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氏弯喉海萤(学名:Vargula hilgendorfii),是海萤科弯喉海萤属浮游动物,其主要分布在西
太平洋海域,为夜行性生物,凌晨会活动在距海底50~100cm的水域。在野外遇到捕食者会通过上唇处的发光器官释放出蓝光,威吓或迷惑捕食者。较多希氏弯喉海荧集聚在海岸边一同发出蓝色荧光的现象,被人们形象的称为“蓝眼泪”,颇具观赏价值。
希氏弯喉海萤的发光行为主要集中在7月,主要为
雄性发光。其喜欢生活在水质与底质较好的近岸地区,栖息于海底泥沙之中。活动深度主要在海底,善于用触角和尾叉将自己埋入沙中。其壳长约为2.8~3.5毫米;壳高约为壳长的70%。背部由透明卵圆形外壳所包裹,内有7对附肢和尾叉,附肢上有众多不同长度的刚毛。它们为多年生型,交配季节主要在秋季。
希氏弯喉海萤可作为海底环境的生物指示物,被广泛用于海岸和沙滩的环境评价之中。其也可作为荧光素相关的化学研究材料,烘干后用干燥剂保存,30年后加水仍能发光。此外,根据水域中包括希氏弯喉海萤等的发光生物资源情况,可推测特定种类鱼群的密度和栖息状况等。
命名
希氏弯喉海萤在1890被
德国海洋生物学家彼得·穆勒(Peter Muller)所发现时,其拉丁学名为Cypridina hilgendorfii。1962年由研究人员波尔森(Poulsen EM.)正式划分为新的弯喉海萤属(Vargula),希氏弯喉海萤的拉丁学名由此命名为Vargula hilgendorfii。
形态特征
外形
希氏弯喉海萤是最大的发光性海萤之一,体长约2.8~3.5毫米,壳高约壳长的70%。背部由两片无色透明壳包裹,其壳呈卵圆形,表面光滑,无壳后突,双壳具有不规则的椭圆型纹,有零星的圆锥形突起,额角前缘和壳前缘密生双叉型刺毛。具有1对侧面复眼和1个单眼。
头部
希氏弯喉海萤的第1触角由7节组成,基节背缘聚1钩状刺,第2节无背刚毛。第2
触角为双肢型,内肢较长,由3节组成,具3根长刚毛和4根短刚毛;外肢具发达的游泳刚毛,第2节上具9小刺。上唇边缘呈锯齿状,由前部和具牙的后部组成,其内部有发达的腺细胞。大颚呈双肢型,内肢强壮,具发达的刚毛,内肢腹面具门齿齿缘;外肢较为弱小,具1根长刚毛和1根短
刚毛。小颚为单肢型,仅具有内肢,内部具有3片内小叶,可起到咀嚼食物的作用。
附肢
希氏弯喉海萤的附肢有双肢型和单肢型两种。如第5附肢为双肢型,外肢可伸长收集和停留食物,内肢可协同小颚将食物碎屑向前输送。第6附肢为单肢型,分为基肢和外肢,前者负责前-后向运动,后者负责背-腹向运动和捕获食物。第7附肢也被称为“清洁足”,为单肢型,末节具6~8根指状牙。尾叉由两片相同的尾叉板组成,具有13对爪,第2爪与尾叉板愈合。
两性差异
雄性第1触角有类似吸盘的结构,可起到触觉和抱紧
雌性的作用,第2触角和背部具有更多的肌肉,同时第6附肢具3根长游泳刚毛,使其获得更快的游泳速度。雌性的后背侧更大,从而形成孵化室,第6附肢具1根近端刚毛和2根远端爪,第7附肢构成卵囊,进而孵化胚胎和幼体。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范围内,希氏弯喉海萤主要分布在西
太平洋海区,主要分布在韩国与
日本。其中,日本的记录较多,多见于
冲绳县之前的日本近海、太平洋沿岸、日本海沿岸、南日本内湾、
青森县以南和
本州岛中部以南。
中国范围内,其主要分布在
台湾海峡西部、
南海西南部、
东海,其中希氏弯喉海萤在东海海域为2004年新记录种。
栖息环境
希氏弯喉海萤为近岸低盐暖水类浮游
介形亚纲,主要栖息在50米等深线内侧的近岸区,底质多为沙质或夹杂少部分泥浆的沙质。活动深度主要在海底,大型个体有稍微向上活动的倾向,最多在海底1米以内。
生活习性
行动方式
希氏弯喉海萤会用第1触角识别海洋底部,第2触角扫开底部最上层的沙粒或频繁收缩,从而在泥沙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之后利用尾叉的爪抓住并推动沙粒,从而深入泥沙之中。通常在5~10秒中便可挖2~3毫米深。
希氏弯喉海萤还可通过消除刚毛之间的缝隙,使其形成船桨状,身体纵轴与海洋底部呈45~60°的夹角方向游动。
节律行为
希式弯喉海萤为夜行性生物。在白天,游到海洋底部并将其埋在泥沙之中。在夜间,其会出现在泥沙之上或在海洋底部的水域游动。其活动深度也与时间相关,夜晚到凌晨在距海底50~100厘米的上层的个数更多,大潮比小潮上层个数更多。此外,希氏弯喉海萤的数量与月相周期相关,在上弦月与下弦月时种群密度达到最大。
日本
熊本市西岛海滩的希氏弯喉海萤在不同季节密度差异较大,未发育成熟的幼体可在5~12月发现,在5月底密度增加,随后呈下降趋势,直至秋季大幅增加,在10月密度达到最高。
雄性主要集中在6月-第二年3月,11月密度达到最高,随后在冬季大量死亡。
雌性可越冬,因此在全年都有分布,3月密度达到最高。
发光行为
希氏弯喉海萤的发光行为主要集中在7月,主要为雄性发光。其原理为:1龄幼体会在上唇处发育出一个黄绿色的矩形发光器官,朝向前腹侧,其中包含发光物质、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在受到捕食者或物理刺激时会在几秒钟之内释放出一团黄绿色物质,其中荧光素在荧光酶的氧化下,产生蓝光(在水中可持续15~30秒)。同时,本体向前逃逸,从而迷惑或威吓捕食者。
此外,希式弯喉海萤腹侧还存在有一镜像器官,呈圆锥状突起,可以在腹侧反射光线,产生闪烁的光,从而向同类发出警报。
生长繁殖
交配繁殖
希氏弯喉海萤为多年生型,交配季节主要在秋季,此时雄性追逐
雌性,从后部抱住雌性,头部朝相反方向,腹部紧贴雌性,通过一对硬质的精荚传递精子。整个交配过程时间超过30分钟。交配完成后,雌性
受精卵囊存有精子的情况下越冬。繁殖季节在5月中旬至11月初,成熟的雌性在春季怀卵量约为40~45枚,夏季为50~60枚。
胚胎的发育
卵位于雌性胃两侧的
卵巢中,呈白色球状,大小约0.07~0.35毫米。成熟后离开卵巢,穿过输卵管并被受精,最终在卵囊中发育为黄色的胚胎。胚胎发育成熟后,会充满母体后部的腔室,压迫母体的胃部,使之将其释放。释放后,其会丢弃卵囊,发育为自由生活的幼体。在发育过程中,
雌性可通过第7附肢旋转胚胎,增强卵囊内的水循环,使胚胎获得更多氧气,同时还能将死亡的胚胎转移出卵囊。
幼体发育
希氏弯喉海萤的幼体总共有5龄。1龄幼体从第1触角到第5附肢都与成体相似,第6、第7附肢处于未分化状态;2龄幼体第1触角的第4节背面和第六附肢出现刚毛;3龄幼体第一触角第4节腹面出现刚毛;4龄幼体的第7附肢出现刚毛;成体刚毛全部长齐,外部生殖器外部呈坚实的角质层结构。
50~55日后,幼体发育成性成熟个体,在60~70天后达到最大体型。
种间关系
寄生
希氏弯喉海萤易被一种小型甲壳亚门生物(学名:Onisocryptusovalis)所寄生,其为雌雄同体,先为
雄性后变为
雌性。成熟雌性所有附肢消失,体节变得不清晰,失去全部运动能力,身体则变得十分细长(最长可达2毫米)。其主要寄生雌性希氏弯喉海萤,当宿主停留在海底泥沙时,其可通过后部的缝隙进入宿主体内,匍匐于宿主靠近心脏的背侧,避免被其第7附肢所清除。进入宿主体内后,将卵产在宿主腹部并以宿主的卵为食,寄生后的宿主会失去大部分的卵,从而导致繁殖能力下降。
捕食
希氏弯喉海萤的天敌主要为
红星梭子蟹,其中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
远海梭子蟹(Portunus pelagicus)为主要捕食者。此外,
线纹鳗鲶(Plotosus lineatus)及星点东方(Takifugu niphobles)也会摄食希氏弯喉海萤。还有少数其他鱼类、虾类和
寄居蟹类也被发现在希氏弯喉海萤附近,会诱发希氏弯喉海萤发光,可能也为摄食者。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希氏弯喉海萤主要生活在水质、底质均匀的环境。同时,由于生存时间较长、移动较少且容易受到海底水质和底质环境影响,是判断海底环境的优良指标生物。已有学者以希氏弯喉海萤作为指标生物评价
东京湾、
大阪湾、
大阪府沙滩周边环境。
观赏价值
在部分沿海地区,当环境条件合适时,会出现有“蓝光”随着海浪来回而不断起伏的现象,盈盈蓝光有强有弱,就像大海流出的眼泪,因此被坊间称作“蓝眼泪”。实际上,此种现象的本质是一类海洋生物集聚到一定密度时,因为扰动等刺激一同发光产生。希氏弯喉海萤就是形成此类现象的海洋生物中的一种,另一种多见的生物为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
如在
日本,“蓝眼泪”现象时常在水流强劲的湾区被发现,因为希氏弯喉海萤的游动能力差,遇到水流集聚时较难分散到其他区域。而在中国,
福建省厦门市、
连江县、
平潭县等地区沿海,以及
东甲岛、
东庠岛等地都是观赏“蓝眼泪”现象较好的观测点。在2023年4月14日晚,“蓝眼泪”现象在平潭县和平村、玉堂村等地被观察到;同年5月16日,该县东美村沿海也观察到“蓝眼泪”奇观。
2024年4月8日晚,福建福州平潭北部湾现“蓝眼泪”奇观。泛着
荧光的蓝色海浪,犹如满天繁星入海,从远处涌来,拍打着沙滩,拍打在浅滩奔跑的游人腿上、脚上,俯身掬起一捧海水,点点蓝色荧光从指缝“溜走”,汇入翻涌的浪花中。每年的4-6月,是平潭“蓝眼泪”的高发期,彼时,
海坛岛多个海域都会吸引各地游客前往追“泪”,长江澳、东美村、龙王头、
坛南湾等也成为“打卡”首选。
科研价值
希氏弯喉海萤是重要的生物发光研究对象之一,其与生物化学和
渔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希氏弯喉海萤是重要的
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化学研究材料,其烘干后,用
干燥剂保存,30年后加水仍能发光。在渔业上,根据水域中发光生物的情况,可推测和研究以
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的大小、密度和栖息深度等状况,也可用于侦查和捕捉大型鱼类。此外,发光物质可作为天然诱饵,吸引深海鱼类,对渔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