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纨,字宫裁,是中国古典名著《
红楼梦》中的人物,位列金陵十二钗正册第十一位。她出身于金陵名宦之家,系
国子监祭酒李守中之女,嫁与荣国府长孙
贾珠,贾珠夭亡,青春守寡,幸存一子,取名
贾兰。她恪守妇道,青春丧偶后不施粉黛,只知侍亲课子,过着“槁木死灰”般的生活。
李纨出场于《红楼梦》中的第四回,她从小受到封建贤女节妇思想的影响,在丈夫贾珠死后持贞守节,从一而终,唯知侍奉长辈,用心教育儿子贾兰。搬到大观园后,她与
薛宝钗、
林黛玉等人结成诗社,常常相伴取乐,这才使她获得短暂的快乐,重新焕发青春活力。但在
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里,李纨离开大观园后,依旧被寡妇的身份束缚着,与贾府喜庆活动无缘,只有在丧葬典礼上才能出场。她的这些牺牲,换来了丰厚的物质回报,但她节俭守财,专注
贾兰的教育,贾兰也没有辜负母亲的厚望,他孝敬长辈,而后顺利考取了功名,但在
曹雪芹为李纨设计的结局里,李纨却无福安享晚年,儿子金榜题名时,她却却“ 昏惨惨,黄泉路近!” 最终只落个“ 虚名儿”,“枉与他人作笑谈。”
李纨这一形象有着深刻的意蕴,曹雪芹将她塑造成封建节妇的代表,一位“巾帼完人”,通过她的悲惨命运,控诉了封建礼教对寡妇的害,进一步反思与批判加诸女性身上的不平等的人身依附关系。但对于最终是李纨在
贾兰考取功名后死,还是贾兰早逝,学术界有着较大分歧。
形象设定
身份
李纨为
南京市名宦之女,
贾珠之妻,荣国府的大奶奶,贾兰的母亲,
贾宝玉的嫂子。她入住大观园后,居住在
稻香村,在起诗社后自荐为掌坛,自称为“稻香老农”。
家世
李纨家世优渥,她出身金陵名宦世家,父亲李守中曾为
国子监祭酒,李氏族中男女皆诵读诗书,但当李守中继任族长后,认为女子无才便有德,就没有让李纨读书,而是让李纨阅读《
女四书》《烈女传》等宣扬三从四德、忠贞守节观念的书,这解释了李纨青春丧偶后甘愿守寡的原因。
贾府地位
李纨贵为
荣国府的大奶奶,本该由她管理荣国府上大小事务,但她在丧偶后失去了依靠,寡妇的身份使她不便抛头露面,故对贾府事宜“一概无见无闻,惟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诵读而已。”
王熙凤实际上是代替李纨行使当家奶奶的大权,李纨远离权力争斗的中心,在贾府中处于边缘人的位置,故而她得以与一众未婚少女一起,搬入大观园。
外貌
李纨被列入
金陵十二钗,也是一位美人,但她因守寡,平素不爱打扮,在第四十九回中,李纨穿着“一件青哆罗呢对襟褂子”,深色的衣服在一众姐妹的“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中显得十分低调朴素。李纨除了不穿艳丽衣服之外,还不施粉黛,在七十五回中,
尤氏来她这里洗脸,丫头
素云将自己的粉黛给尤氏用,遭到了李纨的责备:“我虽没有,你就该往姑娘们那里取去,怎么公然拿出你的来?”从此可看出李纨平日是不施粉黛的。她虽然年龄与众姐妹相仿,但因封建思想,甘愿素面朝天地过平淡孤寂的寡妇生活。
性格
青春守寡的李纨,性格谨慎内敛,为了避免是非侵扰,她很少与男人们来往,极少踏出家门,并且基本不过问家中事务。除此之外,李纨恪守妇道,侍亲课子,每逢
贾母出现,多有李纨在旁伺候;家下时节,必是李纨在
王夫人旁端茶倒水。她还是一位慈母,
贾兰在她的教导下知书达礼、文武双全,最后还考取了功名。但她也有吝啬的一面,第四十五回时,她带领姐妹们去往
王熙凤处讨钱办诗社活动,王熙凤将她的收入一五一十地抖露出来,她收入很多,但却不愿意拿出来资助诗社活动。李纨的吝啬,源于她特殊的寡妇身份,她在贾府孤儿寡母无依靠,一直处于
边缘人的角色,唯有金钱才能给予她安全感。
判词与曲
李纨位列
金陵十二钗第十一位,在第五回中,她判词与她的曲《晚韶华》,暗示了她悲剧的一生。
李纨青春丧偶,年纪轻轻就失去了闺房之乐,貌美如花却不能尽情打扮,只能勤勤恳恳侍亲课子,从
曹雪芹写给李纨的判词与曲中看,李纨的结局是悲惨的,她好不容易熬到儿子贾兰登科及第、入朝为官,悲剧却又再次降临于她,由于长辈不积阴德,贾兰不幸英年早逝(另一说法为李纨逝去),母子阴阳相隔,美好的生活刚刚开始却又猝然消逝,李纨前半生的付出如泡影转瞬即逝,只落得虚名留做后人谈资。
主要经历
初次登场
李纨始见于第三回,第四回曹雪芹用了不小的篇幅,叙其家世身份,她是“金陵名宦之女”,其父李守中认为“女子无才便有德”,故在教育李纨时“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她是
荣国府大少爷
贾珠的遗孀,青春丧偶后“惟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这勾勒出了一位清心寡欲、恪守妇道的封建寡妇形象。
放声哭贾珠
在第三十三回里,
贾宝玉因
贾环谗言被
贾政一阵毒打,引得
王夫人心疼痛哭,又因此想起自己早逝的儿子贾珠,便喊着贾珠的名字大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李纨听到了,勾起了她心中的伤心事,“别人还可,惟有宫裁禁不住也放声哭了。”她一改往日沉稳,动情大哭,可见她平日寡妇生活的压抑与痛苦。
自荐掌坛
第三十七回,贾府诸姊妹在大观园里商议筹办海棠诗社,李纨听了之后,高兴地直言道“雅的紧!要起诗社,我自荐我掌坛。”并点了迎春和
贾惜春为副社长助其管理,她自号为“稻香老农”,邀众姊妹在
稻香村结社作诗。她虽然不会作诗,但却十分善评,宝玉评价李纨“稻香老农虽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你就评阅优劣,我们都服的。”她在担任社长点评诗作时,她既能做到公正不偏心,又能照顾到每一个人的面子,众人皆服。
为平儿指责王熙凤
四十四回里,王熙凤在偷听
贾琏与
鲍二家的偷腥时的谈话时,听到二人对平儿皆有夸赞,鲍二家的甚至期望王熙凤“他死了,你倒是把平儿扶了正,只怕还好些。”遂怒从心起对平儿拳打脚踢,李纨素来喜爱平儿,就将她接到自己屋里防止她继续受委屈。到了下一回,因为诗社经费问题,李纨与
贾探春等想请王熙凤任“监社御史”,就前往凤姐处协商,凤姐幽默地戳穿了她们的来意,被李纨评价她为“水晶心肝玻璃人”,王熙凤笑骂打趣了一下李纨不愿出钱,将李纨的收入一清二楚全盘列出,接下来李纨也借此话头,指责了一番王熙凤精于算计:“你们听听,我说了一句,他就疯了,说了两车的无赖泥腿市俗专会打细算盘分斤拨两的话出来。”又因昨日
王熙凤不顾情面打了
平儿,为平儿打抱不平:“昨儿还打平儿呢,亏你伸的出手来!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气的我只要给平儿打报不平儿。”李纨的这一席话幽默诙谐,刚柔并济,既为平儿出了气,又照顾了王熙凤的面子,化解了主仆之间的矛盾,展现出李纨独特的为人处事魅力。
不理家事
李纨是个尚德不尚才的人,与世无争,故被称为“菩萨奶奶”。第五十五回时,王熙凤因病无法管事,
王夫人只能李纨与
贾探春照管家事,但李纨厚道多恩,对待下人仁慈少罚,下人们听闻李纨管家,都十分高兴:“众人先听见李纨独办,各各心中暗喜,以为李纨素日原是个厚道多恩无罚的,自然比
王熙凤好搪塞。”可见李纨在下人中并无威严。在探春母亲
赵姨娘的兄弟死了,下人们来为其讨赏时,李纨不明常例,想依照
袭人母亲去世后的四十两赏钱办,而探春则详细询问常例,最后发现下人们故意不禀报旧例,以期多讨赏钱,可见李纨厚道老实的性格,使她难以降服贾府的仆人们。她也深知这点,故她虽是一把手,但却甘愿隐居幕后,全力支持
贾探春的改革计划,在探春和
薛宝钗三者间,不争锋要强,是如水一般的黏合剂。
照看黛玉
在后四十回
高鹗续书中的第九十八回,林黛玉病入膏肓,此日正是“宝玉成家的那一日,黛玉白日已昏晕过去,却心头口中一丝微气不断,把个李纨和
紫鹃哭的死去活来。”贾家正大张旗鼓地操办宝玉和宝钗的婚礼,黛玉身旁冷冷清清,李纨没有参加婚礼,而是与紫鹃一起陪在临终的黛玉身旁,照顾她,张罗各项事宜,为她准备后事。
结局
在高鹗续书中,
贾府被抄家衰落,
贾兰贾宝玉科举高中,延续了贾家的荣光,如宝玉在进京赶考临行前对李纨结局的
预言:“日后兰哥还有大出息,大嫂子还要带
凤冠穿
霞帔呢。”作为贾兰的母亲李纨也荣誉加身,守寡多年终于苦尽甘来。但李纨的结局在学术界存在着争议,
高鹗续书版本的李纨儿子高中,贾家复兴,似有后福,但这一结局不符合
曹雪芹在第五回写给李纨的判词。
相关人物
形象分析
青春守寡、情感压抑
李纨在《
红楼梦》中,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寡妇,她从小受到封建节妇思想的教育,嫁到封建大家族贾家后丈夫却早逝,留她青春守寡。作为一名年轻的寡妇,她为了避免流言蜚语穿着朴素,不施粉黛,不理家事,惟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守寡生活使她在青春时期就丧失了青春活力,压抑自己的情感,在无趣的生活中消磨时光。但李纨在搬入大观园后,又短暂地焕发出青春活力,在大观园这一美好的女儿国里,她与姐妹们起诗社、做针线、设欢宴,轻松愉悦的生活让她短暂地释放了压抑的情感与本性,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恪守礼法、不争不抢
李纨其名,常被解读为“礼完”,喻示着她一生都恪守礼法,她在
贾母、
王夫人等长辈面前,不争不抢、安分守己,尽力履行着自己作为母亲、孙儿媳妇的义务。在第五十四回时,大观园里的姑娘们正聚在一起起诗社,不曾想贾母突然来访,“李纨等忙往上迎”,开始处处伺候着老祖宗,为其添衣捧炉取暖,撕肉添饭侍奉,当贾母命她歇歇时,李纨才肯歇息。李纨的恪守礼法、不争不抢让她得到众人的尊重和同情,在物质上对她也多有补偿。
曹雪芹塑造了李纨这一恪守三从四德的寡妇形象,使其代表了中国古代历史在男尊女卑社会下被压迫、被剥削的女性群体,并为她安排了悲剧的结局,李纨是封建道德下的完人,年少时如履薄冰般恪守礼法却没有为她换来晚来福。曹雪芹在李纨形象中寄予了自己对于女性“德”与“才”关系的看法与评价,一方面他承认女子在这样一个社会中要生存下去,必须依靠自身的“德”来得到认可;另一方面,曹雪芹通过李纨,控诉了封建传统道德对女性“才”的压抑,以及对天性的泯灭。
待人宽厚、怜惜下人
李纨本性温柔宽厚,贾府姊妹皆喜爱她,她也因宽待下人而被称为菩萨奶奶。在管理诗社时,她能平衡好
林黛玉和
薛宝钗之间的关系,又能照顾到宝玉以及其他姐妹之间的感受,宝黛在作诗才华上难分伯仲,李纨在公正地点评她们的诗作的同时,还会注意平衡两人的关系,让她们一人一次冠军;除此之外,对于不善作诗的
贾迎春与
贾惜春,李纨让其助己管理诗社,让她们也能参与进来;对于诗才不如其他姐妹的宝玉,也能在其“落第”时加以安慰,保护其作诗的热情。在对待下人时,李纨随和宽容,不会像
王熙凤一般狠辣,而是对下人常有纵容;在
平儿遭受委屈时,李纨对其像姐妹一般,将其带到自己房里以保护她。
暗藏才能、品格高洁
李纨虽不像宝钗
林黛玉等饱读诗书、不像凤姐
贾探春等擅长管家,但从书中细枝末节处的描写,也能窥探到李纨实际上并非第五回所言“识得几个字”,而是有着一定的文化水平与管理才能的,此外,李纨在小说中的象征物是梅花,暗示着她高洁的品格。在诗社中,李纨点评众人诗作时十分到位,既能品评处各人妙处,又能识别各人高下,如此才能,并非庸人所有,可见她也像黛玉宝钗般,曾避过家长的管教,偷偷看过相关的书;在代理家事时,听了探春的兴利除弊改革措施后,李纨对其作出了总结:“使之以权,动之以利,再无不尽职”,她能精确的概括探春举措的核心,体现了她实际上也有着不俗的管理才能。元妃省亲之时,李纨以落梅自比:“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
隐喻了她高洁的内心,她青春守寡,不落凡尘,远离纷扰,独守清白,这一切都表明李纨品格的高洁。李纨不俗的才能与高洁的品格,是她位列
金陵十二钗的重要原因,虽是次要人物,但她在不经意间透露出来的丰富情感与过人才能使她绽放出红楼女儿的独特魅力,她压抑的情感与苦涩的青春也让人同情,她间歇性地展露出生命力与她被长久的压迫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促使读者对封建礼教进行深刻的反思。
人物评价
段江丽则称李纨为:“清雅的寡妇”,评其有着“柔弱守雌的处世智慧”,总体上“德胜于才。”
曹立波则认为,李纨以退避
无为处世,但待人接物热情仗义、辞令言谈洞彻犀利并非懦弱无知。
谢鹏雄评李纨道:在《
红楼梦》的人物布局中,李纨看似无用闲人,实则是贾府第一个与门口
石狮子一样干净的人,有道德标杆的点醒作用。
结局争议
关于李纨的结局,学术界向来有两种解读,一是李纨在
贾兰高中后还没来得及享福,就已离世,只留下虚名供后人作谈资;二是贾兰在高中后不久就死去,李纨早年丧夫,晚年丧子,纵她儿子高中沐浴皇恩、一生守节得朝廷嘉奖,也抵不过丧子丧夫之痛。
李纨离世
认同第一种观点的学者较少,持此观点的学者有
曹立波等,曹立波等学者皆以
曹雪芹写给李纨的曲《晚韶华》为依据,认为此曲即言李纨的生平,她青年丧夫后,辛勤课子,待儿子贾兰“爵禄登高”时终于苦尽甘来,可安享封荣华,但她也因此耗尽心血,不久后即赴黄泉。但这一结局似乎有违曹雪芹本意,因为李纨即使这个时候死去,无法享受儿子给她带来的荣誉,也看不到子孙满堂、膝下承欢的场景,但了却了望子成才的夙愿,儿子
贾兰也能够成家立业,重振贾府,与妻儿幸福生活下去,从这一角度看,李纨的离世并非悲剧,而只是遗憾,故而李纨先于贾兰逝世的这一结局,悲剧性会相对弱于贾兰早逝。
贾兰离世
贾兰早逝这一观点的兴起较晚,随着学者们对红学的钻研精进,认同贾兰早逝的学者日益增加,持此观点的学者有
胡元翎、
韩东、周五纯等。他们的说法各有特点,但总体上都是从李纨曲《晚韶华》“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一句出发,认为李纨因怕受老来贫而做了亏心事,在贾府时一心积财守财,在贾府落难之际冷眼旁观,不施援手,损了阴德,故遭到了
贾兰在功成名就后英年早逝的报应。周五纯认为,“阴骘积儿孙”一语只能理解为李纨未积阴鹭,故儿孙不昌,贾兰夭折,若李纨死则没有积阴骘一说。胡元则分析道人生一大悲剧是老来孤独无子,其凄凉甚于老来贫寒,这句话明确点明李纨晚年承受了丧子之痛,这一残酷的结局更符合
曹雪芹彻底的悲剧观。韩东进一步分析了这句话,认为这意味着贾兰早死,且死时尚未取妻,使李纨无法“阴鹭积儿孙”,这一分析在第五十回中似有对应,李纨编了两个灯谜,第一个谜面是“观音未有世家传”,谜底是“虽善无征”,这暗示着李纨没有后代,也就意味着贾兰未婚而死。学者们认为,
贾兰离世的说法相较李纨离世而言更具悲剧性,在熬过大半辈子的守寡生涯后,终于等到贾兰登科及第、功成名就,她也因此受朝廷封诰,得享荣华,但贾兰猝然长逝,没留下儿孙,只留一虚名陪伴李纨度过孤独的余生。
原型探究
有学者推测李纨的原型,有可能是明代英国公
张辅的儿子、第二代英国公
张懋的亲生母亲吴氏。张的嫡母为
李姓,但其亲生母亲为张辅的侧室吴氏,吴氏三十五岁丈夫去世,年轻守寡,精心教育张懋,培育成才,直到五十岁时才母凭子贵被朝廷册封为英国太夫人。张懋与其母吴氏的身世经历与
贾兰李纨多有相似之处,张懋母子与贾兰母子亲人的姓名、身份皆有重叠,张懋与贾兰的祖母都姓王,被称为
王夫人,他们的亲
姑母都贵为皇妃,除此之外,他们都是年幼丧父,母亲青春守寡,对他们精心培育,他们的母亲最后都因儿子功成名就,得以苦尽甘来。故李纨的原型可能为明代名将
张懋的亲生母亲吴氏。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