆厨师制作的软兜长鱼在2002年被国家内贸部评为“中国名菜”。
其原料:笔杆
黄鳝 1 000克,韭菜黄少许。调料:
酱油 25 克,
料酒10克,胡椒粉少许,
干生粉 10克,醋 150 克,蒜泥 5 克,盐 5 克,盐 55 克,葱姜少许。
制作过程: 1 、锅内放水烧开,放人盐、醋、葱、姜后将鳝鱼倒人,余至张口,略焖片刻,使其软嫩。然后捞出放人冷水中,用竹片刀划开。 2 、将划好的鳝鱼从中间适当断开,洗净。再放人沸水烫透,捞出沥去水份。 3 、将炒锅烧热,放
猪油 2 两,至七、八成热,放人蒜泥,略炸,再将
黄鳝倒人,颠锅煽炒,加
酱油、糖(少许)、
料酒、
水淀粉匀黄。放人韭菜黄颠匀起锅装盘,撤上胡椒粉即成。
其特点:色质乌亮,质地醇绵,滑嫩昧美。著名诗人
丁芒在淮安宾馆品尝过
软兜长鱼、
平桥豆腐后,激动地写诗赞曰:平桥豆腐千般好,软兜鳝鱼透骨鲜。
芥菜疙瘩又名
疙瘩菜、芥菜疙瘩。产于
淮安市。首先选重量在半斤以上,外形整齐美观的大头菜为原料,刨去外皮。将去净外皮的光菜码堆、盖席。过五至七天后下缸“走鲜”(浸泡),浸泡期间每天用木榔头捣一次。经三至四天,在卤中洗净
捞起,再转缸走鲜三至四天,即成为半成品。将半成品在卤中洗净捞起,倒入缸、坛或水泥池,推平,捣紧,踏实,盖席,用青石块压住,然后倒入澄清过的老卤,这个程序叫憋缸。在此期间要酌量加盐加卤。所谓老卤,系指
腌大头菜三年以上的
卤汁。
端午节前后,老卤
诸葛亮菜即腌制成熟。经此,过夏便不至变酸、腐烂,且随存放时间加长,鲜味有所增加。
虾米扒蒲菜(红玉列兵):“一箸脆思蒲菜嫩,满盘鲜忆鲤鱼香”。蒲菜是楚州特产的一种
水生蔬菜,它出污泥而不染,肥嫩清香,洁白无瑕,诗曰:“其嫩若何,淮笋及蒲”。据县志记载:
南宋韩世忠、
梁红玉镇守
重庆市抗金时,发现蒲根可食且清香入口,去热解渴,故又称“抗金菜”。虾米扒蒲菜选用本地产优质蒲菜、大虾米、
猪油、高汤等原料精心加工而成。虾仁鲜红象将帅,蒲菜嫩白如
软玉,整齐排列在长盘中,犹如玉女列兵,美目生津,故又名“红玉列兵”。其味鲜美爽口,清香嫩滑,沁人心脾。2002年,被国家国内贸易局评为中国名菜。
淮扬狮子头
系淮扬菜著名菜肴,选用猪肋肉、汤菜头、
冬后迷你叶、
绍酒、
虾籽、
水淀粉、鸡蛋清等炖制而成的
肉丸。含有丰富的
蛋白质和脂肪,以及多种矿物质和
维生素。狮子头肥嫩味美、诱人食欲,深受楚州人民喜爱,是民间宴席中必备佳肴。1949年
开国大典时,被列入国宴,从此名声大噪。周恩来生前特别喜爱此菜,常常勾起思乡之情,因此又名
周公思乡。
淮饺
淮饺,俗称“馄钝”是
淮安市最具代表性的点心之一。淮饺可煮,可拌,可炸,属称“淮饺三吃”。饺皮特点是“薄如纸,明如镜,隔着饺皮能看字,火一点就着”。
“甜港”西瓜
“甜港”西瓜产于淮安市
淮安区南马厂街道。该乡有多年的生产西瓜历史,全乡西瓜面积4000亩,大棚早熟栽培2000亩,以“甜港”西瓜最为优质,该瓜以“抗满
苏蜜”为主体品种,采用无公害早熟生产技术进行栽培。
“甜港”西瓜以瓜形好,品质优赢得了市场,受到了上级多个部门的表扬,此瓜的瓜形以椭圆形为主,皮色为
墨绿色,瓜瓤为红色、中心含糖量达11.3%,最高的可达14%以上。
淮安市东南水乡以鱼米著称,水乡湖面滩涂广阔,是甲鱼生长繁殖的天然优良场所。朱桥镇早在本世纪内30年代初就以烩制甲鱼著称,距今已有五六十年的历史。朱桥甲鱼的烩制方法:取甲鱼一只,以甲盖青色为佳,用开水去皮、洗净、剖腹、去内脏、入锅汤、拆骨、切成肉块,再下锅油炒,拌以姜葱、酱醋,然后取出,放入鸡汤,煮沸后放入淀粉勾欠,装碗时放入皮蛋、胡椒即好。此菜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实为筵席之珍品。此外,还可清蒸、清炖、红烧,风味各异。
行政区划
全乡共9个行政村,车桥村、城门村、义门村、白羊村、潘坊村、白水村、九井村、长庆村、昆山村
经济发展
2011年引进江西麦卡奇实业有限公司和
江西爵士鹰服装有限公司两个亿元以上项目,2012年引进投资8亿元的江西万茂科技有限公司和投资5000万元的江西锦隆实业有限公司,均已投产;2013年引进投资1.1亿元的江西鄱阳湖羽毛有限公司。这些企业的引进对我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夯实了财力基础。此外,“三农”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集镇建设和义门陈开发稳步推进。宜居宜业宜游的车桥在逐步呈现。
全镇农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优化,大力发展优质水稻、优质棉花、优质早熟梨种植和特色水产养殖,落实粮食种植面积12667亩,棉花种植面积2400亩,早熟梨种植面积550亩,水产养殖面积1496亩。
资源
全镇总面积121平方公里,地理分布“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设9个行政村,6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达10217人,农业人口有9503人。
汉族占大多数,
畲族68人。耕地总面积1万多亩,其中水田12667亩。是农业为主的乡镇,是
德安县粮食主产区之一,粮食总面积占全县四分之一,加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现已形成了粮棉为主,以美蛙、苗木、药材等特色农业为辅的格局。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拥有中德造林面积9000亩,公益林21000亩,封山育竹28000亩,社会封山面积30000亩,社会造林面积6500亩。退耕还林面积达5900亩。矿产主要有品种多、质地好的各色
大理石,有含钙高的
碳酸钙。主要企业有享誉闽浙赣的东方纸业。车桥镇农民人均收入3496元(2005年),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镇。
矿产资源:镇内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并具有相当储量和开采价值的矿藏有大理石、石灰石等多种资源,品种多,分布广,储量大,
矿石色泽丰富,开发潜力极大。还有大量
铁矿、煤矿和稀土等资源。
动、植物资源:
德安县车桥镇以农业为主,多种水稻。旱地多种红薯、麦类、
豆类以及玉米、粟等。
油料作物有油菜、芝麻和少量的
油茶。
境内原以木材、木炭较著名,最近两年年产量较少。野生动物有獐、、豺狼、野猪、野兔等。原有虎豹和鹿,最近两年年很少发现。中药材较多,主要有首乌、
丹参、
地黄、
湘蕾金银花、
香果、半夏、
钩藤等出产。
经济
2007年,全镇实现财税总收入80.94万元,其中完成国税18.32万元,地税63.42万元,农税0.2万元,完成年初任务的107.92%;招商引资项目9个,项目资金总额达1280万元。全镇农民人平纯收入3365元,同比增长309元;其他各项经济指标也实现了预期的奋斗目标。
2007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3419.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2185.7万元;第二产业744.2万元;第三产业489.7万元。三产之比重为63.9:21.7:14.4,人均收入3320元。城镇化水平8.2%。
农业:以粮棉种植为主,围绕该镇美蛙、木耳、小山竹、早熟梨、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山上、水下文章,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一是落实粮食面积(含复种面积)1.82万亩,棉花面积3400亩;二是完成中德造林后期(1500亩)、退耕还林(5751亩)和小山竹(2300亩)的抚育工作,新栽封山育林12000亩和小山竹50亩;三是积极发展特色养殖业。继续保持生猪、家禽、水产等养殖业的良好发展势头,2006年共出栏生猪4520余头,出笼家禽5.5万羽,水产养殖面积达1496亩,产量达180吨。
工业:车桥镇在十多年前曾有过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辉煌历史,先后创办了铸锅厂、造纸厂、精制
米厂、木材
加工厂、
钙粉厂、潘坊酒厂等十余家企业,由于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只剩三合纸厂,其他都已倒闭。我们将对这些老企业进行改制,让一些有技术、有经济头脑的能人买断经营,使老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重振工业重镇雄风。
车桥在外人才颇多,一些老企业培养出来的企业管理人才也多。我们打造一个好的
创业环境,让能人有施展的舞台,激励全镇能人创办企业,做强民营经济。
旅游业:一是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车桥历史源远流长,境内义门陈家族文化、
昆山市观道教文化和
进士辈出的儒家文化,和睦相融,交织并存,形成了车桥特有的人文景观。流传有:皇帝下旨分析,百犬同槽;道士为皇上求雨、王乔斗法和
夏竦当宰相、吴元父子三人同榜进士等美好传说和名人轶事。
二是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境内有奇石:小昆仑山上两旁裸露在外成千上万的石像象各种动物,置身其中,仿佛进入动物大观园;奇花:有一
牡丹,并有“牡丹花开向何方,何方出状元”之说;奇菜:山上有一菜塔,象九层
佛塔,传说食之能医百病;奇剑池:大盘石上的凹现出有剑把、剑身的石槽,终年深不见底,水流不断。
“义门陈”遗址,“
昆山市八景”等旅游资源正在发掘与筹划中。
“十一五”概况
1、财税指标连年刷新。财政收入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内部征管和拓展税源两方面狠抓财税工作,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尤其是2008年以来,实现跨越式增长。其中08年完成89.26万元;2009年完成114.5万元,完成总任务的105%,首次突破百万元大关;2010年完成202.03万,完成总任务的124%,首次突破200万元,是2005年财税收入的5倍。
2、招商引资不断进步。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个,其中投资1.2亿元的江西爵士鹰服饰有限公司已经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将建成投产;投资1.6亿元的江西麦卡奇实业有限公司成功收购威诗良已投产生产;投资1.5亿元的德安国际大酒店可正式营业。引进1000万元以上项目4个,其中义门陈针织、友合木板厂已投产,义门陈酒厂已完成技扩改;
昆山市大理石加工项目完成注册,进入前期探矿阶段。
3、农业经济稳步增长。
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粮食产量始终保持全县第一,特别是早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0年约占到了全县的2/3。引导农民从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发展,在提高单产和有机种植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09年,新建50亩的“Y两优”隆平超级稻种植示范基地,亩产高出常规品种200斤;2010年,选择了20亩水田试种世界顶级
有机稻品种——日本越光稻,获得成功,成为了全省第一家“越光稻”有机食品种植基地。特色种养有突破,全镇有生猪、水产等各类特色种养户168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义门村的
黑木耳种植,规模现已达到35万袋,效益可观,每亩纯收入可达到2万元。农业合作社6个,产生了积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农村公路建设稳步推进,08至10年,共建成村村通
水泥路60.15公里,惠及9个村48个组;硬化组级公路20条,共31.6公里。九井、
昆山市两村已实现组组通公路。农田水利建设明显加快。投资300余万元,全面完成了城门、上易两座小(一)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09年,10年分别投入了10万、20万元对黄梅水库和寨口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
投资120万元打造中心敬老院,新建宿舍、综合楼各1幢,面积1200平方米,新增床位36个,统一添置了衣物、棉被等,极大地改善了五保老人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并积极开展“四星”级敬老院创建活动。低保提标扩面工作扎实推进,全镇享受农村低保544人,城市低保25人,共发放低保金1274460元,并全部实行一卡通发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7%,08—10年累计发放住院补偿195万元,大病补偿145万元,门诊补偿50万元,完成光明微笑手术25例;发放粮油直补资金134万元。
科教文卫
科学教育卫生文化建设:随着人们对教育认识的不断提高,适龄儿童的入学率2007年小学达100%,初中为100%,
高中为83%。人口的出生率8.08‰,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7.83‰,卫生机构除乡卫生院的外,还有个体诊所,卫生院有医生19人,床位25张。各村医生共10名,共计10所医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