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英文名:Museum of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位于中国山东省威海市
刘公岛,是以
北洋水师和甲午战争为主题的纪念遗址性博物馆,是
国家一级博物馆。该馆创建于1985年,总面积达十多万平方米,是中国近代海防设施中保存最完整、现存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文物遗址群。馆名由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题写。2023年,时任院长是张军勇。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原名为威海市北洋海军提督署文物管理所,2009年经威海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更名为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该院负责管理保护和开放的北洋海军提督署、龙王庙、丁汝昌寓所、水师学堂、旗顶山炮台、黄岛炮台等二十八处北洋海军旧址,1988年被中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截止到2023年,馆内藏有历史照片1000多幅,北洋海军与
中日甲午战争文物资料200多件,打捞舰船文物300多件。推出陈列22个,室内陈列展示面积5000平方米。展览内容有:甲午战争、北洋海军、威海卫之战、
丁汝昌生平事迹等,并展有威海清军防务沙盘、北洋海军将领蜡塑群像、
黄海海战舰船模型等,其中收藏的海底出水的两门巨型
舰炮,每门重达20多吨,为中国近现代一级文物,也是该院的“镇馆之宝”。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是
山东省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的专门保护管理机构,自开馆到现在(现2023年),该院共接待110多个国家的近千万观众,其中包括90多位中国国家领导人。先后被评为中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历史沿革
历史背景
1888年,
北洋水师在山东省威海正式成军,在刘公岛上建有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铁码头、电报局、电灯台、船坞、炮台等一列海军军事与基地保障设施。1894年(光绪二十年),
日本发动了侵略朝鲜与中国的野蛮战争,即
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海军广大官兵在
丰岛海战与
黄海海战中,英勇抗击了日本侵略者,但在最后的
威海卫之战中,由于晚清政治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以及军事战略战术的失误等因,北洋海军惨遭失败,全军覆没。
建馆初期
1984年,中国为了发展对外经济和旅游事业,决定对外开放14个沿海城市。
山东省威海港和
刘公岛于1985年4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北洋海军提督署及其附属建筑由驻军分批移交地方管理。同年,威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威海市北洋海军提督署文物管理所,隶属威海市(现
环翠区)文化局领导。
1985年,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尝试开展旅游服务,开放了接管的北洋海军提督署,门票价格定为一毛钱。以文物吸引旅游的尝试,使该院明确了保护文化遗产、加速旅游发展的方向。次年,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在北洋海军提督署议事厅,采用原状复原的方式,建成了北洋海军主要将领蜡塑群像馆,在
丁汝昌殉难处复原了海军提督殉难前执笔凝思的蜡像,还复原了甲午战争前《威海卫清军防务设施沙盘》。
1987年,地级威海市成立。同年12月,威海市北洋海军提督署文物管理所上划为市直文化单位,隶属于威海市教育文化体育委员会领导。同时,威海市编制委员会决定,威海市北洋海军提督署文物管理所同时挂威海市文物管理所牌子,在履行原职责的同时,还要对威海市所属
荣成市、
文登区、
乳山市和
环翠区的文物工作实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次年,北洋海军提督署及其附属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为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事业全面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为使游人看到北洋海军的舰艇和武器装备,经国家文物局批准,1986年和1988年,两次对“
济远舰”进行打捞,共打捞出前主炮、
速射炮、炮弹、主桅杆、主锚、绞车、吊艇架、传令钟等文物132件组,计300多件。经保护处理后,集中展出于该馆,供人们凭吊参观。
稳步发展
1992年,
山东省威海市北洋海军提督署文物管理所划归威海市文化委员会。同年经中国国家文物主管部门批准,更名为
甲午海战纪念馆。该院所有北洋海军的建筑都是国家级不可移动的文物。但馆藏文物却是空白的,因此无法举办陈列展览。对此,从20世纪90年代起,时任馆长亲自带队,进行收集工作。通过寻访北洋海军将士后裔、邀请国际友人和专家学者支持指导、举办国际展览,回收保护文物、请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等办法,征集、获赠和查到了大量来自国内、国外、官方和民间的文物档案史料。在此过程中,不少将士后裔分文未取,把祖辈留下来的物件捐赠给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
丁汝昌的3个曾孙女,主动捐赠丁汝昌的玉质印匣和布料桌围;丁汝昌的第五代孙捐赠红木方桌、砚台、贝雕木床等;
刘步蟾、
林泰曾、
萨镇冰、
陈兆锵、叶显光等的后裔也纷纷捐赠。
1994年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00周年之际,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共收集了11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的题词,特别是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还为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题写了馆名;在甲午战争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该院收集了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专家学者提交的学术论文100多篇,都是当时北洋海军与甲午战争史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后来北洋海军与甲午战争史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001年,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的馆刊《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馆刊》出版,该馆刊是为宣传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使研究者的学术成果随时可以得到发表和交流而创办,其第一期刊载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相关领导的题词和发刊词。
更名
2003年6月30日,
山东省威海市委市政府再次决定将
甲午海战纪念馆划归
刘公岛管理委员会领导,仍为市直文化事业单位。2008年被中国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全国首批一级博物馆,同年该馆新的陈列馆建成,用于全面展示北洋海军和
中日甲午战争历史全景,弘扬北洋海军爱国将领和广大民众抵御外侮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次年,经威海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更名为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
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的欣赏水平提高,为满足广大观众的要求,2011年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在北洋海军提督署及甲午战争陈列馆完成了包括“威海卫清军房屋设施沙盘”“北洋海军主要将领硅胶塑像馆”“北洋海军提督署礼仪厅复原陈列”“丁汝昌寓所”“水师学堂复原陈列”“旗顶山炮台克虏伯大炮复原陈列”“金州曲氏井”“马关春帆楼谈判”在内的一系列复原展陈工程。
2022年,经威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核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宗旨和业务范围变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文物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征集典藏,科技保护,陈列展览,宣传教育,中外文化交流。
建筑与布局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是以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为主题的纪念遗址性博物馆,馆址设在
刘公岛原北洋海军提督署内。该院开放的参观景点有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北洋海军提督署、
丁汝昌纪念馆、威海水师学堂、龙王庙、
铁码头、旗顶山炮台、东泓炮台、公所后炮台等总面积达10余万平方米。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是一座全面展示
中日甲午战争历史的综合性展馆。于2005年3月启动建设,2008年正式对外开放。该馆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主体建筑由建筑设计大师、中科院院士
彭一刚教授设计,该建筑将象征北洋海军舰船的主体建筑与北洋海军将领塑像融为一体,外型有如几艘互相撞击穿插的船体,坐落在当年旗舰定远号搁浅的地方,悬浮于海上。18米高的主体建筑上塑造了一尊15米高的北洋海军将领像,该馆被誉为“20世纪中华百年建筑经典”。
北洋海军提督署
北洋海军提督署,又称海军公所、水师衙门,是北洋海军的指挥中心,当年北洋海军提督
丁汝昌就在这里谋划指挥军事事宜。该提督署建成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位于
刘公岛西部南坡傍海高地,
坐北朝南,背山面海,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正规化海军的指挥机构。也是
中原地区国内仅存的、保存完好的
清代高级军事衙门。北洋海军提督署正面大门上方,悬挂
李鸿章题“海军公所”匾额。两侧边门,分别绘有
秦琼、
尉迟敬德神像。大门外东西两侧各置乐亭一座,为庆典、迎宾的鸣金奏乐之所。乐亭前面,建有东西辕门,样式恰似古典牌楼。门前广场对称竖立着两支旗杆
丁汝昌纪念馆
丁汝昌纪念馆原为丁汝昌寓所建于1888年,位于
刘公岛西端,东距北洋海军提督署约200米,
坐北朝南,属砖木举架结构。寓所占地7000平方米,布局与安徽巢县汪郎中村
丁汝昌故居相似,分三组,左、中、右三跨院落,西院为内寓,东院为侍从住房,中院为丁汝昌办公、住宿和会客的场所,大门两侧为门房和书房。院内有一株百年
紫藤,系丁汝昌亲手栽植。如今(2023年)是介绍丁汝昌生平的展室。寓所门前,矗立着高3.8米的丁汝昌铜像一尊。东西两侧建有红柱飞檐的六棱形凉亭。丁汝昌纪念馆是在丁汝昌寓所的基础上辟建而成的,馆名由张爱萍将军题写。
丁汝昌(1836年11月18日~1895年 2月12日),清朝末年
北洋水师提督。字禹廷,
庐江县人。18岁参加
太平军,后随
程学启投诚,编入
李鸿章的
淮军,积功升至哨官,因裁军与长官
刘铭传有矛盾而避居老家。1879年,赴
天津市投附李鸿章,被奏请留用北洋差遣,1881年12月,受命统领北洋海军,1888年授为北洋海军提督,驻节
刘公岛。1895年2月,日军围攻刘公岛,在弹尽粮绝困境中,宁死不降,吞服
罂粟自杀殉国。
中国刻字艺术馆
该馆位于刘公岛西侧,由
甲午海战纪念馆和刘公岛管委、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
曲阜师范大学共同筹建,以英租时期建筑蒸馏塔为主体建筑,是集刻字艺术展览、艺术研究、教学实践、艺术教育普及、国内外交流及文化旅游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展馆,于2012年开馆,收藏253幅刻字精品,实现了保护历史文化建筑与现代刻字艺术的完美融合,是刻字艺术展示教育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馆名由时任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吴东民先生题写。
龙王庙
龙王庙,位于北洋海军提督署西100米处,始建于明朝末,占地近3000平方米。有前后殿,东西厢房,均为举架木砖结构,四合院布局,由山门(倒厅)、东西厢房和正殿组成,前后两院,共计房屋14间。正殿内泥塑三尊
塑像,正中为
东海龙王,左右两边为巡海夜叉和龟丞相。两边墙壁绘有古代传说故事壁画,形象逼真。东厢房陈列两块石碑,分别题刻“柔远安迩”和“治军爱民”碑文,均为光绪十六年
刘公岛绅商为
丁汝昌和张文宣所立。西厢房内供奉丁汝昌的灵牌。1895年丁汝昌殉国后,其灵柩曾安放此处,岛上百姓常到这里祭祀丁提督亡灵。故龙王庙又称“丁
公祠”。
铁码头
刘公岛铁码头是是北洋海军威海基地的重要海防设施之一,位于刘公岛海军公所西南侧海。自1889年开始筹建,于1891年竣工。码头用料总造价约为15万两白银,
中日甲午战争后,码头几经维修改造,基本维持原貌。1971年,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建了突堤“丁”字形引桥,截至2023年仍为中国人民海军使用。
旗顶山炮台
旗顶山炮台于1890年建成,位于
刘公岛海拔153.5米的旗顶山主峰,因旗杆立于山顶而得名。是当年北洋海军为加强威海卫基地海上防御而设置的。炮台由北洋海军军事顾问德国人
汉纳根设计,后由总兵
张文宣统率的北洋护军驻守。炮台设240毫米口径
平射炮4门,火力可支援岛上其它炮台,与南北帮炮台配合可封锁
威海湾南北两口。环绕炮台向东建有防护长墙十里,与迎门洞、东泓相接,现仅存部分墙基。炮台高下三层,内有蓄水池和通风设施。炮弹可由弹药库内直接吊运到炮位,炮手沿外部台阶可直接进入炮位。兵舍、掩体与弹药库位于炮台南侧高崖底部,倚崖而建,隐蔽省工,设计合理,坚固实用。截至2023年,旗顶山炮台上4个炮位及兵舍、掩体、弹药库等仍保存完好,规模如旧。为还原当年古炮台原貌,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投资复制了一门
德国克虏伯大炮,安装在炮台旧址。
东泓炮台
东泓炮台位于
刘公岛东端,因“日出东方,一泓碧水”而得名,由
北洋水师德国军事顾问汉纳根设计,于1890年建成,炮台设240毫米与120毫米口径
平射炮各2门,75毫米口径行营炮6门,
速射炮4门,火力可及刘公岛东部海面与南北两海口,同日岛、南嘴及南岸炮台一起封锁
威海湾南口。在
刘公岛保卫战中,与日岛炮台配合,发挥重要作用,重创敌舰数艘。另外,还有辅设的雾炮台,是为雾天航船服务所设。炮台兵舍依崖而建,构筑兵舍11间,相互贯通,石结构,拱券穹顶坑道,红色
花岗石砌筑,高4米,宽3.2米,全长300多米,有通风口、出入口多处。兵舍与坑道相连,经坑道可直达炮位。
东泓炮台在
中日甲午战争中,毁于一旦,后经多方论证,按照原炮1:1比例设计,成功复制了一门
德国克虏伯大炮安放在原炮位。地下坑道、兵舍及周边环境,也按照原始风貌进行全面清理修复,再现当年的规模和原貌。建成的东泓炮台展馆剪取了中国近代海防建设的一个片段,分为“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
刘公岛炮台防务体系”“威海湾炮台防务体系”“甲午国殇,警钟长鸣”四个部分,东泓炮台是“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所属文物遗址之一,也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胶东半岛(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区之一。
公所后炮台
公所后炮台又称刘公岛地阱炮台,是清末北洋海军威海卫基地在岛上建造的第一座永久性炮台,位于刘公岛的西北部。炮台整体建筑为欧式风格。设计源自于德国陆军要塞工程师
汉纳根,他在炮台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通体以
荣成市当地的石岛红
花岗石为主材,在保证了炮台建筑坚固的同时还让建筑表面呈现出一种淡红色的基调,炮台内部兵舍、弹库、药库等设施一应俱全。该炮台于1890年建成,造价约为20000英磅。截至2023年,该炮台内设有炮勇蜡像,通过全息投影展现炮台战斗场景,还增设了炮台体验展馆,是
刘公岛景区旅游的一个新的景点。
地阱炮台属于暗炮台,显著特点是炮位较深、炮位设于地平面以下、隐蔽性强。地阱炮以液压机械升降,并可360度全向射击,是当时欧美西方各国较为新式的岸防炮械装备。
陈列展览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的基本陈列,是以
清代北洋水师提督署等文物建筑为陈列展示场所、以北洋海军与甲午战争史为主要内容的陈列展示。常设展览有苏宝鸿收藏展览、国殇·1894-1895——
中日甲午战争史实展、北洋海军提督署原状复原陈列、威海水师学堂等。
常设展览
苏宝鸿收藏展
苏宝鸿收藏展是一个长期的专题展,其所在的苏宝鸿收藏展馆展览面积500多平方米,设在
刘公岛北洋海军提督署西侧英租时期英利洋行。展出有瓷器、玉石、珐琅等130余件,涵盖了元、明、清青花瓷器、雍正斗彩瓷、寿山石雕刻、珐琅彩、田黄帝玺等国宝级文物藏品是美籍华人苏宝鸿先生多年海外征集流失国宝的一部分。
国殇·1894-1895——甲午战争史实展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以《国殇·1894-1895——甲午战争史实展》为基本陈列,陈展面积4500多平方米,共展出甲午战争历史图片650多幅,复制了大量甲午战争时期的武器装备,还原再现了多个超写实人物
塑像场景,如:“金州曲氏一家投井场景”“
李鸿章在马关谈判场景”等,开辟中国国内首个“
黄海海战”3D影视厅,声光电与
多媒体复合再现“
威海卫之战”震撼人心的战争场面,还有大量反映
中日甲午战争的巨幅油画和巨型雕塑。整个展馆分为序厅、甲午战前的中国和
日本、甲午战争、深渊与抗争、尾厅五个部分。该馆在参观游览软硬件配备方面,实现全馆无障碍参观服务,展厅配备中央空调,设有观众休息区。
复原陈列
北洋海军提督署原状复原陈列
北洋水师提督署,主要包括礼仪厅、威海卫基地防务设施沙盘展厅、北洋海军成军展厅、
黄海海战展厅、威海卫保卫战展厅、出水文物展厅和甲午战争研究成果展厅等十四展厅。2010年北洋海军提督署实施原状复原陈列工程,先后对提督署按照原有功能进行原貌复原,历时四年于2014年7月25日完工并向游客开放,总计陈列仿制古典家具300件、历史塑像18尊、各类文物200余件,以及瓷器、字画、楹联、枪械等辅助展品1500余件,真实再现了北洋海军鼎盛时期的历史风貌。
威海水师学堂复原陈列
威海水师学堂,位于
丁汝昌寓所西150米处。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奉北洋大臣
李鸿章之命,在
刘公岛西端择购民地,兴建水师学堂,1889年开工,次年建成,建筑房屋63间,占地18000平方米,当年即招收36名驾驶学生授课。1894年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学堂第一届学生毕业,派登各舰参战。次年2月刘公岛失陷,学堂许多建筑毁于战火,学堂停办。该学堂是清末继
马尾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广东水陆师学堂之后的第4所海军学堂,因校址在刘公岛上,故又称“刘公岛水师学堂”,2004年,中国甲午战争博物按照原状修复开放威海水师学堂教室、办公场所和宿舍。截至2023年,是中国唯一一处有迹可寻的近代水师学堂。
临时展览
甲午警世钟——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展
2023年4月14日—2023年7月15日,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和
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甲午警世钟——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展”,在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正式开展,展览共展出两馆51件(套)珍贵文物,其中包含首次对外展出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馆藏文物1886年《英国布雷塞海军年鉴》、清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合约文件备录》,中山舰博物馆馆藏文物九眼铁手、
英国造单筒望远镜等实物。
舰证强军·中国百年名舰展
该展览由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等四家国家级海军主题博物馆联合承办,展览时间为2022年8月1日—10月31日。展览以
中日甲午战争以来中国海军百年发展历程为主线,采用图片、文字、文物、舰模等形式,通过“旧中国的海权悲歌”“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发展壮大”“新世纪走向深蓝”三个篇章,展出实物110件(套),讲述了甲午战争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战舰故事。
为抗战吹响号角—中国共产党与抗战文化主题展
2021年6月16日,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联合举办的《为抗战吹响号角—中国共产党与抗战文化》主题展在
刘公岛艺术馆开展,展期为4个月,展览分为“坚定文化自信发展抗战文化”“以文艺为刀枪吹响抗战号角”“领导文化抗战凝聚民族精神”三大部分,展出珍贵历史图片200余幅,其中包括聂耳创作的《
义勇军进行曲》手稿图片、
延安电影团纪录片剧照、号召抗日救亡版画,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条战线、不同区域、各个阶层的文化抗战。
海军精英甲午忠魂——北洋海军爱国将士事迹展
该展览位于刘公岛艺术馆,展出时间为2020年10月29日到2021年5月30日,是由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策划的原创展览,以北洋海军爱国将士事迹为主题,以近代中国海军发展历程与海军精英的成长经历为脉络,展示了北洋海军广大爱国将士的人物生平、英雄事迹等内容。展览分“近代教育,育才滥觞”“服役北洋,海军栋梁”“疆场效命,忠烈国殇”“重建海军,薪火永昌”“忠烈家风,世代弘扬”五大版块,展出历史照片及
档案文献300余幅,其中许多为新发现史料,是首次对公众展示。该展览是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打造的重点展览之一,并入选国家文物局向社会推介的100项2020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国殇—1894-1895甲午战争史实展
2016年9月2日—12月,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和青海
原子城纪念馆联合举办的《国殇—1894-1895甲午战争史实展》主题展览在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临时展厅举行,该展览分为:甲午战前的中国和
日本、日本发生甲午战争、甲午剧痛国耻民辱三部分,再现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中国军民浴血抗敌的悲壮历史。
重要馆藏
济远舰前双主炮
陈列在原清朝北洋海军提督署院内的两门
巨炮是
北洋水师“济远”舰前双主炮,被鉴定为中国近现代一级文物,也是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的“镇馆之宝”。1986年,烟台救捞局于旅顺海域打捞出水两门巨炮。据专家考证,它是
清代北洋海军“济远”舰双联装前主炮,由德国
克虏伯兵工厂于1883年制造。每门重达20多吨,代表了当时海军装备的先进水平,截至2023年,出水吨位最大的
舰炮,也是世界仅存的19世纪80年代的
德国克虏伯大炮,有“
山东省齐鲁瑰宝”的称号。
“定远”舰防护铁甲
该铁甲为一整块,长2.86米、宽2.60米、厚0.33米,重约18吨,2020年于
威海湾出水,同年9月,被安全送往
刘公岛上,存放在专门修建的文保室脱盐池内进行保护处理,是迄今为止(截至2023年)发现的唯一一块北洋海军
铁甲舰的防护铁甲,是确认“定远”沉舰的最关键物证。
北洋海陆军将领书札汇集轴
该书札轴于2004年
中国嘉德拍卖行拍卖所得,现藏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其为和式装,长118厘米,宽59厘米,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
伊东祐亨为其题跋。伊东亨题跋时间为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八月。其上分别装裱有北洋海军左翼总兵
林泰曾、清军总兵
左宝贵、北洋海军提督
丁汝昌、北洋护军统领
张文宣、北洋海军
右派总兵
刘步蟾等6人7封书札。
李鸿章为北洋海军题联轴
该对联为楷书,长236厘米,宽51厘米。2000年从
文登区征集,现藏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
萨镇冰致侄孙萨藤三信札
海军上将萨镇冰致侄孙萨藤三信札,长27厘米,宽17.5厘米,为89岁高龄的萨镇冰写给侄孙萨藤三的一封家书,共计48个字。是在萨镇冰90岁寿辰来临之际,萨藤三去信问侯祝福健康,萨镇冰写的一封回信。该件书信左下角有“萨镇冰”印章,署年款“七年十二月一日”。1993年,萨镇冰侄孙萨藤三捐赠,现藏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
叶显光任扬威舰三管轮委札
这件委任状长123厘米,宽26厘米。委任札下发时间为光绪十六年二月初六(1890年),内容为升补叶显光为
把总充“扬威”船三管轮,签发人为
北洋水师右派右营参将扬威舰管带
林履中。1998年,叶显光第四代孙叶显祥将其捐赠给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
叶显光(1855—1924),广东三水人。北洋海军成军,以军功保举,补用外委。1890年至1891年间,先后任右翼右营“扬威”舰三管轮把总,二管轮千总;1894年,借调后军右营千总,代理“镇中”舰大管轮。
大炮炮轮
该炮轮轨槽边沿全部崩残,于1990年10月,在龙庙嘴炮台遗址处出土。龙庙嘴炮台建成于1890年,是威海南岸三座海海岸炮台中最西部的一座,设21厘米、15厘米口径平射炮各2门。由总兵
刘超佩率巩军驻守。1895年1月30日,日军总攻南岸炮台,总兵刘超佩受伤逃往
刘公岛,龙庙嘴炮台失守,炮台资敌。战后,炮台被日军炸毁。
战地日记手卷
该手卷为日军丰田龙成参加1895年甲午威海卫之战时,所记录下的战地文字日记。日记长124厘米,宽24厘米。共计六页,日记中记录了日军进攻赵北嘴、鹿角嘴、摩天岭、龙庙嘴、刘公岛及
日岛的情况,并特别注明日军
少将大寺安纯于摩天岭中炮弹而亡。日记最后有“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2月7日)于清国威海卫南岸岭后村,丰田龙成”的字样。1999年12月17日,日军丰田龙成外甥植栗邦辅捐赠与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
丁汝昌家嵌骨雕人物架子床
该床长201厘米、宽155厘米、高210厘米,满嵌骨雕人物故事纹,及富庆有余的吉祥图案。四足为狮子,木质以
檀香紫檀、
黄檀为主。1995年,从安徽巢湖高林乡汪郎中村征集,现藏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
学术研究
学术机构设置
甲午战争研究中心
1992年,
山东社会科学院将甲午战争研究中心设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研究中心定期召开会议,探讨研究课题,部署研究任务。
甲午战争专业委员会
1996年,
山东省历史学会以甲午战争博物馆为挂靠单位,成立了甲午战争专业委员会。此后,甲午战争专业委员会开展广泛的交流,传递学术研究信息,举办不同形式的研究活动。
甲午战争研究资料中心
1999年,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与
中国国家图书馆正式签订了建设“甲午战争研究资料中心”的协议。时任中国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的
周和平先生亲临威海市出席了协议签字仪式。这是国家图书馆首次支持地方博物馆建立学术研究资料中心,丰富了该馆馆藏图书资料,使该馆真正成为“
中日甲午战争研究中心”。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学术委员会
2007年,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为提高科研水平,加强科研队伍建设,设立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学术委员会。该委员会是学术工作管理机构,负责协助馆长办公会审议、制定科研、业务工作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对该院的学术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组织开展学术活动,聘请有关专家学者举办学术研讨会,促进与文博界同行学术交流与组织联络。
学术成果
馆刊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馆刊》创刊于2001年,是研究甲午战争及北洋海军专业学术的期刊,是为专业工作者搭建的一个平时就可以发表学术见解,交流学术观点,展示科研成果的平台。该馆刊由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 威海市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联合主办。设有特约专稿、学术专论、建馆创业、文物揽胜、甲午笔谈、文物与典藏、文博与旅游、文物与法制、文博动态等栏目。每年编辑出版四期,分别赠送给中国400多所知名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200多所大学,威海市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专家学者、将士后裔等。
出版物
中日甲午战争博物院编著或参与编著了其他论著。例如1994年出版的《中日甲午战争研究论著索引》其收入了1894—1993年中国国内正式出版或发表的研究中日甲午战争的著作目录、报刊、论文篇目等。于1995年出版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其介绍了甲午战争博物馆的概况等。后又相继出版了《
丁汝昌集》《甲午风云——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
北洋海军研究》《北洋海军研究》《
北洋海军与刘公岛》等学术著作。
《勿忘甲午》
该书由刘玉明与
戚俊杰共同主编,出版于2004年,一套9册,涵盖了
北洋水师建军、海防建设与
中日甲午战争及其前后有关的政治、外交、军事等领域,吸纳了以往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当时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的一套重要学术论著。已故著名学者
戚其章先生认为,该丛书是甲午战争研究中前所未有的一部力作。
《北洋海军新探——北洋海军成军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该文集于2012年出版,是从2009年5月在
山东省威海市举行的“北洋海军成军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的论文中选出46篇,结集成本书。从更广阔的视角研究热点问题;挖掘史料,用军事科学技术解读海战历史。
《北洋海军舰船志》
该书出版于2015年,以军舰级别进行分篇,逐一介绍
北洋水师各主要军舰。将北洋海军舰船的设计、建造置于整个19世纪世界海军造舰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大环境下进行考量、评价,此书大量吸收采用了该领域最新发现的中外历史档案资料,是关于北洋海军所有舰艇建造技术及其历史命运的研究的集大成,是中国近代海军研究书籍中第一本此类题材的作品。
《物鉴甲午——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藏甲午文物选粹》
2020年8月,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出版了《物鉴甲午——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藏甲午文物选粹》图录,其中收录了90余件最具代表性的藏品。图录除了对文物基本特征与历史沿革的描述外,还采用物图相辅、以物鉴史、以图证史的手法,选配了与之密切相关的历史图片,对文物背后的历史做深度挖掘。
学术交流
2004年是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10周年,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承办了“纪念甲午战争11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及其港、台地区、
日本、
韩国、
加拿大、美国的专家学者80多位出席了会议,收到论文60余篇。与会者围绕“勿忘甲午,以史为鉴”这一主题及
北洋水师与甲午战争的相关问题展开了学术交流和探讨,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如对
李鸿章是非功过的实事求是的科学评判、对于甲午战争中清廷的战和之争、日本陆奥外交的实质、甲午战争爆发的时间等,都有了新的认识。
2014年9月17日,是
中日甲午战争中的
黄海海战发生120周年,甲午战争博物院协办了“甲午战争与东亚历史进程——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研讨会。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来自国内外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对甲午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起因、甲午战争前后的国际关系、马关条约谈判、东亚海权问题、中日海军战略、历史人物研究以及与甲午战争史相关的其他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这次研讨会,是当时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参与筹备的层次最高的学术研讨会。
2022年,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与山东大学签署了《山东大学、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开展文物研究阐释与保护、优化拓展陈列展览、加强人才培养与社会教育等方面的开展广泛深度合作。这次双方合作,能够把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革命文物资源和
山东大学的学科、专业、人才优势联结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文物保护
试验性保护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藏铁质文物主要以“
济远舰”海底打捞出水文物为主,这批文物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分别于1986年和1988年两次组织实施打捞出水,包括济远舰前双主炮、大桅、前主锚、吊艇架、系缆桩、锚链、海水淡化蒸汽发生罐、炮弹等铁质文物。这些出水文物对研究
中日甲午战争、
日俄战争等都具有重要价值。为保护这批珍贵文物,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于1989年开展试验性保护工作,并于1993年正式上报国家文物局立项“海底出水巨型金属文物除锈保护”课题,对出水文物进行脱盐保护。
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于2015年启动,经过2年多的推进,于2017年竣工。这一工程将博物馆环境与调控方面技术、设备等多种调控手段与当时的物联网技术进行集成、整合,通过安设温湿度传感器、升级新型文物
展柜、新增文物消毒柜等措施,实现了覆盖北洋海军提督署、甲午战争陈列馆、岛内外库房等多个区域的陈列展馆和文物库房的文物保存环境的科学系统优化,使文物始终处于最优标准并长期稳定的环境中,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
考古工作
2017年,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与中国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开展
威海湾水下沉舰考古工作。次年夏,在
刘公岛东村外发现一处沉舰遗址。为进一步明确沉舰遗址性质和保存状况,2020年的7月至9月,水下考古调查队以抽沙揭露方式,对沉舰展开专项调查,共完成抽沙面积100余平米,抽沙深度3~4米,出水各类舰船文物150件。经专家论证,确认刘公岛东村外海域的沉舰为1895年甲午海战中沉没的
北洋水师旗舰“
定远舰”,为下步北洋海军和
中日甲午战争文物的保护利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文化活动
社教活动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被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烟台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威海职业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等多所院校作为学院实践教育基地,各校学生每年都分批到该馆接受国防观和海洋观教育。并帮助国内20多家青少年活动中心、教育机构、学校、驻军等举办展览,无偿提供北洋海军与甲午战争历史图片资料,与驻岛部队结为“军民共建”单位,接待新兵来馆“听课”,接受中国海军史、中国近代史教育,使博物馆成为海军官兵的“第二训练基地”。
训练基地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创办了全封闭式拓展训练基地—
刘公岛水师学堂海防教育训练基地。该基地占地18000平方米,集拓展训练和军事训练于一身。设有标准化军营式床铺,室内装有空调,有淋浴、洗漱间、卫生间等设施。并聘请专业的拓展培训师及现役军人根据训练对象和目的不同,为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设计以高效团队建设、新晋员工融入、执行力、潜力开发、领导力、会议增效、客户关系融合、感恩等主题拓展培训;以及针对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锻炼体魄,培养自立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的拓展军事训练。
媒体宣传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利用各种媒体和纪念日进行宣传活动,加强教育基地文物旅游资源的宣传,协助国家、省、市电视台拍摄了《海疆万里行》《千里走边关》《并不遥远的记忆》《勿忘甲午》《军国背影》《甲午百年祭》《长鸣的历史巨钟》《寻访北洋海军将士后裔》《胶东抗日烽火》《揭秘真实的甲午战争》《甲午海战战败之新考》等电视专题片10余部。
奖项荣誉
重要事件
2022年,
中国博物馆协会航海博物馆专委会推出“一馆一物说航海:中国航海类博物馆文物精品数字展”,让文物以“文化+科技”为桥,真正走进公众生活。此次展览采用“一馆一物”的策展模式,即每家参展单位挑选一件最具代表性的藏品参展,最终共有38件精品航海类展品参展,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参展的文物是清北洋海军“定远”舰防护铁甲。
参考资料
大事记.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院).2023-09-05
基本陈列.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2023-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