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提(英文:Avanti,
维吾尔语:نەسىردىنئەپەندى),是一系列以纳斯列丁·阿凡提(
阿拉伯语:نصردين)为主人公,在
伊斯兰教世界诸民族民间
口头文学中广泛流传的理想化故事人物总称。其人物机智、幽默且富有正义感,形象多为留着长
胡须、头戴拦布大缠头,倒骑在一头瘦小的毛驴上。
阿凡提这一故事人物的形象起源的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十世纪时流传的
阿拉伯人朱哈的逸闻趣事。有关朱哈的不少笑话都嘲讽了为富不仁、偷鸡摸狗的人,并广泛流传于波斯、
埃及和
地中海一带。十三世纪时期,“朱哈笑话”传入土耳其,和土耳其本土流传的智者“霍加·纳斯列丁”的故事逐渐融合,并在
中亚、西亚、
小亚细亚半岛、
巴尔干半岛、
北非以及中国古丝绸之路等地以民间
口头文学的形式广为流传。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该人物的系列故事又和各地的一些本民族经典故事再次融合,形成了为后世熟知的阿凡提这一故事人物形象。在故事里,阿凡提综合了各种不同人物特质,尤其以幽默笑话的方式揭露和讽刺了封建统治阶层对百姓的种种欺诈压迫和剥削,表达了民众的赏善罚恶的愿望。
十六世纪,阿凡提的笑话和故事被收集起来和编辑成书。到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阿凡提人物系列的笑话被多个国家整理出版,翻译成英文、俄文、
德语、法文、
日语等多种文字,阿凡提这一传说人物成为民间
口头文学中的一个“世界的形象”。1955年以来,
中原地区先后出版了汉、维吾尔、蒙古、
哈萨克族、藏等文字的多种版本的《阿凡提故事》集,并以影视、
歌剧、画报、专栏等形式多方面地被呈现,阿凡提这一故事人物被大众所熟知。中国学者
戈宝权评价认为“阿凡提一一霍加·纳斯列丁的响亮的笑声,经过了好几个世纪一直流传到今天,它也将会更加长久地流传下去”。
名称词源
“阿凡提”一词来源于突厥语“Efcndi”,通用于突厥系各民族的语言里,在
维吾尔语称阿凡提(نەسىردىنئەپەندى),在乌兹别克语是阿潘提(Afanti),塔吉克语又称为阿方提(Аванта)。“阿凡提”在突厥系语意中表示尊称,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对男性的一般称号,意即“先生”;二是对有知识和有学问的人的尊称,意即“老师”。阿凡提作为流行于
伊斯兰教世界的传说人物,其本名是纳斯尔·埃德·丁,联读起来则成为纳斯列丁或纳斯尔丁(
阿拉伯语:نصردين),意译“宗教的胜利”或是“对宗教的支持”。
阿凡提故事是在伊斯兰世界诸民族
口头文学中逐渐演变融合而形成的一系列机智人物故事,而阿凡提作为该系列故事人物总称,其形象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广泛,同时其人物在不同地区称呼也各有差异。如在
土耳其被尊称为霍加·纳斯列丁(HogaNasreddin),
阿拉伯人尊称为霍加·纳斯列丁·阿凡提·朱哈(هوغانصرالدينأفانتيجحا),在
巴基斯坦尊称为纳斯列丁·阿凡提或毛拉·纳斯列丁(ملانصردین,“毛拉”为
伊斯兰教教职尊称,中国通称为“阿訇”),或者直接尊称为霍加。现今“阿凡提”这一称呼主要为中国人民所俗称,并且在中国新疆地区的不同民族对其称呼也不尽相同,如维吾尔族人民称其为阿凡提(نەسىردىنئەپەندى),哈萨克族称霍加纳斯尔,
柯尔克孜族则称纳斯尔丁·阿潘提。
形象起源
阿凡提形象的起源学界有不同认识,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阿凡提这一故事人物形象起源可追溯至公元十世纪
阿拔斯王朝时代流传的朱哈笑话。当时的
阿拉伯统治者崇尚
口头文学,笑话广泛地流传于上层社会和民间,是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讲述故事成为一种风气和时尚,讲述故事的人由政府委派,给以薪棒,成为政府工作人员。这些故事中便有较为流行的
阿拉伯人朱哈的笑话。相传朱哈本名叫做阿布·格桑·本·萨比特,出生在阿拉伯的库法(现在的
伊拉克境内)。“朱哈”在
阿拉伯语里,意为“疾行的人”或“行动敏捷的人”,原指为人的称号,在流传中名字逐渐被省略,甚至误以为“朱哈”就是他的名字。
阿拉伯古代作家阿比和梅伊达尼曾分别将朱哈的笑话收入《珍珠散文》和《谚语集锦》,两人所收的笑话内容基本相同。阿比在《珍珠散文》里共收了四十五则朱哈的笑话,并将它编排在傻瓜、笨蛋这一类的笑话里;梅伊达尼在《谚语集锦》里汇集了愚蠢类的阿拉伯谚语,其中有“他比朱哈还要傻”这句谚语。现代
埃及学者穆罕默德·拉加布·纳加尔认为朱哈是一个装傻的人物形象。中国学者林则飞在《朱哈其人其事考》一文中指出,“朱哈”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其最初在古阿拉伯人的认知中是一个憨傻且愚蠢的形象,是传统故事及文学作品中一个愚蠢人物的原型。同时,林则飞通过考证认为,与愚蠢的朱哈并存的还有另一个圣训传达者朱哈,是一个聪明、机智的人物形象,两者在流传中互相融合并逐渐向智者形象转化。
后世流传的有关朱哈的不少笑话都嘲讽了统治者为富不仁,如笑话《雅号》《教驴读书》《射箭表演》《淋雨》《鹅腿》《无花果》等,用幽默的语言讽刺了统治者
帖木儿的杀戮、暴力;其它如《智擒小偷》中,朱哈表现机智;在《我在袍子里》中,为了家丑不外扬,朱哈说话很是隐蔽风趣。朱哈笑话广泛传说于波斯、
埃及和
地中海一带,
阿拉伯人称其为朱哈、召哈或是朱希;埃及人称戈哈或高哈;
北非的柏伯尔人叫他杰哈或是西·杰哈;马尔他人叫他贾哈;西西里人叫他久法;
卡拉布里亚大区人叫他休哈或是肖凡尼。当时一些文学家也借用朱哈的形象来书写自己的文学作品,如
巴格达学者纳迪姆编的《图书目录》中最初提到了《朱哈笑话集》,波斯学者
萨迪·设拉兹则借用朱哈嘲讽在清真寺门口乞讨的青壮年,谴责其好逸恶劳还影响信徒礼拜的行为。
形象演变
智者纳斯列丁
土耳其人普遍认为,当今传说于
伊斯兰教世界的幽默人物“阿凡提”是土耳其人,是一个被人们称赞的幽默机智的人物。在十二世纪的
小亚细亚半岛地区,当地人开始在口头流传有名为纳斯列丁的智者的故事,他留着大胡子,头上戴缠头,骑着毛驴,四处游历。在游历的过程中,纳斯列丁戏弄各地的贵族长老,惩罚他们的为富不仁。有关纳斯列丁的故事从小
亚细亚开始,经由商人与游历学者,逐渐传播到整个
伊斯兰教世界,从
察合台汗国汗固治下的阿力麻里(Al-Malik,今
伊犁河流域)、喀什噶尔,到
奥斯曼帝国征服的
阿尔巴尼亚,以至于这些地方都有自己的纳斯尔丁故事人物。
纳斯列丁的故事盛传于信仰
伊斯兰教的国家和地区,如流传在布哈拉的纳斯列丁,他往往说着东部
波斯语(
塔吉克族语言的前身),以一个
菲尔多西传承人的身份告诫那些为富不仁的有钱人不要太过分。而传说于安纳托利亚的纳斯列丁则是一个衣着整齐且严谨文雅的贤达。同时,在各地纳斯列丁的相关传说中,其在戏弄反派、帮助老百姓方面的形象均保持了一致。
人物融合
十三世纪
塞尔柱帝国王朝时期,“朱哈笑话”传入
土耳其,和土耳其本土流传的“纳斯列丁”的故事逐渐融合。在当代中国学者
戈宝权主编的《
阿凡提的故事》和《朱哈趣闻轶事》中,存在许多情节一样的故事。如《阿凡提故事》中的《
兄弟》与《朱哈趣闻轶事》中的《我和哥哥同岁》;《
阿凡提的故事》中的《衣中有人》与《朱哈趣闻轶事》中的《我在袍子里》;《阿凡提的故事》中的《算法》和《朱哈趣闻轶事》中的《三三得九》等故事在情节上几乎一样。至十六世纪,土耳其诗人拉米伊(?—1532年)将朱哈的趣事和纳斯勒丁的笑话编入到笑话集《趣闻》一书中。
进入十七世纪,伴随着民间、宗教、政治
意识形态及精英知识分子的改编加工,融合了朱哈和纳斯列丁的笑话又被译成
阿拉伯文传回到阿拉伯,两者的形象也随之交汇相融,生成“纳斯列丁·阿凡提”这一以正义、机智幽默为主,同时兼具憨傻、迂腐等缺点的人物形象。此时
阿拉伯人把“霍加”同“朱哈”两者混为一体,称为“霍加·纳斯列丁·阿凡提·朱哈”。此后,“纳斯列丁·阿凡提”的人物形象广泛的流传于其周边的民族中,其中包括
小亚细亚半岛(即
土耳其)、阿拉伯、中近东、
巴尔干半岛、高加索、中亚细亚,并催生出相关文学作品,如
巴基斯坦作家斯尔达尔·穆罕默德汗·阿杰孜的《毛拉·纳斯尔丁》,伊德里斯·沙赫著《纳斯尔丁·阿凡提的笑话》(阿富汗的阿凡提故事)等等。
十八世纪开始,随着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新疆的喀什地区,有关“纳斯列丁·阿凡提”人物的系列笑话又和当地一些本民族机智人物故事相结合,其中代表就有和由
维吾尔族民间文学家毛拉·翟丁创作的笑话故事中名为“毛拉翟丁·阿凡提”的机智人物形象的再次融合,阿凡提遂成为新疆人民口口相传的机智人物代表。新中国成立后,在新疆地区广为流传的阿凡提故事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开始有组织地被收集整理出版,而由外文译为中文的阿凡提故事主要是来自
土耳其、阿富汗及
伊朗的版本。区别于外来版本中存在较多的对主人公吝啬、无情、占小便宜等缺点的呈现,机智幽默且富有正义感成为中国当代阿凡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阿凡提进一步提升成为高大完美的民间英雄的典型形象而深受广大人民爱戴,成为中国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经典人物形象。
相关故事
眼睛吃不饱
一天,巴依死了,可他的两只眼睛还圆圆地睁着。领拜人无论怎么祈祷,死者的眼睛还是闭不上,只好请来了阿凡提。“快拿来一盘
羊羔肉,让巴依老爷饱餐一顿,他立刻就会瞑目了。”阿凡提说。“这是干什么?亡人还能吃东西吗?”领拜人问。“俗话说:‘贪婪者的肚子可以吃饱,眼睛却永远吃不饱’,你们瞧,巴依老爷的眼睛仍然睁着,正说明他的眼睛还没吃饱。”阿凡提说道。
不是农民就是驴
阿凡提到驴市买驴。驴市上人头攒动,大部分是从乡下来卖驴的农民。有一个衣冠楚楚的人经过这里,说道:“这地方除了农民就是驴!”阿凡提听见了,忙走过去问那人:“先生,您准是位农民兄弟了!”“不,我才不是农民哩!”那人生气地说。“那么按照您自己说的,您就是一头驴了!”阿凡提说道。
国王的价值
一天,国王问阿凡提:“阿凡提,请你公正地做一个估价,我的身价到底值多少?”阿凡提丝毫没有考虑就说道:“陛下,您的身价最多值五十个金币。”“什么?你这个无知的家伙,我佩戴的这条腰带就值五十个金币!”国王发怒道。“是的,陛下,正因为您佩戴了价值五十金币的腰带我才估了这个价,不然您……”阿凡提回答。
种金子
一天,阿凡提在郊外开垦荒地,狩猎归来的国王问他:“阿凡提,你在干什么?”“陛下,我在种金子!”阿凡提回答道。“金子也能种吗?”国王问。“当然能种,不然您金库里的金子从哪儿来?”阿凡提说。国王虽然不太相信,但是为了证实阿凡提说的真与否,便掏出两枚金币对阿凡提说:“请把这个也一起种上,待收获时我们平分。”“是,陛下,”阿凡提接过两枚金币说,“今天是星期四,经我精心护理一个礼拜后,到了下一个至高无上的礼拜日,我肯定把收获的金子送到您的王宫。”
国王似乎相信了阿凡提的话,便打道回府。等到了礼拜日,阿凡提果真来到王宫,对国王说:“尊敬的国王陛下,我们的金子喜获丰收,两枚金币长出了二十枚金币,我留下十枚,给您送来了十枚。”说着,他把十枚金币恭恭敬敬地递到国王手里。国王高兴地接过十枚金币,然后又取出四十枚金币加在一起交给阿凡提:“阿凡提,把这五十枚金币拿去,把它也种上,待下一个礼拜日我们再平分收成。”
过了一个礼拜,阿凡提却空着手来到王宫对国王说:“尊敬的国王陛下,这一次我们的运气太糟了,整整一个礼拜滴雨未下,您的五十枚金币加上我的二十枚金币,共七十枚金币的金种,全都活活旱死了。”“一派胡言,金子还能旱死吗?”国王大怒道。“
皇帝,您的理智是否正常?您既然相信金子能种,为什么不相信金子能旱死呢?”阿凡提说完,扬长而去。
形象特点
外貌形象
伊斯坦布尔市的博物馆至今保存有霍加·纳斯列丁画像:留着长长的
爱德华·纽盖特,头上戴着很大的
伊斯兰教传传统头饰色拦,身子倒骑在一头瘦小的毛驴上。在十三世纪“朱哈笑话”和“霍加·纳斯列丁”的故事融合后,阿凡提的人物形象大致延续了霍加·纳斯列丁画像中的形象。中国首部将阿凡提登上荧屏的木偶动画片《阿凡提的故事》中,根据新疆民间流传的阿凡提故事中的描述,同时借鉴了新疆出土的泥俑塑形,对木偶阿凡提的形象大致定在一个三四十岁、骑着小毛驴、蓄着山羊胡子的的学者形象。
性格特点
在一系列“阿凡提的故事”中,由于各地区讲述者的生活经历各不相同,阿凡提成为一个综合了各种不同人物特质的艺术形象:有时候他是个睿智的学者,有时候他又显得无知懵懂;有时候他是皇帝身边的近臣,有时候他又是个贫苦农民;有时候他勇敢无畏,而有时候他又胆小羞怯。同时,在故事中从事的职业也多种多样,包括苦力、商贩、车夫、医生、剃头匠等。
如在《国王的生肖》篇,面对国王被告之自己属狗时表现出的不悦,阿凡提用“假如陛下要我奉承您那我说您属
大象也可以”是机智回答对国王进行了嘲弄;在《难道贼就没有罪过》篇,阿凡提总是把毛驴弄丢了,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亲朋邻居纷纷责怪,阿凡提则恼羞成怒讲出“难道贼就没有罪过”,此类故事中的阿凡提和其他人一样会做错事、说傻话,有时也办坏事,也会遭到嘲笑和讽刺;在《惭愧》篇,当阿凡提发现有贼光顾,就躲在了箱子里,后来贼发现不解,阿凡提又以“因为我家里实在没有中你意的东西,我觉得很惭愧,所以就躲进了箱子里”的回答展现出其内心的善意。
人物象征含义
在阿凡提故事中,其主题思想是劝善戒恶,表达普通民众的赏善罚恶愿望。阿凡提敢于且善于同
统治阶级进行斗争,他揭露和讽刺了封建统治的巴依(财主)、伯克(长官)、喀孜(宗教法官)、阿訇(清真寺执行宗教教职的人)、大臣、宰相和皇帝对百姓的种种欺诈压迫和剥削,是个嫉恶如仇、巧言善辩、智慧与幽默并存的
民族英雄;在动画中,阿凡提是倒骑毛驴与地主斗智斗勇的木偶人;在舞台艺术中,阿凡提又是为青年指点迷津,勇敢与智慧的化身。在制造“笑”的效果方面,故事中的阿凡提通常巧设语言圈套,使对方陷入其内并予以愚弄;或者顺水推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会偶尔表现出大智若愚,口吐愚痴之言以解嘲;他还会说出一些背谬常理,令人张口结舌的怪论,但不变的是他在故事中永远保持着幽默乐观。
文化内涵
批判假丑恶行
在阿凡提人物故事中,批判不仅仅针对官僚地主阶级,也批判具有懒惰贪婪,抠门自私的社会现象,具有重要教育意义。故事中的阿凡提擅于解决各种问题,说着让人捧腹的幽默话语,实则暗地讽刺那些给百姓带来痛苦和折磨的国王、伯克(相当于区长的官员)、咯孜、巴依或是乡约(乡长)们。他反抗封建,反对强权,反对利己和自私,集民众的精神和意愿于一身,肆意嘲弄所有的黑暗和腐朽。在阿凡提人物角度,一切不符合真善美的行为都是被批判的对象,凡是腐朽的事物,从上帝到神灵,哪怕是维吾尔族信仰中神圣的“胡大”,阿凡提也能拿来愚弄。阿凡提人物成为人民所创造出来的完美偶像,寄寓着人民对于世界、生活、道德和国家的美好向往和精神需求。
诠释民间智慧
阿凡提这一故事人物形象流传至中国后,逐渐成为一个反抗封建统治艺术典型,和其他民族的“阿凡提”故事互为交融,如中国蒙古族的巴拉根仓、
侗族的雷大、
苗族的反江山、
彝族的沙戈克如、
藏族的登巴叔叔、
纳西族的阿一旦都是阿凡提类型的机智人物、幽默人物。特别是新疆,自古以来就是颇具幽默性格的“阿凡提式”的地区,在新疆维吾尔族人民的讲述中,阿凡提作为社会上被压迫人民的智慧化身,面对不同阶层的统治者,他总会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化解矛盾与问题。其大部分故事都立足于生活现实,是人民群众智慧聚集起来的成果。1978年,在学者
祁连休编选的《少数民族机智人物故事选》包含了十三个民族中流传的二十个机智人物的故事,而这些故事的“基本主题”都是“奴隶和
奴隶主、农奴和领主”。尽管封建统治者很野蛮、残酷,这些机智人物总能巧妙地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
丰富的民族文化
阿凡提故事所衍生出如歌舞文化、饮食文化等都体现了表现出民族一家亲的特点。如在《
少年阿凡提》《阿凡提之奇缘历险》等动画作品中有许多歌舞场景,将新疆歌舞运用到舞台剧的演出中,在新疆地区发展现代歌舞艺术的同时将各民族传统民族歌舞进行传承。另外,在与阿凡提相关的作品中可以看到
手抓饭、
羊肉烤包子、
新疆烤羊肉串、
烤全羊等新疆特色美食,还有新疆的
哈密瓜、
葡萄、
大枣、杏、李子等水果,在这些丰富的饮食种类中,体现出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从侧面反映了劳动人民对质朴和平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社会风气。在中国,,“阿凡提”更是成为了新疆的代表,出现在特色旅游、表演和节日庆典之中,成为强化其作为民族符号的文化价值。
原型考据
霍加·纳斯列丁
根据
土耳其学者穆夫提·哈桑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研究地方档案的结果,查明流传于土耳其的故事人物霍加·纳斯列丁生活在十三世纪的土耳其。他于伊斯教历六〇五年(公元1208—1209年)生于土耳其西南部西甫里希萨尔城附近的霍尔托村,自幼接受传统的
伊斯兰教教育,通晓《
伊斯兰教圣经》,善于辩论,爱好诗歌,喜欢谚语。他当过教师,做过清真寺主持公众礼拜人,是一位在伊斯兰教中提倡禁欲主义和简化宗教仪式的苏非派的学者,也是精通伊斯兰教义的神学家。
纳斯列丁于伊斯兰教历六三五年(公元1237—1238年),从他的家乡去到南方的阿克谢希尔城定居,以后致力于将当时中东伊斯兰世界流行的“朱哈笑话”改编为“纳斯勒丁笑话”。他的笑话歌颂和善、机敏、勇敢、正直,嘲弄残忍、愚昧、怯懦和势利,语言幽默,情节生动。伊斯兰教历至六八三年(公元1284—1285年),纳斯列丁以七十六岁的高龄在当地逝世。在阿克谢希尔城还存有他的陵墓,墓碑上除了写着他的名字和生卒年月,还写着“他是一个十分善于雄辩、善于讲故事、善于讲笑话的人”。
毛拉·翟丁
毛拉·翟丁(又译毛拉·再丁)生活在十九世纪(1815—1880年),是中国新疆
吐鲁番市鄯善县鲁克沁人,维吾尔族民间文学家,滑稽、幽默的表演艺术家。毛拉·翟丁出生在鲁克沁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发觉他的聪明伶俐就有意培养他,六岁被送入经文学校学习,十岁转入鲁克沁王府麦德里斯经学院深造,毛拉·翟丁在那里学习了六年,掌握了
阿拉伯语、
波斯语,能诵读多种文字的经文,学习了历代先贤和
中亚著名文人的著作。后因其钟爱的姑娘阿里木汗嫁给了别人,遂发誓终身不娶,1880年毛拉·翟丁去世,享年六十五岁,葬于鲁克沁城东门外。
毛拉·翟丁为人正直、不畏权贵,在麦德里斯经学院学习时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创作了大量莱提派诗作。他继承了维吾尔族
民间文学机智笑话故事——莱提派的创作手法,以现实生活中种种不合理、不公平现象为素材,创作了大量生动的笑话故事。毛拉·翟丁颇具表演天赋,擅长模仿和各种喜剧的表演。他一生所编著的诙谐、幽默、带有讽刺意味的故事受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至今仍在民间广泛流传,常被认为是纳斯列丁·阿凡提在中国的原型人物。
传播与影响
国际
自十三世纪以来,阿凡提的故事在
中亚、西亚、
小亚细亚半岛、
巴尔干半岛、
北非以及中国古丝绸之路等地以民间
口头文学的形式广为流传,并在不同时期受到古印度文化、
古希腊文化的影响。该系列故事在流传过程中也演变成了地方化的风俗和习惯,表达了当地人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在许多古代帝国可以听到当地人围绕着说书人用本地语言讲述他们的“阿凡提故事”,如
叙利亚、
约旦、
埃及、
摩洛哥、
阿尔巴尼亚、
阿塞拜疆、
波黑、孟加拉、印度﹑普什图、波斯、乌尔都等。
十六世纪,阿凡提的笑话和故事被收集起来和编辑成书;十九世纪在
土耳其的
伊斯坦布尔市和埃及的
开罗都出版了最初的石印本的阿凡提笑话集。现在通常所根据的,有土耳其学者维列达·伊兹布达克在1909年所编的的铅印版本,共收了三百九十二个笑话。其中最前面的九十七则被称为“基本的传统笑话”。到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世界上许多国家对阿凡提人物系列的笑话表现出更多关注,多个国家都出版了相关笑话集,有英文、俄文、
德语、法文、
日语等多种文字。
1958年,
法国出版了加尼埃编译的《纳斯尔丁·霍加的故事》,
美国在1960年出版了埃里克·丹涅克编译的《毛拉·纳斯尔丁的故事》,
英国在1964年出版有查尔斯·唐宁编译的《霍加的故事》。
日本在1965年由平凡社编辑出版了《霍加·纳斯尔丁的故事》,同年,
美国一所大学出版的关于高能物理的学术论文集也以阿凡提倒骑毛驴的漫画作为该文集的封面,且含有阿凡提笑话和格言。此外,
苏联也出版了多版本的笑话故事集,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苏联的
乌兹别克斯坦首次拍摄了以阿凡提为主角的电影《
游侠纳斯列金》《游侠列传》故事片。阿凡提这一人物,现已成为民间
口头文学中的一个“世界的形象”。
中国
1955年,李元玫将翻译为汉文的《纳斯尔丁·阿凡提的故事》(10则)刊登在7月号《民间文学》,阿凡提形象开始进入汉语世界。同时,民间文学研究者贾芝发表了《关于阿凡提的故事》在同期的《民间文学》上,这也是第一个写研究阿凡提故事评论的中国学者。此后经过进一步的翻译整理,1958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赵世杰编译为双文的《阿凡提的故事》,因其故事短小精悍、幽默诙谐而受到读者的欢迎。1959年作家出版社出版《阿凡提故事》。1963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纳斯尔丁·阿凡提的故事》,同年,赵世杰编译的《阿凡提故事》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开始拍摄《阿凡提的故事之种金子》木偶动画影片。该片导演
曲建方设计出了阿凡提的形象:蓄着山羊胡子,戴小帽,手拿弹拨乐器,倒骑毛驴,云游四方,专门为穷苦老百姓打抱不平。该片上映后,阿凡提在中国成为众人皆知的故事人物。1981年,
戈宝权《阿凡提的故事》出版,该书收录故事三百九十三则,为当时较全的版本,随后衍生出来的图书达数百部。
另外,维吾尔族作家、翻译家艾克拜尔·吾拉木也专注于搜集、整理、翻译阿凡提笑话,他所编译的《阿凡提故事大全》收入了流传在中国新疆乃至世界各国的一千三百余篇经典阿凡提故事。书中所载的阿凡提故事,主要是从维吾尔文、乌兹别克文、土耳其文、波斯文、阿拉伯文等原文直接翻译而成,大部分故事在中国读者中鲜为人知。此后,阿凡提的故事又以
歌剧、画报、专栏等形式多方面地被呈现,受到受众的普遍欢迎和喜爱。至今,在中国国内已先后出版了汉、维吾尔、蒙古、哈萨克、藏、锡伯等多种文字的《阿凡提的故事》的版本。
人物评价
阿凡提的故事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爱,同时各国对阿凡提和阿凡提的故事的研究也日益丰富。
苏联的研究者杰甫列托夫评价“霍加的形象,存在整个的东方”,他认为“霍加的形象是民间幽默最光辉、最出色的创作之一”。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研究者伊凡·索普评价“在世界文学的口传人民创作中,很少有许多喜剧的英雄人物能和霍加·纳斯列丁相比”,他认为“好多个世纪以来,霍加·纳斯列丁的名字,和滑稽可笑的、天真的、粗鲁的笑话联系在一起,这些笑话渗透了人民的智慧,并且成为了一个榜样,就是在和粗暴的势力与压迫者进行斗争时,是时时刻刻可以利用机智的俏皮话和讽刺来作为武器的”。
中国学者
戈宝权评价认为“阿凡提一一霍加·纳斯列丁的响亮的笑声,经过了好几个世纪一直流传到今天,它也将会更加长久地流传下去”。
中国学者艾克拜尔·吾拉木评价认为“阿凡提的故事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意义,这种永恒意义不仅铸就了其经典品格,同时也使其在当代仍然发挥着无穷的价值,特别是它们对当代儿童、青少年的教育价值与审美价值不可低估。”
相关文化
景观
阿凡提风情园
阿凡提风情园
吐鲁番市高昌区葡萄沟旅游景区内,占地面积48亩,是葡萄沟景区内最具鲜明主题文化风格的游览胜地之一。风情园内有阿凡提陈列馆、阿凡提故居、阿凡提
客栈等民俗文化景观,同时它还是以阿凡提为主题的文化传播基地。
书籍
影视