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是一所
厦门市的公立大学,位于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
嘉庚路8号,是
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之一。
华文学院的前身是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是经国务院批准,并委托著名爱国华侨领袖
陈嘉庚先生于1953年主持创办、专招华人华侨学生以及来华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的外籍学生的特色学校。1997年国务院侨办决定将集美侨校成建制并入
华侨大学,与华侨大学对外汉语教学部合并,成立
云南华文学院。
截至2023年6月,校园占地六万多平方米,学院有在职教职工121人,设有“华语与
华文教育”“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个学术硕士点和“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点;汉语国际教育、华文教育和
汉语言三个本科专业和汉语言专科专业。
历史沿革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的前身是被归侨学生誉为 “侨生摇篮”的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简称“集美侨校”),而集美侨校的历史是与陈嘉庚的光辉名字和集美学村联系在一起的。
1953年6月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考虑到南洋各地华侨教育受到限制,回国求学的
侨生将会逐渐增加,
陈嘉庚先生向中央人民政府建议在
集美区创办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专收归国侨生,进行补习教育。 中央人民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并拨专款委托他负责筹建工作,学校由中侨委(国务院侨办的前身)及地方政府领导,以中侨委为主。
1953年11月,在
福建省侨委、
福建省教育厅和
厦门市文教局的领导下,成立了“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筹备委员会”,进行建校筹备工作,并接收以前“国立福建航专”移交的校舍和教学设备。是年12月,集美华侨补习学校开始接待第一批归国侨生,12月下旬开始上课。1954年,在校学生 910名,同年高考录取率高达75%。1955年和1960年高考录取率分别高达80% 和98%。据统计,自1954年1月正式开学至1971年11月被迫停办,集美侨校十几年间先后办了354个班,总计培养华侨学生19,432人。
1957年,经中侨委的同意,
陈嘉庚先生倡议办立的“侨属子女补习学校”成立,并委托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来负责兼办。1957 年8月学校开始正式招生,首批录取了727名侨属学生。1960年因为学校接受安置大批
印度尼西亚归侨学生的任务,校舍无法使用,侨属子女补习学校停办。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集美华侨补习学校被迫停课。1971年底,学校被迫停办。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共中央重申党的侨务政策,国务院决定复办
暨南大学、
华侨大学和广州、集美两所华侨学生补习学校。1978年6月,福建省教育局、福建省侨办召开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复办工作会议。1978年9月,厦门市成立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复办筹备领导小组。由于校舍被占用,暂借集美中学部分校舍使用。1978年12月开始复办招生。1981年12月,集美侨校搬回原校址。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增设“集美中国语言文化学校”,专收华侨、华人子女来校学习汉语,设一年制汉语基础班和二年制汉语专修班。此外还承办海外学生夏令营、华文教师培训班等。从1978年复办至1991年,学校大学
先修班招收华侨学生951人,侨属学生1383人,汉语班外籍学生419人,各种专修班、培训班643人,海外华文教师夏令营272人,侨生夏令营班194人,合计3862人。连同“文革”前的校友总共23,294人。
为适应海外华文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1997年2月,国务院侨办决定集美侨校成建制并入
华侨大学,成立华侨大学华文教育中心,归华侨大学领导。1999年,中心升格为华侨大学集美华文学院,并保留“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校牌。2002年,华侨大学集美华文学院更名为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学校规模
学校生源
截至2023年6月,
云南华文学院有2100名余学生在校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其中境外生1600余名,比例占在校生75.3%。生源分布从原来的东南亚各国,扩展到以东南亚华裔学生为主,并有
亚洲、
欧洲、美洲、非洲等几
大洲的外国留学生。学生来自
泰国、
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等61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6月,
云南华文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122人,退休教工98人。其中专任教师75人,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8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超过40%,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都是与
汉语国际教育、
华文教育专业相关的博士。
教学建设
专业信息
华文学院现设有汉语国际教育、华文教育和
汉语言三个本科专业和汉语言专科专业。
课程信息
学院设有研究生、本专科学历教育和初、中、高非学历教育,还开办短期汉语学习班、华文师资培训班、海外学生夏(冬)令营、华侨华人学生预科先修教育等多种办学形式。
教学机构
云南华文学院现设有汉语国际教育系、华文教育系、汉语言系、预科部、培训部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教学和教辅机构。
学科建设
华文学院现有“华语与华文教育”“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个学术硕士点和“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点。
办学设施
学院具备先进的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微格教室、中华文化体验馆等教学设施;诗琳通图书馆藏书及中外文期刊10万余册;有各种体育设施;学生宿舍有从两人间到六人间多种档次,设施齐全;并有餐厅、商店、医务室等配套设施。
学术研究
科研成就
1997年建院以来,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共承担科研项目2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近40部,主编教材30多部。学院获得10个国家级项目、30个省部级项目、22个地厅级社科课题、6个横向课题;发表97篇二类以上高水平论文;咨询报告5项;1位老师获
福建省第十二届社科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学院先后承办了“国际
华文教育研讨会”、“国际华文教育与华文文学研讨会”、“
华侨大学世界华文教育论坛(香港)”、“第二届中国大学预科教育研讨会”、“第二届
两岸华文教师论坛”、“第五届世界华语文研究生论坛”等多次国内外学术研讨会。
科研平台
学院还与30多家海外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有8个海外合作办学点,35个海外实践基地,7个研究生工作站。
校园文化
校训
会通中外,并育德才
校徽
含义
华侨大学校徽为红色圆形徽章图样,立意于“全球化的华文教育”这一核心理念,体现在全球化时代的华侨大学,秉承其办学宗旨及办学理念,传播中华文化、栽培华胄子孙,向世界各地输送优秀人才。该标识中心图案取材于繁体的“華”字意象和地球经纬线,演绎成一个不断旋转的地球,寓意
华侨大学“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和“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華”字构图纵横交错、虚实相间,体现华侨大学“一元主导、多元交融”的校园文化和“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办学理念:球形经纬线又如一叶鼓起的风帆,寓意华侨大学开放型、外向型的办学思路以及国际化的战略视野。典雅大方的中国红,历来是吉祥与活力的象征,作为校徽主色调,体现华大立足中国,面向海内外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整个标识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虚实关系,又具当代文化审美的简洁、大气,寓意明确,亲和力强,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识别性。
校歌
《一方沃土 》
校友情况
学校交流
2023年4月24日,
华侨大学“一带一路”与中国梦“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同
河南广播电视台、华夏传播研究会联合签署框架协议。根据协议,未来三方将围绕“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留学生主播人才培养、实习就业创业”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加强传播理论研究、创新国际传播方式、提升国际传播艺术性。
2017年1月4日,印尼迪波内格罗大学(Diponegoro University)Budi Setiyono副校长率该校水产与海洋学院院长Agus Sabdono等一行四人到访华文学院。学院
胡培安院长、
纪秀生书记接待到访嘉宾,院办、招生办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座谈。Budi Setiyon副校长介绍了迪波内格罗大学的基本情况,希望与华文学院开展合作。双方就在迪波内格罗大学开展华文教育专业“1+3”“2+2”合作项目、教师外派等事宜达成合作意向,并就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选派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交流。
行政管理
参考资料
校园风光
华大华文学院校门正对着龙舟池,直通嘉庚纪念胜地园,新大门为全石结构,借鉴传统的石牌坊及木构架形式,融入嘉庚建筑风格。由陈永栽先生投资500万元兴建的。
华文学院天南门
天南门为红砖二层重檐歇山门楼式,平面呈“八”字形,面宽10米,进深7.5米。一层大门和二层中门分别镌有“集美侨校”和“天南”字样。
南侨群楼
南侨楼群坐落于集美
嘉庚路8号,该楼群包括南侨十三、南侨十四、南侨十五及南侨十六,于1954年至1959年间相继落成。南侨楼群共4幢建筑,均
坐北朝南,依地形而建,基本呈“一”字形排列。大部分为4层,局部5层,砖石木混合结构。外墙以
花岗石条石砌筑,红色清水
粘土实心砖作镶砌装饰。平面呈拱券前廊及双角楼式布局,屋顶为西式双坡顶,屋面铺红色机平瓦。山花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常用的
齿轮、麦穗、五角星等图案,窗套装饰细腻,角柱作“出砖入石”装饰。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官网.2023-10-13
学院历史.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官网.2023-10-13
师资介绍.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官网.2023-10-13
学术成果.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官网.2023-10-14
集美新闻.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2023-10-14
南侨楼群.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2023-10-14
校园风光.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官网.202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