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秋月,女,
北京京剧院花旦演员。1978年9月13日出生,祖籍北京毕业于
中国戏曲学院。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师从著名京剧荀派表演艺术家
孙毓敏。
常秋月是北京市青联委员;
九三学社社员;第五届CCTV全国京剧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花旦组金奖榜首;“
华鼎奖”中国戏剧最佳表现女演员;第五届
世界华人青少年艺术节金奖;并获“世界华人之星”称号;第二十一届
上海市“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第二十五届
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
1990年考入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从11岁起向
孙毓敏老师学习荀派艺术;1997年毕业。学习了荀派剧目《
红娘》《红楼二尤》《金玉奴》;筱派剧目《
乌龙院》、尚派剧目《破洪州》、梅派剧目《
京剧《霸王别姬》》、
昆曲剧目《思凡》等,以荀派为主。1997年毕业后分配到
北京京剧院,后又在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表演学院深造。
2001年至200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表演学院深造,师从孙毓敏、
李金鸿、
李喜鸿、胡芝凤、宋静媛等;2003年拜孙毓敏为师;2005年开始随“筱派”名家
陈永玲先生学习《
战宛城》《翠屏山》等剧目,艺术上又有新的提高。
1994年8月,“
孙毓敏率徒演出专场”在
天津市举办;8月下旬,孙毓敏率
龚苏萍、常秋月、张岚芳等8名弟子在天津中国大戏院举办“孙毓敏率徒演出专场”。
厉慧良先生给予大力支持。在天津国民大饭店举办的“孙毓敏艺术研讨会”上,来自北京、
上海市、天津、
武汉市的
京剧前辈厉慧良和戏曲理论家王家熙、
徐城北、
魏子晨、
翁思再、吴大棠、和宝堂等参加了研讨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9月,农历甲戌年:“
孙毓敏率徒演出专场”在北京举办;9月中旬,孙毓敏率龚苏萍、常秋月、张岚芳等8名弟子在北京工人俱乐部举办“孙毓敏率徒演出专场;2000年底,“荀游天下”在北京
梅兰芳大剧院演出三台荀派大戏《
红娘》《
勘玉钏》和《
玉堂春》。
2001年参加
春节戏曲晚会在
中国中央电视台, 青年京剧联唱;2005年10月7日,第五届全国青年
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闭幕,获得金奖
2005年10月7日,第五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闭幕,获得金奖;2005年12月26日,
安云武、常秋月、
江汁在外交部讲授京剧
2006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演出节目《红娘》;2月3日,CCTV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历届金奖得主专场演出第一场演出节目《
乌龙院》;2月4日,CCTV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历届金奖得主专场演出第二场,演出节目《
翠屏山》;5月9日,2006年
香港特别行政区“
京剧群英会”演出第一场,演出节目《拾玉镯·法门寺》;10月2日,
长安大戏院重张十周年演出第六场,为旦行
折子戏专场。演出剧目《合钵》;11月12日,2006年“百花芬芳——京剧名家演唱周”第二场,第二场为
中国戏曲学院第四届在读研究生班专场。
2007年2月22日,参加
河北广播电视台2007迎新春戏曲名家名段演唱演出节目为《
红娘》;2007年“百花芬芳——京昆系列演出季”第八场,演出节目《金玉奴》;第九场演出剧目《
大登殿》;第十三场演出剧目《杜十娘》;4月5日,长安大戏院2007年荀派艺术专场演出第一场,演出《红娘》;4月6日,
长安大戏院2007年荀派艺术专场演出第二场演出节目《
勘玉钏》;12月15日,长安大戏院由
京剧研究生班历届学员联合演出演出剧目《白蛇传》
2019年3月5日,“辉煌岁月”庆祝
北京京剧院建院四十周年常秋月上演《红娘》 ;8月4日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
花旦演员常秋月携手
张建峰、
尚慧敏老师等在长安大戏院演出《
四郎探母》纪念
童芷龄先生逝世24周年。 9月9日,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十三杰争奇斗艳”——北京京剧院青年隽杰经典剧目荟萃展演,上演《梅玉配》。 10月20日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花旦演员常秋月携手张建峰,
凌珂,
谭正岩,
舒桐等优秀京剧青年演员来沪举办“荀风筱韵”专场,以纪念
陈永玲先生诞辰90周年,上演《
乌龙院》《
游龙戏凤》《
翠屏山》(吵家一折)
9月9日至11日,参与2022国家大剧院戏剧季《四郎探母》《
红鬃烈马》《
贵妃醉酒》等
京剧传统名剧的演出 。
2023年1月1日,参加《龙凤呈祥——2023年新年戏曲演唱会》,表演京剧《
红娘》选段。
2023年,参加
北京京剧院将于3月1日至19日在
长安大戏院举办主题为“克绍箕裘灼芳华”的挖掘整理复排剧目展演。
常秋月有人称他为荀派三代的领军人物可以说是不为过的。常秋月艺兼荀派、筱派、赵派,师承孙毓敏、
刘长瑜、
陈永玲、
赵燕侠等名家。常秋月的唱可以说是深得荀派和筱派艺术的精髓,表演上更是跟赵燕侠学习很多。常秋月嗓音纯、甜、亮,念白清、脆、利。唱腔委婉柔情、缠绵悱恻、感人肺腑。做工细而不腻,俏而不俗。身段洒脱洗练、舞姿曼妙跹。常秋月扮相甜美妩媚、嗓音嘹亮玉润。兼得荀、筱二派之风姿神韵,表演准确传神、动情入微。常能着眼于细微之处并自成一格,赋予人物新意和美感,使其扮演的人物焕发出异样的光彩,极具舞台感染力。
常秋月的父亲是京剧票友,受父亲影响,常秋月从小就在少儿业余的“青草班”学戏。父亲觉得闺女身体单薄,希望她借学戏好好锻炼一下身体,因此就让她学了刀马旦。半年多的时间,常秋月学会了《打青龙》《秋江》《
扈家庄》等戏。1990年,常秋月以一曲《扈家庄》顺利地考入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时称北京市戏曲学校)。常秋月说,她小时候演戏一点也不紧张,现在荣誉多了反而感觉到压力的存在。虽然常秋月刚参加工作很迷茫,但她并没有荒废自己。她考进了
北京师范大学京剧表演学院,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演出方面,刚参加工作的头四年,常秋月经常去“
梨园”、“大碗茶”演出旅游剧目。2005年一个机会掉在了常秋月面前,
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五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要求必须有研究生参赛。此时常秋月业已是中国戏曲学校研究生班的学生。她参加了此次比赛,并从初赛到决赛一直是
花旦组的第一名,获此殊荣,实至名归,她的京剧事业从此展开一片新的天
常秋月就像是一缕阳光,已给予了他足够的慰藉。当他在病榻上看到电视直播时,学生隐约有了他自己的影子。这枚金奖与其说是对青年演员常秋月的肯定,不如说是对
陈永玲艺术的肯定。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对
京剧筱派艺术的肯定。(陈永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