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俨少(1909年6月26日~1993年10月23日),原名同祖,字宛若,又名砥,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人,中国近现代画家、
教育家。
陆俨少于1926年考入无锡美术专科学校,后师从上海名画家
冯超然,专习山水。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居于
重庆市,1946年后回到家乡南翔。1949年后曾一度从事
连环画创作,其代表作《
牛虻》被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珍藏。1956年,任
上海中国画院画师。1961年到1966年赴
中国美术学院兼职山水画教席,其间作《杜甫诗意》100幅。1977年赴井岗山写生并撰写《
山水画刍议》。1980年,陆俨少正式受聘为浙江美术学院教授。次年赴
香港特别行政区举办个人画展,称誉中国山水画坛,与北京国画家
李可染并称为“北李南陆”,不久后担任
中国画研究院院委、
浙江画院院长等职务。
陆俨少历任南翔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
上海市南市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及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山水画研究会会长、
深圳画院顾问、
西泠印社顾问等职务。1993年10月23日,陆俨少在
上海市逝世,享年84岁。
陆俨少擅长山水画,作画尤喜从小而大,笔笔生发,因势利导,晚年好以“留白”“墨块”之法表现名山大川吞吐开合之气象,也间作梅花。此外,陆俨少工诗文,善书法,主张
中国画创作应三分画画、三分写字、四分读书。其代表作品有《朱砂冲哨口》《层峦暖翠》《峡江险水图长卷》《雁荡云瀑图》等,出版画册《
陆俨少画集》等,专著《
山水画刍议》《山水画六论初探》等。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陆俨少1909年出生于嘉定南翔镇的一个米行家庭,从小就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小学时期通过临摹《
芥子园画谱》开始自学中国画。在中学就读于
上海市澄衷中学,在此期间学校的“读经复古”课程激发了他对诗文、书画和刻印的热情,使他认识到读书、绘画和书法的重要性。1926年,陆俨少考入无锡美术专科学院,但由于对学院师资水平的失望,他选择了辍学。之后,陆俨少经人介绍向前清翰林
王同愈请益,受到王同愈的赏识。他特意把陆俨少介绍给
上海市名画家
冯超然。
之后陆俨少拜冯超然为师学习绘画。冯超然强调学画要有专注和奉献精神,不应过分追求名利。陆俨少深受此教导的影响,并以此为人生信条。从此陆俨少每月去
上海市冯超然家两次。在冯超然的指点之下,陆俨少先后临过
戴熙、
王时敏、
王昱、恽向、
唐寅等的作品,并得到了冯超然的认可。在冯家,陆俨少还通过冯超然结识了其他艺术界人士,如
吴湖帆、徐邦达和
郑慕康等。之后陆俨少每次去上海,除了去嵩山路冯家,就是跑到定之裱画店和
毛晋寻觅古画,偶然见到一张
王翚的画便兴奋不已,在师友间奔走相告。
磨练求艺
1932年淞沪战争爆发,陆俨少在辗转避乱期间感受风寒,染上气喘病根。1934年春,他应友人之约游历了上柏山、西天目山和
黄山。有鉴于上海卖画市场的艰难,陆俨少便在上柏山买地经营农场,他一年中几个月住在山中,读书、作画、种植,其余时间则托友人代管农场。这一年他又北上远游,经
徐州市、
曲阜市、
济南市至
北平市,游览了
孔子庙、
泰山、
故宫、长城,经
天津市、
烟台市返回。这些游历,开拓了陆俨少的胸襟胆识,为他晚年的卧游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积累。
1935年,南京举办第二届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其中还展出故宫及私人收藏的历代名迹。陆俨少闻讯后专程去南京住在亲戚家,朝夕到场观看。他先大体看一遍,然后择其百幅名画细心揣摩如何布局、运笔、渲染,默记在心。对其中的几幅杰作,如
范宽《
溪山行旅图》、
董源《
龙宿郊民图》、
唐朝《
万壑松风图》、
郭熙《
早春图》、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赵孟頫《枯木竹石图》、
高克恭《晴麓横云图》等,陆俨少早晚观看,逐根线条揣摩其起笔落笔,以手指比划,闭目默记,把近百幅名画看到烂熟,自谓“贫儿暴富”。
1937年,陆俨少在
七七事变后,为了躲避战乱,带着家人经过三个月的艰难旅行,最终到达
重庆市。在重庆,他在
兵工厂担任事务员,并利用空闲时间从事书法和绘画创作。他的书法起初是自成一格,但后来受到
冯超然的影响转向学习
杨凝式,并受到
苏轼和
米芾的影响。在重庆期间,他举办了个人画展,虽然不是很成功,但也结识了一些艺术界人士。
1939年,陆俨少带着画作前往
成都市举办个展,并通过老朋友
吴一峰认识了一些新朋友,包括
四川省教育厅长
郭有守。郭有守建议他在成都办画展需要重视
人际关系,但陆俨少坚持认为艺术作品才是最重要的。尽管如此,陆俨少还是在成都和宜宾等地举办了画展,并在此过程中游览了四川的许多名胜古迹,结识了许多能书善画之人。
1940年初春,陆俨少沿着
岷江乘船游览,经过多个城市后回到重庆。1941年,他搬迁至刘家花园大院附近的一个佃屋居住,并开始从事农活。1942年,他开始研究唐宋诗文的书法,并得到了王献唐的赞赏。这一年他的书法风格发生了显著变化。1943年,他在工作之余喜欢到江滩捡石头,挑选出七颗彩色卵石放在书桌上。此外,他还为母亲的70岁生日绘制了《瑞雪启春图》。1944年,他创作了《蜀中留痕册》并赠送给程景溪,同时还完成了《山水册》和《洛神图》等作品。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陆俨少与家人回到家乡。因患有气喘病,陆俨少在南翔镇东市庄桥弄口租赁了新居室,以方便就医,同时每日作画写字,日临
冯承素《兰亭序》。到了1947年秋天,陆俨少已经积累了百余幅画作,在老友程景溪的帮助下在无锡开了个展。此后,陆俨少又经
杭州市、
绍兴、
新昌县等地抵达
天台县游览。
沉潜丹青
1949年后,陆俨少曾一度从事
连环画创作,其代表作《
牛虻》由上海
人民美术出版社珍藏。1950年,他画成《杜陵秋兴图卷》,共八段。它是作者自身经历和杜诗意境的美妙结合,是陆俨少以往绘画生涯的总结,在画法上也有新的突破,透露出缜密娟秀的灵气。
冯超然见了十分赞赏,欣然为之题长跋。之后,
沈尹默、
叶恭绰、
黄宾虹、
吴湖帆、
潘伯鹰、
谢稚柳等,也纷纷在卷尾题字书跋。可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为了生活需求,这时陆俨少却不得不暂时告别山水画,去改学人物画、连环画。他参加了上海文化局举办的连环画研究班,三个月之后结业,被分配到私营同康书局任绘图员之职。
1956年,陆俨少担任
上海中国画院画师。1957年,陆俨少选为
南市区人民代表,常至城隍庙一带走访画家。同年9月,陆俨少画成《平畴交远风图》。开始画课徒稿。1958年,陆俨少在上海中国画院接受“劳动改造”,回家后画山水画课徒稿。1959年,陆俨少继续接受“劳动改造”,画课徒稿,先后画成近二百幅。为谢稚柳作《杜陵入蜀诗册》。为
徐子鹤作《古意山水图》。1960年,陆俨少继续在画院劳动。同年10月,陆俨少与孙祖白、
俞子才等赴浙东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写生。之后因得到了一份《扬淮表纪》碑的拓片,虽然感觉拓片的质量不是很高,但由于当时对汉碑感兴趣,且闲暇无事,便仔细阅读以作消遣,并因此创作了《云栈访碑图》和《读碑图》等画作,请
钱瘦铁为这些作品题写款识。
1961年至1966年,陆俨少受
潘天寿的邀请,赴
中国美术学院兼职山水画教席。”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陆俨少受到批斗,但他仍然坚持作画写字不辍。在此期间,陆俨少对自己以往的学画经历做了回顾,并将往昔的题画诗文收集成册。1972年,陆俨少画成《宋人诗意册》22开和《幽谷寒松图》等。1973年,陆俨少为
任书博作
柳宗元《永州八记》图,为
姚耕云作册页四开,为
韩天衡作《具区秋色》等图,此外还忆写旧日游踪,国成《横绝峨嵋岭》、《东天日山》等名山图。1974年,陆俨少开始居家作画,画成《稼轩词意图》、《万壑松风图》《东天目图》《
荷花图》等。
1975年,画成《名山图》册页16开。同年10月,为赵冷月画《荒江老屋图》。之后还画成《爱新就新册》、《以报其好册》,以及《李白诗意图》、《黄岳图》、《蜀道图》、《峡江图卷》、《浮天水送无穷树图》等。1976年5月,陆俨少与与
陈佩秋、
孙祖勃、张守成、朱梅屯等一起前往
新安江进行生活体验。同年8月,他分别为
陆一飞、
宋文治创作了《山水小品册》和《黄山图》。10月,随着“四人帮”的垮台,陆俨少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包括《秋日云开是年画成《巫峡清秋图》》、《山水》、《梅石图》、《新安江饫览》、《梅花图》、《云游册》、《宋元遗韵册》和《名山胜景册》等,同时还为上海
延安饭店绘制了多幅画作。
1977年,陆俨少正式调任至
中国美术学院。同年,陆俨少前往井岗山写生,并撰《
山水画刍议》。1978年,陆俨少创作《名山图》16幅。
晚晴辉煌
1979年,陆俨少作为
上海市书法访日代表团成员,前往
日本。同年,陆俨少创作的作品《朱砂冲哨口》获得建国30周年美展
三等奖。1980年,陆俨少获聘为浙江美术学院教授。同年,陆俨少积得作品八十幅,先后在上海、
杭州市、北京和
香港特别行政区举办个展。1983年6月至1988年4月,陆俨少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4年,陆俨少任
浙江画院院长。同年8月,他与
刘旦宅一起在
福州市举办联展。1988年,他在故乡上海嘉定举办八十寿辰回顾展。1989年,陆俨少获聘为
西泠印社顾问。1991年,嘉定县政府决定成立陆俨少艺术院,陆俨少捐献画作71幅。
在晚年,陆俨少受各方邀请,先后为江西井冈山纪念馆、北京外交部、国防科委、人民大会堂上海厅、首都宾馆、民航总局上海虹桥机场候机厅、和平饭店、延安饭店、
金山宾馆,以及广西柳州饭店、福州海山宾馆、厦门望远楼宾馆等处,画了不少大幅布置画。同时,陆俨少还对
美术教育倾注了极大的热情,除了尽心带教研究生,还为美国留学生举办了中国绘画学习班,并应福建
华侨大学之邀前往讲学。
人物逝世
陆俨少自1932年起即患有哮喘病,至1992、1993年达到严重状态,两度回到上海住院。1993年10月23日,由于肺脑综合症并发,陆俨少去世。
个人生活
陆俨少出生于一个文学艺术氛围浓厚的商人家庭。他的父亲陆韵伯虽然是米店老板,但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书法技艺。陆俨少的外祖父爱好书画,家里也有一些艺术品收藏。此外,陆俨少的母亲擅长刺绣。这些因素共同为陆俨少的艺术天赋奠定了基础。从小他就表现出对绘画的兴趣,未识字时就喜欢
涂鸦。在小学时期,受邻居所赠的《
芥子园画谱》影响,陆俨少开始自学中国画,这本画谱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他书画启蒙的重要书籍。
1909年出生时,陆俨少的父亲为纪念夭折的姐姐,为其取小名姬,字俨妙,号宛若。1914年,改名骥,改字俨少,号仍为宛若。1915年,取
食虫类同祖。
1929年10月,陆俨少与
表妹朱燕因结婚;1933年长女陆辛出生。陆俨少的儿子的名字是陆京、陆亨。
主要作品
创作特点
山水画
陆俨少独创技法,创山水画一派,影响深远,其作品写大山大水于特殊画风之中,擅于用长线条勾云描水,常用白云笔勾勒层峦叠嶂,用墨块压挤留白为云为水,烟雾起伏画面之上,别具特色。
在章法方面,陆俨少的创作特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早期侧重于借鉴古人的章法并注重现实生活中的写实;中期开始研究山水画的水墨构成,注重笔墨的虚实对比和画面主题的表现;晚期则更加注重山水的气势,笔下的物象变得壮阔而雄浑,形成了独特的“大写意”布局特色。在笔法方面,陆俨少注重多变的笔法,早期和中期学习“元四家”,笔法较为工整,后期则更加自由灵活。他的山水画作品中主要运用云水法、石法和树法,这些笔法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力。在墨法方面,陆俨少吸收了传统墨法的优势,并加入了自己对墨性的理解和认识,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用墨风格。他早期善于运用积墨法和淡墨法,中期创立了“墨块法”,晚期则达到了墨法的高峰,用墨力度适中,展现出大写意的创作风格。
人物画
20世纪50年代起,陆俨少开始进行人物画创作。陆俨少人物画主题性创作多用双钩填彩,设色方式与其画
连环画时略有不同,在技法与配色上明显看到取法
陈洪绶的表现形式。上色多为一次性染就,运用能凸显结构的皴笔,有细微的浓淡变化,再以淡墨或较深的颜色依贴线条皴染出暗部明确结构,而不过分强调光影体积。用色清淡明亮,不同于其山水多用原色,人物则多用复色,人物服饰色彩饱和度较低,有时加墨来使颜色更深沉含蓄,赋予画面清透高古的风致。既符合了传统文人画审美追求淡雅的标准,又使画面
色墨交映,用清丽的色彩体现新的时代风貌。构图多为留天留地的全景式,运用近大远小的焦点
透视,有着统一的视角。也有不少作品配景布局依旧保留了传统三远法及散点透视的运用,如1963年绘制的《人勤春早》,深远画出近景耕作的人群,中间一水之隔,远景则视角转为平远绘出远方屋舍,显然是一江两岸式的元人构图。
陆俨少以传统技法为其骨,有选择地汲取外来技法对其创作有益的部分,对新文化有着很强的适应性。脱离传统绘画程式化、符号化的局限,是他区别于同时期其他画家的高明之处。他在满足政治要求与人民需求的同时,不忘也不愿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保留着朴厚雅宜的文人笔墨情趣和细节俱到的理性精神。对人物画的深刻钻研更为他的绘画生涯添入新鲜养分,既丰富了自身绘画的知识体系,也对于其后来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刻画技巧有很大提升。
新年画
陆俨少的新年画创作主要集中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正处于其“画风缜密娟秀,灵气外露”的阶段,这部分新年画不仅区别于当时同时期其他画家的风格,也与他个人其他的作品有着一定的区别与联系。其内容主要描绘人们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劳作的生活场景,人物形象质朴,画面色彩雅致。
陆俨少的新年画创作将传统的图式造型与现代人物造型特征进行了有机结合,并依据他在山水画、人物画、连环画的创作经验,借鉴并改造民间年画的形式语言,表现大众化、民族化与现实主义的文艺形式与内容,使得作品既保留传统的表现手法和造型又有现代特征和时代气息,用独特的艺术语言描绘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的崭新面貌。
其中《教妈妈识字》是陆俨少非常经典的一幅作品,创作于1956年,曾被《美术》杂志作为封面发表。画面中描绘了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女孩,正在院子中间的桌子上认真教妈妈识字,此时妈妈怀里虽然还抱着一个小孩子,但是仍旧很专注地低头学习着。院落中还有
小鸡、水池、
玉蜀黍属等,为我们展现了真实且非常生动的场景。画面整体色彩较为雅致,沿袭了陆俨少本人一贯的画风,在树木、玉米等的表现上又能明显看到一些传统皴法的应用,展现出他在将现代的写实的人物形象与传统绘画的笔墨技巧融合方面的尝试,由于陆俨少本人的人物画起初就是以对于传统作品的临摹与写生开始入手的,在后来又受到了
冯超然等海派画家的影响,因而无论是对于人物的造型、服饰、还是整体色调的表现,都能够看出他的创作技法并未停留在传统中,而是主动进行改变,融会贯通。
书法
陆俨少的行书风格独特,其点画线条沉着痛快,使转自如,融合了中锋、侧锋、方笔、圆笔等技巧,形成了粗细、渴实兼施的丰富线条变化。他的行书受到米芾的影响,但比米芾更为放纵与飘逸。陆俨少的结字匠心独运,其行书趣味近似于
杜牧的《
张好好诗》和
杨凝式的行草神态,同时也具有
杨维桢、
徐渭的放荡不羁。陆俨少的行草基础在于
苏轼和米芾,尤其是米字,但他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创新,形成了个人独特的风格。
在行草结构有三个特点:一是有些字往往是上面宽下面紧,上面大下面小,用笔常常也是上粗下略细;二是许多字的字形是向左倾斜,一是字的中心线倾斜,还有就是左下边往往比右下边的点画低一点;三是右钩(如宝盖头)去掉其折笔,而是顺势一转成圆转势,并偏下。这些特点使得陆俨少的行书具有独特的面貌。用笔的特点,圆转自如,得心应手,字的结构常根据笔势而圆转。笔势运动成圆弧形,然每一笔的起止笔总是方笔居多,十分干净利落。陆俨少的行草充满生机,将他对山水的感受融入书法之中,形成了富有韵律美的艺术效果。其书法的情感起伏体现在篇章的形式美上,达到了绘画与书法相结合的上乘境界。
后世纪念
2008年6月26日,“
流光溢彩——陆俨少作品展和陆俨少书法展览”在上海美术馆和上海嘉定陆俨少艺术院同时开幕,展出了这位一代大师的力作208幅,文献资料50余件。同时,陆俨少铜像也在开幕上揭幕。
2015年5月,首届“陆俨少奖”中国画展在
浙江省赛丽美术馆开幕。“陆俨少奖”
中原地区画展每两年举办一届,旨在为广大中国画优秀青年作者建立展示平台,将中国画创作和研究推向深入。
人物评价
陆俨少是当代著名的中国山水画大师。——
中央美术学院陆俨少氏,天才学力皆可观。——国画家、书法家
黄宾虹吾友陆俨少之山水画,法取宋元、变之明清。既得古人之神髓,复积数十年之经验,简练揣摩,履薄临探,兼百家之长,各去其短,遂自成体例。俨少山水,缜密而不失浑厚,娟秀不失老辣。山功、水流、云飞,庶读者能一见生机。尤为兴叹者,画中一笔一墨,无不来自前人却又教人不能察辨其所从出。古今画苑,殊不多见。——画家
谢稚柳陆俨少是20世纪杰出的画家,是
浙江省画坛,也是
中国画的骄傲。——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美术评论家
郎绍君陆俨少是20世纪产生并活跃在中国地方画坛,却在中国乃至国际上形成了重要影响的绘画大师。——《
中国艺术报》
陆俨少是当代中国画坛
卓然翘首的文人画家。——《
美术报》
相关事件
2023年5月,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颁布1911年后已故书画等8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的通知》,陆俨少被列入“1911年后已故书画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其作品一律不准出境。
参考资料
陆俨少.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202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