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楼是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风景区的一座楼阁建筑,位于南湖的
湖心岛之上。一般来说,烟雨楼不仅指具体的楼体,也泛指湖心岛之上以烟雨楼为主体的园林古建筑群,该建筑群亭台楼榭兼备,具有典型的
江南园林建筑风格,是南湖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AAAAA级景区。
烟雨楼最初位于南湖之滨,于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40年前后)兴建。
唐朝时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而为人称道,
南宋重修后小有名声。明代时,烟雨楼经历数次重修,增设了钓矶、
观音阁(观音阁)等景观。
清代时,为迎接
爱新觉罗·弘历南巡,烟雨楼多次修缮,名声远扬,增设了
清晖堂、凝碧阁等建筑。1921年,中共“一大”在南湖秘密召开,烟雨楼也就此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烟雨楼经多次修缮,1959年至1991年,作为
南湖革命纪念馆对外开放,直至1991年后南湖革命纪念馆将馆址搬至南湖东岸。
烟雨楼
建筑面积约640余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属于歇山式重檐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其内保存有沈迈士、
刘海粟、沈钧儒等人的作品。烟雨楼建筑群占地约11亩,核心为烟雨楼,其入口处有
清晖堂小门厅,其后分布着宝梅亭、观音阁(大士阁)等建筑,其两侧有鉴亭、东御碑亭等建筑,建筑群中还保存有
董其昌“鱼乐国”碑、乾隆诗碑等文物。
元代时,画家
吴镇将烟雨楼列为
嘉兴市城市八景之一的“春波烟雨”;
清代,
爱新觉罗·弘历南巡时多次驻烟雨楼,并在
承德避暑山庄内仿建了烟雨楼景观,一般称嘉兴烟雨楼为“南烟雨楼”,河北烟雨楼为“北烟雨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童寯写作的《
江南园林志》将烟雨楼园林列为嘉兴三大名园之一。1961年和198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两次将南湖烟雨楼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国务院将“
南湖中共一大纪念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9月,南湖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
名称由来
烟雨楼在
五代十国初建时,并没有“烟雨楼”这个名字。
对于烟雨楼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烟雨楼的名称来源于
杜牧《江南春》中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风雨满楼之时,从楼上望向南湖湖面,和此诗中的意境一样缥缈苍茫。另一种说法为《
至元嘉禾志》记载,源于
南宋赵昀朝大臣
吴潜的词《水调歌头·题烟雨楼》:“有客抱幽独,高立万人头。东湖千顷烟雨,占断几
春秋。自有茂林修竹,不用买花沽酒,此乐若为酬。秋到天空阔,浩气与云浮。叹吾曹,缘五斗,尚迟留。练江亭下长忆闲了钓鱼舟。更飘摇身世, 又更奔腾岁月, 辛苦复何求。咫尺桃源隔, 他日拟重游”,“烟雨楼”之名始见于这首词。
历史沿革
五代至元
五代十国时期,约公元940年前后,吴越国主钱镠之子
钱元璙为待客赏景之故兴建烟雨楼,按照人间仙岛的意境设计,作为私人招待宾客的场所,并不对外开放,后来烟雨楼毁于战火。北宋时期烟雨楼名声不显,在史书中几乎找不到,逐渐从官有资产沦为民间产业。南宋宁宗朝,礼部尚书
王希吕率领乡绅在五代遗址上重建烟雨楼,再加上吴潜词作《水调歌头·题烟雨楼》的传播,烟雨楼为许多人所知,此后烟雨楼便成为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的交游之所,许多骚人墨客在此写下不少的诗词歌赋,而烟雨楼的所有权也在民间几经更迭。元代时烟雨楼先后被作为宣公书院和三贤祠。
明清时期
明代以前,南湖称为彪湖,西南湖称为鸳鸯湖,
五代十国时期烟雨楼初建时,本是建于鸳鸯湖畔。明代嘉靖年间,
嘉兴市知府赵瀛开展
疏浚工程,大搞水利建设,考虑到农业灌溉与舟往来之便,于是将淤泥转填至彪湖之中,形成了一个小岛,即
湖心岛,在岛上营建烟雨楼,沿用旧名(也有人称其为疑雨楼),自此,鸳鸯楼便自鸳鸯湖畔迁至彪湖湖心。此时的烟雨楼坐东南朝西北,面向嘉兴城市,视野更加开阔,气势更加磅礴。
隆庆年间,
浙江省兵备道沈奎重修烟雨楼,但重修效果并不是很好,次年官员吴鹏作《重修烟雨楼记》。万历年间,烟雨楼又摇摇欲坠,嘉兴知府龚勉命人再次重修,写作《重修烟雨楼记》,用
疏浚出的淤泥加筑沈奎所建石台,命名为“钓鳌矶”,寓意嘉兴学子们在考试中独占鳌头,并在烟雨楼前建筑了一座供奉观音大士的大士阁,后来秀水县一学子考取状元,龚勉受到鼓舞又在
湖心岛上加筑武安祠、文昌祠、凝碧亭、浮玉亭等诸多建筑,命名为“瀛洲胜境”,在钓鳌矶上也广植桃李等花木。烟雨楼自龚勉重修之后,景色更胜从前,然而在
崇祯年间,由于久远失修加上游人众多,烟雨楼逐渐不堪重负,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毁于一场大火,
嘉兴市知府李化民于是重建烟雨楼,
岳元声作《重建烟雨楼记》。
清代康熙,烟雨楼经历了为期四年的兴建,
雍正年间,又再次经历了大规模修整。
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八次登岛驻跸烟雨楼,甚至于在
承德市避暑山庄之内仿建了一座烟雨楼,使得烟雨楼名声大噪。为迎接
爱新觉罗·弘历,配合以南为尊的礼法,嘉兴地方官府将烟雨楼自明代重修以来的坐南朝北格局改为面南,且多有拆改,几乎改变了烟雨楼的本来面目。
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军队攻占嘉兴,烟雨楼被夷为平地。
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嘉兴
知府许瑶光着手重建烟雨楼,增设了清辉堂等建筑,拆除凝碧亭与浮玉亭,改建为凝碧阁,同时增设了一些植物景观,将烟雨楼列为嘉兴城市“
南湖八景之一”。
民国及以后
民国时期,
嘉兴县知事
张昌庆在烟雨楼遗址上加盖了三间楼房,在周围建筑了走廊,将原筑于钓鳌矶之上的八咏亭移建于嘉兴城内瓶山之上。1912年(民国元年),
孙中山与各界人士代表一同游览南湖,并在烟雨楼前合影留念。1921年8月,中共一大秘密转移至烟雨楼边的南湖上召开,使得烟雨楼与南湖一起成为了红色文化的组成部分。抗战时期,烟雨楼大士阁(观音阁)毁于炮火,烟雨楼沦为日军的“
华中地区铁道公司食堂”,内部装饰改为日系风格。解放后,烟雨楼恢复旧制,维持自民国整修以来的旧状,少有改动。1959年至1991年烟雨楼作为南湖革命纪念馆对外开放,后来南湖革命纪念馆址搬迁至南湖东岸,烟雨楼作为历史遗留建筑对外展出,但其中内设仍保留较多的红色文化元素。2004年,相关单位对烟雨楼进行了修整,次年开放,修葺后烟雨楼更显气派,
江南名楼之风采更胜。
景区布局
嘉兴市地处江南水乡,地势低洼,水网密布,湖、河、海并存,这样的自然环境导致了烟雨楼等建筑依水而建的特征。嘉兴气候湿润,阴雨天居多,这就导致
南湖上时常云烟缭绕、苍茫缥缈,为“烟雨”一名提供了现实依据。烟雨楼古建筑群和大部分的江南园林一样,属于自由式
园林布局,亭台楼榭分布错落有致,回环曲折。
湖心岛外围有中共“一大”纪念船,即著名的“
南湖红船”。纪念船以北的岛上有一方活水池,与南湖湖水相通,名为元宝池,更为人所知的名称是“烟雨楼前的荷花池”,它也是
南湖菱的原产地。元宝池东西两侧分别是访踪亭与西御碑亭,北侧即为烟雨楼。烟雨楼两侧有鉴亭与东御碑亭,其后分布着观音阁(大士阁)、宝梅亭和来许亭。
重要景点
烟雨楼
烟雨楼现存建筑为1918年重建,占地640余平方米,高14米,建筑于高台之上,高台周围以花岗石栏杆围护。烟雨楼是一座重檐歇山式建筑,砖木结构,上下两层,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屋顶正脊两端以吻装饰,楼上与楼下均设回廊。楼前悬挂着董必武在1965年所题的“烟雨楼”匾额。
烟雨楼一楼大厅挂有由
褚辅成所题匾额“分烟话雨”,比较精巧的是“雨”字,褚辅成将其由原来的四个点改为只有两个点,因为
嘉兴市雨水多,水患频仍,此处少写乃是希望上天少在嘉兴降雨,保嘉兴丰收。大厅抱柱联为董必武所题“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 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厅内陈展有
沈迈士、
刘海粟、沈钧儒等人的作品。
烟雨楼二楼主要展示其历史风貌,正厅悬挂着由书画篆刻家王个所题的匾额“湖天一览”,抱柱联为“如坐天上有客皆仙烟雨比南朝多少楼台归画里;宛在水中方舟最乐湖波胜西子无边风月落樽前”,正厅东西两侧列有三块石碑,上刻烟雨楼在明清时期的风貌,东面屏风上题有杨万里吟咏南湖的诗句,西面屏风上是烟雨楼历史上重要的重修重建记载。
清晖堂
清晖堂位于湖心岛东侧,烟雨楼入口处,是上岛后见到的第一座主体建筑,为歇山顶建筑,
清代同治年间嘉兴
知府许瑶光所建,后又在堂两侧各建菱香水榭(又称小蓬莱)和云簃(yí)两座厢房。堂内大厅曾悬挂“六龙曾驻”牌匾,表示皇帝曾在此驻跸。清晖堂北侧墙上嵌有清
顺治冀应龙所书“烟雨楼”三个大字。
亭类
烟雨楼古建群中亭的数量最多,包括乾隆御碑亭、来许亭、宝梅亭、鉴亭等。乾隆御碑亭分为东、西两座,东御碑亭位于烟雨楼东北,为
卷棚顶,西面筑墙,墙上开有一扇门,北面还有窗户,在整体造景中起框景之用,西御碑亭位于烟雨楼西南,为单檐
攒尖顶,两亭的石碑上都刻有乾隆的诗作。来许亭、宝梅亭、鉴亭等都属于封闭式亭子,四面筑墙,外侧建有回廊。宝梅亭内有彭玉麟的梅花石刻,北墙外种着红梅、
白梅、
腊梅树、
绿梅等各式梅花。鉴亭由唐云题署,大士阁由
陆俨少题署,来许亭由
程十发和俞平伯题署。
假山
湖心岛上假山众多,最出色的一座位于烟雨楼北面,是由明末著名的造园大师
张琏所作,民国重建时,经园林艺术家沈石重新整理。这座假山通体用太湖石堆叠而成,石洞、石壁、奇峰俱全,姿态各异,从不同的角度能找到各种形神兼备的动物,如豹、兔、狮、熊等。
南湖革命纪念馆
1959年10月1日至1991年,烟雨楼作为
南湖革命纪念馆开放,楼内陈列着有关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图片、文字和实物资料,以及老一辈革命家们的题词。1985年邓小平为南湖革命纪念馆题名,宋庆龄、董必武、江泽民、李先念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家领导人亲临南湖革命纪念馆视察,并题诗、题词、题字。后纪念馆搬迁至
南湖东岸,占地3800平方米,1994年先后被
浙江省委和
嘉兴市委命名为“浙江省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嘉兴市红色文化长廊”,1997年被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简称中宣部)确定为“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南湖红船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转移至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即“南湖红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烟雨楼经过多次修缮,楼前停泊着按照董必武回忆仿制的纪念船,形制与陈设都力求贴近原游船。纪念船长16米,宽3米,为中型木质画舫,俗称单夹弄丝网船,前舱搭凉棚,中舱为客厅,设有
八仙桌及座椅等,后舱为起居室,设床榻,灶具等一应俱全。
花木
湖心岛上花木众多,包括香樟、银杏、桂花树等17棵百年老树,特别是烟雨楼前的两棵银杏树,乃是明代所植,距今已有450年历史,树冠高15米,树干胸径0.9米,历经沧桑仍生机勃勃。烟雨楼古建群中有众多花卉,包括
白玉兰、荷花、牡丹、山茶、梅花等,历代诗人作品中多有歌咏,如民国
唐佩金的《烟雨楼种梅诗》等。
相关文物
烟雨楼景区内
碑刻众多,如乾隆诗碑、《钓鳌矶》碑、《鱼乐国》碑、《重修烟雨楼记》碑等,包括残碑在内共67座,其中不乏
董其昌、
黄庭坚、
苏轼、
苏辙、
米芾等名家作品。
龚勉《钓鳌矶》碑
此碑为明代万历年间时任
嘉兴县知府的龚勉重修烟雨楼时所立,此次重修利用
疏浚出的泥沙加筑了
隆庆年间所筑石台,将此台命名为钓鳌矶,故立此碑。此碑今位于湖心岛荷花池北石壁,高90厘米,宽216厘米。
董其昌“鱼乐国”碑
此碑为明代万历三十三年书法家董其昌赴湖北督学,途径嘉兴,建议将彪湖改名为放生湖,并书“鱼乐国”三字,时任嘉兴知府的
车大任撰写了《鱼乐国记》记载此事。此碑今位于湖心岛宝梅亭北侧围墙的下部,高190厘米,宽87厘米,
中书“鱼乐国”行书。
乾隆诗碑
爱新觉罗·弘历六次南巡驻跸烟雨楼,写作了十数首吟咏烟雨楼的诗,如《题烟雨楼》《再题烟雨楼》《烟雨楼即景》等。这些诗被题刻于石碑之上,分东、南两碑,南碑立于烟雨楼西南的御碑亭,高186厘米,宽79厘米,厚24厘米;东碑立于清辉堂西走廊,长宽高与南碑相近。东、南两碑的正、反面均以
篆书题刻“御笔”二字,石碑四面以行书题刻御制诗。
南湖八咏序及南湖八景诗画碑
此组
碑刻中序及诗作由
清代同治年间
嘉兴市知府许瑶光所作,画作由
秦敏树所作,包括“
南湖烟雨”“东塔朝”“茶禅夕照”“杉闸风帆”“汉塘春桑”“禾墩秋稼”“韭溪明月”“
瓶山积雪”八景。《南湖八咏序》用碑两块,“南湖八景”画碑用碑6块,《南华八景诗》用碑4块。诗画作成之后,许瑶光在烟雨楼南构筑了八咏亭,将其嵌于亭内,民国时期八咏亭移建于嘉兴城内瓶山,如今这12块石碑便嵌于烟雨楼后假山西走廊墙上。
苏轼赠李方叔马券帖石及苏辙诗、黄庭坚等跋残碑
此组碑刻共七块,包括《苏轼赠李方叔马券帖》残碑,苏辙诗、黄庭坚跋残碑,黄庭坚、
翁方纲、姚晋锡、姚济纶跋碑,黄庭坚、陆卿跋碑,黄庭坚跋语阙文及梁森跋碑,姚述智诗跋碑,
许瑶光诗跋残碑。这一组残碑长、宽、高不一,镌刻年代难以具体考察,今列于湖心岛鉴亭内。
米芾书唐高宗诗碑
此碑所书内容为唐高宗所作《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诗的前八句,为米芾真迹,与许瑶光《鉴亭之铭》分别刻于一碑之正反两面,高154厘米,宽81厘米,镶嵌于于湖心岛鉴亭北墙,米芾所作面向室外,许瑶光之作面向室内。
文化活动
党史专线游
南湖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重要的地点,为了更好地缅怀革命岁月,学习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史,南湖风景区规划了专门的党史专线旅游路线,游览路线为湖心岛——南湖红船——水上
党课——望湖广场——初心邮局,游览中的主要活动有湖心岛听党史,红船旁正党徽,听水上党课,唱红歌,写寄语等。
红色研学
南湖风景区设计有针对青少年的红色研学活动,活动主要内容有志愿服务——主要是协助安检、宣传
垃圾分类、发放景区导览等,志愿服务结束后就是学党史环节,在南湖红船旁以及游船之上学习中国近代革命史,共产党与少先队、共青团的关系等知识,还有参观
南湖革命纪念馆、南湖红船书院学习等环节。
春节游园
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至正月结束,是南湖风景旅游区内庆祝春节民俗的时间,南湖景区的活动有登高祈福、撞钟祈福和游园会等活动,以表达对来年的期盼和对游客的殷切祝福。
清明踏青
乾隆皇帝曾在《烟雨楼用韩子祁诗韵》一诗中描绘出春季的烟雨楼美景:“春云欲泮旋濛,百顷南沏一棹通。回望还迷堤柳绿,到来才辨榭梅红。不殊图画倪黄境,真是楼台烟雨中。欲倩李牟携铁笛,月明度曲水晶宫。”这样的景色为
清明节踏青寻春提供了好去处,每逢清明时分,南湖景区烟柳如画,游人如织,游客们或漫步,或泛舟,在烟雨楼前赏春踏青。
端午民俗
在
嘉兴市政府力图打造全国端午民俗文化展示基地的方针定位指导下,南湖景区每年
端午节都会举办规模宏大的龙舟比赛,而除了龙舟比赛之外,南湖景区还举办有
踏白船、裹粽比赛、制
香囊比赛,以及百粽宴和长街宴等文化活动。
荷诞七夕赏灯
据嘉兴市志记载,从前每逢荷诞(每年农历二十四的观莲节),
苏州市、无锡、
杭州市的游人们便泛舟来
南湖上进行抢荷花活动(水上拔河),登烟雨楼嫘祖殿进香,燃放荷灯等民俗活动。2001年开始,南湖景区逐步恢复了荷诞习俗(今称荷花灯会),除荷诞之外,每逢
七夕,南湖景区也会船只汇聚,湖面上燃满荷灯,游人们可赏灯可放灯,还可以观看各类民间艺术表演。嘉兴南湖荷花灯会已被列入第二批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采菱活动
南湖之上种植着面积较为可观的南湖特产——
南湖菱,又名青菱、元菱等,因产于烟雨楼前的荷花池而得名,又因
菱角米是圆的故而被称为“
和尚菱”“无角菱”。文物发掘资料显示,南湖菱自5000年起就存在了,
嘉兴市正是南湖菱的原产地,源远流长。每年八月至十月是南湖菱上市的时节,每逢此时节,南湖的菱农们会一大早来到南湖采菱,游人们可以在此时观看到
江南特色的采菱活动,这也是游人们来到南湖实地品尝新鲜南湖菱的时节。
开发与保护
开发工作
1959至1991年,烟雨楼作为
南湖革命纪念馆对外展出,1961年和198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两次将南湖烟雨楼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南湖革命纪念馆搬迁至南湖东岸,烟雨楼成为南湖景区重要的景点,也是南湖红色革命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007年,南湖风景名胜区被
浙江省旅游局评为“浙江最值得去的五十个景区”,2011年9月,南湖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
随着旅游业的繁荣,包括烟雨楼在内的
南湖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善的旅游设施,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旅游主题,例如
红色旅游、夜游环城河、休闲船游等,除此之外,也开辟了水上茶吧、水上会议、水上
党课、游南湖吃
船菜等项目,均已建设得比较完善。南湖景区也协助月河历史街区等其他景点一起开展了夜市游船、登船赏月等民俗活动。
保护工作
2001年6月,国务院将“嘉兴南湖
中共一大纪念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相关政府单位对烟雨楼进行了修缮,次年再次对外开放。相关单位对烟雨楼的保护不止于对其建筑遗存的保护,对建筑群中的花木也进行了精心的养护与管理,烟雨楼建筑群内花木众多,其中不乏上百年树龄的古木,尤其是烟雨楼前的两棵银杏树,更是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为保护这些古树,
嘉兴市园林市政局每年都会安排专人对其进行管理与保护,为将要断落的枝干搭撑支架。
相关文化
烟雨楼最初为待客的缘故修建,后来经过历次修整,逐渐成为文人墨客们赏景郊游之地,许多文人或吟咏之,或记叙之,或绘之于纸上,流传下来许多文学作品和绘画作品。
烟雨楼相关画作
烟雨楼相关记文诗词
南湖相关歌曲
重要事件
烟雨楼作为
南湖有名的风景名胜,历史悠久,与众多重要的历史人物相关联。1910年民国元年,
孙中山与各界人士同游南湖,烟雨楼成为他们选定的合照地点。1921年,中共“一大”转移至南湖进行,烟雨楼见证了这一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上的重要历史时刻,就此载入史册。1932年,韩国独立运动领导人
金九至
嘉兴市避难,烟雨楼见证了在南湖游船上召开的韩国临时政府国务会议。1959至1991年烟雨楼作为
南湖革命纪念馆对外开放,1985年,邓小平为南湖革命纪念馆题名,宋庆龄、董必武、江泽民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家领导人视察纪念馆,并为其题字、题诗、题词。1994年南湖革命纪念馆被
浙江省委和嘉兴市委先后命名为“浙江省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嘉兴市红色文化长廊”,1997年被中宣部确定为“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1年6月,国务院将“嘉兴南湖
中共一大纪念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9月,南湖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
参考资料
烟雨楼.南湖区委 南湖区政府.2023-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